高校学生网络电信诈骗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12-19 21:01胡海兰
法制博览 2023年32期
关键词:网贷张某诈骗

胡海兰 高 春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近年来,国家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面卓有成效,虽然防诈手段不断升级,但是打击措施更加有力,反诈法规更加健全,防诈宣传深入人心。同时,诈骗分子也不断更迭诈骗手段,高校大学生作为涉世未深的一个群体,容易成为诈骗目标。在当前数字转型、技术赋能的大背景下,各大金融平台相继推出了网络借贷金融服务,占主流地位的电商平台为学生提供贷款业务[1],不法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大学生信息后,诱导学生按照其要求进行贷款、小额转账等操作[2],一步步诱使诈骗对象落入圈套。2017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不能主观片面、人云亦云,更不能跟着错误的认识跑。”高校是为国家育人育才的重地,教育管理者应做好相关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重大突发事件,保护好大学生不受不法行为的侵害[3]。

一、基本案情简介

2022 年,某人自称系某网购平台客服人员,在11 月27 日晚上20 时,联系了某高校学生张某,告诉其在某网购平台购买的40 元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某网购平台将双倍赔付张某80 元赔偿资金,并将二维码发送给张某,让其“识别某支付平台公众号,登入某支付平台官方平台向理赔中心认领资金”。实际上,诈骗分子发送的是“× 乐”网贷安装APP,逐步“指导”张某从平台上贷款7300 元,当资金到张某银行卡后,诈骗分子称这笔资金是公司的,要求张某将其转入公司账户,当张某将网贷的7300 元转给诈骗分子后,诈骗分子称未收到款项,随之发送×花、×乐等多个网贷平台的安装二维码,“指导”张某继续在网贷平台上贷款转给诈骗分子,威胁张某如果不按照其步骤操作,这笔贷款要自己承担。最终张某在多家网贷平台上累计贷款13600 元人民币,全部转给了诈骗分子。当晚23 时,张某意识到自己被骗,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做笔录,翌日上午张某和家人进行联系,随后张某父亲转账10000 元给张某,偿还网贷平台部分欠款,12 月18 日,张某将其他网贷平台分期的6 期款项还清。至此张某共支付网贷本金、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合计14309.54 元。

二、发案原因分析

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由多个因素所导致的。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网络平台购物的买家相关个人信息后,以所购买商品有瑕疵或质量问题为理由,主动联系买家进行退款。这种诈骗发生通常涉及多方面原因:

第一,诈骗对象精准锚定。诈骗分子选择喜欢网络购物并且防御心理较弱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对某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看,超过76%的学生收到过疑似诈骗短信的链接、电话等,高校大学生群体是诈骗高发的群体之一。通过准确指出被诈骗人的购物信息,取得被诈骗人信赖。诈骗分子通过主动联系买家进行退款,取得信任后实施诈骗活动,包括引导受害者点击链接、下载陌生应用程序并申请网络贷款等。

第二,诈骗时间选择别有用心。诈骗分子选择的电话拨打时间为20 时左右,这个时间段学生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可能在教室自习室或者在寝室。一方面有相对比较长的空闲时间来接听诈骗分子的电话,能够完成网贷的申请流程,中途不容易被外界环境打断、干扰;另一方面这个时间段学生不和老师接触,电话沟通过程较隐蔽,不容易引起其他师生的警觉和关注。

第三,张某对校园贷的危害认识不足。该学生通过学校宣传的防范校园贷的系列分享是有了解的,但对于平台利率的还款计算方法认识不清楚,曾考虑家庭困境想分期还款。有的网贷平台有具体的分期还款计算说明,而个别平台甚至看不到还款额、管理费等收取方法,被诈骗后如果分期还款,还款额将产生“驴打滚”“滚雪球”的效果。

第四,张某遇事不够冷静。当张某第一次将网贷平台的7300 元转给诈骗分子后,没有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也没有及时和身边同学、老师或家人联系说明情况,而是担心这笔钱自己还不上怎么办,不断从平台贷款转给诈骗分子,正中诈骗分子的圈套。一旦受害人进入了诈骗分子制定的套路贷流程,他们往往会逐步失去对自己资金的控制,最终借出现金并将其转账给诈骗分子。这种诈骗手法非常危险,因为它不仅会导致财务损失,还会影响受害人的信用记录。学生应警惕此类诈骗,避免受害。

第五,网络贷款规范程度较低,甚至有意引导大学生贷款。校园贷款乱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其门槛过低且缺乏有效监管。校园贷网贷平台的申请流程简单,放款迅速,且信息不透明[4],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被骗的机会。网贷平台只要求大学生提交基本家庭信息和身份证明,不需要任何资产的抵押或者考虑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大学生网贷资金到账,也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非理智的大脑运转下将网贷资金转给诈骗分子。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识较为欠缺,防范意识不强,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校园贷款时容易上当受骗。

三、干预措施

(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止损失扩大

紧急事件中辅导员往往是直接接触学生、了解实际情况的基层人员,在本次事件发生后,学生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建立起以寝室、班级、学院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首先让同宿舍成员加强对张某的关心爱护,通过谈心谈话合理引导。随后发动班干部安抚并有效引导学生,防止学生发生意外,防范损失扩大。辅导员现场介入后,一方面同相关同学了解情况,向学校安保部门报备的同时,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另一方面,同步做好安抚学生情绪的工作,持续跟踪事件进展,及时提供必要帮助。

(二)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该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正向看待当前的挫折和困难,防止滋生不良情绪以及自暴自弃的想法。经了解,该学生家庭贫困,经济来源仅有其父亲的打工收入,其他家庭成员无法提供有效的援助,本次被诈骗金额对于其家庭来说负担很重,一次性偿还压力很大。对此,学校咨询专业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除立即还款外无其他的最优还款方案,即便依据现有法律规定一年期利率有上限,但考虑到维权成本以及学生以学习为主业的情况,立即还款是最佳方案。对此,学生及其家长针对谁来还款、如何还款进行商议。同时,学校进一步了解该学生学习情况后,得知该学生在校期间整体成绩不错,可努力学习争取次年的相关奖学金,来有效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引导张某学生正视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规划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也关注并帮助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积极向张某学生推荐学校的资助政策和低息贷款项目,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三)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为其还款方式选择提供科学分析与有效帮助

张某家长对网络贷款息费概念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网络贷款息费同常规的银行贷款息费有较大差别。学校与学生家长开展有效沟通,将网贷平台利息、管理费、手续费等项目繁多花样百出收费告知家长,且日利率的复杂计算方法使利息不断变为第二天的本金,还款额会飞速增长。同时通过现实案例使家长认识到网贷平台对学生的危害,也对网贷平台息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终家长做出决定,在综合对比不同平台的息费后,在家庭可承受的范围内,优先将息费高的贷款还清,对息费相对较低的网贷平台,采取分期的方式还款。

(四)防止学生心理波动,关注后续学生身心健康

为防止张某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受此次事件影响,产生心理波动,帮助张某彻底摆脱网贷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给予该学生持续的支持和关注。按照前期宿舍、班级、学院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继续发挥宿舍成员在生活照顾、班级在学习帮助、学院在终端问题解决方面的积极作用。宿舍成员密切关注张某情绪波动,吃饭上课陪同左右,防止其产生自责、绝望甚至是轻生的念头,一有情况及时和辅导员联系,便于学院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在辅导员和室友多方关怀鼓励沟通下,帮助张某度过危机解决困难。

四、启示与思考

(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

尽管当前政府部门已对网贷平台采取了强监管的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大学生自主判断能力较弱、还款能力较低的现实情况,建议进一步缩紧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审批。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网贷平台,政府应该实行分类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例如,对于大型网贷平台,应该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对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出预警并进行必要干预,以防范风险扩散和侵害借款人合法利益。政府还可以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网贷平台的全方位监管,从而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确保网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校园贷问题,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借贷双方都能够依据合法合规的标准进行交易,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不良网贷的危害,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并采取预防措施。一是以案说法,以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通过情境带入,使学生能够有较强的代入感,能够真正入耳、入心。同时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关于不良网贷的相关文章、新闻、案例和预警信息,提醒学生识别不良网贷行为,并告知他们如何避免和应对此类情况;二是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网络安全和金融常识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和金融投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在学生社团、班级、辅导员群等微信或QQ 群中定期发布不良网贷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形成共同的防范意识;四是在学校门户网站上设置专题页面或者栏目,收集整理有关不良网贷的信息和案例,并提供举报渠道和相关法律法规;五是利用校内电子屏幕、广播系统和悬挂条幅等宣传手段,张贴不良网贷的预警信息、反诈骗宣传画等,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不断接受预警和提醒。

(三)辅导员应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一是防患于未然,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志愿者活动等。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深入了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构建基本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设立突发事件应急联系机制,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联络畅通,使风险可控、损失最小。三是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化解工作,积累应对经验。一方面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虚心请教,结合地域特色、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力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广泛参与突发事件化解的实际事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

(四)大学生应提升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学校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教育大学生谨慎使用证件、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另一方面,学生自身要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二维码等信息,须知任何人索取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都有可能存在诈骗风险。通过系列措施来增强大学生防范能力,正确认识网络贷款,并谨防他人利用个人信息从事不法行为。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育人功能,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思想教育需要全校范围内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不同事件的育人功能,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思政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网贷张某诈骗
你非叫我跑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