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芝韵,周育辉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200)
深化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育改革,加快新时代涉农专业建设,培养涉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江西作为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区,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迭代升级。而涉农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愿意投身于“三农”工作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培养一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农匠精神,先进的职业理念,较高的职业知识水平,熟练的专业技能,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迫在眉睫,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职教二十条”(国发〔2019〕4号)《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方案》(赣教高字〔2021〕7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开展畜牧兽医专业与动物医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本联合培养。然而,高职、本科出现不同层次涉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交叉重复严重、衔接过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为例,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线、实践实训为主导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构思与实践。
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农业现代化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为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加强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民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因此,加强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是为“农”服务的需要。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农业领域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和演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需要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具备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应对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掌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无人机应用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当前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精细化运营。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包括农业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以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此外,现代化农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业生产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可见,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更新和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同时,加强与现代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与产学研结合,为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现实时代的需求。目前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由于普通本科教育被普遍看重,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处于次要地位。导致这一类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较少,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目前教育体系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的培养,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现代化农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需要具备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融合度不高。农业科技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提升至关重要,而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科技的研发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协同程度有限。建立农业科技与技术人才培养的联合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将前沿科技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当前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时代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职业认同感是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高的学生,他们的学业满意度较好,生活满意度较高,对未来的担忧也较少。通过访谈多位学生发现,第一志愿自愿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偏少,大多是由父母决定的专业;部分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农业职业价值观相距甚远,认为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不愿种庄稼、当农民;有些因不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对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感觉陌生,而对投身农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愿从事农业;更有甚至即便因国家优惠政策选择了学农,后期也通过升学、转专业等“离农”,“离农”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学生来自较偏远的农村,更不愿意回到农村,涉农专业出现“招生不旺”的现状。种种情况表明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他们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和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认同不稳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出现随意性和无纪律性。
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以技能为主,突出专业方向的操作技能,但是专业细化不明显,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的科学性较差、培养体制较僵化。而涉农专业有较强的技术技能性和实用性,贴近农业生产一线,但是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农业知识和完整的体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自学能力较差,缺乏对农业行业的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创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的提升空间较窄,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专业细化明显、方向清晰。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培养不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掌握不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需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业全面升级需要智慧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它更注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渗透融合。
人才培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专本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联办学校梳理专业各层次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根据调研多所涉农院校专本衔接培养情况发现,联培专业基本是根据专本阶段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课程体系的,但是要想两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科学的课程体系重构有些难度。即便开展了多次对接和商讨,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但是专业学科课程模块中一些专业课程的重复比例也较高,知识和技能点的衔接出现叠加,教学内容未体现有效梯进,导致整个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体系很难呈现循序渐进。通识课程模块受国家政策、学校自身因素等影响,衔接就更难了。同时,由于高职和本科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在短时间的共同联合培养中,很难将两者的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化对接。专升本的学生在高职阶段突出的是实践技能培养,大部分专业课进行的是实践性教学,而本科阶段注重的理论知识的获取,大部分的专业课多是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可见,专本课程体系一体化在人才培养定位、职业面向范围明晰、课程体系建设、知识技能衔接点梳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困难。
3.1.1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
科学预测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是增强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的契合性。通过多方调研走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升级及农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在充分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各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高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明确区域农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规格,灵活设置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立足于农业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1.2 突出职业教育属性
专升本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高职阶段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岗位中的初级人才,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企业的管理岗、技术岗培养中高级人才。将自身需求与不同层级岗位对接,实现高等教育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着重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3.2.1 确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农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素质、知识、技能三个维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梯次递进式培养目标,实现阶梯式无缝衔接。专本联合培养是以农业发展为导向,根据农业产业化升级,及时掌握农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它并不是简单地将高职和本科两个学习过程叠加,应该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融合贯通和逐步提升,将课程对应相应的农业技术岗位,采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将不同的岗位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岗位所需的能力要素一一对应,为联培学生提供满足农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模块化组合的课程体系。在专本联合培养中,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要实现理论和实践并重。相较于高职,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相比于普通本科,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所以,结合准农技员到农业专家的就业发展目标,按照高职阶段侧重专业技能的养成、本科阶段侧重综合技能的应用,对应“高职-技术员”“本科-技术厂长”的培养定位,构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纵向深化从“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应用层次”层层递进的“懂农业-精技术-善经营”课程体系。
3.2.2 构建符合农业特色的专本联合培养本科层次课程体系
形成具有高职农业特色的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线、实践实训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模块课程体系,对每个模块的设置提出相应要求,合理制定课程比例,实现“理论与技能并重”。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衔接设置。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通识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为学生参与社会提供必需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必备的政治素养、通用技能和文化基础,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供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高职阶段的主要通识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信息技术、大学英语、体育等。本科的通识课程更重视人文精神、理学素养、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针对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基础上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 体育等课程, 增加耕读劳动教育、大国三农等农业特色课程,同时增设红色文化、党史教育等公共选修课程。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设置。专业课程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针对农业农村需求不同层次的人才,基于专本的学制特点和区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周期,将专业课程设置与涉农专业岗位能力结合,形成了涉农专业的多个工作领域、具体分解为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对两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核心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因此,针对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深化高职各专业课程,将掌握的实践技能提升为理论知识,形成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在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广度上逐层拓宽,在深度上逐步推进,分段逐层增加衔接课程理论深度和技能训练综合程度。同时增加农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概论等专业课,学习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
(3)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的衔接设置。专业选修课程的目的是掌握本专业核心课程之外的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是对核心课程的拓展和深入。在课程选择上,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和职业方向,围绕核心课程的来选择。因此,针对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与专业方向有关的选修课,如: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和动物影像学等,水产养殖学开设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品饲料加工学等,同时增设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智能化种养殖技术等通用拓展课,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方向,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实践实训课程模块的衔接设置。实践实训课程的目的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培班的学生大多因为准备专升本考试,而未能参加高职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践仅限于实验实训课和集中实践,因此,针对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实践实训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第四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大块。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到农牧企业开展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农业环境中,进行就业上岗技能训练,提升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力和社会适应力,实现岗位技能与人才核心能力的有效衔接。
3.2.3 打造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提升模式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要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为解决涉农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重点将“三农”情怀具体化为若干个教育要素,浸润式融入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中,通过目标引领、情怀培养、技能竞赛、三下乡,校企共同育人,提升农业教育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感。学科课程:思政课程、耕读劳动教育、“大国三农”、红色文化、党史教育等通识课打造与乡村振兴相关、具有农牧特色的精品项目,弘扬“农匠”精神,深化职业认同感。农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概论等专业课传授现代农业新技术,增强专业认知、树立专业信心。集中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训课深入“三农”企业,强化专业成就感、提升职业体验感。实践活动: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参加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涉农杰出校友创业分享会、科技服务、讲好新农人故事等培养劳动观念、传承“农匠精神”、强化“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和担当,提升职业认同感。
3.2.4 提供创新创业支持
在专本衔接的本科层次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注重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和技术创新的推进,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在农业领域发掘新的机遇和应对挑战。就政府而言,通过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创业资金、创新项目支持等,鼓励和激励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创新创业,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需求日益增长,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也需要适应这种趋势,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升级的需求[5]。通过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农业领域的创新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提高其在农业领域的竞争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培训和指导。同时,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创造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6]。
3.2.5 建立专本联合培养的教学团队
建立专本联合培养的教学团队是专本衔接的本科层次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策略。这样的教学团队汇集了来自专科和本科院校的教师成员,共同参与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合作。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面对多样化的农业需求和快速变化的技术发展。单一学校或学院的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和传授所有涉农技术知识和技能。因此,建立专本联合培养的教学团队可以集聚不同学校和学院的专业教师,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的联合教学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教学内容。同时,建立专本联合培养的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转化,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将其融入到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建立专本联合培养的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合作协议和工作计划,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设立交流平台和展示活动,促进共同研究和经验分享。通过共同备课、共同教学、共同评价等方式,实现教学团队的协同育人效果。
联培的本科生与普通本科生有着巨大的差别,联培学生的培养策略不应与普通大学生一样,不能一刀切,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联培学生的定制化教育,因材施教,积极培育联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完美对接,着力培养掌握一定农业理论知识,拥有较强专业技能,有“三农”服务意愿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农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