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璇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曾在《古今名园墅编·序》中写道:“余栖止余园数载,日涉而得其概,以为市居不胜嚣,而壑居不胜寂,则寞若托于园,可以畅目而怡性。”弇山园便是这个理念的完美实践与结晶。
弇山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主体面貌形成于隆庆五年到万历四年(1571—1576 年),加上后期修缮,前后共经营十余年。最初,弇山园是以藏经阁为主的小祗林域,名“小祗园”,后来经过逐步扩增,形成三山一土岗,以水为中心,山水相依的格局,面积大约七十余亩。弇山园的营建极耗家产,王世贞在《题弇山园八记后》中写道:“盖园成而后问,橐则已若洗。”但正因耗资巨大,使其成为晚明的“东南第一名园”。
弇山园是王世贞依据其祖父王倬的麋泾园之构思而建成的。麋泾园,又名“王家花园”,以峰石和麋鹿著称,原是王世贞祖上的花园,其“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造园风格,集中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色,时为太仓众园之冠。后因奸相严嵩炮制“金杯玉盏案”构陷王世贞的父亲王忬,致使其生活一落千丈,麋泾园渐渐衰败。后来,身居要职的王世贞对故园情深,下决心在太仓城内重建祖园。他选用麋泾园里优质的石料,聘请松江造园名家张南阳主持营造,前后经历十八年才得以真正完成,取名“弇山园”,并为此写下了洋洋万言的《弇山园记》,详述了建园缘由以及园内盛景。
从现存的《弇山园记》中,我们可大体推想出当年弇山园的盛景。根据记载,弇山园以东弇、中弇、西弇三山和不同的水系为主体,是一处典型的城市山水园林,享有“平地起楼台、城市出山林”的美誉。王世贞按照“山以水袭,大奇也;水得山,复大奇”的原则布局,山因水分而成脉,高低错落有致,景致各异,如东弇广阔而堆石极少,多用来展现自然之趣;中弇较小但堆石多,以奇巧幽僻和婉转曲折取胜;而西弇的亭台楼阁与山势相依,是全园制高点;水也因山分而形态各异,从潺潺溪流到碧浪澄潭,从浅滩细石到如镜深潭,从曲水流觞到瀑布飞溅,真可谓集天下自然水景于一园中。
在弇山园中,西弇山最高,面积最大,峰石最多,形态也最丰富,其滩、洞、涧、桥交错布置,路径复杂,整个山体的每个侧面都景色各异:东面是广心池,南面与弇山堂隔溪对望;西面与金栗岭相连,北面是土岗。西弇山顶部为平台,山顶只有缥缈楼一处建筑物,是弇山园的制高点,也是视野最开阔的地方,“自此遂陟缥缈楼,取少陵‘城头径仄,独立飞楼’语。”
中弇山位于弇山园的几何中心,是园中最早完成的假山,也是石料最佳的一座,有很多是来自祖上花园的珍贵峰石。王世贞在《题弇山园八记后》中记述道:“从兄求美必欲售故乡之麋泾山居……与山师张生徙置之经阁后,费颇不訾。”其湖心有岛,整体上四面环水,两山相夹,以桥相连,风景殊胜。
东弇山位于园子的东北部,西面是水域,北面是长廊,东南靠近院墙,东弇南部墙外是隆福寺,与中弇以桥体相连。东弇山与中弇山、西弇山最大区别是以土为主,其土石结合,山势平缓,整体上疏朗开阔,更见自然天趣。
到了晚年,王世贞仍谆谆叮嘱后代“弇园能守则守之,不能守则速以售豪有力者,庶几善护者,不至损夭物性,鞠为茂草耳”,但终因世事无常,弇山园还是逃脱不了“花木萧森,中散荒园”的结局。
现今的弇山园复建于二十一世纪初,基本按照弇山园的原图稿本进行构思、设计,其地形改造、桥梁布置、景点取名仍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徜徉其间,我们既为古人造园的智慧所折服,也不得不感叹历史的无情:一代名园的存亡与盛衰,仿佛就在转瞬间发生,留给我们的则是无限的惋惜与哀叹,但又有谁能说出个究竟来……
南园是明代首辅王锡爵种梅、菊处。清初,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邀请一代造园名家张南垣主持增拓其园。大师与巨匠合作,使南园成为造园与绘画融为一体的历史名园。增拓后的南园四围环水,内有绣雪堂、香涛阁、潭影轩、台光阁、寒碧舫、鹤梅仙馆、忆鹤堂、水边林下、烟垂雾楼、九曲桥等胜景,并从当时已经衰败的弇山园移来“簪云”“待儿”“听月”等峰石,是太仓继弇山园后的又一园林杰作。清朝乾隆时期,南园开始荒芜,钱泳在《咏南园》一诗中写道:“昔年踏雪过南园,古树斜阳草木繁。唯有老梅名瘦鹤,一枝花影依颓垣。”可见其衰败的迹象已显露。
现存的南园是根据老照片以及图纸资料修复的,移建古建筑共十四幢,移栽银杏、桂花、黄杨、青桐、朴树、榉树、枸骨、罗汉松等百年以上古树百余株,门楼、绣雪堂、栽花小憩、香涛阁、鹤梅仙馆、大还阁、寒碧舫、井亭和钓鱼台诸胜迹与知津、九曲、小石、月波四桥,构成了新的“南园八景”。
绣雪堂是南园的主体建筑,最初由王世贞题匾额,取苏轼在黄州寓居临皋亭修筑雪堂的典故。堂前景色秀美,以“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司马光《石阁春望》)之意命名。明朝天启七年(1627 年),董其昌、陈继儒来园燕乐,王时敏因雨留客,董其昌随兴题壁“风物清和好,相将过竹林。骤寒知夜雨,繁响逗蛙吟。杂坐忘宾主,清言见古今。呼僮频剪烛,不觉已更深”,并写下“话雨”二字,后刻石立碑于壁间。现在的绣雪堂建筑,是从原武陵街俞氏鸳鸯厅移建而成的,其山墙顶端木梁构处,抱梁云与山雾云的木雕立体花纹,雕工精细。
栽花小憩是王锡爵种菊品茶之处,原额为同治年间州官蒯德模所题。相传王锡爵嗜菊,年届古稀时退隐归田,在南园常以青鞋布袜躬耕于此,并且栽种菊花。秋去冬来,百花凋零,这里的秋菊却争妍斗丽,笑傲西风。王锡爵常鸿雁飞书邀请好友同来观赏南园名菊。现在的栽花小憩沿用旧名,移建的是明式民居,形式简朴,门额砖雕“兰苑”,系国画大师朱屺瞻题书。院内一侧“滋兰艺蕙”的门楼砖雕,为当代画家宋文治手笔。厅堂悬挂梅、兰、竹、菊四幅条屏,厅后栽培名兰绿云、宋梅、集园、金奥素、大一品、洞庭春、寒山素等十余种。庭院内老樟繁茂,绿荫匝地,芭蕉几枝,静逸中透出文雅气息。南园小假山边,一丛黄天竹金果累累,还有一片金钱小菖蒲,虽然其貌不扬,却是稀有品种,据说是南园旧物。
南园最高处为香涛阁,又名“台光阁”,取“暗香如涛”之意命名。其地梅花满坡,居高赏梅,别有雅趣。现在的香涛阁,置于古城墙遗址土坡之上,由下仰望,典雅别致;登阁俯视则可一览全园景色,上有王时敏的题联“十亩田园高士宅,四时花供读书楼”,红柱朱梁,风铃叮当,掩映于绿荫丛中,十分雅致。
园内的簪云峰,原为安徽广德太极洞附近山腰的巨石,在二十世纪末由一些有心人士悉心寻觅移至园内,填补了南园原石峰被毁的空白。石分三折,却浑然一体。整座石峰,皱则皱,透则透,漏则漏,上雄下瘦,面多坎坳,遍布弹窝,漏孔六七,观之令人赏心悦目。簪云峰既有亭亭玉立之柔美,又有凛然猛将守关之气势,它巍然傲立于知津桥东堍,背衬土坡上的花花草草,临池映波,别有一番风趣。
鹤梅仙馆,又名“忆鹤堂”,是南园最为精致的一幢古老建筑,人称“花厅”,原与思贤庐等连成一片,材料从北门街陈家老宅铁梨木厅堂移建而来,其额题是明代隐士赵宦光手迹。传说明代时,园中养有一只仙鹤,通人性。清兵入城时,仙鹤奋力破棚而飞,及至园北鲇鱼墩,力竭而亡。邑人念及鹤之忠烈,就在园内建忆鹤堂,四周遍植老梅,以“鹤梅”命名。如今,馆内的东侧土坡上,移栽的十多株百年老梅,冬去春来,铁干横斜,花信报春,自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天然情趣。
今日南园,景域辽阔,空间宽畅,园内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曲折延伸;亭台楼阁,参差高下,倒影入池。春梅秋菊,夏荷冬竹,四季皆有美景,而且老树参壮,幽篁丛翠,就像一幅典雅、自然、精巧的山水画轴,真有一种让人“畅目而怡性”的园趣和野趣。
乐荫园是太仓的一处私家园林,原名“乐隐园”,是元末隐士瞿孝祯的读书处。瞿孝祯,字逢祥,号月樵,因屡试不第,遂心灰意冷,弃仕途于不顾,从崑阳徙居沙溪并筑乐隐园。他与同时代的文人杨维祯、姚文奂、张雨、顾阿瑛等人交游甚广,吟山诵水,不一而足,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据《沙头里志》记载:园内屋宇错落有致,亭台参差有序,红蕖白荷,夏日溢香;紫竹翠篁,迎秋风而曼舞,池中波光粼粼,蝶舞鱼翔。后因瞿孝祯家道中落,该园易主,遂逐步废毁,以致湮没无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整治的乐荫园恢复生机,园内清水碧波,水纹荡漾,四周环以假山、翠竹、长廊、木榭、花厅、石桥、绿树、草坪、喷泉等,焕发出一派生机。入园围墙仿苏州拙政园而建,既古朴又大方,门口由两头石狮雄踞坐镇,威严庄重。正门匾额上的“乐荫园”三个苍劲大字,为丹青大师朱屺瞻手笔。进门后,山石层叠,似屏似障,由大门折向北门而进,有豁然开朗之感。穿过一座仿古建筑,即可见古色古香的月亮门。略移数步,便是一段复式长廊,中以砖墙一分为二,透窗可见园中各式景点。廊北,假山临水而立,木杓浜西半部水中央矗立着鱼雕喷泉;廊南,土丘起伏,平地开阔,步移景换,应和了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所说的“动观”之理念。梅、竹、芭蕉、芍药、天竺等各式植物,散居杂处,组成了一幅天工图画。若坐在长廊边栏,骋目扫视,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仿佛置身仙境,此谓“静观”。长廊曲绕弯折,尽头便是荷叶桥,三两成片的圆形荷叶造型别致,人称“莲花踏步”。
轻轻越过水面,便到了园的东北部,抬头可见一座被辟为茶室的圆形建筑。在此临水品茗,可赏空中飞鸟,可观池中鱼跃,园中诸景,尽收眼底。若邀上三五好友,吟风赏月,谈天说地,可谓人生一大乐事。茶室旁的“天池”与“地池”遥遥相对,入夏时荷花盛放,美艳至极。池塘中间立有一座“过仙桥”,据说能越过者便能超凡脱俗,得道成仙。桥旁立着一块异形的石头,远远望去似一母抱童,正在观赏满池美荷,颇有慈爱温馨之感。茶室一侧满缸红莲小巧幽雅,“出淤泥而不染”。苗圃和暖房中,花卉草木,千姿百态,争妍斗奇。沿小径折向南,可见人工堆积的泥山,有“东山”“南山”之称,树木森森,修篁丛丛,密可蔽天,诚如古人所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再往前移步,通津桥沟通木杓浜,园内景点环浜而设,故称“团溪乐隐园”。古时沙溪,七浦塘潮涨潮落,水流湍急,此浜正处市中心,水面平静,因此渔船多停泊浜内,渔火点点,安详宁静,所谓的“乐荫”,其真谛便在于此了。
沙溪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元末,依戚浦塘而建。戚浦,原作“七浦”。据史载,宋景佑二年(1035年),苏州知府范仲淹为了解决苏南农田的排涝和灌溉问题,主持开浚了茜泾、下涨、浒浦、白茆、七浦等五大浦,距今已近千年。传说沙溪百姓因仰慕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英雄事迹,遂将七浦易名为“戚浦”。明清时期,沙溪一带商贾云集,市声喧腾,有“东乡十八镇,沙头第一镇”之说。当时,吴门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来到沙溪,眼见此地风景殊胜,物产丰饶,有感而发,题写了著名的“沙溪八景”,即“戚浦听潮”“天泉望月”“万盏渔火”“北院荷香”“松墩鹤唳”“虹桥夕照”“长寿钟声”“竹林环翠”。
“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枕河而居”是江南古镇的布局通例,沙溪民居也正是枕河而建,但又有所不同。作为一座明清的古老河棚支起的古镇,沙溪拥有密集的明清古街、河棚与水桥。所谓河棚,是一种依据沿河地形的差别,以木柱或石柱为支撑挑河而建的建筑,既有吊脚楼式,也有以石墩实砌的,有的像楼阁般傲然挺立,有的似水榭般轻盈灵秀。有些河棚之间还架设了水桥,不仅方便居民通舟、取水、洗涤或乘凉观景,而且显得十分美观。河棚的窗户形式十分多样,有半窗、落地长窗等,有些配有栏杆或美人靠,窗格则有方格形、冰裂形、几何拼图形等。实际上,作为江南一带古镇特有的形式,沙溪的水桥也并非建筑意义上的桥梁,而是用于居民取水、交易和通舟出行的河埠,一般分为驳岸式、条石悬挑式,有公用、私用两种。公用水桥通常设在户外的巷与巷之间,条石宽大厚实;私用水桥多设在河棚内,由桥栏、桥门、桥洞构成,石级有宽窄之分,因各家各户经济状况不同而异。对此,有人以“启为埠、合为地”来形容沙溪水桥的特色,这些鳞次栉比的临水建筑,多为明清、民国建筑,被有关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入镇往东,“天下第一古巷”的牌坊赫然在目。沙溪古镇的格局为“一河二街三桥一岛”,镇内的三里古街和店铺一应俱全,连接民居的街巷比较狭小,高高的墙垣夹着曲折的街巷,徜徉在小巷中,内心会感到十分平和与安全。随性漫步在古镇内,沙溪特产的熝鸡、熏鱼等香味扑鼻而来,民间小吃猪油米花糖、麦芽糖、梅饼、糖年糕、云片糕等琳琅满目,让你回到童年的感觉油然而生。此外,一些年长的婆姨会在家门口摆上简陋的摊位,兜售自家腌制的酱菜,有的游客会驻足询价,一派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
镇内的河北中市街总是人群熙攘,沙溪文史馆、洪泾往事、文治书局、大众书场穿插其间,厅堂、宅院、天井风格迥异,与古井、古树、古碑一起映衬着历史的沧桑。河南街甚是幽静,江南民间现代诗歌馆、印溪书院、促织馆、连环画馆等,散发出充满诗意的文化气息,融入沙溪风雅的格局。横跨两岸的新桥、庵桥、义兴桥,形似垂虹,状如弯月,凌空优美,古朴典雅。伫立桥中央停望,沿岸建筑尽收眼底,若河上有小舟悠然划过,柔皱皱的波纹倒影,映照着岸上的小桥和天光,美得如诗如画。入夜时分,绮丽的霓虹灯亮起,营造出宛若梦境般的感觉,仿佛是天上的街市。
沙溪古镇的街巷中,以邱家弄最有特点。就算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邱家弄一类的景点也并不多见,它具有“深、古、奇、窄、隐”等特点,给这条具有二百七十年历史的巷子带来了寻梦的意境。两旁六七进的大院,深而显幽。斑驳的墙壁,透露出浓郁的古意。古弄中部,一堵青砖墙横亘其中,底部由一根粗大的石条托住墙基,距地一百八十厘米,用来连接两边的高墙。据说,出于防盗的考虑,这里原来还建有巷门,现已不存。弄内间距窄小,最窄处不过一米,仅容一人通过;虽处闹市却很隐蔽,观光客稍有疏忽,往往就会产生摩擦。若身在弄间,仰头望天,便可见一线高悬,故得名“一线天”。
镇内还有现代舞鼻祖吴晓邦的故居。这是一座建造于1927 年的欧式小洋楼,昵称“小白楼”,在众多建筑中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意味。步入故居,可见西洋风格的壁炉、扶梯、拼木地板和拼花地砖,保持着当年的风格。
这些经过岁月沉淀的历史遗迹,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在不经意间总能勾起人们幽深的记忆,而雨巷、青石板、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些氤氲缥缈的诗意,也神秘地隐藏在每一位访客的脑海深处。于是,历史遗泽与诗情画意便在此刻奇妙地相互交融……
浏河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娄东画派和江南丝竹的发源地,也是丹青大师朱屺瞻、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的诞生地。可以说,一千多年的小镇历史,几乎就是由不同时期涌现的一个个文化现象积淀而成的。
元时,因漕粮海运的兴起,这个滨江小渔村一跃成为古代出海要津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特别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出洋,均选择从镇上的刘家港扬帆起锚,造就了当时船舶云集、帆樯林立的盛景,使这座原本沉寂的小镇声名鹊起,被人称为“六国码头”。
走进浏河古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随处可见一种朴素轻灵的美感,既有闹市的繁华,又有独居的清幽。来到镇上的明清老街,你见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站街招徕生意的商贩,来来往往的大多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本地居民。偶见店铺,也是以小见长,多为旧式理发店、小杂货铺、小茶馆、小餐馆等,习惯于喧嚣的观光客,更愿意流连在这种平淡的生活中。街巷以砖石铺设而成,洁净而古朴。房屋以木结构为格局,两层或三层,夹以白墙灰瓦,屋脊高耸入云,飞檐凌空翘壁,“远航的中医药馆”、米酒文化馆、锡伯印象书屋、浏河历史长廊等等,向人们展示着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鲁漕塘上,明德桥、茹经桥、中津桥、永安桥等古桥沟通东西。
过中津桥往东约百米,有一座香火缭绕的古庙。这是江南地区唯一的“妈祖庙”,又称“天妃灵应宫”,它与湄州妈祖庙,泉州、天津的天后宫合称“元代四大妈祖庙”。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由旅居娄江的闽粤海商集资建造,1123 年首获敕封。1286 年,天妃宫在原址右侧重建,1342 年又移建现址,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扩建、修缮,因郑和、林则徐最为重视而享有盛名。1911 年,因宫内的正殿失火而焚毁。1960 年,前殿、山门、牌楼、戏台皆被拆除。今只存后殿楼(天妃寝宫)、配殿(原城隍庙)、廊庑。天妃宫结构严谨规整、繁简适度;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气势轩昂,其正三间为抬梁式结构,次二间为半梁式结构,楠木梁柱、木刻廊枋弥足珍贵。砖雕券门以山水云龙为图案,镂雕灵动,技艺精湛,为郑和下西洋时遗留的文物,价值非凡。
据史料记载,郑和出使西洋,每次都把天妃宫修葺一新,出发前还会召集大小官员祭拜妈祖,祈求出海平安。归航后,他们还会供奉船模,朝拜谢神。此外,郑和曾将记载航海经历的《通番事迹碑》《重修天妃宫碑》等立于宫内,可惜原碑已佚。如今,宫内尚存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西域海棠、牡丹、黄蕃薇等厅花异木。
在浏河口南侧江堤处,有一座遗存的阅兵台,相传建于1130 年,一说为抗金名将韩世忠驻兵时所筑,一说为戚继光操练水师之地。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在其散文集《霜冷长河》中写道:“北窗外是一道很高的长堤,长堤外是浩阔的长江,往东不远,有一个古老的阅兵台,是戚继光留下的遗迹;往西不远,是郑和下西洋的码头所在。”时至今日,站立在江堤上,江风习习,涛声阵阵,我们已看不到当年水兵的飒爽英姿,但排列整齐的四门锈迹斑斑的铁炮,似乎还显露着无声的尊严,睹物思古,令人感慨万千……
“梅花草堂”深藏于浏河街心公园,葱茏草木之中,幽静而精致,是由当代百岁画家朱屺瞻的旧宅改建而成的。朱屺瞻(1892—1996 年)一生酷爱梅花,屋前屋后遍植梅花,故取名为“梅花草堂”。他亲手栽植的百年白梅,花形比普通的梅花更为细巧,花蕊和花萼泛了淡淡的粉红,香气诱人。有人曾称赞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难怪在赏梅时节,远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生怕耽误花期,错过赏景。1938 年,齐白石画了一幅水墨梅花送给朱屺瞻,题跋中写道:“屺瞻先生既索余画梅花草堂,并题诗句,又索刻石,先后约四十印,今又索画此墨梅小幅,公之嗜痂可谓有癖矣……知己之恩,神交之善,非为多言也。”字里行间,透露出岁月相知的深情厚意,也启人遐思当时梅花草堂的盛景。
浏河还是“原子弹之母”“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的诞生地。吴健雄1912 年出生于浏河,1997 年2 月在纽约病逝,与其夫袁家骝先生同葬于镇上明德中学紫薇阁旁的“吴健雄墓园”。该墓园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审定。墓园西部,主体呈圆形,墓穴安置水池之中。墓穴外,圆柱体斜面,镌刻着江才健先生题写的中英文墓志铭,墓志铭东部为环形照壁,以“浏河的童年”“柏克莱深造”“曼哈顿计划”“对称性革命”“核物理女王”“永恒的情怀”等画面,展示了吴健雄一生重要的活动轨迹。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对于吴健雄来说,浏河是她的出生之地,也是她身为海外游子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