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机械装置检修课程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3-12-19 05:21方松耿烽孔祥峰朱荣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动车组检修校企

方松 耿烽 孔祥峰 朱荣华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31

0 引言

复兴号动车组是我国制造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最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智能高铁、智能检修已经是交通强国的发展方向。动车组机械装置检修是国家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骨干专业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1]。该课程紧贴动车组检修岗位作业要求,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遵循动车组检修实际作业流程实施任务驱动,将动车组智慧监测数字化手段融入教学项目,系统化进行基于动车组智慧监测与检修过程的“项目导向”“岗位递进”式教学设计,结合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将铁路红色的思政元素、智慧监测的先进知识、项目沉浸的自主练习嵌入各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创新“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一体”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养,强化学生知识,精进学生技能,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动车组检修技术技能人才[2-3]。

1 教学整体设计

课程依据《高速动车组检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动车组机械师国家职业标准》等专业岗位标准中动车组机械装置的维护与检修岗位的工作任务而设置。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动车组总体知识及机械装置维护与检修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实训项目的训练,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的动车组检修理论知识,获得动车组机械装置维护与检修人才所必备的职业技能。结合动车组检修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课程最终确定了动车组概述、动车组总体、动车组转向架、动车组车体、动车组连接装置、动车组车门(机械部分)的维护与检修等六个学习项目。

1.1 “对标岗位,个性成长”的多元化学情分析

动车组机械装置检修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基本具备动车组理论专业知识,但还不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动车组实际检修与运用工作相结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缺乏使用智慧诊断技术解决综合性、多成因故障的检修分析能力,更不具备制定动车组各系统的精准检修方案的技能。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检修调试和运用管理工作要符合动车组的技术特点,以保证动车组日常的安全运营和高效运输。根据动车组运行的工作需要,一般设置动车组调度员、地勤机械师、随车机械师、诊断工程师四大岗位[4]。 动车组调度员负责动车组的出入库管理和排班作业计划,组织完成动车组检修和运用工作。地勤机械师负责基地动车组的检修工作,完成入库动车组故障处理和常规检查及维护,保证动车组出库技术状态良好。随车机械师负责监控动车组正线运行状态和应急故障处理,保障动车组行车安全。诊断工程师主要对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完成综合故障机理诊断、设备故障预测、精准检修方案制定、修程修制优化、技术改进等工作[5-6]。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已有较大提升,后续学习中,应当能够运用 PHM(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LU(车轮智能探伤系统)、LY(踏面智能监测系统)、SJ(受电弓智能监测系统)等智慧诊断技术、塞拉门仿真实训设备,高压及牵引仿真实训设备等进行复杂故障的研判及处置,制订动车组各系统的精准检修方案。

1.2 “德渗于技,技能进阶”的模块化课程内容

课程围绕动车组机械装置检修,以知识体系进阶、岗位能力进阶、技术技能进阶为设计原则,对标动车组调度员、地勤机械师、随车机械师、诊断工程师四个逐步进阶的岗位,设置动车组调度作业、动车组库内检修、随车应急处理、智慧诊断技术应用四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中的教学项目均以动车组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机械与电气设备组成的综合程度、设备的精密程度、故障综合研判难度为依据进行进阶设计,实现兼具“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铁路基因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1.3 “校企课堂,做学并进”的探索式教学模式

基于动车组检修技术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实训场所、校企合作基础,顶岗实习基地的优势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探索,形成了校企课堂和做学并进的探索式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动检课堂”、动车组检修慕课、动车组 VR 系统等线上资源,动车组检修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及合作企业真实设备等线下资源,采用理论学习、仿真演练和现场实践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一体”式教学模式,根据复兴号动车组真实诊断与检修作业场景创建任务情景,以动车组检修作业流程为依据设计教学任务。结合PHM、LU、LYSJ 等智能检修系统,培养学生使用智能检修设备对动车组进行数据研判、故障成因分析、状态评估、故障处置的高阶技术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先进技术、传承“铁路工匠精神”、争优当先的价值取向。

“校企课堂”作为校企融合的深度表现,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里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此教学模式下,教育出符合企业需求,社会满意的高质量人才。

2 教学实施过程

2.1 云端资源拓展教学时空,课前知识更新自学便利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配备了内容丰富的云端课程资源,主要有学习通、动检课堂小程序、机车车辆数字博物馆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思政资源库。

充分发挥“动检课堂”云端课程资源,突破疫情等因素导致无法线下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停课不停学”,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通过不断完善优化的云端课程资源,丰富动车组机械装置基础知识点,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 工作任务贯穿教学设计,课中任务驱动靶向练习

教学实施中打造生产任务驱动的“校企课堂”,将动车组机械检修真实生产任务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参赛内容为例,对塞拉门、轮轴以及受电弓检修等知识点,按照企业故障检修的要求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以企业真实检修作业任务为驱动,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反复学习和训练,直至完全掌握,完成教学效果的升华。

2.3 校企双师保障教学质量,课后多元评价精准辅导

教学实施中,采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位师傅双师指导教学模式。现场任务操作中,以学生操作为中心,师傅对作业流程进行指导,对操作中的问题现场指正。课堂总结环节,采用学生汇报,企业师傅评价,并融入现场经验技巧分享的形式。

课后,学生将检修任务台账整理成报告上传到学习通平台,教师跟踪反馈指导。在传统教学平台小组的任务成绩、测验成绩、实操成绩与课堂参与情况等评价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师傅评价和经验的分享,丰富评价手段,更接近真实工作。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形成“教—评—学”三位一体,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知识迁移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学总结与反思

3.1 特色:先进技术对接新岗位

课程教师团队与企业技术专家紧密合作,让智慧检修技术进课堂,共同制订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考核目标,联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校企合作开发智能检修仿真实训设备,共建动车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高速铁道机车车辆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复兴号动检课堂”、动车组检修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校企共享共用。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对接动车组检修新岗位,线上线下互通共融,相互补充,校企联合创建学生实习实训、岗位综合能力训练、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科研服务共享互融的智慧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智能检修前沿课堂,开展有深度的“学做用一体”式学习活动,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合作共赢。

校企产教融合,课堂与时俱进,本课程引进现场的 PHM、LU、LY、SJ 等智能检修系统,培养学生使用智能检修设备,并在其辅助下对动车组进行数据研判、故障成因分析、状态评估、故障处置等高阶技术技能,做到了新技术的应用。对接诊断工程师岗位中对工艺流程优化更新要求,引进和融入前沿新工艺和新标准,创新了智能检修应用方法。

共同完成动车组检修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员工作为学生现场实习的指导教师,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技术专家联合学校教师共同开发适应职业类型特色的活页式教材,共同研制适用于智能检修教学的实训设备及虚拟仿真软件。通过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导学、学生学习、项目实践、现场实习(企业员工指导)、教学效果联合评价、教学反思的递进与循环过程,实现新技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不断输入、智能检修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持续融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施教手段的螺旋式上升,达到学生、教师、企业员工、企业技术专家共同成长的目的[7-8]。

3.2 改进:“五育”理念趋导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面,从教学实施的成效上看,虽然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偏重“智育”到“德技兼修”的改进,但是从全面育人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角度,以及动车组检修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看,审美素质养成和健康体魄的培养方面比例偏低,且缺乏有效评价标准,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优化。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服务交通强国的高素质复合型动车组检修岗位人才。

猜你喜欢
动车组检修校企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检修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