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类专业思政课程的作用探析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

2023-12-19 05:24陈傲雪权格格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1期
关键词:体育类革命红色

陈傲雪 权格格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红色体育萌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于中央苏区时期,成熟于延安时期,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在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教育、军事、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子集,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红色体育文化及其孕育的体育精神是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资源,在高校体育类专业思政课中融入红色体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思政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红色体育及其发展

红色体育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各个根据地中,因而有学者将这种体育模式称为“红色体育”,红色体育萌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于中央苏区时期,成熟于延安时期。

1.1 红色体育

“红色体育”也被称为“赤色体育”或“根据地体育”,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各个根据地中。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并开辟了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因而有学者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模式称为“红色体育”,后在延安时期得到大发展。

1.2 红色体育的发展

1.2.1 萌芽期(1917—1927年)

红色体育萌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这样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主要代表人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毛泽东于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标志着红色体育思想的萌芽,其在文章一开始就通过揭示中国积弱的现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体育的重要性,还指出了当时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1.2.2 形成期(1927—1936年)

红色体育形成于中央苏区时期。这一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主要战略阵地,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即使根据地各项条件非常艰苦,也大力发展体育运动。1933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会”,以“发展赤色体育运动,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强健体格”为方针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红色体育活动,为革命战争服务。此外,还在各省、县建立了赤色体育会及在基层建立了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列宁室等[1],而且还多次召开较大规模的体育运动会。

1.2.3 成熟期(1936—1949年)

红色体育成熟于延安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从1935年10月至1948 年3 月是中国共产党延安局部执政时期,红色体育得以大力发展,并达到成熟。这一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如1937年举办了“五一”运动大会,专门成立苏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推进体育运动发展。在探索与实践中,陕甘宁边区群众广泛参与到各类体育及军事训练中,群众体育得以发展,实现了体育大众化。除此之外,延安时期高等学校开展了体育教育,不仅局限于常规体育运动,还加入武术、秧歌、腰鼓等表演项目,在校内外得到广泛的普及。高校体育训练要与军事训练紧密相结合,与身体意志锻炼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地锻炼身体,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力宣传了体育运动,也为全民族抗战做了很好的宣传。[2]

2 红色体育文化及其特点

红色体育在历史演进中积淀为红色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极为丰富,涵盖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体育实践活动,还包括革命时期红色体育故事、体育历史文献等,具有革命性、人民性、传承性等特点。

2.1 红色体育文化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丰富的红色体育活动在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教育、军事、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开展的体育实践活动及重要讲话、活动场所(遗迹)、红色体育故事、珍贵的照片纪实等。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子集,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2.2 红色体育文化的特点

2.2.1 革命性

红色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的革命历程相契合,因而在此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红色体育文化展现出强烈的革命性。主要表现为:近代中国,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物资缺乏、经济封锁的环境之下,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体育实践活动以提高红军的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目标,这种体育文化也成为凝聚全体军民的精神力量,最终夺取全民族抗战胜利。如1939年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开展的“九一八”运动会,就是为宣传抗日精神、鼓舞士气而召开。

2.2.2 人民性

人民性也可以理解为群众性。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据地政权是民主政权,体现了根据地广大军民人人参与建设的思想[3]。红色体育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广泛参与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各式各样的体育训练与体育运动如火如荼开展,充分体现了红色体育文化的人民性。如1942年举行的“九一”扩大运动会,据史料记载,这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的一场规模最大的运动会,各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等组织,以及广大妇女同志都积极参与[4]。在体育项目上,除专业性的军事训练项目,如攀爬、擒敌、射击等外,还有许多群众运动项目,如赛跑、游泳、秧歌等。因此,红色体育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呈现了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这也成为确保人民身心健康、在艰苦岁月中砥砺前行的有效途径。

2.2.3 传承性

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优秀文化在新形势中的延伸和再创造,它承载着中国历史发展的精神价值,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总结和凝练出来的“红域”精神财富[5]。其传承性体现在,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红色体育文化始终是中国特色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品质,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乐观自信等,发掘其核心价值,学习其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将其融入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中,能起到育人作用。

3 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类专业思政课程中的作用及案例

高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全面发展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观念、劳动技能等,其中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6]。体育类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红色体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体育类高校的专业设置,红色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的专业背景、运动训练项目,更贴近学生学情,更符合现实要求。

3.1 有利于增加课程的直观性

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利于增加课程的直观性。从现执行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来看,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体育类院校专业设置以体育类专业为主,如运动训练、足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除此以外,还包括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舞蹈等。以运动训练专业为例,又可分为不同的专项,如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因此,从学情分析,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但是专业技能扎实,在课程讲授中要因材施教,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课程,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即增加课程的直观性。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六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是“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讲述这一方面时,可结合红色体育发展史,尤其是延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发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具有军事体育的特点,如1937年8月,毛泽东在“八一抗战运动动员大会”开幕式上提到:“这个运动大会,不仅是运动竞赛,而且要为抗战而动员起来。”[7]中共中央于1938 年明确提出了“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战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8],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当时的抗战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体育运动是军事战略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在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目“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第三个方面“独立自主”,只有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能最大限度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没有外部力量支持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战斗,体育运动的人民性将革命斗争与提高人民体质相统一,广泛的运动、锻炼、比赛丰富了军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身体素质和军队战斗能力,深刻彰显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探索精神的鼓舞与作用,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3.2 有利于增强课程的灵活性

任何课程都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打造“金课”,避免“水课”,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00 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有着特有的时代印记,思想前卫、新奇,活泼开朗。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之下成长起来的“00后”要警惕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思想进行思想渗透的风险,不仅自身要提高辨别思维能力,而且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类专业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使思政课走出教室,走向“博物馆”,走向“红色体育遗址”,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死板”壁垒,达到更好的教化作用。

2019 年5 月18 日,国家首家红色体育博物馆在陕西省西安市挂牌,博物馆展览区分为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体育思想与实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体育事业、全面抗战时期的体育事业、解放战争时期的体育事业、新中国体育事业等五个展厅,博物馆陈列的史料档案和呈现的不同时期体育记录图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红色体育的光辉历程,充分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展现着军民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指引。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基于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开设了红色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了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还创办了西安体育学院红色体育博物馆,作为本校的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库,思政课程、体育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充分采用在红色体育博物馆这样的文化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方式,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学习方法之窗,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红色体育精神的熏陶,自觉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9],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加深了学生的文化认同。

3.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体育类专业具有极强的体育特征,对体育赛事的关注高,对体育运动有着较高的熟悉度,这就给在体育类专业上好思政“金课”指明了新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讲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江山永不变色。”[10]红色体育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以红色体育文化为抓手,将诸多“红色元素”合理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还可开展“第二课堂”,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第四章第一节第一目“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教材讲到“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这里可以引入毛泽东同志于1917 年4 月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新青年》杂志刊出,且这篇论文代表的是近代辛亥革命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的深思探索。在红色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关于《体育之研究》发表前后的历史情景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再如,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在讲述时,可结合中央苏区时期军事体育训练开展情况,反映中国革命初期形势的艰难性。在广大的腹地农村,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为了适应山区游击作战需要,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根据地军事训练。史料记载,1927到1928年间,农民接受以“练武”为形式的教育和训练,成为武装力量的主力军,1929年底随着俱乐部组织的建立,群众性体育活动兴起。总体来讲,中央苏区时期军事训练、体育赛事、群众运动等都迎合了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课堂讲授中穿插红色体育发展史实、红色体育故事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创新实践课堂,采用话剧、演讲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效果更佳。

3.4 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国家的繁荣兴盛是无数革命先辈付出巨大牺牲用鲜血换来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让红色体育文化源源不断发挥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做好文化传承。革命先辈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永远的学习榜样,在体育类专业思政课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紧密结合体育思想、体育事迹、体育纪实、体育故事等重要教学材料,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目“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材提到,作为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教学中可这样融入:红色体育,其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其精髓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11]。这样一种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的今天历久弥新,薪火相传,必须尊重、保护和传承,以时代精神激活红色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历史是一位智者,在与历史的对话中,知过去,悟现在,探未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自觉传承好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4 结语

红色体育文化及其孕育的体育精神是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资源,做好文化的传承与课程融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职能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团结与协作,发挥保障作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应加强沟通,除思政课程融合红色体育文化,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作用外,还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专业课教师应结合各自教学内容、各学科特点等挖掘红色体育文化元素,在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从学生自身来看,应展现出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责任,自觉参与教学活动与体育活动,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则应塑造良好风气,培养文化自觉,引导全社会共同为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红色基因作出努力。总之,红色体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类资源,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红色体育文化的认知认同,赓续红色血脉。

猜你喜欢
体育类革命红色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