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爱 戚化怡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答”之题。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共享、传承了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何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增添亮色?2023年6月下旬至7月,我们通过对榕江县“贵州村超”的实地调查,进一步认识到依托民俗文化优势,积极整合、开发并盘活各类民俗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能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又能守护好我们的多民族精神文化家园,传承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榕江民俗文化的“家底”盘点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习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1.榕江民俗文化资源。榕江县位于贵州东南部,面积3316平方公里,山地占98.7%;境内有17个世居民族,除汉族外,侗族、苗族、瑶族、水族等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榕江的山多、村寨多、民族多、节日习俗也多。如侗族节日有:行善日、青蛙节、甜茶节、野歌节、牛神日、竹米节、吃相思、六月六、吃新节、八月八、月也、萨玛节、侗年、记间;苗族节日有:招龙节、祭桥节、茅人节、粽粑节、吃新节、苗年、禾粑节、鼓藏节;瑶族节日有:月半、盘王节;水族节日有:端节、六月六、瓜节、卯节。榕江县三宝侗寨建有世界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鼓楼,大利侗寨的风雨桥、四合院、吊脚楼、花桥、鼓楼等特色民居古建筑,乐里侗寨的斗牛,宰荡侗寨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晚寨侗寨的琵琶歌,滚仲苗寨的芦笙舞、多耶舞,摆贝苗寨的百鸟衣,空申苗寨的超短裙,八蒙水寨的水书;榕江还有西瓜、杨梅、小香鸡等农特产品,有蜡染、刺绣等非遗产品,有牛瘪、羊瘪、卷粉、腌鱼、米酒、糯米饭等特色美食……构成了榕江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使榕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户,也成就了榕江人为过节日而创造出众多民俗文化盛宴。
2.民俗文化助力“贵州村超”。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贵州村超”),由群众自发组织,参赛球队20支,以参与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车江8个村代表队为基础,邀请各乡镇(街道)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参加,比赛采取小组循环及淘汰赛制。自2023年5月13日“贵州村超”足球赛开赛,到7月29日决赛,20支参赛球队每周五、周六、周日在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展开激烈角逐。每个比赛日安排3~4场足球比赛,从傍晚持续到午夜,上至80~90多岁的阿公阿婆,下至学龄前儿童,一起敲锣打鼓为球员鼓劲。“贵州村超”是由建筑工人、饭店老板、银行职员、电力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组成的业余球赛,融入了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每逢开场前,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就会排成长龙,带上自家的西瓜、杨梅、米酒、小香鸡、卷粉、腌鱼、糯米饭、折耳根等特色美食,围绕足球场一圈后,免费分发给观众品尝。每场比赛的开赛之前和休息间隙,民族歌舞、传统乐器、体操武术、服饰展示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数万人到场观看。随着赛事的推进,“贵州村超”热度一路狂飙,火爆全网。与“村超”相关的视频和话题在全网的浏览量超300亿次以上。英国著名球星迈克尔·欧文送来“云祝福”,陈百祥等组成的香港明星足球队到榕江探访交流。“贵州村超”以“大众体育+民俗文化”的组合爆火“出圈”,打动了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的观众,让观众领略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二、“贵州村超”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
“贵州村超”由榕江县群众自发组织,全县人民踊跃参与,各村各寨的村民身着盛装表演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在乡村体育文化振兴的背景下,火遍了全网、火出了国门,演绎成了“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贵州村超”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坚持文体融合,带来多彩神秘的民族文化,营造乡村足球全民燃爆的氛围;坚持全民参与,足球赛不卖门票,让群众成为主角,让草根球员成为明星;坚持人才为本,聘任乡村振兴顾问、“名誉村长”“粤黔协作村长”多方助力……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成为“贵州村超”出圈的真正密码。榕江县有关领导总结时说:本质上是现象级的传播,是政通人和的城市品牌IP塑造,是乡村体育的乐子和乡村振兴的路子的有机结合,是按经济规律来办事——让体育搭台、让文化来助威、让经济来唱戏,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乡村全面振兴。“贵州村超”提高了榕江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和动力,创造了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
1.“贵州村超”为宣传展示民俗文化提供了舞台。“贵州村超”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也是榕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村超”足球赛场,是宣传展示榕江民俗文化盛宴的重要窗口:吹芦笙、唱侗族大歌和琵琶歌、跳多耶舞、上演民族服装T台秀;西瓜、杨梅、米酒、小香鸡、卷粉、腌鱼、折耳根等特色美食,为“村超”增添了魅力。“苗侗歌舞”“特色美食”“民俗节日”等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榕江打卡。通过自媒体和互联网、短视频加持传播,借助网络走进全国视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现代足球与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村超”赛场成了展示榕江民俗文化的舞台。榕江乡村振兴总顾问由守义说:“这是一场场足球秀、民俗秀和风物秀,体现了乡土味、乡情味和乡愁味。”有游客表示:“多彩的民族文化为足球比赛增光添彩。”这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淳朴热情的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榕江打造了独树一帜的文化IP。
2.“贵州村超”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贵州村超”为榕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榕江县政府在赛场周边科学合理规划了680余个免费摊位,为观赛群众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服务,带动近1000个灵活就业岗位。榕江牛瘪、羊瘪、卷粉等特色美食,榕江西瓜、百香果、小香羊、小香鸡、白茶等农特产品,以及蜡染、刺绣等非遗产品在比赛期间热卖,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致富门路。“闫家王牌卷粉”摊主闫义挺表示,“村超”的火爆让他的卷粉销售额提升了2倍。古州镇丰乐村的瓜农熊竹青在赛场周边卖榕江西瓜,“最多的一个晚上卖了3000~4000元,是平常的很多倍”。截至6月20日,榕江县实现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收入近1.5亿元,多种产品供不应求。榕江抓住“贵州村超”的机遇,推出了“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购、超好玩”等“超”字号系列产业项目,其市场价值和产业潜力持续释放。“贵州村超”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据榕江县统计,自5月13日到7月29日,榕江住宿业营业收入达3714.8万元,同比增长172.6%;截至7月23日,榕江吸引游客25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此外,还吸引了众多品牌赞助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关注,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機遇,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榕江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贵州村超”促进了民族交流团结和谐。榕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贵州村超”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平台,为展现各民族文化搭建了舞台。为举办好“贵州村超”,全县不同的民族、不同村落的群众团结协作,共同营造了欢乐祥和、团结拼搏的足球比赛氛围。足球比赛中场休息期间,球场便成为榕江各民族的超级大联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同时,当地群众在“村超”这样的民俗节日中增强了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无论是球员的精彩对接、观众的激情呐喊,还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秀、各民族群众均可参与的万人“多耶舞”,以及“村味”十足的奖品猪脚、鸭、猪、牛、羊等,处处展现着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向往,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村超”成为榕江、贵州乃至全国各民族互动沟通、增加了解、加深友谊、加强团结的重要平台,让“团结互助、包容互鉴”的民族文化价值在“村超”赛事中焕发蓬勃生机、彰显时代风采,绘就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示范。
4.“贵州村超”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贵州村超”以大众体育打头,民族文化助阵。在“村超”赛场,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身着各种服饰的各民族群众融合在一起,展示自信、流露欢笑的温馨场面。“贵州村超”唤醒了当地群众对民俗文化的自觉自信,尝到了利用民俗文化吸引球迷和游客的甜头,为榕江县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新动力。“贵州村超”举办期间,榕江县在98场比赛中,创新编排了新的节目,平均每场表演5个节目,形成了本地民族、民俗文化的自然传承和发展。榕江很多年轻人甚至几岁的小朋友都参与了民俗歌舞表演,改变了以往一般只有老人参与民俗节目表演的窘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民俗文化产生兴趣,纷纷表示想学侗族大歌、吹芦笙。“贵州村超”的成功举办成为榕江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和产业振兴的流量密码。贵州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正在吸引许多贵州籍音乐人回流贵州家乡,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寻找灵感和素材。“村超”歌舞表演对于榕江民族文化传承传播影响深远。无论是看球还是赏民俗,游客在“贵州村超”赛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欢乐所在。“村超+”文创产品持续涌现、群众返乡创业就业日渐增多,以榕江为代表的文旅新势力正在崛起,展现出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民俗文化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贵州省学界对民俗文化越来越重视,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开设了“民族艺术特色系”,在传承、传播和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贵阳的中小学或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在民族自治州、县、乡从事民俗文化教育或工作的寥寥无几,乡村文化人才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当前贵州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人口存在“空心化”现象,造成了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问题日渐严重。民俗文化传承人在持续减少,传统技艺不断流失。熟悉传统民俗文化的仍是那些年龄大、技艺高、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拉低了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效果。
2.民俗文化保护亟待加强。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了系列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在乡村建设中,破坏民俗文化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地方为发展园区经济存在砍古树、迁古墓、填古井等现象;一些地方推掉了旧民房、老城墙,拆除砖瓦房,新建现代住宅。大多数农村的青少年崇尚外来时尚文化、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对传承民俗文化兴趣不浓,有的人认为民俗文化是迷信的、过时的、老土的东西。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一些地方的民俗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当前文化观念世俗化、娱乐化,导致古朴的民俗文化发展的环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3.民俗文化保护立法不完善。尽管近年来贵州省启动了有关民俗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如,黔东南州就先后制定出台了《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锦屏文书保护条例》《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等10余个地方性法规,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国家层面的民俗文化保护立法明显滞后,致使民族宗教、工商、文化和旅游、住建、自然资源、教育等多个部门分割主管、各自为战,社会力量的参与得不到协调整合。因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甚至专有技术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民俗文化传承人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得不到确立和保障,造成民俗文化的变异和资源的流失。
4.民俗文化发展合力尚未形成。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民俗文化总体战略的不够清晰、产业布局的混乱、产业创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成为阻碍民俗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民俗文化产业化整体发展不平衡、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文化产业化中产业经营机构多等问题,幸存的地戏、花灯戏、阳戏、剪纸等民俗文化艺术已日渐衰落。
四、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俗文化保护传承。首先是要充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组织力量摸清民俗文化底数和传承现状。制定出台“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划定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区,做好民族语言、建筑、歌舞、服饰、饮食和生活习俗、礼仪、生产方式等的保护传承,保持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突出民俗文化保护类别、内容和特色,組织认定建设一批地方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加强民俗文化立法保护。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实行行政分级保护,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文化旅游部门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部门在政策制定、法制建设、项目审批、财政支持、评估监督、宣传教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体系。
2.实施“民俗文化+”工程。发掘民俗文化资源,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变为文旅产业,助力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找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策划推进民俗文化+农业+体育+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深挖民俗文化资源富矿,大力发展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利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技术,找准民俗文化、农耕文明、乡村特色、体育活动、旅游景区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点,鼓励创新创作,力争每年推出一批社会效益好、经济价值高、观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精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积极推动民俗文化、民族特色美食与体育、旅游产业良性互动,产生聚合裂变效应,赋能乡村振兴。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设立“民俗文化发展资金池”,对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举办的民俗文化展演和文化创新进行专项资金奖励支持,每年组织区域性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增强民俗文化的自觉自信,营造良好的民俗传承发展氛围,厚植民俗文化发展的群众基础。
3.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和各类社交平台,邀请网红主播等媒体人、著名作家、画家、科学家、各类球星、影视明星、名人等,到贵州调研采风、参加活动或出席会议,推介点赞贵州民俗文化。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制作地方民俗元素的饮食、服饰、旅游文化等视频节目,做好线上线下宣传,讲好民俗故事,传播地方声音。持续用好深圳文博会平台,加大贵州民俗文化宣传力度。持续开展多彩贵州文化旅游推荐系列活动。组织市州和县市区策划开展好旅游+民俗文化走向省外和海外推荐活动。扩大贵州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加强民俗文化品牌建设。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予以支持,保护民族文化工艺品专利。各地结合实际,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策划举办“贵州村超+”系列活动,做大做强“贵州村超”品牌,聚力汇智把“贵州村超”办成可持续性赛事,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旅游IP,让贵州民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贵州乡风文明进程。全面提升当地赛事场馆、景区、通行、饮食、住宿等硬件和软件质量,全方位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让入黔游客(观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不断提高贵州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5.加强民俗文化人才培养。联合高校,加大对民族文化及非遗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贵州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同时积极鼓励更多的民族文化类企业与院校开展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大师工作室等,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教育教学,提高全社会工匠培养水平,把人才资源转化为“指尖经济”,让研究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成为“香饽饽”产业,吸引更多有策划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人才投身民俗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