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源
(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0)
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的价值极高,将古代生活元素高度还原,为文物观赏者提供视觉享受。在古建筑修缮期间,需要进行技术手段的更新,避免出现文物遭到破坏的事件发生,损害文物的价值。另外,价值较高的古建筑与文物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充足的文化资源,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古建筑与文物中蕴含大量的古代信息,透过冰冷的文物感受古代热枕的生命气息和文物保护的人文价值。其作为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充分体现。在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需要遵循原真性的基本原则,保证古建筑与文物的原真性。古建筑修缮人员表示,在修缮中不得改变古建筑的外观,对建筑规模,体量与高度进行精准控制。按照一比一的方式充分还原,禁止融入设计改造的思想,保持古建筑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古建筑的施工材料进行保护,按照规定进行修缮。古建筑文物的材料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文物研究专家展开研究的重要部分。另外,对古建筑与文物的保护中,需要贯彻整体性的原则。古建筑与文物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具有独特氛围的一体化建筑。例如,在西安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中,存有大量古建筑,经过时间的沉淀,在当地形成和谐的历史氛围。在修缮中,要注重古建筑与文物保护的整体性,采取“精准施治”的方式进行修缮。
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对资金利用率进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足会导致古建筑的问题无法合理解决。文物保护人员需要专项资金对古建筑与文物漏洞进行修复,聘请专业技术团队修复还原建筑的面貌。但由于专项资金利用率不高,导致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缓慢,漏洞迟迟得不到修复,对保护管理工作极为不利。另外,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人员需要使用专项资金进行宣传工作,提高当地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此情况下,宣传经费使用效率低,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对古建筑修缮和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部分地区对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力度较小,对当地群众宣传工作开展缓慢。即使拥有有利的古建筑与文物资源,也没有进行充分的保护,更无法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有关部门,缺少先进的保护理念。经常出现保护力度不足,保护手段较差的现象,不仅没有起到文物保护作用,而且破坏了古建筑与文物的原真性。究其原因是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与社会群众的保护意识不足,保护理念落后造成的。
古建筑与文物的建设材料历史时间悠久,经过长期氧化,部分材料的性质发生改变,因此,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工作人员表示,在古建筑修缮中,古代建筑材料缺失,导致无法满足古建筑修缮的要求。并且,部分施工工艺较为传统,以现代技术条件无法精准还原,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困难。例如,一些古建筑文物色彩花纹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没有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很难进行还原。
当前,在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部分先进的工作理念与技术手段应用效果差,导致保护水平不足。根据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地区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缺少系统的保护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开展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较低,甚至对古建筑造成严重的损伤。工作团队之间缺少有效的配合,对先进保护技术的创新意识不强,无法熟练操作专业技术设备,对古建筑修缮保护事业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全面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开展多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对一些不可移动的文物采取保护措施,当地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结合文物特点进行分类,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案。例如,在某地区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对列入古建筑文物保护名录的部分采用博物馆展览的方式进行保护。且古建筑类型较多,保护方案不同,保护手段得到创新。
为满足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需求,需要加大宣传,提升当地群众与有关部门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例如,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对当地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修缮工作重点进行划分。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查中确定需要维修的部分,并对所需资金进行初步预算,为专项资金申请提供数据参考。当地相关部门按照《文物保护法》展开工作,通过统计核算,将所需的专项资金方案制定出来。经过层层审核,将古建筑文物保护纳入到当地规划工作中。另外,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与财政预算相挂钩。并完善资金监督管理部门的建设,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某地区,相关部门按照当地有关部门划分的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并在资金监管部门的监督下,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的优化。严格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去向,避免产生营私现象的发生。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扩大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社会重视,群众自愿参与到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中,为其贡献自身力量。例如,福建长汀革命老区,最具代表的“丁屋岭”古民居由于当地群众对历史文化有着较深的情结,当地人并没有将房屋拆了重建,而是能住就住,不能住的保护下来,表达了对古城热爱,尤其是近年来,红色旅游资源的充分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优势。群众自发的投入到宣讲队伍中自愿为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在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影响下,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树立“整旧如旧”的修缮理念。例如,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保证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对此,部门工作人员应加强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习基础,保证古建筑修缮的原真性[1]。古建修缮者应为文物保护工作作出贡献。首先,古建筑修缮工作人员对古建筑原貌,原态进行记录保存,为日后修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工作人员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拍摄保存,采用最新拍摄技术对细节末微处进行记录。在工作人员的日常检测下,对建筑破损位置及时发现并修复,避免故障之处扩大,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在古建筑修缮保护中,对文物的信息明确,修复的状态要与当地历史时期相一致,保护文物的价值。工作人员查询古典古籍,对该建筑的历史时期与特点进行了解,以此作为修复工作开展的前提。“整旧如旧”理念的前提是需要工作人员了解旧时建筑的特点,参考其进行科学修复,达到修复的目的。其次,对于只剩残留遗迹的古建筑地区,修复工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审核,对修复过程与修复结果进行设计,避免浪费大量成本,且还原的古迹毫无历史价值。例如,部分古建筑的破损程度不同,修复还原工作需要科学制定。在经过充分的论证核验下,确定该地区为古建筑遗址,利用大量的证明将其进行模型还原,并按照现有技术进行还原,使其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此达到“整旧如旧”的目的。
我国古建筑大多以木材作为原料,例如,福建木拱廊桥所采用的传统工艺较为复杂,包括对木梁,木柱等构件的设计。在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中,工作人员发现长期支撑的木质构件受到虫蚁的蛀蚀遭到损坏。对此,古建筑修缮人员对木质材料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木质材料较为常见,可以进行替代。专家布置工作方案,由工作团队进行木材购置,按照古代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对加工后的木材标准进行测定,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使用。按照规范中采用的古代木质构件加固方法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处理,使其原真性得到保证[2]。古建筑修缮工作人员对损坏部位进行分析,对残损等级进行评定。并在规范中找到解决措施,按照要求进行修复。由于该部位受到损害较严重,规范中表示需要更换材料。技术团队针对材料进行研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按照原本使用的材料进行更换,按照标准更换完成后进行质量评定。在古建筑修缮工艺中,需要结合当前技术进行创新。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开展,在技术团队要求下进行技术测验。遵循原有的修缮工艺,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古建筑修缮的目的。在古建筑整体性原则下,对建筑周边环境与生态进行控制。
当前,受到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工作市场前景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选择与自身专业不符的行业。因此,导致该行业人才储备不足[3]。古建筑修缮部门与学校之间展开合作,为高校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可以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古建筑修缮管理人员为其分配工作,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学生将高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中,提升古建筑修缮的实践能力。在政策的推动下,加强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通过丰厚的待遇吸引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入职,对符合人才引进计划的学生提供基本需求,全力留住该专业人才。另外,古建筑修缮文物保护部门对入职员工展开系统培训,强化其专业能力,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在高校与工作部门中所开展的培训计划不同,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按照当前古建筑修缮领域的技能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高校主动进行课程教育的设计,将教材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满足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而专业部门则是对录取的学生展开实践能力培养与团队配合能力提升,以实践培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对其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强化其文物保护的意识。
在科学设计古建筑修缮与文物保护工作方案时,需要根据文物保护的级别进行工作开展。例如,国家文物局开展“红色标语”专项调查,对古建筑修缮及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制定有着指导意义。首先,对红色标语的内容进行政治宣传,强化思想动员,对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在专项调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对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在红色标语中核定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根据价值特点作出保护标识。其次,在文物普查活动中,对红色革命文物进行红色标语的书写,绘制。文物管理部门根据红色标语内容进行记录,深度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做好宣传推广与文物保护工作。最后,在当地有关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联合下,对红色标语类文物进行保护管理。对红色标识进行记录存档,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试点,促进红色文化传承。该古建筑中部分区域受到损伤,工作人员按照区域的功能特点查找规范,制定全面保护的工作方案,对该区域进行功能修复,保证其原真性[4]。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工作人员根据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周边区域进行考察。在考察中确定出现古建筑文物损伤的因素,研究人员表示,造成古建筑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年久失修导致部分区域丧失原本的功能。但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方案中,明确使用的工艺技术,对修复技术修复细节进行准确记录,并对修复后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要求通过测试后完成报告。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详细描述文物保护整体性与还原性的重要意义。针对古建筑修缮中文物保护的问题现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包括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树立“整旧如旧”修缮理念,创新修缮工艺,合理使用材料,加快专业人才团队建设,科学设计修缮保护方案等方式,保留古建筑和文物的历史价值,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