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军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内在规律。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一种新的办学形态,对于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办学适应性,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从源头追溯到目前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1.产业驱动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依然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特别是高端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较为缺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我们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主动适应产业集群化发展新生态,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
2.校企联动
国内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最早产生于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携手,共同创建了“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当时,该院党委书记俞步松敏锐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办学必须依托行业产业背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物产集团也意识到企业要获得人力资源、技术研发与培训等业务发展所需的要素支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提供对接服务的高职院校。校企双方的需求是两个产业学院生长的土壤。随后,广东中山等地也开始了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2009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镇区合作,建立“南区电梯学院”等四个产业学院。近年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引进航空工业吉林航空维修公司、日月光半导体集团等战略合作企业,先后成立“吉航航空产业学院”“日月光半导体产业学院”等四个产业学院,并出台了《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各地高职院校因地制宜,把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开辟新路径、创造新模式,逐渐形成了今日百舸争流的新局面和新气象。
3.政策推动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的要求。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要求“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提供了方向指南和政策支持。
笔者基于对产业学院的理论分析和高职院校探索实践的总结概括,认为建设产业学院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有利于破除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学院,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形成权责利一体化的关系,构建基于各参与方利益诉求高度契合的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破除企业无法成为学校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重要办学主体等制约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制度瓶颈[1]。
2.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
建立产业学院,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主体。校企共同设计专业规划,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和实习实训等,能够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有效保障稳定的产业人才供应。
3.有利于提升双师队伍建设水平
德能兼优、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支撑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高职院校以产业学院为平台[2],架起企业和学校相互连接的桥梁,可以建立“双师型”师资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企业工程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打造高水平的双师教学队伍。
4.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企业和高职院校依托产业学院整合双方资源,共建技术创新和转化平台,共建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项目开发和成果对接提升创新能力,改变科研“供非所求”的局面,更好地发挥产学研用合作示范作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5.有利于实现政校行企协调联动
产业学院通过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创新资源配置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政校行企的技术、人才、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从而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关于产业学院的内涵,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学者有不同的概括和描述。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中的重点企业通过相互合作、政产学多方共同参与而建立起来的立足生产实践、培养专门人才和服务特定行业的校内二级机构[3]。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指由职业院校牵手政府、企事业单位,以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资产联结或契约为纽带,实施深度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并拥有独立运行机制,按照自愿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的产教融合育人联合体[4-5]。还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多主体产学研共同体,其发展方向是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产权的独立学院,终极模式是成为企业共享的企业大学,是集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共享中心[6]。
在关于产业学院的内涵问题上,尽管学者们的看法尚未统一,但对其核心要素和功能定位大体是一致的,即产业学院是聚焦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整合学校和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共同打造的产教融合新型载体和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
在类型划分方面,从产业学院的建设主体来看,有的产业学院建在学校,有的产业学院建在企业,还有的产业学院建在政府打造的产业园区。从联系程度来看,有的产业学院是松散型,参与各方没有资产纽带,产业学院不具有独立法人的属性;有的产业学院是紧密型,合作方以资金或资产入股,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法人实体。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是一种产教融合型办学模式,与现在意义上的二级院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1.专业设置的市场化
我们无论是回顾国内产业学院发展早期,特色最鲜明、影响力最大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产业镇共同创办的“专业镇产业学院”的办学实践,还是进行学理方面的分析,都会得到这样的认识,即产业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指向,它是适应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发展要求的产物。因此,产业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必须与产业紧密联系,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这种高度的市场适应性是产业学院的活力之源。
2.校企合作的内生化
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即它的功能定位是基于特定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技术需求,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正是这种校企内在的一致性,使学校与企业两者之间的“供需”可实现精准匹配,因而能够达成深度合作的共识,共同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为基于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3.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产业学院搭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平台。校企基于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协同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和模式,推行工学一体、理实一体、课岗一体、产学研一体,提升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为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4.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从资本构成的角度来分析,原则上来说,现阶段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不应排斥任何所有制类型的加入。因此,随着产业资本进入高职领域,必然导致其产权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过去单一的所有制办学转变为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共投共办,从而形成多主体办学的格局。
5.治理机制的公司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主体而存在,遵循市场规律运营和管理。企业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学院的建立,自然会将市场法则带进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使产业学院的运行管理具有鲜明的公司化特征。主要体现为产业学院由传统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共治、民主决策的治理模式,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化机制运作和实现,学校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合理盈利。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目标,面向特定区域、特定行业产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社会培训服务。这样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任务及内容。
1.协同开展专业建设
产业学院要瞄准地方产业需求,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和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深度契合,提升专业建设和发展对产业的适应度。
2.协同实施人才培养
基于企业发展需求,校企共同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形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质量标准、考核评价、资格认证、就业创业管理等全要素、一体化的产学协同育人体系。
3.协同打造双师团队
产业学院要以建立“双师型、结构化”师资团队为目标,以校企“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共同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双能型”产业导师的培养机制,推进师资队伍的共训共育、双向任职、互融互通。
4.协同构建课程体系
产业学院要坚持“课岗一体”建设理念,建立课程结构的设计、优化和开发机制,强化课程与岗位的紧密对接,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产业需求与岗位能力有机融合,构建形成具有“定制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5.协同建设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建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推动实践教学紧跟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校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共享的“专业化职场”。
6.协同搭建创新平台
校企坚持需求和应用双导向,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学院对接企业需求,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以技术为纽带,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提升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平;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共研、共创和共享。
产业学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功能作用的发挥和建设任务的落地,需要我们从办学理念、运行模式、体制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探索,但关键在于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使产业学院的发展能规范、有效的运行管理与制度体系来保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建立的产业学院在形式上基本可以归为三种运作模式,一是作为下属二级学院或二级学院的内设组织,二是没有资产纽带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平台,三是探索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产权结构的差异必然导致组织机构、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的不同。前两种办学模式在产权结构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对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的分析主要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
1.关于作为“二级学院”产业学院的运行与管理
在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合作各方虽然具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观愿望,并积极学习了某些企业的管理要素,但因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使其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运行管理中的泛行政化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学院应着眼转变传统路径,探索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首先,产业学院要建立独立决策机构,即成立具有独立决策权的理事会,负责产业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安排,隶属学校通过决策备案的形式对其决策实施监管。其次,产业学院要基于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人财事权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体制创新,科学设置机构,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职权与责任,理顺与隶属学校相关职能机构的关系。最后,产业学院要建立健全基于产业学院章程的制度体系及运行规则,提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
2.关于作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运行与管理
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业学院,已有不少高职院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这些学院尚未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产业学院还不能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参与市场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使产业学院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可按下述思路实施治理。一是各相关利益方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制定产业学院章程,为依法依规办学筑牢基础。二是高职院校对出资者、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制度安排,形成以“四个系统”为框架的治理结构。所谓“四个系统”,即领导和权力系统(校党委、股东会)、决策和指挥系统(董事会或理事会)、执行和管理系统(校长领衔的行政团队,包括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民主和监督系统(监事会、校纪委、职代会、工会)。三是高职院校在此框架内,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规则制度,构建形成符合校情且独具特色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目前,产业学院建设虽然已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有不少地方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实践探索,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产业学院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
1.政策法规不健全,具体操作中存在无据可依的窘境
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投资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客观上要求确立后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遵循教育和市场两种规律办学,并赋予产业学院独立法人的资格,明确准入的条件、标准和程序。目前,相关法规政策依然缺位,导致产业学院的法律主体地位、产权界定、治理结构、认定与运行监管等难以操作实施,行业企业对产业学院投入的预期产出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些瓶颈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
2.利益机制不明确,影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从出台的有关产业学院的政策文件来看,产业学院的建设还局限于顶层设计和宏观引导层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虽然明确了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但它面向的是“新工科”,没有将高职院校考虑在内。关于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的设计也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金融、税收优惠以及学院实体化运营中所获收益的分配问题上,产业学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直接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动力不足、参与度低、介入运营管理的程度浅、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企业运行与办学要素之间无法形成相互交融和深度契合。
3.治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实现共建共治共管共享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从产业学院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利益分配,化解出现的矛盾,以共建共治共管共享为核心,形成多主体共治结构。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受现行办学体制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学院在治理中还面临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越位”进行干预,或高职院校依然沿用“指令式”办法实施管控。其次,针对法人属性、登记方式、治理结构等一些基础性问题,产业学院无法自主作出选择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最后,产权如何界定、收益如何分配,缺乏政策依据和法律保护。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产业学院难以真正构建起多元共治的结构体系,并导致了决策低效、执行不力等问题。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规范的内控机制。
1.把产业学院纳入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
高职院校要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供给。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理论研究的引导和组织工作,深化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的本质、特性、定位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南和思想动力。其次,在建设产业学院的法律法规中,相关部门要增加发展产业学院的条款,明确其主体地位和法人属性,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学院建设中的问题,破除其创新发展的制度障碍。再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管理办法,特别要把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纳入制度设计,明确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责任与义务,凝聚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合力,发挥政策的牵引、支持和推动作用。最后,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中,相关部门要把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建设产业学院作为重要的评价认证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和相关税收政策。
2.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加强统筹协调
政府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整合企业和学校资源,加大政策激励和投入力度。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地方政府扮演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站在区域产业规划设计的高度,科学统筹产业学院的发展,使之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其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其专项资金支持,为其提供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行业组织作为联结教育与产业的纽带,应积极充当校企合作的媒介和桥梁,切实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参与产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7],构建具有价值的运作模式,助力高职院校和企业科学建立产学协同育人机制。
3.在办学模式上鼓励多元发展
政府不应搞一刀切,要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产业学院是一种多主体融合型共同体,由于合作主体不同,其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条件有别。同一产业学院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合作模式、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必然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就现实情况来看,总体说来,产业学院在其演进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因此,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中,政府应坚持多元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及其他合作主体因地制宜,基于实际条件和共同需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激发产业学院的发展活力[8]。
4.逐步完善产业学院治理体系
政府要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就其外部而言,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行业组织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防止过度干预或服务缺位,切实发挥好指导和服务功能。就其内部而言,产业学院要基于产权结构实际,确立规范合理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执行落实和民主监督机制,制订学院章程,构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规则体系,明确责权关系,探索和创新利益契合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推动产教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