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 571321)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迅速上升。在离婚率上升和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下,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在持续增加[1]。单亲家庭较之完整家庭,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了更多的挑战。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自私、不合群等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有冷漠、内向、自卑、不乐意向别人倾诉、我行我素等特点,很难与别人沟通,他们会认为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会嘲笑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缺乏与人和睦相处、和谐沟通的基本技能[2]。陈会昌等人的论文《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特点》显示,完整家庭与单亲家庭的子女在人际交往(如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以及问题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存在学业成绩较差、自卑、孤僻、退缩等问题。
根据依恋理论之父Bowlby的说法,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最主要是由生命初期的关系塑造而成的,为了使健康发展成为可能,婴儿和幼儿应当与其照顾者保持温暖、亲密且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及其照顾者都能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最初的关系可能有持久性影响,是因为最早由父母塑造而成的儿童的行为、沟通以及情感调节的原始模式,在儿童后来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被维持和强化。依恋指的是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其照顾者建立强烈、持久、同步互动的情感联系。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还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也很少获得外部的支持。家庭的破裂或结构的不完整,不管是父母关系不和的离异家庭,还是父母一方去世的丧偶家庭,分离和丧失这样的事实性现实对孩子有着不可否认的灾难性影响。周敏娟、姚立旗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交问题总分、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得分均高于完整家庭的子女。父母关系解除这一重大的创伤应激性事件使得离异家庭子女在很长时间内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他们会感到心情低落、难过,甚至自责绝望,变得封闭自我和怀疑自我,缺乏安全感[3]。在人际关系中,离异家庭的孩子会对他人有信任感危机,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李娜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亡家庭的子女在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完整家庭[4]。母亡家庭的青少年在同伴关系的评价及人际关系未满足程度上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有显著差异,母亡家庭的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学生。王挺通过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与别人说话,表现得更为内向,对身边人缺乏信任感,与人交往时,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处处小心翼翼,容易患得患失。有人认为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比较内向、孤僻、不易相处,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高职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学历较低,有强烈的自卑感,行为方式偏激,影响了与他人的相处[6]。
笔者以亲子依恋的理论为基础,调查和比较了高职院校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的学生在亲子依恋、人际敏感、自尊方面的差异,为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笔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海南四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中了解三种类型的单亲家庭学生名单,逐一发信息与他们联系,并与他们进行半小时的心理约谈,之后再邀请他们填写问卷。笔者共对248名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其作为研究组,抽取360名完整家庭的学生为对照组参加调查研究。其中,父母一方去世的学生有118名,离异家庭的学生有130名。被试的年龄为16~22岁,包含五年一贯制、高职三年制的学生。
1.评估工具
笔者使用亲子依恋量表、人际敏感量表、自尊量表作为评估工具。
亲子依恋量表是笔者根据Aimsden和Greenberg于1987年编制的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父母依恋”部分的内容制定出来的,主要测量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依恋。本研究选取其中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两个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3个维度、25个项目。三个维度分别为信任、沟通和疏离。信任和沟通这两个因素的得分越高,疏远因素的得分越低,表示被试与父母之间的依恋的安全性越高,反之依恋的安全性越低。亲子依恋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从未如此”记1分,“偶尔觉得如此”记2分,“有时觉得如此”记3分,“常常觉得如此”记4分,“总是觉得如此”记5分。笔者先把信任和沟通的原始分加起来,然后再减去疏离的分数,最后得到总分,这个分数用来评估被试在每个分量表上的依恋关系质量。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17,各分量表的 alpha 系数在 0.74 ~0.86之间。
自尊量表(SES)用于评定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由10个条目组成。为了使测定更加方便,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自尊量表分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自尊量表的 alpha 系数为 0.776。
笔者采用 SCL-90 当中的人际敏感因子来测量被试的人际敏感得分。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包括的项目是6、21、34、36、37、41、61、69、73,共9项,主要指人际交往中脆弱敏感、感觉不自在、容易自卑、觉得不理解、感情易受伤害等。人际敏感量表的计分方法是将9个项目的得分进行相加,9~18分为轻度敏感,18分以上为中度敏感,27分以上为重度敏感。中度敏感已经影响了高职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进而会使他们出现情绪与行为的异常,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2.研究程序
笔者将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和三个问卷装订成册,逐一联系单亲家庭的高职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同一场地进行完成测试。主试为笔者本人。测试前,笔者宣读统一的指导语和注意事项,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及保密承诺后开始施测。施测前,先由主试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打消被试的顾虑。测试时间约为20~30分钟,允许被试匿名作答,问卷完成后由主试当场收回。
3.数据统计分析
笔者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首先,笔者对本研究的测量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可知,离异家庭高职学生父依恋和母依恋的得分最低。父亡单亲、母亡单亲、离异家庭、完整家庭高职学生的自尊得分在29分以上,属于中等水平。四种家庭高职学生的人际敏感得分均在18分以上,敏感程度属于中等。
结果显示,离异家庭高职学生的父依恋与母依恋水平都极其显著地低于父亡单亲家庭、母亡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学生。丧偶家庭学生父依恋与母依恋的水平与完整家庭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父亡单亲、母亡单亲、离异家庭、完整家庭这四种类型的高职学生的人际敏感、自尊没有显著差异。
笔者对单亲家庭亲子依恋6个维度和自尊、人际敏感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自尊与亲子依恋中父沟通的皮尔逊相关为0.133,与父疏远的皮尔逊相关为-0.153,与父信任的皮尔逊相关为0.163,自尊与父依恋的三个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父依恋对自尊起着重要的作用。疏远因素的得分越高,表示被试与父母之间的依恋的安全性越低,自尊水平越低,反之自尊水平越高。自尊与母依恋三个维度的皮尔逊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人际敏感与父疏远的皮尔逊相关为0.309,与母信任的皮尔逊相关为-0.282,人际敏感与这两者呈极其显著相关。这表明父疏远对高职学生人际敏感影响较显著,母信任会对高职学生人际敏感起到缓解作用。自尊与人际敏感的皮尔逊相关为-0.351,达到显著水平。自尊与亲子依恋中父沟通、父疏远、母疏远、父信任、母信任五个维度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人际敏感与亲子依恋中的六个维度都达到显著相关。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离异家庭高职学生的父依恋得分与母依恋得分低于完整家庭和父亡或母亡家庭的高职学生,表明离异家庭高职学生对父母的依恋水平较低,对父母缺乏信任,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笔者对单亲家庭的子女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在离异家庭中,在父母离异之前,父母会处于相当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和无休止的争吵中,有时还拿孩子出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内化了父母的沟通相处模式,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去信心,在与人相处时,会认为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只会相互伤害[7-8]。因此,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做出更多回避或攻击的行为。子女是父母关系破裂过程的见证者,也是父母破裂婚姻的直接受害者。父母的关系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这种矛盾冲突不断升级,给成长中的孩子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负面消极的影响将持续到他们上大学,甚至毕业后。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父亡家庭(即子女仅仅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往往感觉到会被身边人欺负,缺乏安全感,在社交场合表现出不愿意跟陌生人交流,非常拘谨、害羞、紧张,显得不善言辞等。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家庭氛围比较紧张、压抑、沉重,会对子女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子女在家里小心翼翼,担心引起父母的矛盾,会变得过分敏感、自卑、胆怯。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担心被同学嘲笑,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也往往比较被动,甚至宁愿一个人。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拒绝人际交往,导致与他人的关系比较冷漠、疏远。
依恋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有着显著相关,不安全型依恋水平的个体容易陷入被抛弃的恐惧之中。高职学生经历了学业上的挫败,自尊心受到重创,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别人对自身的消极评价,经常因别人不满意而自责,往往忽视积极信息。长此以往,高职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会降低。在人际交往初期,部分高职学生不能积极地表达自我,采取回避、远离等逃避的方式与人交往,导致他们被孤立,缺乏存在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当出现人际冲突或矛盾时,单亲家庭的高职学生又不敢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而累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崩溃。
单亲家庭的高职学生经历了更多的挫败,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来修复家庭破裂和学业挫败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创伤。许多单亲家庭的父母把孩子作为唯一的希望,要求孩子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反而造成其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导致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已有研究表明,成长中的孩子与父母拥有良好的关系比完整的家庭结构更重要。与父母建立起支持性亲子关系的子女,即使父母一方离开了家庭,其仍能表现出较强的同伴交往能力,问题行为较少。因此,笔者建议父母主动与孩子进行互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始终成为孩子心理成长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