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关于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的对策研究

2023-12-18 13:18李晓燕广东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财会学习 2023年33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李晓燕 广东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提出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从国家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为我们做好新时期财政预算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国家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预算执行率是衡量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单位财政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本年度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年度的预算批复情况。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严格财政经费预算支出、提高预算执行率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财政经费预算执行存在预算编制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执行风险大等问题,预算执行现状亟待改善。因此,加强科研事业单位提高经费预算执行率对策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的必要性

(一)增强预算管理规范化

预算管理是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预算监督等的全过程管控,规范化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显著增强资金使用效果。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而不仅限于某一环节的完善和优化,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则可以有效增强预算管理规范化。如科研事业单位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需要提高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避免预算执行率因预算编制偏差过大而受到影响;需要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还需要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以上均显著提高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有利于提升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水平。

(二)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性

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财政部门拨付的每一笔款项都有其特定用途,若财政资金未能按计划真正落实到指定的预算项目,那么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会受到严重损害,资金所能发挥的效用也会受到极大限制。而通过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如为提高预算执行率,不仅需要确保预算中的每一笔资金都能用于预算项目,也需要严格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和管控,避免出现资金挪用、占用等情况,有效防范徇私舞弊等情况。同时,提高预算执行率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因此,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对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经费的拨付是为了支持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研究和单位发展,助力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确保科技强国战略落到实处,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通过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有助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如高水平的预算执行率体现了高质量的资金运用,为资金效用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二、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规范,缺乏合理性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预算执行工作造成直接影响。预算编制不规范,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不注重预算编制的细化和分析。预算编制工作时间安排较短,预算编制人员需完成大量的测算和填报工作,造成无法全面、准确地细化和核实预算内容,直接导致预算编制精细化程度不高;预算编制与科研项目相脱节,导致预算执行不理想,预算编制无法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二是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比较规范,定额标准统一,测算依据可靠,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无统一的定额标准和测算依据,测算方法差异较大,影响了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三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沟通不充分,项目预算和科研项目申报相互独立,项目预算申报由财务人员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向财政部提交,而科研项目申报由科研人员向上级部门提交,造成了预算编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注重预算编制的整体性建设,不注重发挥各部门的作用,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是由财务部门编制完成,业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导致预算执行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预算执行意识薄弱,重视度不够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存在“重业务轻经费”管理的问题,预算执行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造成单位预算执行高位统筹力度不够,财务部门协调战线长、力度弱,业务部门又不重视,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影响了整体预算支出进度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如因环境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而造成科研项目难以按照原计划开展调研、举办培训会议等活动,项目负责人只是无限期地延后安排相关工作,未能根据客观因素变化及时调整项目支出计划,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造成了项目支出进度较慢,影响了单位整体预算支出进度。

(三)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性

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会造成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不够完善,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是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有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运行制度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有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预算执行情况不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进行分析和解决,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项目无法顺利推进,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也不理想。还有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不健全,对预算执行工作只通过财务人员编制的预算执行情况表进行评价,业务部门并没有参与,导致预算执行工作评价不全面、不到位,对单位的经营活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四)预算执行风险大,可控性不足

事业单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问题会制约着预算编制的作用,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会使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后续发生改变预算用途、超额执行预算等情况。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与预算差异不大,风险较低,而项目支出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科研课题本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项目立项时,缺乏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造成预算资金已下达,科研课题却迟迟不能开展实施。科研项目支出计划在上一年度已编制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季节气候、经济环境、政策规定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造成调研、考察等工作难以安排落实,经费支出遇到较大阻力,从而影响预算执行与原计划出现偏差。

(五)奖惩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与薪酬挂钩不充分,缺少完善的奖惩机制。财政部门只对预算单位整体预算执行支出进度进行通报与考核,并没有对单个项目进行通报,预算单位整体上达标便可以免于问询或约谈,不影响预算单位的绩效考核。这样不利于发现和解决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预算监督工作过程中,预算监督缺少制度支撑,缺乏多元化的预算监督体系,只是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监督,业务部门并没有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也没有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

三、提高财政经费预算执行率的措施

(一)合理编制项目预算,降低预算执行风险

为进一步强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财政部门调整预算编制时间安排,在“二上”阶段给予预算单位足够的时间完成大量的测算和细化工作,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给予专业的业务指导,使预算编制内容更加细化,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二是预算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对项目支出标准和测算依据进行规范,为编制预算提供可靠依据,使项目预算更加科学。三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开展有效沟通,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引导业务部门参与到预算编制中,由业务部门先编制预算方案,再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形成有助于单位发展的预算编制方案,这样可以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预算执行风险。

(二)强化预算执行理念,完善预算执行体系

首先,要增强预算执行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坚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紧密结合,业务工作与预算执行工作有机结合,资金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融合,树立预算执行、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共同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其次,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预警、督办、通报机制,形成预算执行管理体系,对预算执行进度慢的单位及时发出预警、实施约谈、进行通报,推动预算单位全力加快预算支出。最后,要优化预算组织体系,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和人员配置;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制度体系。

(三)推进项目全过程管理,实时跟进项目执行

项目全过程管理从预算编制开始,到经费下达、经费支付、绩效评价,再到预算编制,需要各部门间协调合作,共同推进科研项目顺利实施。首先,在预算编制阶段,科研部门做好项目支出计划,做细项目预算编制,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做好立项必要性论证、经济性论证、绩效目标合理性论证、实施方案可行性论证等工作,同时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完成预算编制方案。其次,项目经费下达后,财务部门及时通知到款情况,项目组成员做好项目执行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资金一经下达即可立即使用。再次,有外单位合作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尽快安排资金外拨,形成实际支出;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应尽早启动采购流程,避免因采购周期长,流程多等影响资金支出进度。然后,预算单位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预算执行慢的科研项目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最后,强化项目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压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从而优化支出结构。这样不断强化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全过程管理,形成一个闭环,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四)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处于发展阶段,事业单位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我国内控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制定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规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以及资产管理办法等,汇总编制成册,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手册。二是实行轮岗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避免因职责不清引起工作无人承接或是推诿扯皮等情况,制定岗位交接流程和相应责任追溯机制,确保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三是设置内部审计岗位或成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指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内部控制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内部控制工作会议,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分析内部管理缺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实施,为预算执行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五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单位实际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同时根据各部门工作需求为各部门开通系统管理权限,便于进行数据上传、资料查阅等,实现信息共享。

(五)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树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推进工作时对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加强对风险的掌控度。其次,建立科学的风险预控机制,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明确风险点,特别是对于影响项目执行、引起项目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要加强监督管理,可借助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强化对预算执行各环节的监控,确保能够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在出现执行偏差时做到及时纠偏,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削弱对预算执行率的不利影响。

(六)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制定预算执行的奖惩办法和制度,将预算执行与考核、表扬、批评挂钩,对预算执行进度落后的单位进行约谈、通报等;强化跟踪督办,督促预算执行进度慢的单位做检查。预算单位要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加强预算监督的经常性和持续性,将预算执行与预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构建多元化的预算监督体系,除了财务部门监督预算执行工作外,业务部门也要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率。预算单位要建立健全与预算执行相匹配的奖惩机制,将预算执行能力与绩效考核、薪酬等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快项目研究,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预算执行是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预算执行率的高低反映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目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预算执行率的提高,难以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应强化预算执行理念,推进项目全过程管理,健全内控体系与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确保科研经费发挥效益,从而推进项目真正落地落实,促进科研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