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恒,周小杰,樊晓宇,娄树勇
(安徽科技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培养模式[1-2]。这种情况下,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工程专业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工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新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2]。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其正加快向应用型大学过渡,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的实践教学随之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产学研融合必不可少的环节[3]。安徽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院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新工科”背景的驱动,在现有教学资源和支撑下,只有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管理力度,建立高校特色的实践管理模式,才能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新一轮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两部分[4],即课内实践和集中性实践,其教学管理则是对课内实践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安排。因此,如何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按教学计划稳步推进,实施科学、高效、完善的实践教学,以应对新时代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发展与产业变革,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紧迫问题[4-5]。本文首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节点控制法,将实践教学管理分解成相应的节点,对相应节点逐一控制,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完成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提升管理的效率。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现有教学资源和设备不足的条件下,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作用[4]。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针对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问题[2-5]。同时,随着本科高校的扩充,专业班级人数规模的不断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教学管理的可操控性带来不稳定性,教学管理的监控力度减弱,这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因素如下: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实践教学的管理与执行施行的是校院两级的管理方式,教务处负责实践课程计划、实验设备采购与建设以及各专业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的审批等管理活动。二级学院由兼职实验室主任、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员协调完成实践教学的管理、统筹、归档等工作。上述实践教学的安排,由于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校院专业技术人员,存在分工混乱、管理模式权责不明等问题,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教学管理的滞后和实践教学的计划不合理,影响到整体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新工科”的概念提出和要求,实践教学必然是形式多样化、结构合理化的。但是一些院校实践课程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2.1 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一些实验设置条件有限的大学,课程基本采取理论加实践相结合,或者增加相关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学时明显过少,实践内容难以落实,最终流于过程形式,学生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1.2.2 教学安排不合理,轻基础理论课
学院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将一些专业课程超前于基础理论课进行教学。对于交叉性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课程,由于缺乏基础课到专业课程之间的递进和衔接性,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不到吸收转化,实践适应性不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切实地提高,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状态,这与最初的教学目标相悖。
传统的实践课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照事先准备的实验指导书内容操作和实践,实践考核也只关心结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对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学的投入,一些老旧设备得以替换,但是其实践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同步更新,严重滞后于工程培养的需求。同时,一些实训内容普遍采用仿真模拟实训的方式,得不到实际动手锻炼的机会,缺乏对学生自学、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中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比较少,实践内容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按照教材中实验步骤或提示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学生缺乏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过程中没有对重要步骤进行合理划分和控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被动灌输知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实验的考核没有参考的依据。
针对上述的问题,借鉴工程项目的节点控制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中,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点控制法的核心关键就是重要节点的管理,把握关键节点,就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提高整体管理效益[6]。该方法和理论同时适用于教学管理,建立教学管理的节点控制体系,其核心内容如下:
实践教学管理需要控制的因素很多,只有一些关键因素对全局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过程的管理,监督、评价和反馈体系的确立等。掌握对关键节点因素的控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对整体实践教学管理的把控更加自如。
任何教学过程是由责任人去掌控和执行的,其关键要素的过程控制则由控制人决定。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学校、学院设定专门负责人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过程的管理中要求明确执行者的责任和目标意识。
实践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总结其存在最优的实践路径和方法,把握实践教学管理关键过程和重要控制节点,明确责任人,不仅可以掌握其管理的内涵,还能够优化教学管理过程的执行和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管理各环节包括学生、授课教师、二级学院部以及校级部门,不同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环环相扣。找到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利用节点控制法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6],弥补高校实践教学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以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快速转型升级[3]。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合理组织和分配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改变对实践教育质量的传统意识,深刻领悟和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使全体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思想及观念做出深刻改变。
高校不仅要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要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制定一套符合本校的实施方案。校院两级要组织各专业专家和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及完善,建立合理性、系统性及可行性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做到课堂内外有效联系和互补,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构建高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做到以下方面:
3.1.1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培养方向:一是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二是注重实践,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科研培养能力;三是增强实践观念,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1.2 明确实践教学内容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相互呼应。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需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1.3 改善实验设备和教学环境条件
统筹和规划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和实验设备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深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和实践目的,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和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践教学管理很容易受到与教学无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第一,要以目标责任制为入手点,逐层逐点地完成设定目标,对目标责任划分;第二,提升实践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度,强化教研室主任、教务部门和指导教师的关键核心执行能力,提高其对影响教学关键因素的目标责任意识和思想。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持续的培训教育、制度规范和监督体制来逐步提升。执行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学院内部各环节、各管理层次人员的上下协调沟通,另一方面要有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让关键节点的执行者深知整体教学管理的不可替代和责任的不可推卸。
在现行的校院二级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下,学校应从教务处实践科指导教师、教学院部、指导教师、学生4个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主体责任,管理的细节由相应的目标责任人进行把控。
(1)学校教务部门是规章制度制定、决策者,对实践教学的总体安排、学分占比做总体的规划,合理安排教师的课时和授课时间,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投入实践教学。同时,还要适时下放管理权限,组织协调各级各院分工合作。
(2)二级学院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开展多样化且丰富的课内、课外实践课程,突出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设立二级学院的实践管理部门,给予充分的管理中心权力和范围,统筹本院教学管理和建设。同时,将实验室建设经费下放和减少使用限制,二级学院可经本实践管理部门讨论,决定经费的使用和建设目标,切实提高开展实践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并对自身负责。二级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微观划分,明确教学过程的负责人和具体细节,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操作。
(3)指导教师是实践课程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工程案例需要编写新的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服从教学计划安排。
(4)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要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主动完成课程任务、设计与实习报告等,善于发现、总结和反馈相关问题。
为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效率,需要对实践过程目标和责任进行细化:一是教学流程细分,即将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分解为若干子过程,形成分段管理;二是阶段目标细分,即对分阶段的流程设定对应的阶段目标,分步实现;三是责任细分,即对分阶段的目标和流程设定相应子过程的责任人,并担负其相应的责任。根据节点控制法从实验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反思改进4个维度设立了9项指标,关键点在于实验目标与考核评价呼应、实验资源与教学实施配套、管理层面与师生层面协同、平台数据与实验过程印证,综合全面反映实验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验效果。
实践课程过程控制的节点分为:课前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的关键要素控制、课后的学习效果反馈。依据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不定期检查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打破以往的考核结果只以实验报告为考核标准,明确实践课程教学过程细节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标准和监督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实验教学授课: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等。
(2)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本、原始记录本、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报告本及老师的批阅。
(3)健全实验考核和过程评定依据、方法。
(4)建立实验教学听课反馈制度。
(5)建立实验教学过程质量的常规检查、抽查和学生反馈制度。
重视实践课程的过程节点控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不仅是简单的教学和实验演示,要求其掌握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双能型的实际经验。因此,要加大对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授课教师到优质企业学习锻炼,增强实践操作专业技能,加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聘请校企合作单位技术人员进入校园担任实践教学,或者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指导,相互借鉴。学校要提供机会,加大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实践管理团队。
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过程管理考核责任目标,还要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来保障实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握监督的核心要素,形成学校教学督导、学院教学督导、学生反馈的3级监督结构,定期开展教学管理的监督工作。三级督导要完成对课程的开设、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监督任务,保证实践课程按照目标要求进行。同时,建立学生评价制度,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侧重点在于对教学管理的把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应用型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基于节点控制法的教学管理方法,对影响实践课程教学管理的关键因素、重要环节、目标责任进行探索,指定合理的节点控制要素和目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考核监督体系,做到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