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欣悦,景 佳
(江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6)
《滇南山谣》创作于1992 年,是张朝以云南彝族音乐为基础,结合西方钢琴创作技法而作,是一首具有云南地域风格和时代性的钢琴组曲。张朝对音乐与意境的融合独具匠心,该作品就是张朝根据童年时期的生活和云南特有的风景、风俗创作的。《滇南山谣》共有三首:《山娃》《山月》《山火》,分别从人、景、情切入,每一首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又处于同一个故事背景之下。
《滇南山谣》是张朝以彝族文化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加以创新创作出的作品。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民族性,还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具有很强的独创性。该作品运用了云南彝族音乐特有的调式与和声,使音乐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同时结合西方的作曲技法,将彝族音乐元素融入西方的曲式与和声中,从而达到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又不失创新特色。作为众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西方钢琴技法结合的作品之一,其教学意义在于通过学习这首作品,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又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正是因为《滇南山谣》以别样的创作手法对不同文化进行融合与传承,才使其成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多元音乐文化融合的作品。
在《滇南山谣》中,《山娃》和《山火》均为复三部曲式,《山月》为单二部曲式,都采用较为简单的单二部或者复三部曲式,但调式调性采用中西结合的写作手法,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手法,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调式调性上,《山娃》采用彝族特有的四声羽调式,引子(1-5 小节)A 部(6-23小节)由两个乐段组成,a 段(6-15 小节)右手旋律为a 羽调式,左手伴奏为d 羽调式,b 段(16-23小节)右手旋律为d 羽调式,左手伴奏为g 羽调式,非同宫系统相同调式的重叠使用丰富了该曲的音响效果,B 部(24-39 小节)为d 羽调式。过渡句(40-46 小节)为再现部的出现进行铺垫。再现部A’(47-62 小节)先是再现了主题材料,再对主题材料的音高和织体进行了加花。尾声(63-69 小节)材料与引子进行首尾呼应,模仿彝族的弹拨乐器,音乐由强到弱渐渐淡去。《山月》引子(第1 小节)左右手交替出现,形成呼应。A 段(2-5 小节)为b 羽五声调式,A’段(6-9 小节)是B 徵五声调式,这是云南彝族音乐特有的母调式,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使得两段的情感递进与和声色彩形成对比。B段(10-13 小节)为b 羽六声调式,B’段(14-17小节)为B 徵六声调式,调式的转换赋予了作品和声更多的变化。尾声(18-21 小节)不断强调主题材料,力度不断减弱,音乐逐渐回归平静。小曲的A 段和B 段都采用同主音调式的交替,这是彝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山火》引子(1-7 小节)采用大三和弦的分解进行,强-弱-强的进行预示着人们围着篝火欢快起舞的场面即将到来。A 部(8-27小节)和B 部(28-51 小节)在C 宫调式上展开,再现部的A’(52-69 小节)转到了F 宫调式,运用了A 部和B 部的主题材料再现,直至尾声(70-83 小节)才回到了C 宫调式。
《滇南山谣》在和声的选择上打破了传统中国作品创作的思维定势,即三度音程和三和弦。作者大量使用三、六度音程,四五度叠置构成的和弦,五度叠置构成的和弦,七和弦等色彩性功能和弦。《山娃》中四五度叠置构成的和弦与装饰音的巧妙配合营造出一种由远及近的画面感,之后运用了快速四十六分音符三次低八度的进行和双手的四五度音的重叠,大量装饰音的加入使旋律更加活泼生动。这些音乐元素共同描绘出了山里孩童机灵活泼、你追我赶的场景。《山月》中功能性和声和线条性和声相结合的手法是这首作品的特点之一,在旋律声部进行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和变化音,伴奏声部运用分解和弦织体。右手有两个互相模仿的声部,增强了音乐的对话感,左手声部多为分解和弦与右手旋律交错出现,为音乐整体增添了更多的流动性和意境。《山火》中作者结合了撒尼族独特的三六度音程交替进行的特点,突出了乐曲的民族性。和声在传统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升二度音,这个带有二度和弦外音的和弦频繁出现在整首乐曲中,除此之外,作者还在部分乐句中使用了七和弦,独特的和声进行使得整个作品的音响效果比传统使用三和弦的作品听起来更有张力且更富民族韵味。
在《滇南山谣》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来模仿多种彝族传统乐器,主要用散板式装饰音、倚音和跳音、短倚音来模仿彝族的弦乐器和弹拨乐器。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不仅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也让乐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在演奏时要格外注重音乐整体的流动感,在演奏每一首乐曲时,首先都要有一个横向的线条旋律感,旋律感可以通过触键、力量、踏板的变化来调整,以此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要注意音乐情绪的递进和层次,在练习时分析不同节奏和节拍的特点,把握乐句间的呼吸,通过手指间力量的转移来处理不同乐句的情绪和情感。
第一首《山娃》中,开头两小节与结尾两小节三个十六分音符加左手的和弦来模仿彝族三弦的特点,全曲基本运用倚音、跳音、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和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这些节奏交错出现,上下交替进行,体现了孩童之间嬉笑打闹、你追我赶的纯真浪漫情景。在教学实践时,《山娃》要注重装饰音的奏法,模仿山里孩童活泼、灵动的特点。演奏时音色应如铃铛声一般轻快,触键需敏捷。开头四个和弦都要一气呵成,不可在交替换手时有丝毫的卡顿;在音乐处理时,第一小节可以选择高抬指的触键方式,表现明亮的音色,到第二小节时,可与第一小节的触键方式相反,选择贴键,表现较为阴暗的音色,就如大山中的回声,呈现出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整曲中大量的倚音、跳音在下键时一定要积极;用指尖触键,下键后迅速跳起,这样才能更好地模仿出彝族弹拨乐器的效果。
第二首《山月》中,A 和A’乐段曲调悠扬、安静,犹如童谣中的摇篮曲形式,主题旋律婉转优美,安静流畅。B 和B’两个乐段作者使用紧密的分解和弦的六连音模仿彝族月琴的独特音色和弹奏效果,旋律线条跨度不大,多为级进和小跳,体现出山间月光照在湖面上的宁静祥和的景象。尾声部分的音乐趋于平静,旋律音渐渐消散,刻画出随着夜晚渐深,大山逐渐平静的情景。
在教学实践时,《山月》要注重旋律线条的起伏,六连音的加入使得音乐更具流动感。A 和A’乐段在演奏时用指腹贴键弹奏出相对柔和的旋律,下键要轻,声音要深,用较大的触键面积慢慢把声音推下去,塑造柔和、细腻的音色。B 和B’这两个乐段,左右手的声部模仿了彝族民歌的男女对唱形式,在旋律音突出的情况下要保持音乐的歌唱性,内声部要注意弹得流畅均匀。起初旋律只在右手出现,后面随着左手旋律声部的加入,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相互模仿产生呼应,就需要把左手声部的旋律音也凸显出来,左手低音声部的加入使音响更饱满,情绪更充沛。
彝族舞蹈的形式丰富多样,节奏轻快明朗,力度刚劲有力,多为集体舞。在节奏方面,一是自由抒情的散板,二是律动性十足的节奏,多为五拍子,与我们熟知的规则节拍不同,彝族舞蹈通常使用不规则的混合节拍。第三首《山火》表现的就是火把节人们载歌载舞的欢腾景象,彝族火把节是彝族的一种传统节日,是彝族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人们会在村子里架起篝火,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边跳边唱,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对彝族来说,火把节不仅仅是娱乐放松的节日,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节日。第三首《山火》是整套作品中速度最快、力度对比最强烈的,2/4、3/4、3/8 拍交替出现,这种不规则节拍打破了原本的律动节奏,大量的切分体现了彝族舞蹈热烈欢快的特点。节奏节拍的变化在这首作品中格外突出,张朝在不同节拍中使用同一种节奏型的创作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更多动力,使音乐的层次感更加丰满,把音乐描写的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在教学实践时,《山火》要注重节奏和速度的稳定,因为速度较快,需要双手交替演奏大量的柱式和弦,所以容易出现节奏不稳、力度不平衡、下键不整齐的现象,需要演奏者跟随节拍器多慢练,把握强弱规律,锻炼指尖的爆发力,保证声音的颗粒性和整齐度。作品每小节的拍点模仿了鼓点,大量的重音记号体现出彝族舞蹈动感十足的特点,同时2/4、3/4、3/8 不同节拍的交替出现打乱了律动,表现出彝族舞蹈自由自在、灵动多变的特点。与《山娃》《山月》不同,《山火》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和弦间的连接十分重要,纵向的和弦不能含糊,音色必须整齐干净,但旋律又不能缺少横向的线条感。弹奏时,提前用正确的手指贴住琴键下键,每个手指下键都要直接果断。
《滇南山谣》作为云南风格钢琴作品的代表之一,立足于云南本土民族特色,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融合,建立深厚的民族情感,树立民族世界观。在教学应用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彝族音乐特点的学习感悟别样的民族风情,提高音乐审美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音乐作品是艺术价值的最终体现,情感体验是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佳载体之一。在目前中国的钢琴教学中,对西方教材的使用较广泛,从而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在学习前,首先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创作风格有一定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云南音乐传承过程中,创作是重点之一。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创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听到不同节奏、速度、音色等要素时表达自己的认识与理解,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发散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从音乐视域的角度去认识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山娃》刻画了山间孩童的天真无邪,《山月》展现了大山月夜的夜色朦胧,《山火》描绘了彝族火把节的载歌载舞。《滇南山谣》通过对云南民族音乐元素的吸收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云南各式各样的风俗传统。树立民族自信是素质教育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学生通过对《滇南山谣》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云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对提升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彝族乐曲是中华云南乐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今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将民族音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是发展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与中国本土的歌曲不同,民族题材的钢琴作品极具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钢琴创作技法融合的文化色彩,由于民族素材和情感的本土化,云南题材钢琴作品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研习的动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钢琴教师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将民族题材钢琴作品融入到钢琴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云南题材钢琴作品的兴趣。张朝的《滇南山谣》通过模仿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将民族元素与西方创作技法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广和发展我国音乐艺术,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自发的认知和学习,进而全面地完善钢琴教育体系,拓展和加深学生对于民间音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