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旭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
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贯存在的基础性问题,教学工作者以及教育研究者们多年来不断对这个问题进行钻研,但仍然呈现出混淆教育理论多元化态势和隐蔽理论与实践之间必然联系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各专业教师们的逻辑立足点存在差异,无法对二者作出合理的限定。最常见现象体现在理论工作者认为实践者没有严格遵循理论方案去行动,而实践工作者则认为理论工作者缺乏实践经验,是教条式、书斋式的闭门造车,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也是音乐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关系困境的集中体现,因此,理论与实践从内部建立直接联系、进行有机结合则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及固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突破。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感受、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内容标准,因此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的师范类院校也需根据新时代的人才标准调整相应培养方针,在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加创作、编排、指挥等综合能力,而放眼当下在校大学生,会发现其整体特点为:学很多、会很多,但不懂得学科之间的联系,不知道该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同时也存在因知识点不扎实而不敢随意应用,出现“错用不如不用”的消极想法,反受其累。因此,如何培养学生驾驭所学知识为己用已成为值得从教者深思的问题。
除教学系统内部加强了对未来中小学音乐从教者能力的考验之外,社会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强化对中小学音乐老师综合能力的考验。在当代音乐环境下,进入非专业大众群体视野的乐器种类愈加丰富,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选择上空前广泛,这对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带来了挑战。在“提升素质教育”号召的主导下,遵循《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感受、创造、表现为标准的指导思想,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们组织各类活动、演出的机率呈递增态势,而面对兴趣广泛的、擅长各种乐器演奏的中小学生们,教师则需强大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以往的培养方案大多以培养学生的弹、唱技能为主,对自己专业技能之外的乐器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这种长期以专项技能为绝对主导的学习观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跨学科如跨行”情况的出现,如此知识储备的稀缺还何谈从教后的应对能力?
因此,打造一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知识储备并同步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就尤为必要了。多声部音乐几乎涵盖了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所有课程内容,从所谓“传统作曲四大件”到基础乐理、视唱听音,无一不体现其中,对多声部音乐的学习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极为有效的途径。所以以多声部音乐的分析和创作为基点,同步配合写、排、听、演的实践练习,促进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帮助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深,“与基础音乐教育相衔接”、“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正在逐步渗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中,因此更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们要深刻反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时提出合理性改革方案。以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方向为例,将深奥枯燥的作曲理论课程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打造一门实践性理论课程,则是一个可以相对直接、快速、有效改变现状的改革方案。
实践性理论课程形成所需的首要条件是培养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这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更重在调整传统的教学思维,增强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连贯性,使学习更高效、更能作用于实践之中。
如何能够将作曲方向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整合以及拓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是需要进行逐步探索的,如果将和声学、曲式学作为《多声部音乐创作与实践》课程的预修科目,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作曲思维和基础技术能力后,将复调音乐课程与管弦乐队配器课程相融合,以作曲技术手段和乐器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配以实践学时让学生即写、即听、即感受,实现创作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化培养的形式,关注学生对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综合性运用。
对于《多声部音乐创作与实践》课程的建设的重点,一方面是需将待学内容与预修课程的知识建立有效链接,同时将复调课程与配器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化和融汇,因为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范类院校,教学重心不应专注学科深度而更应侧重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与基础音乐教育相衔接”、“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为理念,帮助学生预见未来从教后在专业能力方面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帮助学生提高相应的应对能力。
因此,建设该课程的思维路径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内涵,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写作思维与技能;以艺术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实际本领,由多种单项技能形成提升综合素养,提高音乐师范专业人才的质量。
近年来,国内外多所高校开设了《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其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课程内容是将原作曲技术理论学科中的“传统四大件”有机整合,建设的一门综合性作曲理论课程,《多声部音乐创作与实践》是基于此种理念之上调整其预修科目并加入实践课时的呈现。
理论方面需要将和声学和曲式学作为预修科目。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四部和声写作技术和曲式学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学习,当然这也一定需要学生同时具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识读和视唱听音方面的相应基础能力。课程内容主要以复调音乐和管弦乐队配器两门课程的贯穿融合为主,帮助学生养成多声部阐述思维,理解多声部音乐的构成形态及艺术表现手段,了解音乐风格与音乐技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探寻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建立对音乐本质规则的整体掌握。
实践方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在完成多声部音乐的创作之后进行演奏和排练,实现学生在课堂即时、直观地感受音响效果。听觉分析是音乐创作与实践中重要的意识组成,听觉分析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对音乐接受的深度和广度,而绝大部分学生在赏析音乐时,习惯跟随主旋律,忽略其它部分的表现,缺乏建立听觉分析的意识,因此,课程中设计写、排、听、改、排、听的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快速建立音响感、乐队感,强调听觉分析与谱面分析的关联,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程所面临另一个难点在于要打破传统管弦乐队配器法中固定编制的限制,根据课堂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进行编制设定,这就极大概率会面临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交叉、各类乐器数量严重不均、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要在这种条件下准确把控音乐风格、传递音乐情绪并且保证音响效果的平衡难度是极高的,而这个难题恰恰与建设该课程的初衷相吻合。在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从教后面对创编、排演等实践性工作的机率大增,而他们的工作环境所能提供的创编条件一定是相当苛刻的,因此更应培养学生在限制条件下的实践能力。
当然,这些创作和实践并不需要达到极强的专业深度,不应苛求实践效果,保证音响效果的合理性即可。在实践曲目的选择上,尽量贴近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可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从容面对挑战、克服畏难情绪。
实践性理论课程可循的经验寥寥无几,两种教学形式的叠置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极大挑战。首先,理论方面虽尚有一定文献和教材可提供参考,但由于授课教师基于多年学习和从教的经验惯性,也极易在授课过程中出现课程名称整合而本质内容并未整合的情况,仍延续了传统单学科教学模式,将课程分解为几个独立部分,形成了缩减版的单学科授课;其次,在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部分,也存在由于授课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与课程要求有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致使课程结构混乱、逻辑不清,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内涵。
因此,这门课程对授课教师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能力再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挑战,对于如何合理划分重点内容、如何均衡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如何通过对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把握去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等问题,均需要授课教师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以及革新授课形式的目的所在。
由首都师范大学王安国教授主编、江西师范大学徐希茅教授等人执笔编写的《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一书于2007年9月出版发行,全书共可分为五个单元,内容紧靠中小学教师培养要求,极力贴近中小学音乐教材,将作曲学科方向的“传统四大件”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科学编排。
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姚恒璐老师编写的《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没有延续作曲“传统四大件”的固定学习顺序,打破了原本各学科知识点的壁垒,重新设定了教学内容的排序,重点体现其“综合”性,是以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主导而设计的课程逻辑。教材依照音乐发展的脉络对创作技法进行了梳理,从单线条的形成规律到多声部的陈述规律,从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再到乐器法与配器法的整体归纳,最后对近现代音乐的技法现象作出总结,既突出了单科学习重点,又平衡了学科间相通或相斥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对于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给出了明确建议,这一做法极大削减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难度。
新课程的预修科目中应包含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学、西方音乐史等课程。预修科目较多则会形成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化明显的局面,而各方面基础水平的差异则关联到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这些差异可大致分为基本素养、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基本素养方面,本科学生通过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具备听辩首调思维导向下单声部旋律线条的初步能力,而对于横向多声线条的听辩则存在较大差距,且基本不具备听辩功能性和弦连接的能力。
理论方面,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导向,部分学生抱有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对理论课程缺乏正确认识。例如对和声学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机械的熟背各项连接规则,进行对“课后习题”的“回答”,在观念上就没有形成创作意识,只是刻板地按照规则回答问题。这种机械的学习思维,是导致学生不能体会学科之间内在联系、无法综合运用的重要原因。
技能方面,师范专业学生除具备主项专业技能之外,一般均会进行二乐器的选修,但由于二乐器的学习时间有限,导致能力相对较差。虽然二乐器为新课程的实践部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但学生的实际技术能力多数不尽人意。
教学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现阶段,国家教育改革方向的战略目标之一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顺应国家教育改革,一线教师应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长期教学目标,积极调整教育教学观念,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求,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