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晴兰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工作规程与条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要有计划地绿化园地,重视幼儿的环境布置,要使幼儿生活在明朗的、愉快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里。”因此,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户外环境适宜幼儿的发展?户外环境又该如何创设?
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中应关注户外面积、光照与绿化、室内与户外的链接等,要以儿童视角来审视,在户外环境规划时应遵循突出自然材料、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还要考虑户外环境创设的自然性、多元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户外环境创设的自然性是要尽可能地贴近真实自然环境的样态。多元性是要按不同功能区域来设置幼儿园户外环境,包括人文景观、种植园地、运动区域、游戏区域、休息区域等,支持幼儿运动、观察、采摘、涂鸦等多样化的活动。动态性是应随着幼儿发展水平、幼儿兴趣需要、锻炼强度、游戏发展以及设施折旧情况等形势,对户外环境的设置和管理做出动态灵活的调整。开放性是户外环境中场地、材料、内容、空间、时间的开放;幼儿在多元、开放的户外游戏环境中,能够自由结伴、自主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游戏,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身后给予支持和鼓励,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结合陈鹤琴的“活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教育理念等,为幼儿创设亲切怡人的户外整体环境,构建适宜的自然环境。
创设自然生态的户外环境,为探究性自然课程的实施搭建平台。以“重返大自然”为办园宗旨的森林幼儿园在欧洲受到广泛重视,让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回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妙,体验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与平衡,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到极致。但是,目前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组织孩子外出活动较少,也做不到以大自然为课堂。既然无法“走出去”,那就把大自然“请进来”,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户外的每一寸空间,为幼儿开辟自然课堂。
首先,要解决场地的塑胶化、植被单一化等问题,以自然的草地、沙地、泥地为主。其次,根据四季特征种植丰富多样、适宜当地气候的花草树木,给予植物自然生长的机会。再次,自然是儿童感官发展的最佳场所,幼儿园自然环境的打造,也应考虑儿童的感官,从不同的感官维度设置不同的环境,促进幼儿的探索发现。最后,户外场地在空间层次上应错落有致,山坡与平地结合,硬地与软地结合,各区域间也可以设置不同材质的感官小道相连,使整个园区不同功能、不同特点的区域有所联系。
创设开放互动的户外环境,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留有探究空间。户外环境的创设要考虑幼儿的需求及幼儿的差异,根据场地条件设计丰富多样的开放性游戏空间,模糊其功能定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幼儿园需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低结构或无结构的材料,激发幼儿自然体验和探索的兴趣,促使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需根据幼儿兴趣和探索主题投放生活化、多样化的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创设充满野趣的户外环境,为挑战性体能锻炼的实施提供支持。在户外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打造充满野趣、富有挑战性的场地与设施,提高幼儿的力量和耐力、协调性、灵活性等。户外空间应该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满足不同的运动和游戏需求,比如发展动作技能的锻炼区域,包含跑跳、攀爬、平衡、跳跃、爬行、投掷等运动,其中需把握的要点是: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鼓励挑战性,可设置一些绳索或秋千、不同材质的斜坡等,让幼儿在不断的挑战尝试中发展肢体动作,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强调多样性,可以由教师和幼儿自主创设而成,用一些纸盒、木板、瓶子、绳子、石头等低结构的材料设置迷宫、跳房子等,保持幼儿对体能锻炼的兴趣。当然,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在创设时要注意不要极端保护或过于放任,还要注意器械间的距离,不要过于密集。
创设动态多元的户外环境,为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要创设条件。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四季、课程、教师、幼儿的变化而变化。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和环境材料之间的对话,不断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适宜的调整,促使幼儿不断与环境互动,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经验。比如,在沙水区,可以根据季节、主题引导幼儿开展不同的活动,大自然里的树枝、树叶、果实、石头、贝壳等都可以提供给幼儿,作为沙水区的辅助材料。又如,在涂鸦区,幼儿春天可以进行花草拓印、花草写生,去寻找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夏天可以印染花布、画阳光下的影子等。我们要定期、有序地进行更新、调整,以满足全体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应基于“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儿童的兴趣与意愿、学习与发展出发,以教育及课程价值最大化为标准,打造集自然生态、趣味探索、自由自主的户外环境,形成有玩、有学、有乐的户外游戏乐园,促使幼儿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