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丰
(辽宁省喀左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辽宁 喀左 122300)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 处于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川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区过渡地带,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干湿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 热量资源丰富, 全年日照时数为2 830.3 h,作物实际生长季为140 d 左右, 实际无霜期积温为3 000℃左右,平均年降水量485.1 mm,其中农作物生长季4-9 月降水量为442.6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91.2%[1],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目前,全县耕地面积4.5 万hm2, 农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增强,市场对黑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黑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籽粒营养丰富,种植黑豆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为家畜、家禽提供优质饲料,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目的。
黑豆是大豆的一种,属于短日照作物,对光照长短反应敏感, 光照强弱对黑豆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运转,引起花荚脱落。 黑豆喜温,但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日平均温度6~7℃时可缓慢发芽,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左右, 花芽分化期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8~29℃。黑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比禾本科作物多30%。 一生需水基本规律:发芽出苗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幼苗期耐旱性较强,适当控水蹲苗,可促进根系深扎,提高黑豆抗性;始花到盛花期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逐渐增加,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不积水,防止雨水过多徒长,造成蕾花脱落;结荚到鼓粒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水不足容易造成落荚,降低产量;成熟时期需水量逐渐减少。 黑豆的根系为直根系,比较发达,根上密生根毛,吸收表面积大,吸收水肥能力强[3];前期苗小需肥少,随着植株生长,需肥量逐渐增加,到开花结荚期达到高峰,以后需肥量又逐渐减少。 施肥上要施足有机肥,化肥要氮、磷、钾配合使用,适量应用中微量元素肥,避免偏施氮肥;钼肥对黑豆根系发育、根瘤形成、增强固氮能力和提高耐旱性作用突出,要注意钼肥的应用。
优良品种是黑豆获得高产的基础, 黑豆栽培一定要选择生长势强、适应性广、抗病、高产和优质的良种。 目前本地区种植的黑豆优良品种主要有沈农黑豆2 号、 辽黑豆2 号、 辽黑豆7 号、 辽农职黑豆1 号等。
黑豆要想获得高产,地块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择土层深厚、 地势平坦、 肥沃疏松、 排灌良好且2~3 年没种过豆科作物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选好后进行深翻,秋季收获早的地块要及时进行秋翻,将地上作物秸秆清理干净,深翻25~30 cm,深翻后耙地整平,冬前整地到待播状态;秋季没有进行深翻的,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旋地,旋耕深度为20~25 cm。深翻整地要达到平、净、松、碎,为黑豆播种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4]。 结合深翻或旋地,每亩均匀撒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 000~4 000 kg、 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25 kg、硼锌铁镁肥2~4 kg、钼酸铵1~2 kg。 如果基肥量较少,也可在打垄时将其条施在垄沟内,与土搅拌均匀。
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风选。 精选出籽粒饱满、整齐一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及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种子,要求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8%、芽率不低于90%。 播前选晴天上午晒种2~3 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为防治地下害虫和种子带菌, 每30~35 kg 种子可用抗茬王欧美乐大豆种衣剂500 mL 拌种;钼能促进大豆根系发育,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每1.0 kg 种子可用1.5 g钼酸铵拌种; 根瘤菌剂可使黑豆根部产生大量的有效根瘤[5],增加固定空气中氮素量,为黑豆生长提供更多氮素营养,每50 kg 种子可用1.0 kg 根瘤菌剂拌种。 用根瘤菌剂拌种的种子不要接触杀菌剂,也不要在阳光下晾晒,拌完的种子要当天播完。
当地播种时间是4 月20-25 日,采用机械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铺软管、喷除草剂、覆地膜等一系列工作。 应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软管微喷灌栽培方式,按大行距60 cm、小行距40 cm、株距0.12~0.13 cm 进行播种,每穴播2~3 粒,覆土3~4 cm。 黑豆种子千粒重差异较大,大粒种子每亩播量为3.5~5.0 kg, 小粒种子每亩播量为2.0~3.0 kg。 随播种每亩施大豆专用长效缓释肥(N∶P∶K 为20∶5∶10)75 kg。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 mL兑水30~40 kg,喷雾封闭土壤防杂草。
2.5.1 引苗和定苗 播后及时查田, 不能正常出苗的要引苗出土,然后封好苗眼。 缺苗严重的要补种,来不及补种的可借苗。 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定苗,要去掉杂株苗、小苗、弱苗和病虫苗,每穴单株,每亩保苗1.0 万~1.1 万株。
2.5.2 及时除草 地膜覆盖栽培的黑豆, 前期要注意防治垄沟的杂草,通过浅锄垄沟灭草,也可在豆苗具有1~3 片复叶时进行化学除草, 禾本科杂草每亩可用5%精喹禾灵乳油60~100 mL,或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5 mL,兑水20~30 kg,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阔叶杂草每亩可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68~132 mL,或用44%克莠灵水剂80~120 mL,兑水20~30 kg,均匀喷雾杂草茎叶。中后期要注意防治膜下杂草,膜下杂草发生严重时可将地膜揭开,人工拔出杂草再封好地膜,除草总原则是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防止影响黑豆正常生长。
2.5.3 追肥浇水 地膜覆盖的一般整个生长期不追肥,对脱肥地块,可在开花结荚期每亩可扎眼追施磷酸二铵15 kg,中后期可施用1.5%尿素水溶液、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0.2%硼锌铁镁肥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量为30~45 kg,一般10~15 d 喷施1 次,连用3~4 次, 喷施时间在晴天10:00 前或者16:00后。 播种时如果土壤干旱要先浇水, 当地表见干、土壤湿度能够满足黑豆出苗要求时播种。 苗期不旱不浇水, 随着植株生长, 黑豆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期, 需要水肥量逐渐增多。 所以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如遇干旱, 要及时应用软管微喷灌浇水。
2.5.4 防徒长 在7 月中旬发现有徒长现象, 可用250 g/L 缩节胺水剂3 000~4 000 倍液喷施控制,如果徒长严重,隔7~10 d 后再喷施1 次。
黑豆病虫害主要有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病、细菌性斑点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
2.6.1 花叶病毒病 黑豆花叶病毒病与大豆花叶病毒病相同,病毒可以侵染黑豆整个植株的各个部位,致使得病植株变矮,体毛减退,叶片形成花叶、黄斑、皱缩等,茎生长点萎缩侧弯、卷曲,最后枯死,荚减少、畸形。 该病在幼苗初期症状不明显,第三片复叶以后才表现出明显花叶症状, 当地田间发病率在5%~10%之间。 病毒靠蚜虫迁飞为害在田间传播蔓延,高温和干旱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一是应用抗花叶病毒病的优良品种,播前严格选种,去掉不规则的带毒种子;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三是彻底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及时防治蚜虫,发现病株及时拔掉,带出田间销毁,实现无病毒留种田;四是发病初期可用2%菌克毒克水剂250~300 倍液喷雾防治,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2.6.2 孢囊线虫病 该病在本地区发病较轻, 只有极个别地块发生。 根受害后,吸收水肥能力下降,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分枝少,开花晚、少,结荚少而小。 干旱的地块发病重,通气良好的土壤发病重、黏重的土壤发病轻,二薄地和山岗地发病重,连作地块发病重,轮作倒茬地块发病轻。 防治方法:一是应用抗病品种,与其他豆科作物实行3 年以上的轮作,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防止粪肥带虫, 适当多浇水,增加土壤湿度灭虫;二是田间作业要先耕作无病田,然后再耕作有病田,防止农机具传播线虫;三是用5%涕灭威颗粒剂灭虫,每亩应用2.5~3.0 kg,播种时施入垄沟内防治[6]。
2.6.3 细菌性斑点病 该病为害黑豆幼苗、叶片、豆荚、种子和茎,是当地黑豆的主要病害,主要是病残株和种子带菌传播。 幼苗期主要是子叶容易受害;生长期叶片受害,开始为褪绿水渍状小斑点,逐渐发展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中间深黑褐色病斑, 病斑连片后叶片干枯死亡脱落,湿度大时叶背有菌脓出现;茎和豆荚染病出现不规则暗褐色至黑褐色条斑。 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鼓粒期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播前严格挑选种子,与非豆类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应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农事操作上要防止损伤植株; 二是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消除传染源,减轻或控制该病发生;三是发病初期可用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2.6.4 蚜虫 蚜虫以卵在寄主上越冬, 早春卵孵化成干母,孤雌生殖2~3 代,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黑豆上为害, 以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 为害逐渐扩大,到9 月初再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寄主上产卵越冬。 干旱高温有利于蚜虫发生与为害,在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的地块为害重,在氮肥施用多的地块为害重。 防治方法: 一是及时清理田间及周边杂草, 消灭寄主植物;二是增施有机肥,化肥氮、磷、钾要配合使用,避免氮肥过量应用; 三是发病初期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 倍液, 或0.3%苦参碱水剂500~600 倍液喷雾防治。
2.6.5 红蜘蛛 红蜘蛛主要为害黑豆叶片和豆角,在本地普遍发生,受害较重,6 月中旬以后开始为害黑豆,随着气温升高,繁殖快,迅速蔓延,7-8 月是为害盛期,8 月下旬以后天气转冷,为害逐渐减轻。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大发生,温度高、持续时间长,为害重,氮肥施用多的地块为害重。 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理田间及周边杂草,减轻传播为害;二是增施有机肥,化肥氮、磷、钾肥要配合使用,要适量施用氮肥,干旱及时灌水; 三是发生初期可用2.5%功夫乳油3 000~4 000 倍液, 或10%溴氟菊酯乳油1 0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2.6.6 大豆食心虫 本地区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士壤中做茧越冬,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为化蛹盛期,8 月初成虫开始产卵,8 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当天即可蛀入豆荚危害,收获前出荚入土作茧越冬。 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黑豆,粪便堆积豆荚内,使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温度适宜、雨量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虫害发生早、危害重。 成虫羽化盛期特别是遇旱或暴雨,羽化量剧减[7]。 防治方法:一是采用秋季深翻,减少或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实行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二是在产卵初期和产卵盛期前释放赤眼蜂,共释放2 次,第1 次和第2 次间隔10 d,每亩应用赤眼蜂3 万~5 万头;三是幼虫进入豆荚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20%氟胺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 倍液喷雾防治。
秋末当黑豆叶片已经脱落、茎秆坚硬,晃动植株时豆荚有明显的响动,即可收获。 为防止炸荚,减少损失,要在上午湿度大时收获。 将收获的黑豆植株经过充分晾晒后脱粒,通过筛选、风选去掉杂物,晾晒到籽粒含水量在14%左右时,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