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2023-12-16 22:14屈钰丰腊甜甜
体育教育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

屈钰丰,腊甜甜

(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464;2.郑州西亚斯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对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各地依托可利用的乡村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创收[1]。乡村体育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分支,是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2]。然而,当前乡村体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环境等元素过于依赖,呈现“单核”粗放发展模式[3]。乡村体育旅游的整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缺乏足够的内容载体,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产业联动不足,乡村旅游中体育元素融入不充分,对乡村振兴的直接促进作用有限。

1 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审视

1.1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体育旅游依托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是集农业、体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是我国乡村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发展方向。一方面,乡村体育旅游通过举办相关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休闲观光、体育用品销售等体育产业要素与原本乡村旅游产业要素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进行重构融合,构建起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一并推动区域内相关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大量的乡村产业发展、调整升级乡村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1+1>2”双赢效益,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乡村体育旅游这一新型的产业模式,相比于传统的乡村旅游更具黏性。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融入健、竞、观、传、博、销等体育相关产业,实现多产业聚合发展[5]。强化参与人群的沉迷程度、促进运动人群的重复参与和消费、扩大观赛后的延伸服务,从而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持久性和辐射性,以此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从劳动力要素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1.2 改善生活环境,构建生态宜居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乡村振兴质量的保证[6]。在追求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秉承“两山”理念是保证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只有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才能进一步实现乡村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例如浙江金东乡、江苏太湖湾、大连渤海村、焦作陈家沟均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体育+休闲+养生”的形式,实施建设森林人家、康养小镇等精品工程改善乡村面貌,优化生态环境[7];广西马山县、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江德清县莫干山风情古道,将低碳赛事与乡村自然风景、民俗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开发赛事,建造设施完备的乡村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全方位的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因此,乡村发展可通过利用体育产业的绿色资源优势,引导外来资源向乡村下沉,从而促进乡村的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带动乡村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水利、物流、餐饮、住宿、医疗卫生、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改善乡村居住空间,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8],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和宜人的休憩空间。

1.3 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的关键在于乡村共识的达成,共识的形成遵循长期共同生活、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文化制度,但目前乡村共识的基础出现断裂。一方面是乡村特色逐步丧失,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逐渐被“工具性差序格局”所取代[9],传统文化的道德约束和价值规范功能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工具性”的行动逻辑强化了村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原则,乡土情怀逐渐消弭,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本的乡村共识存在冲突。共识基础的断裂,让缺少乡土文化的乡村只剩下一副躯体和皮囊,乡风文明更无从谈起。因此,乡村振兴通过以“乡村体育旅游”为抓手,培育乡村体育品牌赛事、文化惠农工程、搭建村级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其中,丰富村民文体生活,打造乡风文明体系,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促进了村际关系的和谐、邻里关系的和睦,降低了社会排斥,转变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和落后观念,黏合了目前村际交往中断裂的情感;增强了乡村文化认同机制,赓续乡村文脉,推动“乡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让文明乡风通过乡村体育旅游与村民连接在一起,壮大了乡村文化传承的主体。

1.4 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形成治理有效新格局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10]。当前,“瘫痪村”“专制村”“失控村”屡见不鲜,乡村生机不旺、活力不足、缺少人气,村民“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不通畅,乡村社会秩序处于“体制性失控”的边缘。而乡村体育旅游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契机,夯实了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配合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吸引全社会多主体参与,培育推广“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系列赛事,使其发展为农民的NBA[11],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在消除村民劳作疲劳的同时,增强了村民之间思想与情感的沟通,强化了乡村文化认同感,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实践证明,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村民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同时唤醒群众“想象的共同体”和公共精神,产生新的价值标准[12],从而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村民积极参与乡村自治形成合力,从而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1.5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生活富裕

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利用青山绿水的自然优势,立足乡村广袤的地域空间,借助丰富的文化、体育、旅游资源,能够有效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乡村地区流动,加快体育旅游+精品民宿、体育旅游+休闲农业、体育旅游+民俗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康体养生、体育旅游+教育培训、体育旅游+新零售的融合模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带动乡村吃、住、行、游、娱的商业消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解决劳动力流失和老龄化问题。贵州省梨树村依托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公园,用一条健身步道将乡村资源串珠成链,深挖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将布依族的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赛事、文化、商贸进行融合,构建处处是景点、户户推旅游发展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收入3 000元以上,临时务工人员超过2 000人次,乡村合作社每年收益达15万元以上。修建产业路、做实搬迁后扶持工作,真正实现变“输血”为“造血”,让乡村体育旅游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

2 乡村体育旅游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人才培养方案滞后,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存量小、增量少、质量不高、门类不健全。一方面是体育旅游在国内属于新兴业态,尤其是将体育旅游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并没有充分的把握。另一方面是我国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体育行政部门、旅游行政部门或者其他行业群体,以短期培训为主,其专业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开展体育旅游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少,教学硬件不齐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科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过于老套、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老师短缺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我国体育类、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13],使得我国在体育旅游人才供给上出现不足,低端的技能人才较多,中高端的策划、管理人才短缺,满足不了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成为当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短板。

2.2 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特色不明显

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上仍停留在粗放型阶段,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资源模式单一、内容重复、游客的参与性不高。例如郑州市朱家庵村、泰山村、石鼓村、樱桃沟,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发展规划,经营模式以“农家乐”为主,定位多为生态游、休闲观光游,均立足打造中原文化体验之旅,而未对乡村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可游性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目前大众健身项目、网红项目这一低端化的乡村体育旅游的盈利模式备受乡村管理者的青睐,它门槛低、模仿快、收益高。而这种单一性的运营模式,导致乡村体育旅游内容呈现表皮化、同质化的现象,缺乏创新、没有文化内涵,丧失了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千镇千色”[14]。此外,乡村组织者、管理者对乡村体育文化的留存和传承认识不足,乡村赛事活动体育文化遗产的后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未得到妥善处理,乡村体育文化资源的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乡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需求,村民体育意识淡薄、体育休闲型消费认知度不高,使得乡村体育文化存活的空间逐渐缩减,乡村体育旅游发生异化。

2.3 统筹规划模糊,配套设施不完善

科学的发展规划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当下和未来。我国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体育旅游的先天优势。而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目前仍处于探索初期,乡村体育旅游仅作为单个元素出现在相关文件中,系统规划尚未建立,理论指导远远落后于市场实践,重建设、轻管理等惯习仍存在。乡村管理者与经营开发者缺乏专业的体育旅游相关知识、缺少对乡村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在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建设标准、业态布局、设施规模上未能形成一个清楚的认知。在乡村体育设施的安装、管理、维护,专业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医疗急救设施等方面也未形成配套模式。再加上乡村振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布局、长远发展规划和资源整合,乡村文化开发缺乏特色,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食宿游娱购行的传统旅游模式。同时,乡村停车场地、水电卫生、建设用地、环境治理、信息化处理,均涉及农业、林业、体育、文化、交通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而各职能部门又因囿于成规,难以实现市场、规划、管理、组织一体化,最终没有对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从根本改变。

2.4 低碳意识欠缺,环境承载预警机制薄弱

低耗能、无污染是乡村体育旅游低碳优势的直观体现,然而大多数乡村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时,其环保意识未能充分体现低碳行业的特性,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开发,超出了乡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水体生态平衡受影响,山区地质受破坏;垃圾围村、白色污染的现象普遍[15]。究其原因是村民、游客、企业、政府等主体环保意识的欠缺。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其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乡村体育旅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认知度较低,对低碳发展的概念内涵、目标体系、具体行动都缺乏系统的认识,环境治理自主性不强,主要依赖政府等正式组织对乡村进行环境治理;对于游客来说,其健康、环保、绿色的消费理念尚处于萌芽阶段,低碳体育旅游习惯培育不足,践踏草坪、攀爬植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企业来说,低碳意味着在建设体育场地与设施时,需要更多的环保、低碳材料,研发难度增加、成本上升、风险提高,利益在与非低碳产品的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政府部门,过多地追求政绩,而忽略乡村体育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乡村体育旅游的低碳市场的行业标准尚未制定,乡村体育旅游资源详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建立环保标准、风险预警标准等体系,缺少容人量、容时量、资源开发限制和利用限度等量化指标[16],导致环境承载预警机制薄弱,乡村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3 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推进路径

3.1 构建专业人才支撑体系,培养乡村体育旅游高质量人才

人才培养包括人才渠道和人才能力两方面。人才渠道上,将体育旅游纳入导游培训体系,支持各地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教育,扶持相关院校开设相应的学科,丰富课程体系。鼓励企业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体育旅游实习实训基地,着手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夯实的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能够满足乡村体育旅游开发、运营、管理、宣传、指导、培训的专业诉求;人才能力上,加强体育、旅游等相关专业在乡村振兴领域上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交流。重视农民主体地位,加强本土人才的培育,系统培养本土经验丰富的体育旅游带头人,吸纳本土体育传统项目的人才参与到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着力培养和提升乡村体育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同时,注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倡导体育“新乡贤”反哺故土、组建体育旅游专家库和高技能人才库,采用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方式,分期分批为体育旅游工作者讲解国内外乡村体育旅游发展案例,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优化专业人员结构,为体育旅游提供智力支持。

3.2 合理开发乡村资源,打造鲜明地域特色

乡村体育旅游的开发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立足乡村文化资源,以乡村特色体育文化为导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要素,开发种类多样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如推旱船、龙舟、陀螺、冰车、舞龙舞狮、狗拉雪橇等传统体育项目,做到突出特色、注重内涵,避免同质化竞争;构建扭秧歌、舞狮子、抖空竹等表演活动的培训基地,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满足游客“娱乐专业化”的需求,培育稳定客源基础,打造乡村核心竞争力。同时结合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攀岩、水上、素质扩展、骑行等多维度体育项目,深层次地吸引年轻游客的游玩频率,不断拓展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扩大乡村的影响力。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差异化,立足乡村文化遗产,打造乡村连片区,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错位发展,各村落做到彼此呼应、特色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一体化发展。注重对乡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加大“传承人、乡村能人”的培养力度,结合非遗工作站、传习所等区域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加强乡村体育、旅游、文物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打造乡村体育博物馆、体育展示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观赏型体育旅游景点,弘扬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实现从“乡村遗产”到“文明殿堂”的转变;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举办龙舟、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竞赛项目,让村民参与其中,提高居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可度。通过以点串线、以线构面的方式发掘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深层联动效应,推动乡村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3 科学统筹规划,完善乡村配套设施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政府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国土空间等环境因素,把握乡村文化、资源特色,以问题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明确定位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目标、规模、内容等因素,建章立制,进行整体开发、统筹宣传、一体化打造,提升乡村环境品质。其次,注重多利益主体参与,各利益主体从实际出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各乡村的特色体育资源,进行按需供给、定向供给,做到解民忧,消民怨,满足村民“隐形需求”,鼓励引导乡村村民参与到体育产品的规划、运营、供应、管理中来,成为乡村体育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乡村销售、安装、维修、专业指导、售后等成套服务体系,降低企业雇佣成本,提升村民话语权,实现“乘数效应”;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通力合作,避免政策壁垒,供给错位[17],加强各部门有机融合,组建联合工作小组,搭建共建共享共治平台,形成常态化的沟通体系,提高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能力,齐抓共管、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再次,加快完善乡村交通、食宿、土地、资金、人才、医疗、通信等基础建设与运营短板,为乡村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4 加强主体环保意识,鼓励低碳行为

乡村体育旅游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首先政府要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严守环境生态饱和度的底线,引入适合的体育产品和项目,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低碳乡村体育旅游产业政策[18],把乡村体育旅游低碳发展作为当地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优化提升监管体系、建立环境评估指标,防治结合,使干扰、破坏作用最小化。同时对低碳体育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激励,推进绿色体育器材、绿色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其次,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节约资源、绿色建设,在产品创新、提效耗能、环保减排、回收利用、共享经济等方面积极作为,有效提升企业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全方位推进乡村体育旅游企业低碳发展。再次,鼓励各地通过教育、培训、宣传以及数字媒体等多种手段定期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与宣传;提升农民群众、青少年群体以及民间组织在乡村体育旅游过程的低碳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化推进乡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工程,引导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激发其环保需求和欲望。

4 结语

乡村体育旅游这一新业态的融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体育旅游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资源特色不明显、统筹规划、低碳意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要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乡村下沉,推进路径也需更加明晰,需要政府、企业、居民、游客等多主体的共同努力,做好科学规划、优化整合,使其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对乡村资源、产品、文化等要素的带动作用,使体育旅游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
我们一起“云旅游”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小A去旅游
我为体育狂
旅游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