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探究

2023-12-16 17:26长江大学刘雨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教学内容

文/长江大学 刘雨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其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硬性灌输。要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就要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只有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思政课教师所讲的观点,才能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亲和力”一词最初为化学术语,后来被引入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现代汉语中的“亲和”意为“亲切和蔼或亲近和睦”,“亲和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使人感到亲切和蔼的一种力量”。亲和力是高校思政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指通过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对受教育者所形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为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的归属感、崇拜感和愉悦感。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一个系统的合力,它包括教师亲和力、内容亲和力、方法亲和力等诸多要素,必须使各个要素统一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亲和力的效果[2]。思政课应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为着力点,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有温度的一门课程。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表现形式。首先,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表现在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吸引力。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理论魅力和语言魅力感染学生。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幽默的语言风格、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尊重和关心学生等良好的人格品质会消除学生对思政老师的刻板印象,增强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思政课上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思政课亲和力。其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表现在教学内容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大多学理性强,因此,教学内容要突出其生活化、时代化和针对性。生活化指的是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时代化指的是教学内容要因时而进,符合当今国情;针对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真正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和困惑。这三个方面共同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升华,学生在思政课上能学到为人处世之道,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最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点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更能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新形式。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与学生间的互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图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生成的要素

(一)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综合素养。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素养也包括人格素养,教师是实现亲和力的核心部分,是活的、有灵魂的显性力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感化、启发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思政课教师要时刻跟党走,坚守基本的原则和底线。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明显减弱;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教学经验匮乏,难以将教学内容讲透彻;还有部分教师语言感染力不强,授课内容脱离实际。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教学内容要具有吸引力。思政课教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国家统编教材;第二,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延伸的教学内容。国家统编教材会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因此教学内容也要更新换代,否则思政课就失去了活力。目前部分教师在讲授内容时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学生听课容易走神。这是因为教师备课时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内容脱离社会、脱离学生,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教学素材,结合时代热点,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教学方法是增强课堂亲和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渗入高校思政课中,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目前,高校思政课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课程的实践性不强;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熟练程度不高。因此,教师要加大对新媒体的融合使用力度,将课堂主导交还学生,积极回应学生的疑问,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知,从而提升课堂亲和力。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凸显魅力。1.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只有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用深厚的学识感染学生,才能有效提高思政课亲和力。教师在面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时,要想把道理说明白,就必须让这个理论被大家所认可,找到学生的“痛点”对症下药,使教学更具魅力。一方面,教师在课下要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且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国内形势、学生的思想状况相结合,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提升理论修养。学校也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给予教师一个提升的平台。对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特别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的实践,学校要多给予教师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来深化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收获与进步。2.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其中,“人格要正”是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根本要求,教师只有人格正,才能通过自身的感染力来增强课堂亲和力。教师要给予学生一种亲近感,而这种亲近感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上,教师的外貌和穿搭无形中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使得学生对教师充满好奇,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后,教师应平等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展现自己的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在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大学生能感受到思政课教师传递出的信任、尊重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也会增强双方的互动,从而提升思政课亲和力。3.提高教师的语言魅力。语言是有温度的,怎样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语言表达,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做语言的“高手”。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话语和科学话语的运用,把握好话语之间度的问题。课堂语言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另外,课堂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良好沟通,教师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答案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内容呈现出来,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沉浸下来感受思政课所传授的道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手势或走到学生旁边倾听的方式,表示对学生和对课堂的重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提高了课堂的亲和力。

(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吸引力。1.强化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贴近社会。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推进的。教学内容依托教材,但不能照搬教材。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所谓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教师应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社会主义基本规律,并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认识到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身上肩负的担当和使命,自觉地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强化教学内容的时代感,让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焦点问题进行适当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学生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这样更能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和兴趣,逐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2.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贴近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想要了解、关注的事情相结合,及时答疑解惑。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走出思政课无用的误区,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4]。另外,教学案例的选择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案例,不能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总是用相同的案例,这样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解决困扰学生的现实问题,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要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清楚的感受学科魅力。最后,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动态,这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将学生最直接、最紧密的现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真实感,从而提升思政课亲和力。3.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贴近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5]”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并且贴近生活,教学是生活的延续和升华。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课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推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主动交流,彰显出思政课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关注与大学生有关的重要问题,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列举校园里真实发生的案件或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增强思政课的亲切感,尽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因年龄等问题存在的代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1.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只用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6]。除了广泛使用的课堂讲授法之外,还有问答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各种课堂教学方法,以此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其中,情景剧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它是将思政课堂变成一个情景剧场,确定主题后,要求全员参与、教师指导,整个编排过程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整理能力以及配合的默契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加具体,学生会对某一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这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满足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需要。2.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网络的便捷构建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课堂和虚拟的师生关系。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行为更易受网络影响。因此,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推动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注重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教师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此外,教师要熟悉线上教学新模式,通过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随时推送教学视频及热点新闻,让学生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场合的学习,使思政课真正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针对某一问题请教老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得以建立,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也逐步提高。3.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践可以推动理论的进步,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加以实践,变成空谈的学说,就会没有任何意义。学生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将思想转化为外在行动的过程,也是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多设置些趣味性强的课程,鼓励思政课走出课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景点和博物馆,在参观中获得启发,使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更上一层楼;也可以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学工部、党支部等团体联合举办一些大型活动,例如,宣传红色文化精神的宣讲活动、教学技能大赛、主题讲演、辩论大赛等,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教学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