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华慧 贾凌芸 曹溦 刘世宁
网络学习空间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基础创新并构建的一种学习平台和资源。本文以现代高校为例列举线下学习空间的弊端,论述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网络学习空间的必要性,并以外语学习需求作为问卷调查的主题,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对于外语学习者的便利性,以及外语学习者对于学习空间的需求。最后本文介绍了网络学习空间所包含的内容、涉及范围以及可行性。
互联网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与之而来的学习生活方式也有了改进,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而这也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即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网络学习空间能否满足当前环境下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并且解决当下人们学习环境出现的问题。
以现代高校为例,在王美青老师《关于新时代高校自习室建设的研究》的论文中指出,在我国高校现有的线下自习室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形式单一、功能单一、忽视特殊群体、占座现象严重、一座难求导致的难自习、学习氛围较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不了学生的基本需求[1]。自习室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自习室的设置与规划在每个高校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每个高校不同的专业设置,及每个专业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对自习室的功能产生不相同的需求。
而根据对现下高校自习室认知来说,大部分高校自习室都偏重于自习——即一个人学习,不发出任何声音安静地自习。如果想要寻找一间教室来读书,或者模拟演讲是否困难?根据对不同高校同学调研,90%以上的学校同学存在寻找自习室“一室难求”的情况,多数自习室存在个别或者少数同学自习,出现此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不好意思打扰到别人;(2)放不开,与陌生同学相处一室会很不自在;(3)对于自习室用途不同,会相互影响;(4)学校自习室数量不够充足,找不到合适的教室用于学习。
在内容项目建设前期,团队制定了相关任务计划:(1)通过梳理国内外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了解学生时间有效管理方法。(2)对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调研。数字化背景下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调研,分析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课余学习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通过对高校学生课外业余时间管理调查,在问卷中了解被采访者课余时间利用的基本情况,课余时间在6h以上的占15%,4~5h 的占23%,3~4h 的占40%,2~3h 的占18%,2h 以下的占4%。通过这样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十分充足的,再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在业余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在业余时间里从事着几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大部分调查对象每天所从事的行为主要是:上网、游戏、逛街、闲聊、电影、音乐等。
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89%的同学希望发展个人兴趣、充实大学生活、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学习等积极活动,绝大部分人对待课余时间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
在问卷调查最后一项内容中:为什么无法恰当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学习丰富自己?70%以上同学的回答与上述的学校自习室问题重合,其中35%以上的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对于该怎么学习,该怎么丰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十分迷茫。因此有67%的大学生选择了在课余时间“上网”,只有33%的学生选择了上图书馆和参加其他学习,完善丰富自己。可见,上网占用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
据上述调研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网络时代单一的利用线下空间管理学习时间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数字化背景下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无论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课堂教学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要解决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的有效管理,实现网络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建立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为进一步研究数字化网络学习空间受众是否广泛,效益将会如何,本文将以外语学习需求为主。
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外语学习需求的社会调研,从幼儿、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工作人士、退休人士6 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士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不同群体调研报告的分析,收集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于不同群体的需求以及接受度的相关数据资料发现:
(1)对于外语的学习,大多数人都是从大学开始,并且多数参与问卷同学表示初高中的学习任务过重,到大学才能真正进行外语的学习;
(2)大多数人学习的语言太过单一,大多都是学习的英语,而对其他语言的学习过少;
(3)大多数人的学习方式都是通过老师线下教导,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4)人们对外语的兴趣大多来自影视动漫,同时这也是在大数据时代最直接有效且易获得的材料。
本团队对项目预设:将网络学习空间分为3 个虚拟空间:朗读角、温习室、资料室。(1)朗读角特为语言类专业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和条件,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扫码领取朗读任务,由网络平台进行纠错指导,任务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分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2)温习室里分类汇总网络资源平台,学生依据自主学习情况找寻题库进行做题训练,并配有交流区,可相互讨论问题,交流学习经验。(3)资料室收集丰富的语言专业电子书、电子网课资源等,并配有搜索引擎,便利语言类学生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节省花费时间,快速寻找需要的资源进行学习。
基于此,需要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软件,让想学习语言的人能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致力于搭建多语言平台,拓宽语言种类;在平台软件构建过程中,对于老师的需求有严格要求;在构建平台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影视文化等,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
在科技化普及率极高的现代,网络地出现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从前的学生拿着厚重的书本在课桌上读书,但是现在,网络地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利用网络这一点作为基础,可以打造网上学习新平台。此平台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语言的灵活学习,通过招揽专业知识过硬的语言学老师,为线上学习的学生进行在线解答,解决其在学习语言时遇到的困难。本平台致力于收集全国各种语言的资料,为每位想要学习语言的群众提供帮助。同时,在招收老师的同时,提供工作岗位,缓解社会工作岗位缺少的问题。平台的创造需要大量科技投入,为此,可以与社会中的各企业进行合作,立志将平台打造为更符合学习语言者需要的平台。本平台的受众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社会各界的需要学习语言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此平台进行语言的学习。
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彼此交融的世界。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需要更多的语言人才来进行交流,而本平台正好可以满足此需求。
本平台的打造由陈华慧领队,成员贾凌芸、曹溦、刘世宁辅助而成。四人均是语言学专业类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在平台打造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经过不断修改打磨和试错,最终呈现出来。
(1)项目的创建应社会需求而定。为满足大众对于语言学学习的需求,特此打造此平台。
(2)平台创建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与技术、网络、人群结合,相互融会贯通,立志服务大众。
(3)本平台创建之初,将会首先在高校试点研究其可行性,平台的拓展将根据高校试点情况选择是否扩大范围。
(4)平台的创建在满足大家对于语言学习研究的同时,由于平台对于教师的需求,将会为社会提供一定工作岗位,缓解社会工作岗位匮乏的情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方式也要应时而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小到人们观看外国影视、与外国人交流,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谈判,外语的学习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但是,现实情况是,社会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远远少于社会对于语言学习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打造一个语言类学习的平台是刻不容缓的。当然,语言类的学习平台仅仅只是一个试验点,未来将致力于打造的是连接网络,运用现代化科技运行的数字化学习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化为知识的创造者[2],牛津在线词典将空间(Space)一词解释为,一定数量的空间或可以利用的区域或地方。学习空间是一种能让学习者获取资源、参与协作、开放互动的环境[3]。Brown 等认为,学习空间是指学习发生的各种场所,包含从真实到虚拟空间,或从教室到聊天室。虚拟空间又称为网络空间,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社会交往新模式[4]。网络学习空间是指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学习环境[5],即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全面互动的学习环境[6]。吴忠良等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块虚拟专属领地,既像博客,能创建、收藏、传递、分享学习资源和自我学习管理,又像Moodle、Sakai 等平台,能协作学习、及时提供或获得他人的帮助[7]。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分别解释了网络学习空间,前者是指运行在任何平台(MOOC 平台、名师空间、QQ 空间、微信平台等)之上,支持教与学活动的虚拟空间;后者特指运行在专门的服务平台(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服务平台等)之上,支持教与学活动的虚拟空间。尽管空间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但其服务对象不限于学生,还包括教师、家长以及管理者等。
通过创建网络学习空间,并进行三类划分,学生可以合理有效安排业余时间。根据个人需求自主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针对问题查询,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大量可查询资源,减少了学生获取资料所需的时间。
目前为止,调研工作已完成,将根据调研情况开展后续活动,接下来,将会致力于数字化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根据现代网络条件并结合实际调研成果做出积极有效的工作。预期把网络学习价值最大化,让受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更多感兴趣的人直接有效获得材料学习语言,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网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