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维斯特洛大陆没有车战

2023-12-15 04:47汪洋
读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战车

汪洋

一九九八年,中文系的师兄老赵正在读博士,为了学术研究的伟大理想,节衣缩食,咬牙狠心,买了一台个人电脑。同一年,由微软开发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罗马复兴》进入中国,于是,学术理想就被迅速搁到了一边,老赵每天都在劈柴种田采石挖矿造兵打仗,并顺带教会了我。

《帝国时代》是我们接触到的最早一批可联网竞技的即时战略游戏(当时还有《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作为中国第一代网民和电脑游戏玩家,我们大学的青春岁月就消耗在学校门口的网吧和老赵的宿舍里,除了刷BBS,就是没日没夜地玩“帝国”,金戈铁马,叱咤风云。资深游戏玩家最爱使用的两个兵种是车弓兵和车矛兵,都属于战车兵,共同优点是可快速移动,前者擅远程射击,后者擅近战攻击。按照游戏设定,这两个兵种出现于青铜器时代,出兵快,而且造价低廉,不需要耗费黄金,只需要食物和木材。但伴随着游戏的时间线不断发展,《帝国时代》系列自身迭代升级,战车兵种很快就被更强大的骑兵、象兵、重步兵、火枪兵所取代。微软设计的这款古代战争游戏显然有其依据,似乎揭示了一个时间过程—在人类共同的记忆里,古典“战车”只是个惊鸿一瞥的存在,早已消失于历史的尘烟。

我对古典战车最初的印象源于一九五九年的美国电影《宾虚》。正是依靠还原古罗马时期气势恢宏的战车比赛场面,《宾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也成为许多人年少时壮怀激烈的记忆。后来浏览世界军事史,不时能看到战车的身影,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土的乌尔军旗上的驴拉战车,古埃及法老的图坦卡蒙战车,古希腊神话里阿波罗神乘坐的战车,以及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印度人的战车,但发挥主要作用的时期皆在公元前。电影《宾虚》所描述的古罗马时期,战车已淡出主要战场,更多现身于重大仪式或“体育赛场”。还能想起的较大规模“车战”是公元前三三一年亚历山大麾下马其顿弓箭兵对波斯帝国战车部队的迎头痛击,但波斯战车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到公元前八十八年,波斯帝国余续本都军团倒是利用卷镰战车反败为胜击溃了罗马军团,这已是战车在西方军事史上最后的华丽演出。至于中国的古典战车和大规模的车战场面,此前鲜见于影视作品或研究书籍。

事实上古典战车在中国古代战场上一度有过非常傲娇的身影。《诗经·大雅·大明》这样描述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讲到周军战车部队的威武壮丽以及师尚父(姜尚,姜子牙)像雄鹰一样飞翔的英姿。据《史记·周本纪》记载,牧野之战周军的兵力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周军先派姜尚率一百名勇士去致师,然后用主力步兵方阵发起进攻,殷商前列步兵突然倒戈,为周军开路,周武王趁机发动战车部队进行冲击,商纣王的队形被冲散,全面崩溃,周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一段关于牧野之战的描述来自赵长征教授的新著《春秋车战》,赵教授就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师兄老赵,也许正是那段在虚拟世界里横扫千军的白日美梦,支撑他完成了这皇皇二十六万言的学术著作?以书中的描述,战车在中国商周之际就已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战车技术的日益成熟,车兵在军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春秋时期,车兵成为军队主力,车战成为战争的主要模式。

《春秋车战》一书从源流、形制、技术、战术等角度全面还原了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那个车战的“黄金时代”。作者利用当下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对射御者技术、车左和单车战术、车轼形制和坐乘方式、鱼丽之阵等等战车的技术与战术,提出了新的解释与猜测;并且跨越春秋战国,分析了战车的消亡和步兵崛起的历程。中国战车和西方战车有许多共同点,都使用辐式车轮,有结构相似的车体组件和连接方法,但又在车体大小,车轮形制,车马器的质地、装饰等方面有差异。在《帝国时代》游戏里,车弓兵和车矛兵是分開的兵种,车身较小,乘车人数少,单车需要驾驭的马匹数量少;而中国古代战车,车轮宽,车身大,“车左、御者、车右”三人同乘一辆战车,兼具远程射击、正面冲击、近战攻击等功能,四马齐驱,势不可挡。

不过,作为非专业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的思绪却溢出到另一个架空历史的宇宙里。二十多年后,我和老赵都在高校教书,老赵基本还是固守中文专业领域,利用他的古文献功底游走于古代军史领域,我教影视传播,已基本和本专业无关,但我们都在追那部风靡一时的美剧《权力的游戏》,我甚至找来了原著小说,玩起衍生的同名游戏。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战争有大小十几场,出场兵种有骑兵、步兵、弓兵、海军、空军(如果龙可以算是空军的话),衍生游戏里还有枪兵,但唯独没有战车的身影。由此,我产生了一个困惑:为什么维斯特洛大陆(剧中的地理空间)没有车战?这个问题让人昼夜难寐,于是有了对“架空历史”与“真实历史”一番不靠谱的比较和思考。

“权游”里的世界,王权旁落,七国争雄,不同封地的贵族领主都在觊觎着铁王椅上的最高权力。这像极了中国的春秋战国,周王室式微,诸侯称霸,各国之间竞争倾轧、合纵连横,谋求天下一统。旧日的王权政治、贵族道德、礼仪规范均面临挑战,太史公曾概括中国春秋时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那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所谓“礼崩乐坏”。

先从古代战争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比较。战车在古代战场上的最大优势是冲击力强,最适合用于正面冲锋陷阵,类似于今天的坦克,但也有昂贵、笨重、呆板的缺点。春秋战国时的轻骑兵因为尚未拥有马镫技术,骑乘的稳定性难以保障,更利骑射,不利近战,无法与战车正面对抗。按照青年历史学者李硕在《南北战争三百年》一书中的研究考证,中国直到两汉三国时期的骑兵仍为无马蹬骑兵,西晋时期出现了单马蹬,两晋以后的骑兵逐渐使用双马蹬。双马镫技术能够让骑兵更加牢固地乘坐在马鞍上,还可以有更为丰富的战术姿势,骑兵开始由骑射骑兵向冲击骑兵演化,自然在战场上逐步淘汰了战车。“权游”原著《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 马丁主要是以西方中世纪为历史背景,那时战车早已退出了欧陆战场。东西方骑兵取代战车的历程,可能路径略有差异,但是方向并无本质不同。人类社会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铁甲从质量、重量到坚硬度、柔韧性都远胜于铜甲,《权力的游戏》剧中多次出现重装带甲骑兵,人和马都披着厚实坚硬的防护铁甲,他们在战场上冲击力巨大,而灵活性和机动性更远胜战车一筹,所以战车确实再无存在的必要。

再从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来比较。按照《春秋车战》一书中的总结:“车战在中原各国兴盛,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北部有着大片的平原,气候也比较干燥,雨水不多,地面较为坚硬,适合战车驰骋。”而维斯特洛大陆是一片狭长的大陆,除了地广人稀的北境,南方的区域多为山脉、峡谷、高原、丘陵、沙漠、沼泽、河流,以及沿海城市和岛屿,天然的不利于宽大笨重的战车发挥作用。有人说乔治·马丁是以西欧大陆或英伦三岛为小说的地理空间,因为地形地貌的限制,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大规模车战,战车的宗教性、仪式性或娱乐性价值胜过其军事价值,反而是古代的近东、中东、印度留下更多关于车战的记载。另外,剧中交战主要围绕贵族封地的城堡或城市展开,城堡或城市多修建于海边、河畔和山巅,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所以“权游”里的战争尽为攻城战、登陆战或海战,由此可以感受到欧洲中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步兵、弓兵、骑兵、海军更有施展空间,战车只在巡礼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权游”剧中两次规模最大的平地交战,是在北境的临冬城下。一次是夜王率领异鬼与人类的终极之战,一次是琼恩·雪诺和拉姆斯·波顿(“小剥皮”)的“私生子之战”。抛开剧情里的魔幻成分,两次临冬城之战虽然没有使用战车,但因为交战地域广阔,出现了大规模成建制的古典阵法。《春秋车战》中对阵法亦有专章论述,其中最精彩的就是“鱼丽之阵”的推测。《左传》介绍“鱼丽之阵”就八个字:“先偏后伍,伍承其缝。”简而言之,就是战车在前排成一直线,步兵站在战车两侧靠后的位置,弥补战车之间的缝隙。以《春秋车战》一书的推测,郑庄公与周桓王作战时就是采取这样的阵型,战术上是中军先以守势拖住对方的主力,只要拖得够久,使得渔网似的防线没有被突破,再以两翼夹击敌军薄弱的左右翼部队,最后就像一张渔网一样实现对敌军主力的包围。有趣的是,“私生子之战”开始的时候,虽然雪诺一方没有战车,但洋葱骑士筹划了和“鱼丽之阵”差不多的阵法,引诱“小剥皮”主动进攻,用中军拖住对方主力,然后两翼侧击,包围对方。可惜的是,深谙军事心理的“小剥皮”没有上当,反而用杀死雪诺胞弟瑞肯·史塔克来激怒雪诺主动进攻,随后用骑兵与雪诺的军团正面对冲,再用弓箭兵消耗对方兵力,最后靠盾牌兵和长矛兵包围了雪诺原本人数就不占优的北境部队和野人军团。

不过,雪诺一人面对千军万马时的场面还是成为该剧的经典,它让人联想到中国春秋战国时勇敢无畏的贵族精神,而贵族精神正是中国古典战车的灵魂。《春秋车战》里这样描述战车所承载的文化特性:“战车兵是贵族兵种,车战是贵族战争,只有贵族才能有资格充当车兵。在贵族道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军礼规范,使得春秋前中期的战争充满了道德感、仪式感。战争不仅仅是国家竞争的一种手段,也是展示贵族风度的舞台。”

从地理空间看,中原战车黄金时代的结束是伴随着华夏民族不断扩展疆域的过程,因为既要面对山地里的戎狄,又要与水网纵横的吴、楚、越等国交战,战车的机动性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骑射兵种、步兵和水军的优势更加明显;但社会环境和军事思想更迭的因素可能更为重要。“各国在实践中都慢慢发现了步兵的好处。而追求战胜的现实主义军事思想也慢慢取代了崇尚道德、礼仪的传统观念,诡计和诈伪被正面肯定,战争的表演性被取消。”

“权游”里的世界何其相似,虽然还保留着骑士之间正面对决的表演传统,但弑君、叛主、暗杀等破坏规则的杀戮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力量。吴冠军教授曾经总结出“权游”里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形态,即“权力如浮影游墙”的马基雅维里政治(贯穿于权力之争始终)、“诸神要求正义”的神权政治(大麻雀的极端宗教主义)、“革命政治”(丹妮莉丝的平等与解放之战),这是非常精彩的解读,但也遗漏掉了剧中其他一些政治群体的叙事,如崇尚自然法则的自由民(野人),实质左右着各国局势的资本(铁金库),探索文明进步的研究者(学士),追求自立自强的女性(龙母、阿娅、珊莎)。这些显现在“权游”里的政治叙事,综合起来看都是基于一种现代政治学视角的剧情设定,但我们恰恰忽略了各种群体及其观念所共同挑战的对象—王权政治、贵族道德和骑士规则。“权游”之所以撼人心魄,就是因为自始至终都在各种“效忠”和“背叛”之间跌宕剧情,“效忠”的是王权、贵族、骑士之间的传统依附关系,也是对旧时社会伦理秩序的认同,“背叛”则是指各个政治群体都在破坏和颠覆旧有的政治道德秩序,重建一个他们所想象和期待的政治社会形态,这才是全剧最重要的矛盾主线。“权游”里这种秩序崩解、道德沦丧之后的意识形态纷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秋战国儒墨道法阴阳纵横等等的百家争鸣,好事者可以沿着这个思路与诸子各家的社会主张一一对应,但這是另一个话题了,本文不再赘述。

“战车”曾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帝国时代的陆战之王,其技术背景是青铜武器和铠甲的广泛运用,以及战车制造和作战技术的进步,宏观来看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没有体量庞大的国家政权,就没有对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生产,也没有战场上更高级的组织动员能力,就不会有战车;但战车的消亡也和这一切的更迭同样密切相关。

中国古典战车的黄金时代是在春秋,而在春秋战国结束后,伴随着贵族政治的终结,列国纷争的终结,华夏文明最终走向了中央集权、天下一统。没有战车的维斯特洛大陆在剧的最终同样摆脱了列国纷争的局面,却通向了另一个出口。在架空历史的世界里,龙销毁了象征王权的铁王椅,各方势力以共和协商的方式选举出了“三眼乌鸦”布兰·史塔克作为君主,布兰虽然拥有洞察过去和未来的智慧,却因为身体残疾,不具有肉身欲望,象征着被阉割的王权。“小恶魔”提利昂再次执掌首相的实质权力,则让布兰更像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虚君,而“小恶魔”的侏儒身材本身也具有政治隐喻的味道,事实上剧中多次出现以人偶戏和侏儒戏的方式对政治人物进行戏仿,这本身就是在影射现代政治秀场的表演性。从宫廷权斗、列国争雄开启叙事,结局是虚君共和、阉王执政、游戏政治,与春秋战国真实历史相比,或许这才是“权游”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春秋车战》,赵长征著,文汇出版社二0二三年版)

猜你喜欢
战车
什么?自行车也算战车?
美军M2A3战车
冷兵器战车
最炫战车秀
空降战车狂想曲
未来战车大猜想
神脑洞,神战车
X战车,硬科幻
“85后”郑旭阳和他的“防雷战车”世界
我们的战车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