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琳琳
摘要形式美最主要的是形式和装饰,例如在陶瓷作品中造型定义了一个物体的基本形状,而装饰的作用是增强整体的美感,或者在某些条件下通过形式的媒介来表达装饰本身的意义。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装饰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协调的,视觉冲击力很丰富。在某些情况下,与釉面的表现力相结合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满足。
关键词 陶瓷;造型与装饰;时代;配套
0前言
造型与装饰是陶瓷艺术设计的两个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一件好的陶瓷作品其造型与装饰一定是相辅相成、相互添彩的,以造型为骨架,以装饰为血肉,二者缺一不可。
1陶瓷作品的造型与装饰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
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的陶瓷作品造型和装饰的风格都不相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一些因素决定着作品的风格。
宋代陶瓷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优雅和轻盈,与唐朝的陶瓷作品相比有很大不同。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宋朝由于实行“内安外虚”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于辽、金、西夏等北方贵族统治者的不断侵扰,宋代统治者选择了容忍,所以整体来说,宋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对懦弱的朝代,这反映在他们的绘画风格上表现为缺乏宏伟和华丽的绘画。
与宋朝的优雅不同,元朝是粗犷、豪迈的,元朝的贵族统治者发动长期战争以扩大他们的统治,他们豪迈而英勇,身为游牧民族的他们追求奢侈的生活,这些都表现在元代的艺术中,形成了元代装饰艺术的粗犷、豪放和蓬勃的风格。从厚重的陶瓷到富丽堂皇的丝织品,元代的艺术和工艺是大胆和充满活力的,与之相关的还有元代最著名的青花瓷,青花瓷是随着战争传入我国的,钴蓝最早是由波斯工匠使用的,波斯的陶器质朴而粗糙,但其釉面却呈十分美丽的蓝色。在蒙古人的眼中,蓝色象征着大草原的蓝天,白色象征着白云。由于游牧的生活方式,他们对蓝天、白云非常依恋,当他们看到这种十分珍贵的蓝色装饰时便很喜欢,于是开始在宫廷中模仿这种技术,诞生了元代的青花瓷,这在中国陶瓷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政策等都会对陶瓷作品的装饰和造型以及艺术风格产生影响,甚至引领着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
2陶瓷作品的造型与装饰的关系
2.1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装饰要满足于实用的原则
实用、经济、美观是陶瓷产品设计的三大原则,尽管如今的科技和工艺都比古代时期更加精湛,但纵观当今市场的陶瓷产品,依然脱离不了实用这一首要原则。例如,釉上贴花纸技术虽然可以为陶瓷产品带来更多丰富的效果,但是由于东方人爱吃热食,釉上花纸不耐高温,因此在东方市场的釉上贴花纸陶瓷产品,大多装饰在器物的边沿处或是在杯子的外侧。然而西方人会吃一些冷食,贴花纸的这一限制就无关紧要,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市场上会出现一些满花的陶瓷器皿。
不仅是陶瓷装饰工艺,陶瓷造型的发展也顺着实用性这一原则演变至今,最令人熟悉的“正德式碗”,碗口微微向外张开,由于此类造型的碗十分符合实用的原则,因此沿用至今。我们如今的茶壶造型也是十分讲究的,不仅造型要美观,最重要的是要好用,好出水,茶壶的容积和茶杯的容积也要一一对应。不仅是国内的陶瓷市场,在西方我们会发现生产一种烤盘状的陶瓷器皿,这与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西方人喜欢吃一些烤的东西,所以陶瓷烤盘也随之应运而生。
2.2陶瓷作品装饰要适合于造型,不能生搬硬套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在图案设计和表现手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先,彩陶上的装饰一般都与彩陶器皿的用途相适应,例如大多数彩陶罐的装饰都在器皿的肩部,而大多数彩陶钵的装饰在器皿的内侧,并且与视线齐平。其次,在器皿不同的部位所运用的装饰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口沿上使用锯齿纹以适应其向外倾斜的表面,在下腹部使用悬挂的垂幛纹以适应其身体内部的压缩,而在腹部和肩部的主要部位则使用大圆、格子等作为主要图案。除此之外,彩陶的装饰还注意确保从不同角度看时装饰效果能有所不同,例如从侧面看陶瓷器皿时,图案是一个有变化的连续图案,而从上面看时则是形成了一个与整个图案相对应的圆圈,这就是图案的构成,这种技术大大丰富了装饰艺术的效果。最后,从整体上看陶器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图案是五颜六色的几何图案,但也有山形图案、水形图案、人物圖案、动物图案等,还有少量的谷物、叶子和花瓣图案。这些图案中有许多是非常精致的,这些装饰图案的创作反映了当时劳动祖先的生活。
形式和装饰的结合应当是相互衬托、互为表里的,换句话说,陶瓷的形式和装饰是一体的,它们创造了一个连贯的设计概念。即使是一张纸的装饰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装饰细节的匹配特点和装饰面的要求,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2.3造型与装饰应当相互配套、相互成就
完整的艺术作品其整体与局部的风格应当是统一的,以陶瓷为例,其造型与装饰也应当是统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陶瓷造型其本身就具有装饰性,如口、足部分构件的形状,把手的形状,口部粗细等,通过造型其本身的曲线形成不同的风格,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丰富了器物的整体视觉现象。因此,陶瓷作品的造型与装饰密切相关,造型其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宋瓷就是这一原则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宋代可谓是瓷器大发展时期,宋代的瓷器正是宋代时期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当时的五大名窑及龙泉窑等民间窑厂,其产品或釉色肥厚莹润,或造型柔弱典雅,都是追求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基础上的韵味,不仅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同时满足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需求、造型与装饰的统一,可以说宋瓷是中国瓷器造物的巅峰时刻。
清乾隆时期的瓷器,各种釉面花瓶的堆砌从上到下装饰了17层的釉面,也被称为“瓷母”。虽然它反映了乾隆时期制瓷技术的高水平,它却是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虽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实用价值不高,甚至失去了造物的初衷,变得毫无意义。
造型和装饰虽然是两种对于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两者都包含着各种艺术风格表现的可能性,所以两者的结合需要特别注意风格的和谐和一致。因此,陶瓷产品不应为了装饰而装饰,为了炫技而装饰,其造型和装饰应是相互成就的。
3结论
陶瓷产品受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然而,不论古今,陶瓷产品的造型和装饰都离不开实用、经济、美观的三大设计原则。陶瓷产品的造型与装饰也应当是配套存在、互为表里、相互成就的。正如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一个产品中,其造型与装饰也应当是统一的,主张文质兼备,体现中国基本审美形态之中物的审美特征。质朴胜过纹饰就会显得粗野,也就是造物设计中偏重实用价值而不注重审美价值;纹饰超过质朴就会虚浮,也就是造物设计中偏重审美价值而不注重实用价值。优秀的造物设计作品应当是内容与形式、实用与审美、造型与装饰的有机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5]李家驹.日用陶瓷工艺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