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内蒙古模式

2023-12-15 04:33赵胜国单艳敏
内蒙古林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盟市普查自治区

赵胜国 单艳敏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

2020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部署的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专项普查。目的是查明草原各类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面积、分布及危害程度等,明晰草原有害生物空间分布及特征,系统评估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及未来趋势,科学区划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点,完善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

内蒙古按照2020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和2021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关于印发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21 年开始,启动了为期3 年的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草原监测评价(草原资源基本情况监测、草原生态状况评价、年度草原动态监测、专项应急监测、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构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草原有害生物名录及分布调查、草原有害生物灾害性评估、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及草原围栏现状调查。普查对象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中危害草原、植被及其产品并造成经济或生态损失的有害生物,包括啮齿类动物、昆虫、植物病害及病原微生物、毒害草等。普查内容包括草原有害生物种类(亚种和株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或危害方式、种群密度、发生范围、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入侵物种、天敌资源等。

目前,全区标准地完成比例达114%、踏查点数量完成比例达298%,完成踏查面积795093 公顷,采集鼠害标本812 个、虫害标本2245 个、毒害草标本955 个、病害标本366 个,普查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通过普查,逐步摸清了全区草原有害生物底数,进一步健全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各级监测预报组织管理队伍和基层防治队伍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普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内蒙古模式,即“自治区统筹、盟市组织、旗县实施、专家支撑、第三方辅助”,为推动全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森林草原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等灾害普查提供了借鉴。

一、自治区统筹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草原有害生物专项普查工作,为了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普查工作。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负责普查工作组织和实施。办公室成立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国内科研院所资深学者组成的专家顾问组,负责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重大科技难题;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专家组成的啮齿动物专家组、昆虫专家组、病害专家组和毒害草专家组,负责解决全区各地普查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包括技术培训、方案制订评审、标本制作鉴定、名录图册建立;成立了普查工作推进组,负责深入盟市、旗县现场督导推进,解决普查中遇到的推进慢、不重视、经费不落实、执行自治区要求不彻底等问题。

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内蒙古坚持制度先行,建立了四项普查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周跟踪制度,每周对平台数据进行汇总,汇总数据30 余期。二是建立月报告制度,要求各盟市每月20 日报送普查工作进展,各盟市累计报送工作进展140 余期。三是建立月通报制度,按月将各地普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通报各盟市林业和草原局,累计发布普查通报11 期,进一步强化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四是建立推进制度,确保11 个盟市、25 个旗县的普查工作均衡推进。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全区草原监测评价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内蒙古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编写分发了内蒙古草原啮齿类动物、昆虫、病害、毒害草普查技术要点和内蒙古草原有害生物普查资料汇编;组织召开了全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线上培训班、普查中期数据审核会、普查中期评估推进会;依托生态修复治理资金,落实全区普查工作经费4000 万元。以上举措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资金保障。

二、盟市组织

各盟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均成立由局长或分管局长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经费落实。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负责制订本盟市和所辖旗县的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等工作;严格按照自治区普查思路和要求,扎实有序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各盟市普查办公室结合实际,邀请自治区专家组成员赴实地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 余期,培训人员600 余人(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80 余名,督导旗县普查工作40 余人(次)。

在普查工作中,各盟市根据工作实际,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总结提炼出四种普查方式。一是分区普查。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抽调41 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个野外调查组,分南、北两个片区,同时推进普查工作。二是整体推进。阿拉善盟、兴安盟组织技术指导小组,对每个旗县普查工作逐一推进,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支撑团队引导。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依托第三方技术支撑团队进行引领实施,盟市工作督导组和12 个旗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的人员全程参与。四是防治机构主导。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由两级防治机构组织具体实施,技术支撑团队全程支撑。

三、旗县实施

各旗县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结合实际制订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在自治区下发普查路线后,第一时间核实现地,按照盟市统一部署,选调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普查。各旗县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在草原有害生物的发生盛期开展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按要求做好数据上传和标本采集工作。部分地区将常规监测和防治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同步开展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技术人员2 万余人(次)、车辆7000 余辆(次),行程100 余万千米。

四、专家支撑

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专家组成员应各盟市普查工作需求,在自治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赴各盟市进行实地指导、现场讲解、亲自示范,确保指导及时、操作规范。普查过程中,专家顾问组及技术专家组共组织58 人(次)赴7 个盟市开展普查技术培训,80 余人(次)赴8 个盟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300 余人(次)进行标本鉴定和数据审核,累计鉴定标本1519 种,有效保障了普查工作高质量推进。4 个技术专家组还全程参与了全区普查中期数据审定会和中期推进会,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后期重点工作以及名录审定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部分盟市结合实际,组织成立盟市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及时解决普查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五、第三方辅助

自治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办公室通过技术服务招投标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中标的技术服务公司严格按照中标合同约定的内容要求,密切配合自治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办公室,利用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组织路线规划、设置打卡点;安排专门的平台管理员对各地普查进度适时进行监管,随时解决各地踏查路线、平台及APP 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各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供给自治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办公室,并协助组织召开普查数据中期审核会议。

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乌海市、满洲里市、呼和浩特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普查工作。巴彦淖尔市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导实施,包头市交由第三方技术公司主导实施。第三方技术力量的介入,缓解了全区技术力量和人员不足的困难,保障了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两年多的内蒙古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践证明,“自治区统筹、盟市组织、旗县实施、专家支撑、第三方辅助”的工作模式,有利于整合林草主管部门、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机构、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资源力量,解决机构改革后存在的人员老化、知识更新慢、人员短缺问题,快速提高基层防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业务人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准确全面完成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任务和目标,做到责任到位、组织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为森林草原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等灾害普查工作提供借鉴。

野外调查

标本制作

夜间灯诱

猜你喜欢
盟市普查自治区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内蒙古沿黄六盟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以实干创未来 盟市在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整改落实见成效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
1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