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葭 图:中国嘉德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我国玩石藏石之风自古有之,它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唐代宰相牛僧孺对赏石“待之如宾友、视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人黄庭坚、欧阳修、陆游等人都有石癖,欧阳修钟情菱溪石,著有文章《菱溪石记》等。近几年,无论国内外拍场都屡见藏石身影,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传统名石多次创造拍卖新高。
赏石,大者置于园,小者陈于案,收藏者不仅可以观赏、摆设、把玩,还可以通过藏石结交圈子里志同道合的知己。相较于书画、瓷器等中国传统艺术品的收藏,赏石收藏更具多样性,而且每一块珍品都有着绝对的唯一性。收藏赏石不仅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创造奇珍的欣赏,更反映出一个人的眼界、学识、审美和魄力,还是一种极具价值潜力的投资。中国嘉德2023秋拍将推出“六如——中国古代赏石”专场,28件赏石各有千秋,重点是估价适中,新中产们入手也无压力。
明 太湖石横峰
尺寸:25cm×7.5cm×11.5 cm
估价:3.8~ 6 万元
此方太湖石横峰底平,无座而立,整体浅灰白皮,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天然孔洞,“漏”美尽显,表面凹凸不平,皴褶细节可观可赏,浑穆古朴。这种皱的特点使太湖石更为独特和迷人。这种太湖石又称“弹子窝”,杜绾《云林石谱》中记载的“嵌空穿眼宛转险怪”“纹理纵横笼络隐起”“遍多坳坎”,便是此种,备受宋人推崇。
明早期 “磬云山”灵璧石山子
尺寸:22cm×7.5cm×20.5 cm
估价:10~ 20 万元
《宿州州志》之〈璧石歌〉赞颂灵璧磬云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璧玉”,足见该石击之有声,音韵悦耳。此“磬云山”灵璧石山子,是一块拟山赏石,次生皮明显,内青黑而外沁黄,包浆厚重。整体三角形,稳定感强,右侧凹进,底、侧则线条起伏,增加了变化之姿。石表褶皱纵横,凝神目测,若崇山峻岭。
明早期 灵璧石横峰
尺寸:45cm×15cm×21 cm
估价:8~ 10 万元
横峰为灵璧石,瘦、漏、朴、拙,黛色中沁着土黄,包浆沉着。石纹纵横交错,孔洞大小不一,如疏云漏月,是富有艺术性的韵石,凝神其上,澄怀味象,别有洞天。横峰无座,可置于碎石子上,底部则若湖泊,与立峰上如明月般的圆形孔洞相呼应,颇有海上仙山、人间仙境之感,禅意尽显,诗情画意。
明早期 青州石立峰
尺寸:14.2cm×7.4cm×16 cm
估价:2~ 3 万元
宋杜绾《云林石谱》:“青州石,产于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细碎磊块,未成物状。在穴中性颇软,见风即劲,凡采之易脆,不可胜举。”此方立峰赏石,石理笼络,形近胡桃纹,主峰俊秀孤绝,侧峰如屏,中间自上而下有一条深深的沟壑在视觉上将山子分为左右两峰,增加纵深感的同时,又高低错落。一边瘦削陡峭,表面略显平滑,一边厚重和缓,表面却石纹纵横交错。两峰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粗糙一光滑,遥相呼应,却又紧紧相连,共同构成三角形构图,十分稳定,意境幽远。
清 英石卧峰
尺寸:21cm×11cm×19 cm.
估价:1.5~ 2.5 万元
英石开采于广东英德深山上,又名英德石,作为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无论是独石成景,还是组合成景,都能让人耳目一新。此方英石赏石,石色如墨,底部白色石筋,若积雪莹润洁白,黑白二色,相辅相成。石表似风吹云动,皱云簇簇,又若火焰撩身,苍逸劲健,极具动势。案头陈设,游目骋怀,颇有自然中苍莽辽远的雄浑之感。
明早期 英石立峰
尺寸:13cm×8.7cm×10.2 cm
估价:1~ 2 万元
此方英石山子,层云出岫,色泽青苍,石表细小空洞,月白石筋蜿蜒。石形中部收束,形成险峻之崖,有北宋大山大水式山水画中近景的处理手法,又增添平远的空间,极具视觉想象力。束腰之上层叠交错,整体呈现倾斜之状,使三角形的构图内富于动感。可多面观赏,面面不同,巧趣天成。英石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峰峦起伏,极受宋人喜爱。
明早期 灵璧石立峰
尺寸:10cm×7cm×14 cm
估价:2.5~ 3.5 万元
《洞天清禄集》记灵壁石表面“间有细白纹如玉”,曾几也有诗《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云:“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所言即指灵壁石表面具有白色石英岩脉。灵璧立峰,石色丰富,青灰中有缁色沁。石形灵巧,突隆嶙峋,底部三足落地,中部腾空,一面似左上弯月形斜出,留白之余更增加动感;一面似有一瀑布挂前川,自上而下;一面又如要倾斜到左侧,幸而被右侧底部的厚重所平衡,极具视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