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教学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优化

2023-12-15 13:28王美,莫安民,黄万红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情感政治

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情感,需要经历知、情、信、行等环节。“有效的政治认同教育涵盖了对政治的认知、情感、信念以及行动的培养。”[1]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水平已有普遍提升,但尚不稳定且程度不够,需要不断优化其培育过程。实践探索发现,主题活动教学是有效的优化路径。主题活动教学是一种以课标与教材内容为依据,以某一主题为线索,设计问题情境与活动过程,师生围绕“活动”和“问题情境”进行教与学,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主题活动教学实质上是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2]的过程,即政治认同素养的内容靠活动主题来体现,教学任务靠活动设计来承载,教学目标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并且保障活动内容契合课程目标、活动过程体现课程价值。基于教学实践发现,理性辨析型、感性领悟型、体验真信型与实践赋能型主题活动教学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优化最为有效。具体优化思路如图1。

图1 主题活动教学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优化思路

一、开展理性辨析型主题活动教学,突出辨析过程,活化知识学习,深化政治认知

高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基础与前提是政治认知,它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政治认同所涉及的政治理论、道路、制度等知识”[3]。调查显示,目前高中生政治认知的概念化与片面化问题突出。大多数高中生的政治知识较丰富,但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符号层面,政治认知呈现概念化。部分高中生在访谈中表示,较易轻信一些负面新闻,且普遍缺乏对中西方政治体系的理性比较与对具体政治事件的辩证分析能力,政治认知呈现片面化。这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偏重知识灌输、有意回避争议性话题、忽视辩证分析过程有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普遍将政治认同培育视作纯知识教育,用知识教育取代信仰培育而采用逻辑主义的方法,强调对教材概念本身的分析、对知识演变的论述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并采取传统的知识测评方法衡量信仰。另外,教师在面对争议性话题时,存在有意回避隐瞒或粗略处理的问题。比如“为官必贪”是部分高中生的政治认知,但有些教师避而不谈,或不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加深了学生误解。

理性辨析型主题活动教学强调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思辨的过程中灵活把握政治概念、习得辨析力与滋养理性精神。其突出优势是让政治知识学习张弛有度,既能强化学生辩证思维,又能让认知过程生动活泼。首先,突出“辨析过程”,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理性辨析型主题活动教学强调创造辨析性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辩证思考的过程,从而真实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系统设计:一是主题要有可辩性。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好?”“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等。二是内容要有思辨性与争议性。既可以选择本身具有思辨性的学科知识,例如“哲学与文化”模块与“逻辑与思维”模块的知识;也可以基于确定的学科知识,选择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或主题作为教学情景。三是活动形式与组织要“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4]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即有效掌控思辨主题与内容的导向性,合理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坚持积极的价值取向。更要充分尊重与调动学生经验,采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究、分组辩论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做出价值判断与选择。四是活动结束后要有高质量的总结与反思。这要求切实把握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既关注活动过程,又不忽视活动结论,任何总结环节均遵循意义优先原则。例如,当以“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为辩题的辩论结束后,既要对辩论过程进行点评,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支持过圣诞”还是“反对过圣诞”均有其局限性,顺利得出“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辩证看待”的结论。其次,设计“序列化主题活动”,使政治知识学习“生动有趣”。主题活动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设计“好玩”的活动,有效“粘住”学生,或以序列化的问题引发主动探究,或以切身的体验引发思想共鸣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具象知识、内化知识,实现抽象概念的生动化。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脱离情景,直接提问容易给学生带来学习压迫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创造性与学习获得感往往受挫,长此以往影响其学习兴趣,从而失去学习动力。通过序列化主题活动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层次递进的几个问题,让思考呈现过程性,降低思考难度,缓解直接的、静态的思考带来的紧张感与突兀感。例如,在教授“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时,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争”为活动主题。课前引导学生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独立思考:一是你知道圣诞节或春节的来历吗?你是怎么过圣诞节或春节的?你为什么会过圣诞节或春节?二是圣诞节和春节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三是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应该怎么过?四是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课中以“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为辩题开展辩论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角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论证观点;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辩论节奏,调控辩论方向,实现预设目标。最后进行辩证的活动评价与升华。评价坚持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原则,升华抵达价值层次。辩论结束后,一方面评选出最佳辩手与团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支持过圣诞”还是“反对过圣诞”均具有局限性,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来看待。总之,政治学科视域下理性思辨性主题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有争议”的主题下、在“有意思”的活动中主动进行“有意义”的思考。

二、开展感性领悟型主题活动教学,养成关注习惯,提升情感领悟力,增强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感、爱憎感以及亲疏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4]对学生进行政治情感教育,就是促使他们在一定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产生一种深厚的、积极的情感。”[1]调查显示,部分高中生的政治关注不够,情感体验不足,感悟力较弱,政治情感淡漠。较多的高中生表示自己不太关心或者不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这与教学中弱化时政教育与学生缺乏情感感悟力有关。感性领悟型主题活动教学指向学生在现实情感体验中感悟政治情感。

首先,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政治生活的习惯。情感升华的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关注。按照这个原则,活动的“主题设计”“材料选择”与“形式的选择与组织”要紧扣时代脉搏。实践发现,时政演讲活动较为有效。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结合所学学科知识评论时政热点。时事热点或社会问题不仅大人关心,许多高中生也感兴趣。时政演讲活动能够激发高中生主动关心时事政治,增强其主人翁精神,有利于改善政治冷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并整理时事新闻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学科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并形成文字述评材料。二是实施阶段。利用政治课前五分钟开展活动,每次一位学生,确保全员参与。三是总结阶段。教师进行简评,对演讲者所讲的中心内容进行简短归纳;对其运用的原理与观点进行正误判断;指出其分析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其次,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力。关注时政是建立情感的第一步,还需要学生自身情感的深刻体悟。虽然理性认知越深入,越有助于更深刻地体悟情感。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不可等同,后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与情感感悟能力。实践发现,开展感性领悟型主题活动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力。该教学类型鼓励学生养成主动观察、思考与体验多维生活的意识与习惯,推崇以分享的形式感悟政治生活中的深刻情感。第一,选取感性主题与内容,创设沉浸式的政治情景。相较于其他类型来说,此类模式的主题与内容选择更加感性,尤其适合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课堂。例如“哲学与文化”模块中的文化部分。具体来说,为了加强学生情感体悟的深刻性:一方面要注意引领方向,紧跟时代,贴近时政,融入国家最新方针理论,用丰富多样的感性材料支撑感性情景;另一方面要注意贴近学生,符合实际,融入生活事例。以上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能打造出沉浸式的政治氛围。例如,在教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时,导入环节可精心设计沉浸式政治情景,依次播放“亚投行”筹建、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峰会硕果等多个视频片段,充分展现中国主导在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上取得的瞩目成就,学生沉浸其中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依托赏析分享,感悟政治情感。影视赏析集视觉、听觉、情感体验与人生思考于一体,是非常感性适切的教育资源。它既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的优势,又有隐形传达社会主流意识的特点。再则,情绪具有传染性,赏析分享的过程是同龄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当然,赏析分享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审视与内在梳理的过程,在反思与自我澄清中提炼观点,明确态度,从而生成价值,形成政治情感。因而,采用赏析与分享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表达真情实感,不仅影响他人,更能反思自己。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优秀影视作品,通过分享观后感、撰写小论文、绘制小海报等形式,凝练学生感悟。

三、开展体验真信型主题活动教学,模拟政治生活,体验价值选择,强化政治信念

政治认同不仅涉及外在的认知和情感问题,还包括内心的意志和信念问题。政治信念是指“人们对政治道路、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的信服和尊敬,并以此为行动的准则,在实践中不断坚守、巩固和发展,是实现政治认同的内在动力。”[1]知是信的前提,但信并不是知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不断地探究、质疑和辨析,通过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1]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一定程度上认同主导政治价值,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易受价值多元化现象冲击,这与政治认同教学中价值引领不足有关。教师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导致部分高中生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体验真信型主题活动教学也可以称作模拟体验型主题活动教学。在学生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创设仿真情景,模拟真实过程,设计行为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政治情境中体验政治生活,从而坚定价值选择,生成认同,获得真信念。这类课堂强调“环境熏陶”和“主动接受”,强调价值的自然生成、信念的自然扎根、活动过程的演绎自然推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会。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活动主题与内容要融合学科知识与现实经验。活动设计既要与课程内容的逻辑相吻合,也不能与真实的实践相冲突,更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能力水平。其次是扎实完成学科知识的预习。师生需要提前充分学习与积累学科知识,提前了解如何在体验活动中使用学科知识,从而让角色意识更强烈,让活动感受更真实。再次是活动实施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的行为活动是这类课堂的绝对主角贯穿整堂课,因此,有些教师担心课堂出现秩序的混乱与价值导向的偏离等问题。这的确是需要教师发挥作用的地方,但不能因此颠倒主次,不敢给学生“授权”。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才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价值选择的全过程。只要教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好程序性规则,就要相信自己能让活动完整又可控。

实践探索发现,此类教学尤其适合围绕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而展开。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在仿真情景活动中得到发展,学生切身感受国家制度运行,理解国家的制度设计,增强制度自信。基于教材和学情,着重探索出模拟联合国、模拟人大、模拟公司与模拟财政部部长等系列体验主题活动教学。例如,在教授“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时,开展模拟人大主题活动。学生在体会人大的运行机制的活动中自主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体验社会主义民主,验证和反思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升了民主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课前提供图片、文字与视频,让学生了解“人大”会议的流程和要求。然后布置教学任务,即全班共同审议与讨论班级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学生在前述基础上自愿分组,积极准备。实施流程如下:播放会议入场曲→引导班委前台入座→宣布会议开始→奏国歌→班委依次作上半学期工作报告→班长作下半学期工作计划→各小组代表提出议案→班委就近期工作接受全体同学质询→各小组组内讨论上半学期工作报告(草案)、下半学期工作计划(草案)及各小组议案(草案)等→全体同学举手表决上半学期工作报告(草案)、下半学期工作计划(草案)及各小组议案(草案)等→宣布会议结束。又如,在教授“联合国”时,可开展模拟联合国主题活动,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开展,学生扮演各国外交官,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作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大事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做出价值选择。

四、开展实践赋能型主题活动教学,增加参与机会,锻炼实践能力,磨砺政治行为

政治认同形成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以及政治参与。“只有主体内隐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真正转化为外在的政治行为,才意味着政治认同素养的真正成熟。”[1]因此,基于知行合一的培养要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习练政治行为,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最终目的。”[1]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实践的主动性不强,超过20%的高中生表示自己从未参与政治实践,他们普遍参与政治实践的次数为两次,且均不是自愿参与,而是被动完成学校布置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作业。这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轻参与技能培养有关。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真实存在重思想立场和政治观点培养、轻政治参与技能培养的现象,这使得部分高中生在政治参与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此外,高中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很少,校内主要通过团委和学生会参与政治活动,校外参与机会极少且缺乏指导。

实践赋能型主题活动教学指向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收获学以致用的感受,适合学生触手可及、操作性强的政治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型活动是培养高中生公共参与的有效途径。他们可以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高中生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开展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活动主题与内容的选择要具体,知识的实操性要强;其次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再次是实施过程具有针对性。为了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真实困惑。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高中生进行政治参与,转化为政治行为,锻炼参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其政治认同。探索发现,主题调研、校园实践与社区服务较有效。首先,主题调研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解决学生的真实困惑,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作为政治参与个体对于决策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认同。例如:在教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优越性的感悟,教师设计了三大主题调研。要求各小组自选调研主题,利用周末时间合作调研,并在全班展示调研成果。其次,校园实践活动。学校不仅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更是社会生活的微缩版。作为教学活动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学校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阵地。让高中生参与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丰富校园民主管理形式,满足高中生的参政愿望。例如,学习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后,在班级内举行“班干部民主评议会”,全班学生听取班干部述职报告,评定班干部工作等级,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再次,社区服务活动。高中生社区志愿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及社区公益事业开展的志愿服务。高中生积极投入社区服务,能开阔高中生的眼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有的学生参与所在社区的“翡翠城——喜乐元宵节”“打扫文化广场”与“核心价值观我来唱”等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宣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的学生参与“关爱留守老人”“社区图书室小小志愿者”与“社区公益课堂志愿者”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

调查发现,主题活动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第一是对政治理论知识与实操性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与灵活;第二是对争议性的政治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客观和公正;第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提高;第四是政治参与的次数增加,参与意识增强且体验良好。此外,教师的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观念有所转变,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一方面,教师学会平衡应试压力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具有促进政治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培育合格公民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充分挖掘操作性较强的主题活动,增加思政课学习的乐趣和智趣,为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高中生情感政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