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1]。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突出地位和强大世界影响的国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要求高校关注“劳创”融合,拓宽创新空间。高校作为培养正确劳动知识、情感、意识和精神的重镇之地,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激烈碰撞成为高校突破内涵式发展瓶颈的关键立足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口,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个“集合”,集知识、能力和创新为一体的多学科支持和多元资源协同的教育形式。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耦合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尝试和新路径。然而,有关研究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文章仅寥寥数篇,可见这两种“新生事物”的结合探讨仍属于探索领域。基于此,从把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在逻辑性入手,借助PDCA 循环相关理论,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深入探索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不仅仅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更是将劳动教育的目的与创新创业深度结合。创造与劳动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共同体,劳动中必然发生着创造,创造也在劳动中“茁壮成长”。高校逐渐发展成为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地,通过课程、校内外实践等一系列平台为劳动教育的扩展延伸提供主要发挥空间,借力校内外资源,发挥大学生创造性思考和思维的潜能。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衔接学生从高校到社会之间的过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可持续性更新教育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传授与获取到知识应用于创造的有效转变。由此可见,创业者现实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理想化亟需能力之间形成呼应,其中,创新精神位居高位。
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技能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三个方面[2],劳动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等内容的学习,感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意蕴,体悟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劳动知识技能教育着重促进劳动教育知识与劳动技能的掌握同向而行,将未来职业规划与发展纳入学习范围。在劳动实践方面,拓宽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借助多种形式劳动实践锻炼,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专业的实践学习中,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在抓实抓深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知识层面重点突出,更是逐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合作品格、求索能力和社会担当的一系列关键“骨骼”,以便让创新创业实践落实在更高端、更前沿、更具突破性的平台中。
根据以上对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诠释可以发现:二者都强调“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其实践的重要路径。在劳动教育中,实践活动是培育爱劳动、会劳动学生的重要媒介,通过实践课程和社会参与,反过来也会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更加充分的认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内外的发展均可作为借鉴,如百森商学院通过暑期创业项目、商业大赛、“加速器”项目等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在国内,有的大学建立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梦想小镇,实现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修德、在劳动中创造的多元协同育人诉求,为“劳创融合”模式的建立提供有益探索。
第一,“劳育课堂—双师型教师—双创课堂”一体化课程共享模式。该课程共享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专业教育整合阶段”“实践教学互学阶段”和“脑暴促进会阶段”。“专业教育整合阶段”的主旨是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在劳动教育理论教学、课程设计等专业教学时,能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华之处尽数汲取。“实践教学互学阶段”以“双师”教育为主导,重点是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案例和实践要求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中,明确劳动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相互借鉴。“脑暴促进会阶段”,在看完众多创新创业实践案例之后,师生共同组建头脑风暴小组会,并进行劳动实践。
第二,“师生合伙人”一体化课程共享模式。课题组的组建为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伙”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该模式的本质是将“双师”型教师和大学生共同纳入课题组的项目之中,以成为“合伙人”的形式推动课题项目的稳步前进。
第三,“高校劳创圈”一体化课程共享模式。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合应拓展到地区高校联动发力,依托区域之间人才、平台、学科等优势,遵循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建立多高校联合机制,为合作高校的学生共同提供时间平台、实习基地、“劳创”产地等一系列“高校劳创圈”。“双师”型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前景出谋划策,富集教学、实践资源为一体,实现两种资源相互转换、双向传播、互相借用,打造“劳创”双向人才。
第一,“政校行企协同联动”社会资源开放发展模式。一方面,“政校行企”协同联动育人平台成为新时代“劳创”深度融合的新尝试,不可忽视的是,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纷纷加盟成为以高校为主要载体的“劳创”融合机制的强有力组合支持。政府和高校的联动路径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推动“劳创”教育在此基础上的深度融合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行业与高校的配合是将“劳创”深度融合推向更高峰的有力举措。行业的精细化、专业性、高水平为高校“劳创”融合深厚的基础条件支持。“劳创”融合在初期时,缺乏一定专业人才的指导,行业的介入为“劳创”融合提供更为成功的实践经验和精准化的服务。
第二,“校友经济新风口”社会资源开放发展模式。
20 世纪末,吕世杰教授提出了校友经济这一理论概念,这一概念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打通学校和校友之间的良性通道,将“高校—校友—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结合起来,建立以校友为媒介,高校与社会可以自由、无障碍、实质性交流。同时,校友经济对“劳创”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助推力量,开放式的校友资源通过整合海内外优质课程体系、引荐优秀人才资源,以此形成卓越的多方协同格局。
第一,“互联网+劳创”一体化虚拟向导模型。《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鼓励,数字经济自此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具备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特征。“劳创”深度融合通过借力互联网的强大整合性、扩散力,将“劳创”信息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重要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劳创”为教育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提供更新迭代的机遇,教师可以同频线上教学,学生在流动的信息世界中寻找目标信息,即使是线下实践也会有更多学科的内容可以整合借鉴。多元立体化嵌入到“劳创”融合教育中,“互联网+劳创”便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大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培养。同时,“劳创”的学习需要“泛在化”,以此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通过微课、MOOCs 等形式的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开放的资源和平台,降低他们学习成本以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3]。
第二,“人工智能+劳创”一体化虚拟向导模型。
科技与“劳创”融合相对接成为新时代数字世界的关键砝码,其中人工智能是21世纪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专业技术。“劳创”在深度发展的时候更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引入新鲜血液,填补重要的技术缺口。近年来,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的学科广泛应用,该技术借助算法的力量解决学习、应用、识别等多重问题,此时此刻,它也正在揣度与人类合作交流的更多形式[4]。高校“劳创”在深度融合时需要攻克技术性难关,开启技术平台打造、科技信息共享等各类服务,为学生创造知识应用的机会。
结合“劳创”融合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解决问题入手,以课题组形式加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20 世纪中期,著名学者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提出了PDCA 循环理论,致力于周而复始地解决问题、质量完善与持续改进过程[5]。
P 阶段主要是“布局”。首先,通过选择项目课题,针对课题的大问题对现阶段该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一系列针对性调研,注重现实情况问题的挖掘意识和能力。其次,找出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的试验之后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具象化,借助定量或者定性的工作将其指标显著表达出来。再次,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确立相应的预案。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出来的最优方案则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式。最后,方案及时、有效、有规划地落地,完善细节成为最终形成的整体流程图,每一步骤会分解到不同单位或者组块去完成并因地制宜。
D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现实中不断流动和变化的信息进行方案再布局,并细化到每个个体的具体操作,最终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阶段中,计划得以正式实施,不仅考察了不同个体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能够考验其面对变化的应变能力。
C 阶段是对前面阶段目标完成度的总结和预判,确认执行方案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这样的检查不仅仅是在方案实施结束后,在方案实施的不同阶段,检查都会渗透其中不断提醒并做出修正,确保问题的明确性。该阶段通过效果检查、验证和评估等一系列操作对采集证据进行分析,当实施结果达到目标则判定方案正确,无须进行修改,然而当预期结果并没有出现或离预期结果相差较远时,那么小组成员应重新考虑方案的有效性,重新规划最佳方案。
A 阶段是思考阶段,对于一些计划中的成功经验将进行保留和加强,对于遗留问题将会进行下一循环的解决,以此巩固成绩,从而形成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形态。
从PDCA 循环角度来看,PDCA 循环与“劳创”融合之间存在同频共振点。首先,是PDCA 强调动态循环的流程,认证了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劳创”融合同样遵循此发展规律,从理论的学习到问题的发展,再到问题的实践与解决,从中提升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其次,大循环中的子循环也遵循PDCA 循环规则,组成有秩序、形成逻辑的结合体。大循环是小循环的根据和参照,小循环是大循环的分解和保障。“劳创”融合包括课程到实践到落地再到理论等循环,其中,以实践为例,实践中还包括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等小循环,以此构成多重循环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最后,大循环和小循环都遵循问题发现到问题不断解决的螺旋式持续改进的过程。高校“劳创”融合须参照PDCA循环的内在机理和本质,结合目前“劳创”融合的发展水平,通过不断地尝试,改进和总结到再尝试,再改进和再总结等一环扣一环闭路式上升的过程[6],直到精炼出最佳方案。
基于此,构建“预案规划—实施运行—过程监测—成果评估”多重PDCA 螺旋式上升循环结构,这对“劳创”的初成长至关重要。预案规划阶段主要针对“劳创”融合课程中主要出现的情况进行提前预估,着力发展必修、选修、通识、实践等课程内容及形式,注重培养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开拓二者共融的新局面。实施运行阶段将会进行理论课程教育和实践课程教学,包括各类“劳创”比赛、项目申请、产品落地模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劳创”的实践将以校内外联合的模式展开,该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创新劳动的意志。渗透式检查具备了过程监测和结果核验的双重作用,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检测性检查会不断反馈到教师和管理层面,在教育教学结束阶段,总体的效果检验现实预案是否达到预期成效。“劳创”融合在过程中和效果中出现的问题都会被及时上传,从而保证不遗漏问题。成果评估阶段是一个大循环中的最后环节,对上一阶段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修正,改良教学和实践计划,调整预期结果,更深层次贴切“劳创”本质与目标。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并不代表“劳创”融合的完成,“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劳创”融合所面临的形势也是不断变化的,面对沉积的旧问题和应势而生的新问题,“劳创”融合模式将会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循环下去,不断更新现状、厘正偏颇,促使“劳创”朝着无缝衔接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