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12-15 06:11:46王统勋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王统勋,安 雯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科技馆,甘肃兰州 730070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综合性、复杂性、功能性的系统,具有天然的环境价值和生态功能[1]。三江源地区等黄河上游的某些脆弱环节也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地位,同时该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形成了高原景观的精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复杂,这些动植物群落和黄河水(利)资源对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生态的保护,既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生态系统加快恢复的现实选择,还是协调水沙关系,保障黄河安澜的迫切需要[2]。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全长约5 464 km,流域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植被多样、气候类型多变。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治水治沙、流域内物种多样性保护等要素上。但因流域内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保护模式未完全形成、保护系统尚未健全,致使保护效率较低,保护效果不明显。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不仅强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还提出要加强黄河生态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3]。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包括前言在内的十五章节深层次地凝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方式方法等,这也标志着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进入新阶段。

然而,黄河各段先天自然条件不同,各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主要面临问题梳理如下。

1.1 上游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黄河源区、祁连山、甘肃甘南地区既是生态防护的警戒线、极地条件下的生物基因库,也是水资源的终极站和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青海为例,黄河源区域地处高原地区,草地占青海总土地面积的71.02%,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物多样性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面积2.5万 km2,理论人口只有1.3万人,游牧民不到8 000人;黄河源第一州果洛州面积7.64万km2,理论人口约22万人。长期以来,该地区产业单一,牧民主要靠原始的游牧业为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4]。近年来,高原地区旅游业逐渐兴起,大量涌入的游客也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该地区永久冰川雪地面积减少52%,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5.2%[5]。

1.2 水沙关系不协调,旱涝明显,防汛困难

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一大难题,黄河62%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河段,90%的沙量来自中游区域,水沙异源,水沙关系极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关系易导致旱涝明显,给沿岸的防洪防汛造成很大困难。在黄河中游的一些省份,尤其是黄河流域河南段甚至因水沙比例不协调造成泥沙淤积进而形成地上悬河,降雨稀少的年份,沿岸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地上悬河一旦决堤,人民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威胁。黄河下游滩区也是黄河流域防洪重点区域,涉及河南、山东2省15个城市,区域内人口近200万,耕地面积3 266.67 km2,滩区内设有避水台10 585万m2,撤退道路1 442 k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有46个年份发生过漫滩,平均约1.6年/次,相对滩区巨大的人口数量而言,防护设施数量少且维护状况不佳,如遇到严重洪涝灾害,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百万群众的转移[6]。

1.3 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黄河流域除发源地和上游部分区域还保留着相对原始的生产模式之外,上中游、下游包括但不限于甘肃兰州、河南开封等大中城市,都有着发达的城市规模和工业系统。一方面,黄河既要保证城市居民用水,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工业排污对于黄河生态的影响更甚,以兰州为例,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兰炼”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黄河兰州段上游建厂,并一直运营至今。此类大型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工序虽有明显改进,但其对黄河生态的污染程度仍不容小觑。

在前些年的调研的干支流部分河段中,有些河段放射性污染物水平较高,流域内各河流总汞、镉、铅、砷及六价铬等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值不稳定[7]。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一大特征是干支流水体质量有明显的差异。2016—2019年,流域内优于Ⅲ类水体的国控断面和省控断面不断上升,从50.0%上升至72.9%,而劣V类水体的国控断面和省控断面持续下降,从25.0%降至8.8%,黄河干流部分劣V类水体被全部清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的汾河、陕西的石川河和清涧河等主要支流,在近10年的水质监测中均为劣V类[8]。

1.4 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

作为华北天然生态屏障的黄河流域,发挥主要生态功能的是沿黄河带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人为和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国家在恢复沿黄河带植被恢复上投入极大,但部分地区的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淮海平原和青藏高原。在当前形势下,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2021年,黄河流域当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5.93万km2,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34.4%,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8.86万km2,风力侵蚀面积7.07万km2。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泥沙淤积,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大量的有机物其存在形式会发生改变,如土壤中的有机碳成分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会进入河流,影响生态的整体平衡。这些有机碳大多数会随黄河流入海洋,最终逸散至大气中,从而对大气CO2浓度及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1.5 宣传普及力度不够,沿岸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此类政策法规多在政府部门间和生产部门中发挥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系统尚未形成,并没有深入群众中,沿岸居民保留着较为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黄河水资源重利用、轻保护,对黄河流域生态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当前,网络系统和公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但普通民众仍鲜有机会接触这些政策信息。沿岸居民偏向于关注当地黄河给其带来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河流航运、休闲功能等便利条件,加之宣传不到位,导致居民易忽略对黄河的保护。调查显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约8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放牧不规范,上游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青海黄河源区域、祁连山脉一带、甘肃甘南地区均属于高原地区,该区域少数民族众多,蒙、藏、汉各民族交错杂居,牧区人口增长导致放牧规模扩大,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草地沙化严重,加之生态问题导致的猛禽数量减少,鼠患肆虐,造成高原草地被进一步破坏。高原旅游业的兴起,大量人员、车辆涌入高原生态脆弱地带,部分游客随意采摘高原植物,践踏草场植被,随意丢弃垃圾造成污染,破坏了原有的高原生态平衡。黄河源地区生态本就十分脆弱,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弱,恢复周期长,多重的环境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消化。

2.2 植被覆盖率低,水沙异源化明显

黄河主要水量来自黄河上游,但主要泥沙产生于中游区域,这种水沙不同源,水土流失严重,水量与沙量时空关系不匹配的现象致使黄河具有“善徙、善淤”的特点,并进一步加大了黄河河流防洪、防汛以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难度。作为水沙异源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有5种类型,分别是水蚀地表土质、风力侵蚀、降水型侵蚀(通常发生在强降水后,降水形成临时溪流导致侵蚀)、冲沟侵蚀和发生在天然洼地中的临时侵蚀,而导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3种:农业发展引起的森林退化;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的同时,还可能间接引起洪涝灾害;农业化学用品如杀虫剂、化肥等的使用会造成土壤剥蚀,进而引起水土流失。

2.3 相关排污监管力度不够,支流污染承载力弱

一方面,黄河流经的一些城市走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的低质量发展路线,在环境问题上监管力度不够,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排污企业抱有袒护、侥幸心理。另一方面,由于排污费用远低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成本,有些企业宁愿拿到合法的排污权进行污水排放,也不愿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导致黄河河流污染严重。此外,干支流污染差异明显,黄河干流流量大,水体循环周期短,污染承载力强。而支流情况相异,较小的水流流量和较长的水环境改善周期导致水体污染物密度大,水体污染指数居高不下。

2.4 气候持续变暖,植被恢复难度大

近年来,黄河流域内各城市都在积极恢复绿地以减轻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这一举措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但因气候变化,有些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特点致使植被恢复难度大,恢复植被的进程也十分缓慢。如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壤盐碱化导致地表植被难以生长,造成植被恢复困难的困境。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对策

黄河上、中、下游自然地理不同,流域内各省市的气候类型不一,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对各个流域段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并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3.1 加强源头保护治理,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首先,针对黄河源头的保护,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其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即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冰川消融和草地退化;科学总结过往生态建设的经验,并充分利用可借鉴既往文献研究资料;推进建设区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9]。

其次,当地政府决策部门要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黄河源头的生态保护问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相关政策。而非仅局限于眼前利益,重开发而轻保护,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实际执行中,可制定政策法规,限制普通游客的数量,对生态极脆弱区域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建立自然保护区。从长期来看,有效的生态移民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高原旅游业等服务业所组成的第三产业链条要上、下游联动,从旅游业本身到出行、游览、住宿都应贯彻绿色、生态、高质量的理念。

3.2 改善上中游污染现状,多措并举推进生态保护

黄河上、中游地区主要以甘肃兰州、河南开封等城市为代表,这一流域的生态保护主要可从以下策略进行:

第一,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排放标准,建立长效的河流水质监管机制,减少周围城镇工矿企业、生活废水、农业排污对于黄河水体的污染。

第二,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管理系统,保护黄河水体和沿河流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筑牢华北生态屏障;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并构建科学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推进其高质量转型发展[10]。

第三,在污染防治的具体过程中,加快推进“河长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确河长责任,建立污染防治清单。对于严重危及河流生态的大型工矿企业,应利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或搬迁,将环境危害度降到最低,对于屡犯不改的高排放企业,应予以处罚或强制性关停。

3.3 加大下游保护力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黄河下游主要指河南孟津以下的黄河河段,河长786 km,流域面积仅2.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11]。

黄河下游和黄河中游面临的问题有相似之处但略有不同,山东省作为黄河下游的主要省份之一,面临着河口淤蚀交替和三角洲盐碱化、水土流水、灌区沙化等问题。这一流域应科学构建黄河生态走廊,优化堤内滩区和堤外综合治理;加强引黄生态灌区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综合治理,促进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易形成上游保护、下游受益的模式,尤其是黄河源地区,往往会因保护生态价值而造成当地牧民、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利益损失。因此,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上、中、下游区域联动对黄河流域生态进行保护。

3.4 加强沿黄植被恢复,改善水土流失现状

针对水土流失这一问题,对于水土流失情况较轻地区,采用覆膜植被复种效果明显;对于道边水土流失,采用石质或合理覆盖物覆盖法是最佳选择;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径流区域,可以修建拦沙坝工程或梯田工程。

首先,继续加强黄河沿岸生态带植被恢复,增加人工次生林和草地种植面积,尤其是要继续加强堤防植树、堤坡植草、柳荫地生态林等工程。其次,加大梯田整修力度,修建治沟骨干工程,减少河道淤积,并修建淤地坝、塘坝、涝池、水坝等蓄水保土基本设施,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土流失已取得的成效。再次,及时做好河流疏浚、清淤,预防形成地上悬河等,加强对流域内诸如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库、大坝的管理,在保证沿岸居民用水用电的同时,加强设施调水、治沙功能,防止出现洪涝、断流灾害。最后,在牧区要适度限制放牧规模、规范放牧形式,合理放牧,减少植被破坏。

3.5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增强民众生态意识

黄河流域的居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沿岸居民作为一个生活在共同生态环境的群体,肩负着共同的环境责任和义务,通过持续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和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可以获得渗透性的效果,使得沿岸居民更加关注黄河生态,并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提出建议意见。在普通民众参与河流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前期信息公开,通过网络媒体等现代手段向全社会公布公开污染当地污染企业和污水排放点,给全民参与生态监督创造条件;加强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赋予公众足够的监督权和权力行使空间,打破公众被动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局面;加强监督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网站建言献策、相关APP线上沟通交流、政务大厅窗口投诉建议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局面,打通民众参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渠道[12]。

4 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也是人口主题活动的关键区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各省市执行力度、行业转型、基层、企业配合程度和民众参与度等维度,即从宏观、中观、微观上3个不同层级和维度之间相互协同并解决问题。各地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出台本省市的发展规划(纲要),并且根据相关政策开始展开具体的实际行动,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转型,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多彩黄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6
黄河宁,天下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黄河』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2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10
黄河知道我爱谁
当代音乐(2019年2期)2019-06-11 21:17:05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