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26652)
1939 年10 月,毛泽东在其所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 年9 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的时代课题。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而“工程”都是可以度量、测量的。本文认为,可以从“维度、高度、温度、梯度、硬度、尺度、量度”等七个向度对百年来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进行测量。
所谓党建的维度,在此指的是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也就是对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安排。
“重视建构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进行自我革命的一贯优势和优良传统。”[1](p120)从1921 年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前,党在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对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有益的探索,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开始起步。1927 年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构建了以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2](p333)1983 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将制度建设融入整党工作之中,1994 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3](p48),形成了“5+2”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更加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对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有“5+2”“5+1+1”“6+1”等不同的观点。本文取“5+2”之说)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强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思想从“三位一体”到“5+2”的历史演进,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对于党的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反映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说明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体现的是党的建设的全面性、多维性。历史证明,如果总体布局能够契合时代和实践需要,总体布局能够得以全面落实,“多维并举”,党的伟大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所谓党建的高度,指的是党建应具备的政治高度,或者可以理解为党建的品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党的建设的高度体现为理想信念具有坚定性、宗旨目标具有崇高性、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组织体系具有严密性、纪律规范具有严格性等诸多方面。
在实践中,要保证党的建设应有的高度,就必须要防范和治理党建中的庸俗化问题。党的建设中的庸俗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庸俗化、作风的庸俗化、思想的庸俗化,等等。关于组织的庸俗化,在历史上,由于党处于农村的斗争环境中,组织建设曾遇到极大的困难。1928 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的斗争》中曾提到:“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4](p74)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些地方党组织发展的家族化问题仍然存在。[5](p19)关于作风的庸俗化,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导致“主张无原则的和平、取消思想斗争”的“自由主义”腐蚀党的肌体,“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6](p359-361)关于思想的庸俗化,邓小平对之有着较多的批评。1960 年,针对“商店营业额多一点就说是毛泽东思想发展了,打乒乓球也说是运用了毛泽东思想”的现象,他强调“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7](p284)在领导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他反对“两个凡是”,多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抓住其理论精髓,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在当下,把“党建+”当成大箩筐,把所有工作、活动都贴上“党建”标签的现象,实则也是典型的庸俗化表现。
党建的庸俗化,消解党的建设的严肃性,影响党的先进性,降低党的权威性。破解庸俗化现象,提升党的建设到应有的高度,一是要掌握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保证党建作风的高度;二是要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保证党建的思想高度;三是要在组织层面对于对党内于不正确的倾向要开展斗争,净化政治生态,保证党建的组织高度。
党建的温度,指的是党的建设是有情有义的,是理解人、亲近人、指导人、帮助人,给人力量的。党的建设,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做人的工作,党建工作面对的不是僵化的教条和冰冷的事物,而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党的组织才能有团结力、感召力、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温度可以从四个层面加以说明:一是指导思想层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无产阶级苦难的深刻感知、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切体验,“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8]中国共产党寻求民族独立、致力于人民解放、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宽广胸怀与炽热的思想温度。二是政治宗旨层面。1944 年,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以此悼念牺牲的普通战士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工作中。三是在组织层面,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张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反对党内在党内斗争问题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在党内率先提出“党内生活民主化”的问题。在思想斗争上,他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确立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四是在共产党人的人格层面。邓小平曾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10]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集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格力量。他们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对人民展现着赤子之心,体现着一心为民的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11]
思想的温度、宗旨的温度、组织的温度、人格的温度,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民心基础、宽厚境界,党因温度而光辉伟大,温度为党助力添彩。
党建的硬度在此指的通过纪律、制度、规矩等硬性的约束加强党的建设,以铁面无私和严格的纪律对待违法乱纪行为,说明的是“从严治党”之“严”。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要建设“有铁的纪律”的政党,1931 年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强调“严格执行党的铁的纪律,是严密并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在群众中威信的方法……一切违反苏维埃法律对于革命有损害行为的党员,必须比非党员工农分子受更严厉的革命纪律制裁”[12](p635),由此“党内要严,党外要宽”成为一条重要的治党规矩。解放战争时期,1948 年9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以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以后,以惩治贪污腐败为切入点,整顿党的思想和作风。1985 年11 月,中央整党工作委员会提出,“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那种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讲派性不惜牺牲党性的腐朽作风。”“从严治党”一词首次正式出现在中央文件之中。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正式把“从严治党”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党中央以不辜负党、不得罪人民的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四个服从”“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的政治理念明确了党内的政治规矩。这些有“硬度”的管党治党举措,改变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现象,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
从历史经验来看,确保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是要完善党规党法,保证治党有规有法可依;二是要严格落实,其中特别要防范中国社会人情关系潜规则对于制度的腐蚀;三是要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四是要教育党员养成自觉遵守党规党法的政治自觉。
党建的梯度,指的是“在党的建设上,在对全党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党内不同群体与对象又有不尽相同的、区别化的治理策略”,形成一个“在统一规定的基础上各方面要求随党内职务与地位相伴上升的梯度化的治党格局。”[13]
梯度变化,一般指事物在一定方向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但是从普通党员到领导干部再到党的领袖,其政治修养、理论修养、能力水平以及担负的政治责任,客观上呈现出递增的梯度变化。列宁的这一论断为人耳熟能详:“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14](p151)显然,在列宁那里,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呈现的是一个梯度模式。干部是政党的精英,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特别重视“关键少数”的作用,他多次引用斯大林“干部决定一切”的论述,说明进行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好的干部的道理。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邓小平强调“我们先从对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规定开始,再逐步地作出关于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的一些规定,克服特殊化。只要高级干部带头,这个事情就好办了。”[2](p216)习近平总书记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也强调“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15]这些都是梯度化治党实践的理论表达。
梯度化治党原则的实践依据是“党员人数的众多、党员素质的参差”的基本党情,契合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以上率下的中华文化传统,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重点、抓关键的辩证法,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当然,抓“关键少数”决不意味着对于普通党员放松要求,党的队伍梯度化格局也并不意味着普通党员的修养、能力就一定弱于职级高的党员。
党建的尺度在此指的是党的建设要务实、管用,把握好分寸,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带来严重危害的政治实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其主要表现是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做表面文章而脱离实际。毛泽东曾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层次上对于形式主义进行过深刻批评。1930 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4](p111)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尖锐批评说,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9](p839)邓小平素以务实著称。1992 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对于讲空话、文山会海、长篇大论、繁文缛节等形式主义的东西提出严厉批评,强调“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16](p381)关于政治理论学习,他认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16](p382)早在1988 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曾疾呼:“干部学习不要搞过去那种读报式的、摆龙门阵式的方法,学那种空头的政治没多大意思,那种学习我也不提倡。”[17]
形式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体制的原因,在党的百年史的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对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虽然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反对形式主义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但对其的治理仍需要久久为功。即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中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现象仍时有发生,扫除包括形式主义在内的“四风”仍然任重道远。形式主义还具有渗透性,表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政治建设来讲,形式主义为官僚主义乃至“两面派、两面人”的存在提供了掩护;从思想建设来讲,形式主义易使理论学习变成学习者的一种负担,造成学习厌倦。邓小平曾批评说:“过去搞的一些运动,比如学理论,学来学去,就是不结合实际,结果大家厌烦了。”[2](p195)从组织建设来讲,形式主义能够遮蔽组织存在着问题;从纪律和制度建设来讲,形式主义易造成纪律和制度的“悬浮”“空转”“失灵”,掩盖失职失责以及腐败行为。总之,形式主义造成理想形态的党建与实然形态的党建落差巨大,使党的建设的尺度失准、失效。治理好形式主义,才能校准党建的尺度。
党建的量度在此指的是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标准。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共产党的存在价值给出这样的解释:“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相信工具论。”[18](p373)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也提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7](p218)“工具论”说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成效必须体现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效上,否则党就会变成无效的工具,党的建设的这一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说明能否很好地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是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
基于党是人民的“工具”的认识和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党的建设的要求,党的领导人们曾有着不少相关的论述。毛泽东在1942 年《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中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9](p467)邓小平明确提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他还在不同时期就不同问题分别强调说:科研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这是“衡量一个科学研究机构党委的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2](p97);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离开这个主要的内容,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2](p150)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生产经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这些讲话都是对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功能、对于党的建设功能的深刻揭示。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伟大”,说明任何单一的度量或测量都难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上文所列的七个方面仅仅是对于伟大工程的几个向度的度量或测量。对于伟大工程的更全面、更准确的度量或测量,当然还需要理论界共同作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