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难点分析

2023-12-15 03:33安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日语专业

安蓉

引 言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近300 所,院校等级覆盖双一流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各个层次,整体教育力量较为雄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商务活动开展及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但是由于多元因素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难点问题,对人才培养实效产生一定影响。分析这些难点问题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是教学改革推进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高校日语专业开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发生明显变化,高校层面在日语专业方面的调整力度也不断加大,部分高校开始撤并日语专业,也有部分高校开始增设日语或相关专业,更好地适应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特征,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但就整体上而言,不同高校之间的日语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横向专业构成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人才素质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偏差,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2.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人才需求动态变化特征是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导向,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应用,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产生直接影响。当前中日经济、文化交往仍保持较高水平,双边交互类型更加多元化、更加细化,由此使得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出现新型特征:一是高水平专业性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语言学、文学、翻译、社会文化、商务交流、技术交流及应用、旅游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以高层次日语人才作为支撑。二是人才需求类型更加细化,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知识应用能力,又要具备跨文化思辨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满足各个产业国际交流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同方面的促进作用。三是对复合型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能力外,还要能够具备计算机和信息应用、数据分析、科技前沿把握能力,及较好地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满足相关企业复合型人才需求。

3.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导向

在日语人才需求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同样需要进行深层次改革。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应当明确如下导向要求:首先要坚持能力培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导向,日语同汉语言、英语课程相同,具有人际交流传播、知识传播载体和技术创新载体等多种功能,在专业人才教育体系中,不仅要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应用能力,还应当借助新型教学方法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其次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利用混合式教学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特征,为学生创设多元学习场景,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性做好学生学术品位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最后是坚持主体转变原则,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高校日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人才需求方向转变的驱动

中日两国是重要邻邦,各领域交流活动较为频繁,务实化合作居于主导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领域性较强,又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相关调研显示,高校逐渐加大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科技与信息日语等课程开设力度,适应人才需求特征,加大人才培养转型力度。但是在这些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同时强化教学模式改革,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形下,学生难以适应综合学科学习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效应难以体现出来,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优势,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2.混合式教学具有明显优势

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化教学基础上产生,是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统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虽然在实施途径和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但是通过二者的有效衔接,能够充分彰显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实现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桥梁对接。当前高校日语人才培养逐步朝向应用型、复合型转变,由传统的文化和商务交流场景逐渐细分至电子商务、旅游等方面。混合式教学能够根据不同课程、不同课节内容对具体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调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教学改革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高校日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难点

1.教学流程重构

教学流程重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的基本特征,尤其是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方式时,将传统的知识教学环节前移,由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间则更多地应用于小组讨论或项目分析,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但是教学流程的重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型问题。例如部分专业课教师信息化平台应用能力有所不足,所制作的微课与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关联性不强,微课内容只是简单地将理论要点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没有添加对应的图片和视频内容,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对于学生而言,多数学生对课堂学习依赖性较强,没有能够积极适应混合式教学流程转变的现实要求,课前自主学习存在应付态度,没有能够深入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没有主动查询相关资料,更没有对知识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形式也发生明显变化,但如果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不够积极、深入,也会对教学组织和效率产生影响,难以实现新型日语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内容更新

日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流程重构属于形式上的变革,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则是在内涵层次的适应性变化,必然对教学形式应用产生显著影响。教学内容更新是由专业课程科目变化和教材版本更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影响。首先是教学内容更新使得对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内容更新和混合式教学应用要求重新设计。其次是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也会对学生思维定势产生影响,单纯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必然无法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在当前多数教材版本中,主要是以语言、艺术、心理哲学、跨文化交流、日本文化和文学等内容为主,在全球化、和平、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内容明显较为薄弱,涉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国际视野方面的内容更是明显缺失,这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然会产生桎梏。同时,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跨学科专业素养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产生主观偏差,这对教学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3.教师角色重构

教师角色重构是日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得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知识转化效率较差。混合式教学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更多是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对主导地位的认识产生偏差,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对立起来,放弃了主导地位概念中内涵的“主要地位”,忽视了教师应当处于关键位置,使得混合式教学重心产生偏差。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对主导地位具体实现形式认识不够清晰,将主导地位实现等同于课堂指导或总结,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全流程的引导作用,也会使学生忽视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拓展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出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优势。

4.学生角色重构

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不断细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使得学生学习目标导向与专业选择诉求之间产生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环境较差情况下,部分学生也会对专业课程学习失去信心。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学生在教学流程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从思想层面转变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当前日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就是只要求学生做好课前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课后任务,但是对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流程,并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却没有对应的评价标准,或者没有能够开展对应的评价活动。学生只是在教师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必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由此也对教学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5.评价导向偏差

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导向,也是教学改革成效水平评估的基本依据。在当前多数高校日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相对较为滞后,导向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这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评价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集中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对教学质量评估重视不足,教学方法应用能力评估不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以上级领导考核和同事互评方式为主,缺乏学生评价环节,由此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二是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仍旧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缺乏过程性评价环节,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态,无法及时优化教学设计,必然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影响。三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仍侧重于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缺乏应用能力评价和思想素质评价,没有体现出混合式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和思想引导方面的优势,同样会对人才培养成效产生影响。

高校日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突破路径

1.灵活设计教学流程

在当前混合式教学应用更加广泛、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效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确保混合式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性设计教学流程,避免由于形式固化产生负面影响。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基本要求,还应当强化学生操作与协作技能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交流与创新能力培养等。结合教学内容,在优化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设计的基础上,灵活性组织线下教学,将课堂测验、小组讨论、项目设计与仿真、总结反思、话题讨论等形式纳入线下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场景。在课后拓展环节,则需要提升学生习惯养成、交流互动、数字化阅读资源查找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成效。通过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才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混合式教学改革应当突破的重点问题,在线上教学组织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素材,积极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日语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源查询途径,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方面的资料,在资料整合分析过程中,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在部分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困难的章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MOOC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当前已上线日语相关课程20多门,覆盖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语音、实用交际日语、日语高级视听等细分类型,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同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资源库,将社会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图文、视频资料上传至数据库,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3.重新认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高校日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中,要切实彰显应用优势、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从教师层面入手,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这方面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理清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的关系,明确学生知识建构理论指导意义,做好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活动模块,确保线上学习与课堂混合教学有机结合。其次是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化对教学视频的重视,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群体特征自己制作相关内容,尽量不要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微课资料,避免出现内容针对性不足、学生重复观看等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当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为小组讨论等环节做好准备。最后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讲解现象,利用云教学平台提出问题,根据后台分析结果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确定小组讨论主题。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尽量不要直接参与讨论,在学生进行集体汇报后,再进行相应的点评。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新认识和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充分彰显混合式教学优势,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支撑。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是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的,尤其是在课前自主环节,当前多数学生依然缺乏主动学习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学习预期,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组织的方式,围绕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利用思路指引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等。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或辩论教学法等,为学生提供辩论活动场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深层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深层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全方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系统优化,是确保混合式教学优势彰显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在教师评价体系中,要适当纳入学生评价,并合理确定评价权重。其次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在学习动态数据采集和整理方面的优势,构建学生动态化学习曲线,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流程。最后是在评价体系中,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思想素质评价,明确新时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要求。

结 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产生的,以线上微课教学、MOOC教学等为支撑,与线下教学形成良好对接,并推动线下教学方式不断创新的新型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推动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发生转变,具体应用方式也更加灵活,由此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支撑。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混合式教学应用要点,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以此为日语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日语专业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