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2023-12-14 06:07高凤云叶菁菁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情条目维度

高凤云,吴 曼,张 会,叶菁菁,王 波

(1.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安徽 铜陵 244061;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接受和认可,以及对所要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与职业目的肯定评价[1-3]。护生的职业认同是指接受护理专业教育后,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职业的认同水平,对护生的职业规划和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医疗服务达不到患者预期目标,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下降,继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导致护士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高职专科护士是壮大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其职业认同水平偏低护生可能会选择中途转专业或毕业后产生职业倦怠,甚至离职,导致护理人才流失[5-6],从而会影响护理质量[7],阻碍护理事业的发展。德国哲学家Robert Vischer对共情的定义:是指个体站在他人角度理解其情绪情感状态并能产生类似的情绪体验,是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能感知他人情绪引起内化的心理过程[8]。本研究以高等职业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护生在接受护理专业教育后他们的职业认同和共情水平,了解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所高等职业学校1 73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知情同意;(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 18 岁;(2)近6 个月内有心理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制人口特征的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父母支持情况、父母文化程度、毕业后去向等。

1.2.2 护生职业认同量表 该量表由郝玉芳[9]编制,包括社会说服(含2个条目)、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含2个条目)、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含3个条目)、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含4个条目)、职业自我概念(含6个条目)5个维度17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很符合”到“很不符合”,分别赋值5~1分,总分85~17分。12题为反向题。总分越高表示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895,折半信度为0.842。

1.2.3 Jefferson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 原量表由Hojat等编制,已广泛用于医护人员的共情水平评估。其中文版量表由国内学者邱志军等翻译[10],该量表包含换位思考(含2个条目)、情感护理(含8个条目)和观点采择(含10个条目)3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有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量表釆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7~1分,总分140~20分,总分越高表明护生共情水平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折半信度为0.905。

1.3 质量控制本研究采用电子版问卷星问卷,以二维码或链接形式发布问卷,采用统一指导用语。调查前先随机抽取8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结果反馈全部能理解问卷内容。正式调查前先培训班主任和班长,在他们配合下进行正式调查,共回收问卷1 762份。两人核对,剔除无效问卷30份,有效问卷1 7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29%。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分类变量,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定量变量,两个独立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间职业认同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护生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的相关性,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职业认同的预测因素,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1 732名护生,其中男生236名,占比13.6%,女生1 496名,占比86.4%;18~21岁的1 209名,占比69.81%;22~25岁的523名,占比30.19%;居住地:城市259名,占比15%,农村1 473,占比85%;担任学生干部的396名,占比22.9%,未担任学生干部的1 336名,占比77.1%;独生子女342名,占比19.7%,非独生子女1 390名,占比80.3%;喜欢护理专业1 623名,占比93.7%,不喜欢护理专业109名,占比6.3%;毕业后本专业职业1 118名,占比64.5%,继续深造422名,占比24.4%,非本专业职业192名,占比11.1%。

2.2 职业认同和共情水平的得分情况职业认同总得分为(66.47±10.41)分、平均得分为(3.91±0.65)分,接近中位数(中位数是4)。5个维度中社会说服维度得分最高(超过中位数),平均得分为(4.15±0.80)分;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维度得分最低,低于中位数,平均得分为(3.42±0.72)分。共情水平总分为(95.52±15.24)分,平均得分为(4.77±0.76)分,换位思考思考维度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6.11±0.88)分,观点采样维度次之,平均得分为(4.81±0.80)分;情感护理维度得分最低,平均得分为(4.40±0.93)分。详见表1。

表1 护生的职业认同和共情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2.3 护生职业认同的单因素分析对护生职业认同得分进行比较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职业认同水平高于男性;担任学生干部、喜欢护理专业、得到父母支持、毕业后留在本专业工作或继续深造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喜欢护理专业、父母不支持、毕业后不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护生,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的单因素分析(t/P)

2.4 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生的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与共情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是0.17、0.11、0.08、0.27、0.14、0.19,均P<0.001),详见表3。

表3 护生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的相关性(r值)

2.5 护生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探究一般资料、共情水平对职业认同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将一般资料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性别、是否学生干部、父母是否支持、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去向以及共情水平和其各维度得分作为自变量,职业认同总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专业、共情水平总分、情感护理维度和换位思考维度对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4)。

表4 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

3.1.1 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总得分为(66.47±10.4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曹楠[11]等对高职护生和伍媚春等[12]对本科护生调查结果,这可能和样本的差异性有关。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可能原因:首先,我校护理专业是安徽省高水平特色专业,近三级护理专业使用的是护理高职高水平专业建设时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很好地处理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等多种关系,体现了现代护理专业要求和行业要求,并凸显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点。该培养模式让护生在校期间:接受专业入学教育、在仿真实训教学环境中训练、早期接触临床、跟岗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知识教育、职业规划等系列专业教育。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思政等多种教学手段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通过典型人物事迹、榜样的故事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其次,因近三年新冠疫情,医务人员在抗疫期间的无私奉献精神鼓舞护生的职业自豪感[13],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尊重与支持也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综合以上分析,提示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继续加强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认同水平培养,实现课程思政覆盖全课程,培养护生职业精神,增加走进社区、养老机构、健康行等实践活动,引导护生积极认知和评价护理专业,提高职业成就感,坚定职业信念。

3.1.2 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人口特征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护生、学生干部、喜欢护理专业、父母支持、毕业后从事护理事业的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护生、非学生干部、不喜欢护理专业、父母不支持、毕业后不打算从事护理事业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女护生,这与王慧敏等[13]研究结果一致。访谈原因有:大部分男生不是喜欢和认同护理专业,而是看重就业前景才选择就读护理专业;有一部分男生填报自愿是完全源于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灌输,自己并未认真考虑过,入学后也不主动去了解护理专业;还有社会对男护士存在偏见等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培养男护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这样才能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整体水平。学生干部因有更多机会与教师、前辈交流互动,通过其在工作中实际感受领会职业魅力,这就要求护理专业教师要以身作则,并多与普通学生交流,也可请优秀学长进课堂分享自己经验和体会。父母支持的学生职业认同得分高,这说明职业教育得到家庭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可建立家长群,辅导员及时与家长交流护生在校表现,共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自己喜欢护理专业,这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会主动去了解护理专业,对护理职业前景充满期待,学习过程中感知和评价护理专业会更趋于积极态度。如果是由父母或他人帮助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护理专业认知不足,甚至不认可,也不做职业规划,导致他们表现学习倦怠。毕业是否从事护理专业也会影响其职业认同水平得分,建议学校安排护生早期、多次接触临床,观看真实的临床案例,熟悉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同时,护理教育者应采用整体护理教学设计,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使其在跟岗实习期间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护理职业的成就感。相关影响因素提示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加强职业情感教育和投入,引导护生理解护理专业价值,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发展,指导护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而不断提高职业认同水平。

3.2 护生共情水平有待提高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共情总分为(95.52±15.24)分,低于曹晓娜等[14]本科护生调查结果总得分(106.26±14.33),提示高职护生共情水平低于本科生,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学生在校理实一体教学时间只有两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公共素质课程占比不少于总课时25%,护理专业课程多,课时占比多,多数学校把人文类课程列为考查课,课时占比相对偏少,教师对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也不大,不能保证人文素质教学质量,进而降低护生共情水平。共情水平三个维度中,情感护理维度得分最低,说明护生对他人情感不能给出相应的反应,可能与护生临床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低有关,这就要求护生学会以病人的立场及角度来看问题,进一步提高情感护理。因此,护理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护生共情水平的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相关专业素质课程,将共情水平培养融入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把护生共情水平加入教学考核评价中[15]。

3.3 护生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共情水平呈正相关(r=0.17,P<0.01),即共情水平越高则其职业认同水平就越强,这与毛真珍[16]研究结果相似(r=0.32,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情中的情感护理、 换位思考可以预测职业认同水平。护士的共情能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轻工作压力,高共情的护士往往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17-18]。共情水平高的护士更易体验病人的困境与痛苦,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教育者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人文素养课程改革,以提高专科护生的共情能力,进而改善其职业认同水平。因此,加强护生的共情水平培养很重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训课采用仿真模拟教学,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的认同感。

4 小结

本研究高职护生的共情水平影响其职业认同水平,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护生的共情水平教育,进而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为社会培养稳定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共情条目维度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