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学隐含读者角度看《伤寒论》 《金匮要略》内容体例

2023-12-14 21:49:59赵东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杂病论条文黄帝内经

赵东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隐含读者是接受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作者在创作时心目中所设定的理想读者,作者不知不觉受到隐含读者的影响,会根据其背景与条件来规划作品内容及体例[1]。如果能够了解一部作品的隐含读者,或许更能理解作者对作品内容及体例设置的原因,进一步了解著作特点。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2]序言既点明写作的原因和过程,列举所借鉴的书籍,如《黄帝内经》《难经》等,也提出愿望,即期望读者能见到疾病了解根源。最后一句,指出《伤寒论》所认可的理想读者,即能探求其所搜集的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等书者,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可见,《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所认可的隐含读者就是能够探求《黄帝内经》《难经》等古代中医经典理论且有相关中医理论基础者。正如《医宗金鉴》中指出:“《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黄帝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今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3]说明《伤寒论》在创作中化裁了《黄帝内经》的内容,是对《黄帝内经》深奥理论的创造性阐释。其次,张仲景身处汉代末期,思想受到汉代文化影响,所以,能够深入理解汉代文化思想,是《伤寒杂病论》隐含读者所具有的另一背景条件。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便能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容及体例设置的意义。

1 从隐含读者角度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关系

正因《伤寒杂病论》的隐含读者为了解中医经典理论与文化思想的人,所以张仲景对于内容的设置与《黄帝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经典著作及思想有密切关系。

1.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内容上的相关性

首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保留了《黄帝内经》《难经》及《阴阳大论》等经典的原文。如《伤寒论·伤寒例》中第二段,即明确写道:“《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2]直接引用《阴阳大论》的原文。《伤寒论·伤寒例》中“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一段,与《素问·热病论篇第三十一》内容完全一致,被作为六经辨证的大纲。《伤寒例》中所言“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2],与《难经·五十八难》相同。《伤寒论·平脉法》中“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2],与《难经·五难》经文内容基本相同。

其次,二书内容有明显从古代经典中总结变化而来者,如《伤寒论·平脉法》中“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藏伤,故知死也”[2],与《难经·十五难》“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4]内容上的联系,一目了然。其他四季脉也是如此,可见与《难经》理论的关系。

1.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与古代经典著作理论上的相关性

《伤寒论》《金匮要略》与古代经典间的联系,更多地表现在其理论上。《黄帝内经》在阐释脉、证时多结合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理论,且包含了中医基础内容及文化思想,这些都可作为《伤寒杂病论》病、脉、证、治的理论补充。所以,可以用《黄帝内经》理论来阐释《伤寒杂病论》中病、脉、证与治。《黄帝内经》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是在此基础上的方证结合。

其中,有从文字内容即可见到的理论联系,如《伤寒论·辨脉法》中所言:“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2]与《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中“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和“肾藏志”理论相合[5],可以解释“狂言为肾绝”。《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云:“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6]可用《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中理论解释:“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5]

但多数则是无法从文字发现其联系,如《伤寒杂病论》中病因病机理论与《黄帝内经》的联系,经方对于《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的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方法对《黄帝内经》治则治法的继承,再如因势利导原则的运用,标本先后治法、针刺理论的应用等,都是需要在对《黄帝内经》理论全面掌握、融会贯通的前提下,才能正确理解《伤寒杂病论》中的诊治与组方用药思想。此外,还有汉代及之前文化思想的影响,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等理论,只有完全掌握这些内容,才能把握《伤寒杂病论》思想,真正做到以《黄帝内经》《难经》理论来解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

2 从隐含读者角度看《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行文与体例

既然隐含读者为掌握了解经典中医著作理论的人,则作者既在文中点到二者间关系,又不需要处处以《黄帝内经》等理论进行详细阐释,读者可运用自己的理论,将其中空白处进行联接或填充。这些内容确定后,文本真正的意义才会显露出来。这也是作者篇首列出大纲及选择条文体的主要原因。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篇章间联系

《伤寒论》中的“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及《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为二书的提纲式内容,这些内容都与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关联着书中其他内容。

“辨脉法”“平脉法”中对脉论的把握,是后面各章节“辨脉”“辨证”的基础。如脉象的辨别与病位、病性、病势及预后的判断[7],如脉的阴阳与表里脏腑的关系,脉证关系,脉时关系,治疗或误治与脉象间联系等,皆可作为后面篇章的纲领性内容。其中对脉象的描述,也为后面辨别阳结、阴结及阳气虚衰、气血衰微提供参考依据。

《伤寒例》,一方面,以《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理论为基础;一方面,作为各篇内容总的大纲与提要,将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与《伤寒论杂病论》内条文联系起来。这使得熟悉中医理论、理解传统文化思想的隐含读者能将之串联为一个整体。

《伤寒例》中体现了与《黄帝内经》相同的天人合一思想,开篇列举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指出天之气对人体及发病的影响,并提出判断疾病需先分辨时行疫气与伤寒、温病等,且因气候应至不至、未应至而至、至而太过等皆成病气者。紧接着指出土地、居住条件等对于疾病的影响,并让读者结合《黄帝内经》来详审地理不同而致疾病各异,指出“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2],从自然、地理方面来确立治疗疾病的天人相应原则。作为《伤寒论》大纲的《伤寒例》,也与后文篇章有密切关系,如以《黄帝内经·热论篇》为基础的六经脉证,为后文六经脉证的典型纲证,六经传变时间与规律也与后文一致。接下来的病宜早治、否则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既在逻辑上与前六经传变紧密联系,也与篇章中的坏病、死证等相对应。下面内容也是如此,一则以《黄帝内经》《难经》等理论为基础,一则与后面篇章内容紧密联系,为后面篇章的提要大纲,联系起古代经典理论与《伤寒论》中各个条文,让读者通过自己对古代经典医书的理解而将各部分内容融合为一个整体。

六经脉证与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治法总结,又与《黄帝内经》治法治则理论一致。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则既有天人相应的内容,如对天气“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的讨论,也有人体与邪气辩证关系的探讨,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一致。

2.2 《伤寒论》条文间联系

刘渡舟先生云:“《伤寒论》的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或互相补充,或互相对比,或互相发明,做到了文以载道,以尽辨证论治之能事。为此,凡是学习《伤寒论》的,就必须弄清其条文的编排目的和意义。从而才能登堂入室以窥仲景著书的精神实质,而使学习《伤寒论》有更大的收获。”[8]条文体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比条文间的异同,如相同处方条文间的内容、同一经病不同脉证间的异同、相关脉证间的异同,或者不同经病相似脉证间的异同,相同治法所带来的结果异同等,结合读者所掌握的《黄帝内经》等理论,以判断这些脉证异同的背后病因病机,并与治疗方法与处方相对照。

如《伤寒论》中“背恶寒”一证出现两处,一处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一处为少阴病附子汤证:“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虽二者都有背恶寒,但一则轻重程度不同,二则相关症状不同。《黄帝内经》云:“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且背为足太阳经所过,主一身肌表。所以,阳虚或肌表失于温煦则可能导致背部恶寒。白虎加人参汤证有无大热、口燥渴、心烦等热症,可知热已深入,虽有背恶寒,非阳虚恶寒,而是“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疏肌,故微恶之”[3],而少阴病中“口中和”,说明口不燥渴,全无里热之象。《黄帝内经》曰:“‘背为阳’,背恶寒则阳虚阴盛,寒深可知……灸之以助阳消阴,与附子汤以温经散寒。”[3]

再如《伤寒论》59条云:“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伤寒论》60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伤寒论》61条云:“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三个条文中有相同治疗方法——下后复发汗,但导致结果不同:一为两伤津液,致使小便不利;一则出现表里阳虚的振寒、脉微细;一则阳虚阴盛、虚阳扰乱而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反安静,脉沉微。相同句式提示相同治法,语言异同鲜明,考察同样的治法可能引发的不同症状及背后的病因病机。而59条“亡津液”之病机,又可结合《伤寒论》58条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小便通利”便是“阴阳自和”的一种表现。“亡津液”,除了可能出现“小便不利”外,还有可能出现“大便难”“大便硬”等阳明病症状,在以下两则条文可见:“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从中可见,《伤寒论》条文间通过纵横联系,构成一个严密的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定位网络中的症状、脉象、病因病机或治疗方法,以实现确定的疗效。

3 结语

由以上可知,条文体可调动隐含读者最强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按照中医理论内容将不同条文以各种方式联系、填充,而且能以条文间不同的对比、组合方式来最大化展示细节,说明脉证及病因病机。

提纲内容将伤寒六经辨证与《黄帝内经》《难经》中医理论相结合,条文体间的相互联系、对照与补充,又需要以经典医籍内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而揭示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方法,因此作为《伤寒杂病论》的隐含读者或理想读者,即深知古医籍中医理论及理解古代文化思想者,才能深入了解与解读《伤寒论》诸书,并从中有深切体会,在临床中更好运用。

猜你喜欢
杂病论条文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