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红心
山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乔红心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运城044000)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探索和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介绍了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从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支撑、旅游产品开发等分析了山西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山西省;发展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将旅游业与农村发展相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发展模式。乡村相较于城市,可以让人们远离喧嚣,欣赏和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乡村旅游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2]。因此,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所追求的目标。但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尚未达成。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这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助推山西省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修建道路、改善供水供电等民生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设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向“农业+旅游”“农业+休闲”等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农林牧等产业的潜在优势,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推进乡村自然生态建设,而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又能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3],二者相辅相成。为了实现乡村旅游持续推动乡村发展,需要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这样就能培育乡村居民保护居住环境和自然生态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提升乡村自然生态建设水平。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山西省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太行山脉横贯全境,景色壮观;还有许多湖泊和湿地,如伍姓湖和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观赏鸟类和欣赏自然美景的好去处。山西省的乡村地区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山西评弹、山西梆子等,让人领略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山西省乡村地区有祁村古镇、赵堡村古戏台等历史遗迹。因此,山西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
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 500万人次,营业额50亿元以上,带动15万农户,吸纳22万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20亿元[4],山西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不俗的成效。据《山西日报》有关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山西省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6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50个。以上种种数据揭示,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前景广阔,发展势头强劲。
近些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专业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在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2.1 旅游项目规划不合理
2023年以来,国内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大众旅游热情高涨,因此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有利于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山西省部分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未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情况进行旅游项目设计,而是盲目跟风建设。例如,山西省部分乡镇地区建造了很多水上乐园项目,并且这些项目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近,造成一定范围内乡村水上旅游项目饱和。由于山西省是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省份之一,旅游项目未结合地方实际,从而造成供大于求的情况,无法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经营。
2.2.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游客的旅游决策和重游意愿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良好的卫生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舒适的食宿条件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影响因素。山西省地貌类型多样,施工建设难度大,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极大挑战。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兴建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山西境内大型运煤车较多,对路面损坏较大,农村道路路况相对较差,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除此之外,山西省乡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2020年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大数据报告》显示,山西省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
2.2.3 专业人才短缺
随着我国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科技运用的需求不断增大,现代农村和旅游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人才正在成为左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山西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45年,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0.93%,这反映了十年来山西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然而,现代乡村旅游经营项目涉及范围广、构成成分复杂,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正是当前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所缺少的。在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造成了大量“空心村”“无人村”,农村留不住人才,乡村产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2.2.4 产品趋于同质化
山西境内文化资源丰富,比如黄河文化、山岳文化、佛教文化、根祖文化、红色文化、戏剧文化、边塞文化、晋商文化等,类似的特色资源不胜枚举[6]。但由于缺少对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使得许多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趋于同质化,并且许多产品还停留在低水平、初级化的阶段,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条。
乡村旅游产业链创新能力不足。以景区的纪念品为例,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忻州古镇、碛口古镇、张阳古镇等旅游景点,游客买到的纪念品大都是款式雷同、千篇一律的饰品。此外,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客栈以窑洞为主要风格,致使同质化竞争激烈,严重影响游客体验,降低重游意愿。在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单纯的自然风景观光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需求,其更倾向于体验不一样的游乐项目,购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7]。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之间的地理位置、经济体量、资源条件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山西省各乡村在进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针对地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山西省著名的丁村文化旅游区的策划为例,首先要找准旅游定位,在深度挖掘当地特色和资源的基础上,找准旅游“主题词”,丁村以“文化休闲”为主题,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其次,以旅游带动乡村建设,将周边分散的晋南美食基地、中药材交易市场等景点资源有序串联起来,贴近山西文化;最后,丁村还注重策划循序渐进,分期进行开发,提高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先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配套的娱乐休闲服务、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等。在有关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体现地域民俗特色和文化特征,例如在黄河沿岸地区建造民宿时可以将“黄河文化”融入其中。其次,在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上要做到舒适、卫生、富有体验感,实现地域特色和现代化建设和谐统一。再次,要着重加强农村公路设施建设,增加交通标志、修建配套停车场、厕所,交通的便捷与否将影响游客的出行决策。从次,还要结合当地特点,集中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娱乐、观光的场所,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体验需求。最后,要善于使用大数据,山西省偏关县毗邻黄河,境内内外长城交汇,古村众多。2021年4月,偏关县获批为全省首个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县,以期利用新型基础测绘技术获取精细的旅游资源信息,推动该地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式[8]。
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坚持从外地引进人才和就地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一,要大力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建立健全地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外地人才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外地人才留乡意愿。其次,通过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模式吸纳一批懂旅游、爱农村的专业人才组成管理队伍,并适时引入新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活力。第二,要善于就地培养人才。首先,地方政府建立乡村人才培训机制,定期培养和选拔本土专业人才,做好地域民俗文化传承,以高质量人才助推山西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其次,政府部门要积极打通人才培育的产、学、研、用四个环节,推动校企联合,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水平。
在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立足游客需求,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乡村旅游品牌。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包括基础设施设备品质和服务品质,例如山西省的云丘山景区凭借特色民宿,以“工匠精神”打造“小而精”的乡村旅游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温馨的个性化服务,为当地打造出“慢活文化”的古村品牌形象。第二,要做好品牌宣传,借用本地网红、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做好品牌宣传推广,推动山西旅游品牌走出去,增强山西省农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第三,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手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打破时空限制,发展“线上游”“智慧游”,扩大山西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山西省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造就其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形式,因此要凝聚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找准定位制定旅游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培育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多管齐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实现乡村旅游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戴斌.乡村旅游大市场,乡村振兴新动能[EB/OL].(2022-11-22)[2023-09-22].https://mp.weixin.qq.com/s/FEE6WjrFeWFOMbVMzPdDig.
[2]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3-09-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lh/2021-03/13/c_1127205564.htm.
[3]张碧星,周晓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产业选择与成长[J].农业经济,2019(6):51-52.
[4]栗美霞.乡村游,为山西乡村振兴“添金增彩”[N].山西经济日报,2021-09-27(2).
[5]侯晓斌,侯森寓.大数据助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研究: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22(11):82-86.
[6]柴洪峰,王帅,孙权,等.山西省区块链产业规划与布局战略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1-8.
[7]吕林欣.扶贫背景下的山西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
[8]雷姝燕.大数据时代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24):244-250.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9.40
F327;F592.7
A
2095-1205(2023)09-130-03
乔红心(1981—),男,汉族,山西运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