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2023-12-14 10:06谭梦聪
福建茶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蒙顶山雅安农林

谭梦聪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 625014)

随着近年来课程思政、新文科、新农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挑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科视野和最新的社会发展动态。农林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需要结合自身农林特色,探索自身的教学特色和模式。同时,农林院校的汉语专业也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资源,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引导,探索出更优的实践教学路径,为学生即将融入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充分结合当地的茶文化资源,探索适应学生当下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路径。

纵观近五年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和茶文化的相关论文,主要聚焦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主要研究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等方面的启发和茶文化背后自然韵味等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从国际汉语教学的具体教学出发,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汉语国际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教学方法,将中国茶文化视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综上所述,目前几乎没有针对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是以专业和茶文化融合的整体研究为主,缺乏在农林高校背景下对茶文化在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中融合路径的探讨,因此本论文的论题具有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1 茶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融入和实施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学校的地缘优势,学校所在地雅安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供开发利用。专业教学和雅安茶文化的结合,有利于突出专业的农林特色,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第二,文字是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文学史等专业课程联系密切。

1.1 具有地缘优势,符合专业特色

四川农业大学立足西南,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该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需要紧贴学校农林特色,服务三农。因此,该专业围绕学生培养制定了“1234”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该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教学的举措和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与时俱进的3个发展导向,将雅安的茶文化资源融入到专业的实践教学。

首先可以利用雅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因为雅安名山蒙顶山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该地区特殊的气候和海拔非常利于茶树生长,中国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等有关茶的历史由来等资料均在雅安当地留下大量文献。另外,雅安已经形成了以雅安藏茶、蒙顶山茶等多个茶叶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茶叶种植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另外,雅安在历史上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该地区蕴藏了大量茶马古道遗迹和相关文献资料。

其次可以依托学校平台,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宣传、挖掘当地茶文化资源,助力雅安茶文化建设。因为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农林院校,为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智力支持。茶学等相关专业均致力于研究雅安地区茶树品种改良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利用本校优势资源,积极运用专业特长帮助宣传推广雅安茶文化,助推雅安茶文化品牌建设。由此可见,将茶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突出专业的农林特色,还可以搭建专业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帮助宣传雅安茶文化,挖掘雅安茶文化的内涵,助力雅安茶叶的文化品牌建设。

1.2 语言文字和茶文化的密切关系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祖国。[1]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书《尔雅》中对茶的相关解释为:“檟,苦荼。”[2]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关于茶的诗句。由此说明,茶很早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茶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茶文化的考证和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分析研究。程启坤研究员将茶文化的研究内容总结为17项,[3]其中茶的历史、饮茶习俗、与茶相关的古籍考证与解读、茶文化资源、茶与文学艺术、茶文化普及与教育和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都与语言文字和文学有紧密联系,甚至互相交融。首先,有关茶的历史记载和相关古籍考证、解读都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上进行的,这需要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文字学、文献研究法等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例如,要对“茶”的词源进行探究是离不开文字学考证的。再如中国古代重要的茶学著作《茶经》研究,除了其内容有关茶事等的记录外,其中的语言文字还显示出较强的文学审美特色。可以发现,这些重要的茶学著作基本以文字为载体,均兼有文学价值。其次,茶与文学艺术的研究是直接对文学作品中有关茶的书写研究。例如中国现代作家周作人、汪曾祺等都曾在其作品中谈到品茶的趣味。在文学研究中一方面可以体现作家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书写,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饮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文化内涵。实际上,在对涉及茶元素的文本进行文学研究时,也是对茶元素在文学写作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再次,在农林高校专业课教学体系中,茶文化的普及教育实际是更便于融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现在提倡跨学科式的新文科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茶文化是融入在中国和外国的文学文化发展中的。例如英国小说作品《傲慢与偏见》中的茶会等场景中反映出英国茶文化中的社交作用等。又如周作人在散文作品《喝茶》中对中国茶的品格定义。对这两部作品的讲解和阅读中,除了达到一般的专业教学目标之外,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外茶文化的差异,同时也通过专业课程教学达到了茶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可利用农林院校的优势茶学学科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最后,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研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关系也是较为密切的。可以利用比较文学视野研究中国茶文化对他国产生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作为文化的放送者释放出去的信息和接受国的接受情况以及接受国的期待视野等都是分析探讨中国茶文化世界影响的重要前提。例如对《茶经》的海外传播研究需要对文本的版本、翻译策略和接受程度等进行研究,最后综合得出这部作品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文化圈内的传播和影响。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为茶文化研究提供支持和基础。同时,茶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材料和内容。

2 茶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

目前,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农林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越来越需要突出自身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多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实践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革。目前主要从实践类课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和拓宽实践教学内容。

2.1 在实践类课程中加入茶文化元素

在已经开设的实践类课程中,民俗考察和文学采风是最重要的两门实践课程。

首先,雅安周边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聚居了41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和藏族占比较大。雅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深入了解西南地区民族文化、语言习俗等情况提供丰富材料。民俗调查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调研雅安民族地区的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可以帮助整理记录地方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挖掘该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最后,也具有锻炼学生调研、沟通等综合能力的作用。藏族和彝族是雅安地区人口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其中在藏族文化中,饮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多数学者认为是文成公主将茶叶带入了藏区,由此开始形成藏区人民饮茶的习惯。自唐宋以来,在茶叶经四川运往藏区的过程中,藏茶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在藏族人日常生活中承担起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雅安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一切进藏的茶叶都需经由雅安运输进入藏区。因此在民俗调查实践中有意识引导学生以雅安为中心向周围村寨辐射,实地调查如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制作藏茶的方法和工艺,收集整理雅安地区有关藏茶的文献等等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发挥了专业特长,锻炼了学生的民俗学研究能力,还能通过对地方特色茶文化的调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为促进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其次,经过多年探索,文学采风已经成为该专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具体落实专业“能说会写”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文学采风活动,学生可以将写作课程、语言学课程和文学史课程中的知识有效转化为文字产出。这是综合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语言和审美等能力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实施。第一,文学采风的目的地基本以雅安为中心,先后前往多营藏茶村、蒙顶山、明月村、硗碛乡等地。第二,以雅安地区茶文化和产业为主线,带领学生前往蒙顶山了解茶叶的前世今生,了解有关于茶叶在四川地区的种植历史。带领学生前往硗碛乡深度了解藏族村落的生活方式等,同时进行自然教育,引导学生在自然环境下体悟生活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明月村的茶叶种植情况,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带领学生参观考察藏茶村,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藏茶加工工艺和文创推广。通过以上活动的具体实施,将雅安的茶文化和茶产业融合在专业的采风活动中,最终学生会以文学创作、产品推广文案和摄影图片等方式反馈在采风活动中的所见所想,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以茶文化为背景的真实场景中,使学生更直接接触社会,树立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

2.2 与地方茶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关系

依据目前学者对茶文化研究内容的论述,茶馆文化、名茶文化、茶业经营贸易文化和茶与旅游休闲[3]都是茶文化的内容。雅安作为蒙顶山茶和藏茶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以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名茶文化。首先,蒙顶山茶已经成为著名的茶叶品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对蒙顶山茶文化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下相关的旅游资源也在持续开发中,如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蒙顶山景区开发。其次,“藏茶文化是雅安具有唯一性的世界级文化名片。雅安藏茶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使雅安藏茶在我国群雄集聚的茶业家族中脱颖而出。”[4]目前已经形成了名为“雅安藏茶”的著名品牌,同时开发了藏茶村,融合了农耕文化、藏茶历史等元素。

首先,蒙顶山作为蒙顶山茶的发源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安排学生前往蒙顶山茶文化博物馆了解雅安的茶叶种植历史,使学生直观了解雅安茶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为学生后期展开的岗位实习等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明月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他们将生态和文创进行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旅游,进行了农村文化振兴等切实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地拥有近3000亩茶园,所以茶叶种植也是其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会安排学生在明月村的茶田、明月窑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实地探访。引导学生从茶叶种植、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思考明月村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的具体原因,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后,雅安的中国藏茶村是一个集旅游观光、藏茶加工销售和文化创意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体,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藏茶村的藏茶文化展览馆和藏茶生产加工等,学生可以亲身接触到藏茶产业和其加工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雅安藏茶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藏茶文化的历史脉络。

基于以上所述,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融入到当地茶企的发展中更能促使学生了解当地企业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因此该专业与藏茶村、明月村等合作建设了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由专业系室牵头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参观考察学习,部分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岗位实习。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目前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可以为茶企的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建设等提供支持。

2.3 引导学生以茶文化为主题参与各类竞赛活动

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多样性,目前主要以专业技能提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作为课外实践教学的抓手。首先,专业技能大赛是以耕读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大赛。在写作主题的命题中会融入雅安当地的茶文化和历史主题,调动学生以写作为目的积极主动探究雅安地区茶文化,最终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参与写作比赛的同时也可以了解雅安的茶文化历史。另外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是对茶文化的宣传和阐释。其次在大创赛和“互联网+”的指导中立足雅安本地茶叶产业资源,学生通过与茶企的合作探索茶叶品类的销售方式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路径。可以利用四川农业大学的优势平台,组织茶学、经济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组合,使每个同学都可以发挥专业所长。从茶产业的种植、销售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综合考量创新实践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以赛促学,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机融合了当地茶文化。

3 茶文化融入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通过对茶文化和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融合路径的实践和分析充分体现了茶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也彰显出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可以有机结融合在一起。

3.1 体现茶文化在教学创新中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专业的教学创新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如何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等成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也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命题。笔者结合四川农业大学的农林特色和雅安的茶文化优势资源,探索农林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路径显示出以茶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创新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2 体现茶文化丰富的思想价值

上文中以雅安地区的藏茶文化和蒙顶山茶文化为例,分析探索将二者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由于茶文化的研究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其中以茶为纽带跨越了历史、文学、哲学、教育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以茶为核心形成的思想的集合,茶文化以其丰富多层次的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充实的课程资源。从专业实践教学和茶文化的融合中可以发现,以茶文化为切口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挖掘探索茶文化丰富内涵的过程,这突出体现了茶文化丰富的思想价值。

猜你喜欢
蒙顶山雅安农林
高铁穿过蒙顶山
蒙顶山乡愁
蒙顶山一梦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蒙顶山茶经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