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主宾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老乞大》成书于高丽王朝末期,是旧时高丽、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因“与今华语顿异,多有未解处”①而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即以时语改数节,皆可解读。 请令能汉语者尽改之”①。此书后又曾多次修改,现存四种主要版本,反映了元代至清代400 多年的语言特点。 汪维辉[1]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老乞大》四种版本的刊行时间:1.《原本老乞大》,是至今传世的各种《老乞大》中最早的版本,成书于元末至元至正年间,李泰洙推定《老乞大》的“编写年代不晚于1346 年前几年”[2],反映的是元代后期的北方地区官话,以下简称《原本》;2.《老乞大谚解》,约刊行于1670 年,其语言与成书于1507—1517 年间的崔世珍《翻译老乞大》完全相同,而崔世珍所依据的《老乞大》汉文本时间更早,应为1483 年,其大体反映了明初北方口语,其中可能杂有南方方言,以下简称《谚解》;3.《老乞大新释》,刊行于1761 年,此本语言最贴近实际口语,是清代前期北京口语的实录,以下简称《新释》;4.《重刊老乞大》,刊行于1795 年,与《新释》前后才相差30 多年,在语言上与《新释》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 因为讲究雅正,有些地方又改回了原来《谚解》的旧貌,以下简称《重刊》。 我们对这四种版本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动态的视角观察北方汉语词汇在元、明、清三代发展演变的历程。 江蓝生指出,会话课本《老乞大》《朴通事》的语言跟直讲体十分接近,比直讲体还要口语化,更能反映当时北方汉语口语的真实面貌[3]。 汪维辉认为这“对研究从14 世纪中叶至18 世纪末期这四百多年间汉语的发展演变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具有独特的价值”[4]545。
正因为《老乞大》独特的语言研究价值,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诸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语气副词也多有涉及,但专门研究语气副词的不多,因此我们试对其四种版本异文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专门研究。
我们在研究语气副词的用法时,往往会对某一语气副词在同一小句中进行有无的比较或用同义系统内的不同语气副词进行替换比较,采用自测的方法,即研究者对同一句式中的某个语气副词进行增减或替换,以发现这个语气副词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特点。 这种自测的方法虽行之有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而《老乞大》四种版本“以时语而改”,客观存在一些同一话语中的语气副词在不同版本中的隐现和替换现象,这可以为我们的比较研究提供具体的实例。
语气副词是一个特殊类,学界对其定义和词类归属有不同的意见。 我们这里所谈的语气副词是指在句中位置较为灵活,一般对全句命题起修饰作用,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主观态度或情感的副词。
从表1 可以看出,除《谚解》语气副词使用较少外,其他几个版本在数量上大致相当。 “恰好”“果然”“大概”“好歹”等常用的一些语气副词在每个版本中均有分布,“可知”“定然”“端的”等只分布于《谚解》与《原本》中,这两种版本在语气副词的使用上相近,而《重刊》与《新释》与前两种版本差异较大,这既反映了《重刊》与《新释》语言在较短时期内的变化不大,又反映了汉语从元明到清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四种版本异文中语气副词的实际用例,更能说明问题。
表1 四种《老乞大》语气副词的分布统计表
四种版本使用同一个语气副词的,例如:
(1)《原本》:恰好有捕盗官来那里巡警,那客人就告了。
《谚解》:恰好有捕盗的官来那里巡警,那客人便告了。
《新释》:恰好有捕盗的官到那里巡警,那客人就把这缘故告了。
《重刊》:恰好有捕盗的官到那里巡警,那客人把这缘故告了。
“恰好”在唐代就用作语气副词,强调一种巧合,并作为基本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在四种版本中保持一致。 像这样在四种版本中未曾作修改的语气副词还有“恰”“正”“是”“恐怕”“分明”“果然”“倒”“真个”“大概”“敢”“好歹”等,这些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是外族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常用词。 这其中有一个表强调语气的“是”,我们根据石毓智[5]对“是”所表示的判断、焦点、强调和对比范畴的定义和鉴定标准,把它看成是强调事件真实性的语气副词,在《老乞大》各种版本同一话语中各使用1 次。 例如:
(2)《原本》:这洒子是不吃水,怎生得倒?
《谚解》:这洒子是不沉水,怎生得倒?
《新释》:这洒子是不沉水的,怎么得满盛了水呢?
《重刊》:这洒子是不沉水,怎么得满盛了水?
这个表确认的“是”,在现代汉语中讨论较多。吕叔湘曾对“不错,鞋匠是不是个好差使(方方《七户人家的小巷》)”中的“是”做过精辟分析:“这个句子有两个层次:‘鞋匠不是个好差使’是一个否定命题,是一个层次;在‘不是’前头再加一个‘是’,对这个命题加以肯定,又是一个层次。”[6]“是”所在的层次就是对命题表达的认知和态度,就是英语中所说的句修副词,特别是《新释》中采用了“是……的”的形式,强调意味更浓,这与现代汉语没有什么区别。
从诸版本使用不同的语气副词可以看出其历时更替或情感态度的变化,例如:
(3)《原本》:那里是实买马的! 则是胡商
量的。
《谚解》:那里是实要买马的! 只是胡商量的。
《新释》:那里是实在要买马的! 不必胡商量了。
《重刊》:那里是实在要买的! 只是胡商量的!
(4)《原本》: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 小心必胜。
《谚解》: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 小心些还好。
《新释》:那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 宁可小心些才是。
《重刊》:那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 只管小心些才是。例(3)《新释》与《重刊》用“实在”替换前面版本的“实”,并不是语义的演变,而是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也反映了清乾隆年间“实在”比“实”更加口语化。 例(4)《原本》与《谚解》对建议对方小心的小句前不用语气副词,《新释》加表示取舍的语气副词“宁可”,关注了听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交互主观性,而《重刊》加语气副词“只管”,建议性更强。
从学者们统计的语气副词数量上看,有的多达上百个,有的才几十个。 这是因为他们除了对语气副词的界定不同外,还与所考察的语料语体特点相关。 《老乞大》作为一部朝鲜王朝汉语教科书,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当时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副词,但实际使用数量不是很多。 这可能与编写者的用语习惯有关,如加强反诘语气的“难道”“莫非”“不成”等在明清时期被广泛使用,但《老乞大》中未见1 例,《老乞大》诸版本中用“敢”来加强反诘语气,这也可能与当时的交谈话题和篇幅有关。《老乞大》全书采用对话体,近2 万字,记述了几个高丽人与一个中国辽阳人结伴去北京做买卖的全过程。 对此,我们又统计了与《老乞大》同时期的《朴通事》和现代作品《茶馆》中的语气副词。 《朴通事》是《老乞大》的姊妹篇,近3 万字,内容比《老乞大》范围广,几乎涉及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朴通事谚解》和《老乞大谚解》一样,反映的是明初的语言,《朴通事新释》和《老乞大新释》一样,反映的是清乾隆年间的语言。 《茶馆》有3万多字,描写了茶馆中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的言谈,反映了清末的北方语言。 其语气副词使用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语气副词在《老乞大》《朴通事》《茶馆》中的使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
从表2 可知,尽管可进行比较的样本不多,但仍然能看出在一般的日常对话中,所用语气副词的数量不会太多,《朴通事新释》稍多一些,有47 个。因为用语气副词表达的语气情感等,在言谈中也可以通过语气词、语调、表情等各种手段表达出来。也就是说,用以表达说话人主观情感的语气副词在口语中有时可以自由隐现。 清乾隆年间的《老乞大新释》和《朴通事新释》所用的语气副词相比《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要多一些,并随着语言的变化,其在修订的过程中用于表达情感的句式和词汇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
(5)《老乞大谚解》:既这般时,价钱还亏着我。《老乞大新释》:但这价钱实在亏本了。
(6)《朴通事谚解》:又逢着这春二三月好时节,休蹉过了好时光。
《朴通事新释》:真是好年景,这春二三月,又正是好时节,咱们不可虚度过了。
例(5)、例(6)中,《老乞大新释》《朴通事新释》与《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相比,句式发生了变化,在情感的表达上,分别增加了语气副词“实在”和“真是”来表达的主观性更强。
四种版本的《老乞大》的语言随着当时实际口语变化进行了不断修订,汪维辉以7 组基本词为例,探讨了它们在四种版本中的历时更替过程及其与现代方言共时分布的关系[4]545-556;方一新、王云路以4 组词语为例,讨论了四种版本间通语词与方言词的更替演变[7]。 对此,我们立足于时间稍后的版本来考察其中语气副词的更替演变。
《原本》使用了一些当时都不大常用甚至不用了的语气副词,后面的版本用当时常用的语气副词进行了替换。
把似→好歹
(7)《原本》:你把似拖带俺做伴当去,不好那?
《谚解》:你好歹拖带我,做火伴去。
《新释》 《重刊》:你好歹带我,作个同伴去。
《原本》用“把似”,《谚解》《新释》《重刊》都改成了“好歹”,“把似”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梁伍镇[8]8提到了这两个词的替换,但没有进一步解释。 “把似”是宋元时期常见的一个口语词,所以在反映元代后期口语的《原本》中有使用该词,明代还偶见用例,有“不如、何如”的意思,有时用在取舍句中表示“取”的分句。 例如:
(8)譬如对灯闷闷的坐,把似和衣强强的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9)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想梦想。 (郑光祖《梅香骗翰林风月》)
(10)把似你今日不肯,明日又不肯,不如我与你下手推了这牛子,免致后患。 (《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汪维辉考证了“把似”的词义与理据,并例举了《老乞大》中“把似”与“好歹”的替换,指出《原本》中“把似”表示“不如”的意味已经很淡,近似于一个表达请求语气的标记[9]。 “把似”在元代以后就用得很少,所以《老乞大》后面的版本都改成了“好歹”。 “好歹”也表示请求语气,是劝说对方不管条件如何,勉强、凑合着去做的意思。 除了词语替换外,把原来的问句形式也改成了祈使句的形式。 像这种不是简单替换而是连句子形式一起改换的,在这四种版本中还有2 例:
(11)《原本》:这般时,真个在前曾见人打水,终不曾学。
《谚解》:这般时,真个在前曾见人打水,不曾学。 从今日理会得了。
《新释》《重刊》:果真的么? 向来常见人打水,从不曾试,今日却会了。
(12)《原本》《谚解》:亲弟兄也不隔话,姑舅、两姨更那里问!
《新释》:况是姑舅两姨的弟兄,又何必理论啊?
《重刊》:又是路上闲话,自然不能回避了。
例(11)用“果真”替换原来的“真个”,语义相同,但句式也由原来的陈述句变成疑问句,语气表达更加强烈。 例(12)《原本》《谚解》用“更”,《新释》改用“何必”,用的是反问语气,而在《重刊》里,语气副词改用“自然”,所用句式也用一般陈述句了。 但无论怎样改变,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要表达同一主观认识,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副词,同时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怪杀→怪道
(13)《原本》:怪杀今日早起喜鹊儿噪,又有嚏喷来。
《谚解》:怪道今日早起喜鹊儿噪,又有嚏喷来。
《新释》《重刊》:怪道今日早起喜鹊儿乱噪,又有嚏喷来。
《原本》中语气副词“怪杀”当是一个生僻的词,是“难怪”的意思,在其他文献中未曾找到用例。 “怪道”的语气副词用法产生于明代,在现代汉语中作方言词使用。 所以在《谚解》以后的版本中使用了“怪道”。
像这样进行修改的还有一个“索”,例如:
(14)《原本》:我是索不得。
《谚解》:我委实不要。
《新释》:我真个不要。
《重刊》:我委实不要。
《原本》用“索”,《谚解》改成“委实”,“索”在元代时就有“确实、真是”的用法,但用例不多,例如:
(15)想老丞相在京时……那般受用快活。 今日在此闲居,索是忧闷也。 (王实甫《丽春堂》)
梁伍镇也提到了这个词的替换[8]8,《新释》改成当时更口语化的“真个”,但《重刊》又改回《谚解》版的“委实”。 《重刊》对《新释》的修改,绝大部分属于改俗为雅,但改“真个”为“委实”,汪维辉认为这是一种相反的情况[10]。
后面的版本一般用意思更明确的语气副词来替换前面版本多义的语气副词。
其实→实在
(16)《原本》:这早晚黑夜,俺其实饥了。
《谚解》:这早晚黑夜,我其实肚里饥了。
《新释》:如今已是黑夜了,我们实在肚里饿了。
《重刊》:如今已是黑夜了,我们实在肚里饿了。
用“实在”来替换“其实”在这四种版本中共出现3 次。 “其实”一般表示所说的真实情况,有对上文是非进行评说的意思。 在早期文献中,“其实”还可表“实在、确实”,例如:
(17)折末斩便斩敲便敲剐便剐,我其实不怕。(杨梓《豫让吞炭》)
《原本》《谚解》中的“其实”就是“实在、确实”的意思。 但后来“其实”和“实在”的分工明确,“其实”一般专门表示对上文的修正或补充等,而“实在”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的真实性。 为便于理解,所以《新释》和《重刊》用意义更明确的“实在”对前面版本进行了修改。
敢→恐怕/只怕
(18)《原本》:这般时,敢少了恁饭?
《谚解》:这般时,敢少了你饭?
《新释》:这般说,但恐怕小了你们吃的饭。
《重刊》:这般说,只怕少了你们吃的。
“敢”是《老乞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语气副词,在四种版本中使用次数分别为13 次、12 次、5 次、6 次。 “敢”可表不定推测,相当于“莫非、恐怕”。 上例《原本》“这般时,敢少了恁饭”是客人怕吃了饭而让主人不够吃的一种担心,用“敢”加强了这种不定推测,《新释》改用“恐怕”,《重刊》改用“只怕”。
“敢”也可表肯定推测,相当于“准是、准定”,元代就有用例。 例如:
(19)恁时节您看我敢青史内标名载! (关汉卿《裴度还带》)
《老乞大》中“敢”也有这种用法。 例如:
(20)《原本》《谚解》:马敢吃了草也,饮去来。
《新释》:我这马吃了草也,要饮去。
《重刊》:这马吃了草也,饮水去罢。
(21)《原本》:你这人参、布匹不曾发落,敢有些时住里。
《新释》:你这人参布匹,不曾发卖,还有些时住哩。
例(20)、例(21)中的“敢”表肯定推测,这从后面版本不用“敢”字但肯定语气增强可以看出。发展到现代汉语,表肯定推测的“敢”已不再使用,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可知,表不定推测的“敢”或“敢是”还存在于部分方言中。 例如:
西宁:敢,“大概、莫非、该是”等猜度之词。如:“出门带致一点儿钱敢不够吧?”
哈尔滨:敢是,相当于“莫非”“怕是”。 如:“他咋吐了呢? 敢是吃错药了吧?”
表达同样的语气时,各个时代可能有不同的副词,因为不同的版本在修订时选用了当时的口语词。
委实/端的→真个
(22)《原本》:他每委实不是歹人。
《谚解》:他们委实不是歹人。
《新释》《重刊》:他们真个不是歹人。用“真个”替换“委实”,在《老乞大》诸版本中出现了2 次。 “委实”“真个”都是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委实”作语气副词开始于元代,在近、现代汉语中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明清时期使用频率不高。“真个”出现的时期,唐贤清指出当不晚于唐五代[11],明清时期使用最为频繁,一般用于口语中。从明清时期以下几部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两个词的使用情况。 见表3
表3 “委实”“真个”在明清时期的使用情况统计表单位:次
“真个”在《老乞大》中出现频次较多,在同为朝鲜王朝汉语教科书的《朴通事谚解》中也出现过9 次,在句法表现上,还能修饰体词性成分,在《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分别出现“真个呆人”“真个好法儿”的用法。 《新释》《重刊》不仅用“真个”替换以前版本的“委实”,还替换以前版本的“端的”,例如:
(23)《原本》:你端的待买甚么段子?
《谚解》:你端的要买甚么段子?
《新释》:你真个要买甚么缎子呢?
《重刊》:你真个要买甚么缎子?
“委实”“端的”“真个”三个语气副词语义背景相近,都是听话者想得知某事物或情况的可信程度,说话者加以确认并试图让听话者相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因此能够被替换。
《原本》《谚解》中的“委实”除了被“真个”替换,也有被“实在”替换的。
委实→实在
(24)《原本》:虽然这般呵,房子委实窄,宿不得。
《谚解》:虽然这般时,房子委实窄,宿不得。
《新释》:虽然这般说,房子实在窄小,住不下。
《重刊》:虽然这般说,房子实在窄小,住不得。
“实在”是一个到清代才出现的表确实的语气副词,所以在《原本》《谚解》中未曾出现,在《新释》《重刊》中分别出现8 次、7 次。 尽管和“真个”一样都是强调某种情况的真实性,但语气副词“实在”较少有听话者想得到求证的那种预设,更多的是表明说话者对某种情况真实性的强调。 所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委实”有时被“真个”替换,如例(23),有时被“实在”替换,如例(24)。
像这种用当时更加口语化的语气副词来进行替换的还有“定然→一定” “是必→必要”等,例如:
(25)《原本》:若无免帖,定然吃三下。
《谚解》:若无免帖,定然吃打三下。
《新释》《重刊》:若没有免帖,一定吃打三下。
(26)《原本》:咱商量买回去的行货,你是必早来。
《谚解》:咱商量买回去的货物,你是必早来。
《新释》:咱再商量买回去的货物,你必要早些来。
《重刊》:咱们再商量买回去的货物,你必定早些来。
例(26)《原本》中的“是必”一般用于陈述和祈使两种句式中,唐贤清认为“是必”在宋代已经完全虚化为副词,但宋代的用例甚少,元代开始使用频繁[12]。 例如:
(27)盖滕是必亡,无可疑矣。 (《朱子语类》卷五十一)
(28)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
所以,元末明初时的《原本》和《谚解》用“是必”。 清代虽继续使用,但用例不是很多,例如:
(29)崔生道:“是必岳父高抬贵手,恕着小婿,小婿才敢出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30)老和尚合掌道:“居士到成都寻着了尊大人,是必寄个信与贫僧,免的贫僧悬望。”(《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在清代,表达同样语气的“一定、必要、势必”等被高频使用,所以《新释》中用“必要”,《重刊》中用“必定”替换了“是必”。 发展到现代汉语,陈述句中“势必”取代了“是必”,祈使句中就用“一定”等。
这里所说的隐现,是指在《老乞大》各版本中,有时前面版本没用语气副词,后面版本有所增添;有时恰好相反,前面版本中用了语气副词而后面版本却没用。 例如:
(31)《原本》:天可怜见,身已安乐呵,也到也。
《谚解》:天可怜见,身已安乐时,也到。
《新释》《重刊》:万一天可怜见,身子平安,想来也可到了。
(32)《原本》《谚解》:都去时,那人家见人多时,不肯教宿。
《新释》《重刊》:那人家见人多了,恐怕不肯教宿。
(33)《原本》:俺沿路来时,好生多得他济。
《谚解》:我沿路来时,好生多得他济。
《新释》《重刊》:我一路上,多亏得他帮助。
(34)《原本》:但是直东去的客人每,别处不下,都在那里安下。
《谚解》:但是辽东去的客人们,别处不下,都在那里安下。
《新释》:但是辽东去的客人们,别处不下,大概都在那里住。《重刊》:大概辽东来的客人们,别处不下,都在那里住。
(35)《原本》:这牙家说的价钱,很是本分的言语
《谚解》:这牙家说的价钱,正是本分的言语。
《新释》《重刊》:这牙子说的价钱,甚是公道。
(36)《原本》:主人家哥说的哏是。 俺也打听得,今年这田禾不收。
《谚解》:主人家哥说的正是。 我也打听得,今年这田禾不收。
《新释》:主人家说的哏是。 今年这里实在田禾不收。
《重刊》:主人家说的是。 我也曾打听,今年这里年成不好。
(37)《原本》《谚解》:可知有顽的!
《新释》《重刊》:是,内中也有皮顽的。
例(31)至例(34)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语气副词,例(31)《原本》和《谚解》是一个假设复句,分别用语气助词“呵”“时”来加强这种假设语气,《新释》和《重刊》就用语气副词“万一”突显这种假设语气。 同时用“想来”增强这种猜测语气。例(32)《新释》和《重刊》用“恐怕”、例(33)《新释》和《重刊》用“多亏”都是为了突显说话者的主观性。 例(34)增添表推测语气的“大概”使语言表达更准确,做这样修改的在几种版本中还有两处。同时,比较《新释》和《重刊》中的“大概”,可以看出语气副词的位置比较自由,可以位于主谓之间,如《新释》中的“大概”;也可位于主语之前,如《重刊》中的“大概”。
例(35)和例(36)都是在《谚解》中用“正”来替换原来的程度副词“很”“哏”,但在《新释》和《重刊》又改回了程度副词或不用副词。 程度副词“很(哏)”具有[+程度, +量]的语义特征,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主观量,语气副词“正”表达的是一种主观认识,两者在主观性表现上只是角度不同。
例(37)《原本》和《谚解》用“可知”,《新释》和《重刊》改成判断动词“是”,前面不用语气副词,像这样替换的共有3 处。 “可知”在《原本》中出现3次,在《谚解》出现4 次,可理解为表确认语气的语气副词,和“自然、确实”相当。 表“自然、确实”的“可知”宋元时期就已出现,明清时期主要用于吴方言背景的文献中,例如:
(38)所为必可观,若使有圣人收拾去,可知大段好。 (《朱子语类》卷四)
(39)我在家尚然如此,我出外时,可知连饭也没得与他们吃饱。 (《醒世恒言》第一卷)
从《老乞大》各版本来看,清代使用的语气副词无论个数还是次数都多于元末明初,除了词汇本身的变化外,还说明清代及以后的语言越来越讲究语言的严密性,同时也更加注重突显主观性。 从交际角度上来说,就是遵循交际中的“关联理论”,即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用明白无误的明示方式表达信息以寻求最佳关联,让听话人以最少的信息处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语气副词由隐而显正是为了追求这种效果。
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的语法比较来看,其中的语气副词和名词、代词、语气助词等一样,在修订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用词差异,形成异文,从其更替演变可以侧面看出元、明、清三代语言的发展变化。 语气副词的替换方式多样,既反映了其词义演变规律,又反映了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情况。从语气副词的隐而不现来看,语气副词并不是唯一表达对命题情感和态度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相对于元明时期,清代语气副词的使用频率增加,也就是说语气副词由隐而显,表明语言使用更追求严密性,更突显说写者的主观性,讲究交际中的最佳关联。
注释:
①见朝鲜《李朝实录·成宗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