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玲(教授),梁 琳
近年来,随着IPO注册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信息披露质量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业绩说明会作为创新性的信息披露方式,不仅能够使非财务信息通过双向互动沟通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而且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提高质量和治理能力的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Jung 等,2018;钟凯等,2021)。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情感语调为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挖掘和解读提供了机会,能够用来判断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已有研究主要分析了业绩说明会中的管理层情感语调是否能够提供增量信息。一方面,从公司自身而言,业绩说明会披露的积极语调有助于提升企业未来业绩(谢德仁和林乐,2015)、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甘丽凝等,2019);另一方面,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业绩说明会的积极语调能够提高分析师荐股频率(林乐和谢德仁,2017)、增强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Demers和Vega,2011;Mayew 等,2013;钟凯等,2020)、增加同业公司股票超额回报(Brochet 等,2018;钟凯等,2021)等。上述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够为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同业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但是,已有研究没有深入探究业绩说明会语调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的同时,能否减少管理层的私有信息,进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这是本文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
业绩说明会作为管理层与投资者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途径,其是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还需进一步探究。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分析师等信息使用者对不同企业的资本运作、财务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进而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周冬华和杨小康,2018)。在理论方面,和本文关系较为密切的文献主要是探讨管理层情感语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聚焦于其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首先,在管理层情感语调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方面,管理层净语调、消极语调能够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王海林和张丁,2019),而积极语调可以促进补充或替代会计盈余信息(Demers 和Vega,2014)和真实盈余管理。其次,在管理层情感语调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方面,业绩说明会语调具有同业溢出效应,管理层净正面语调越积极,企业的股价同步性越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越低(许晨曦等,2021;罗琦等,2021),同时,同业公司的股票超额回报越高(钟凯等,2021)。另外,Allee和DeAngelis(2015)研究发现,管理层语调离差与企业未来业绩、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决策以及管理层管理感知的激励和行动有关,会影响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反应。目前已有诸多文献证明了管理层情感语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但是与年报语调相比,业绩说明会语调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是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通过双向实时互动沟通形成的,使得管理层掌握的私有信息减少,进行操纵和粉饰信息的动机减弱(周冬华和杨小康,2018)。此外,会计信息可比性是否能够受到管理层情感语调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因而,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且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的视角进一步挖掘两者之间的潜在作用机制,从而拓展和丰富管理层情感语调和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
本文以2008 ~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机制检验发现,业绩说明会语调通过降低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作用在市场信息环境较差、代理成本较高、业绩波动性较大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保持一致。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结合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业绩说明会的有关政策,从信息披露质量视角出发,进一步评估了业绩说明会的实施效果,丰富和拓展了业绩说明会语调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研究,为企业强化信息披露和监管部门了解业绩说明会的实施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基于文本分析视角探讨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进行补充。这对于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信息透明度、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深入探究了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机制,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视角进一步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为打开两者之间的作用“黑箱”提供了经验证据。本研究有助于为降低管理层自利动机和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微观经验证据。
业绩说明会作为管理层与投资者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途径,受到了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在国外研究方面,与我国业绩说明会相类似的信息披露方式是盈余电话会议,在信息披露类型、披露方式以及披露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从分析师视角来看,参加盈余电话会议的分析师能够更加精确、及时地发布年度盈余预测(Demers和Vega,2011;Mayew 等,2013)。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反应视角来看,盈余电话会议的管理层语调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改善盈余预期、增强市场环境,同时,其具有同业溢出效应,导致同业公司股价“同涨同跌”(Henry 和Leone,2016;Brochet 等,2018)。其次,在国内研究方面,关于投资者研究,林乐和谢德仁(2016)的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的积极语调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向反应,消极语调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显著的负向反应。关于分析师研究,业绩说明会的净正面语调可以提高分析师荐股报告的更新可能性及更新人数比例,以及分析师荐股评级水平及其变动(林乐和谢德仁,2017),并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降低分析师乐观偏差(钟凯等,2020)。关于资本市场反应研究,卞世博等(2021)研究发现,业绩说明会管理层的答非所问程度越高,股票市场表现越差,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也越差;甘丽凝等(2019)的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净正面语调越积极,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
综上,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分析师、投资者以及同业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均充分关注了业绩说明会语调发挥的积极作用,但鲜少研究关注业绩说明会的管理层情感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业绩说明会语调出发,以微观企业视角研究其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首先,在企业外部环境层面,从宏观环境视角来看,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难度增加、盈余管理的机会增加,盈余质量及其可比性降低(Dhole 等,2020)。从会计准则制定视角来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后,会降低企业管理层隐藏私有信息的能力,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增强,从而促使企业效益提升(DeFond 等,2011)。其次,在企业内部环境层面,从董监高视角来看,周冬华和杨小康(2018)的研究表明,公司高管内部发生内部人交易后,高管可能会操纵会计信息披露,进而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从审计师视角来看,Endrawes 等(2020)研究发现,当审计委员会规模更大且其更多成员具有财务和会计专门知识时,同行之间的会计信息往往更具可比性;龙小海等(2021)研究发现,市场感知转制使审计师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减小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格差异,从而使得非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客户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得到提升。
目前诸多学者已经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来探究管理层情感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还不够深入。业绩说明会作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渠道,其中的管理层情感语调是否能够为投资者、分析师等提供更多增量信息,进而遏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信息披露质量是促进资本市场稳定、维持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主要推动因素(曹廷求和张光利,2020;林晚发等,2022)。随着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逐渐增多,信息披露质量日益提升,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业绩说明会作为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创新性披露方式,能够促进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实时沟通,充分释放出企业在资本运作、战略管理方向的信息。那么,业绩说明会语调是否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降低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还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将从业绩说明会创新性和管理层情感语调特征两个方面探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机制。
对于业绩说明会创新性,一方面,业绩说明会为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实时双向沟通和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降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减少管理层掌握的私有信息,进而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首先,参加业绩说明会的大多是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传递的信息代表了公司整体,更具有权威性。而且除了各有关部门会对业绩说明会进行监督,广大参与者也会直接监督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Demers 和Vega,2014;林乐和谢德仁,2016)。因此,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操纵信息的难度较大,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其次,业绩说明会的双向沟通机制可以降低投资者、分析师等参与者的信息搜集和获取成本(Jung 等,2018;曾庆生等,2018),企业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中会阐述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发展战略,解答投资者关注的市场热点问题,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能够通过深入分析管理层释放的信息充分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及竞争对手情况,有助于降低企业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Brochet 等,2018;甘丽凝等,2019)。另一方面,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使得信息使用者参与成本降低,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更多主体参与能够充分挖掘企业的私有信息,判断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周冬华和杨小康,2018;钟凯等,2021)。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实地调研难度加大,信息使用者难以通过实地调研方式获取企业未来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等信息(李姝等,2021),导致企业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业绩说明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信息获取和挖掘的平台,使得更多的信息使用者参与其中,其参会和交流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管理层也更加愿意沟通和分享更多私有信息,积极回答提出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通过多种渠道分析和解读管理层透露的私有信息,削弱管理层的信息优势,间接发挥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治理效应,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对于管理层情感语调特征,已有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披露的管理层情感语调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情感语调操纵难度较大(Henry 和Leone,2016)。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披露的信息既包含与利润和现金流相关的财务指标等“硬信息”,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概况的描述、对潜在竞争的优势说明和对未来预期发展等“软信息”(曹廷求和张光利,2020;刘建梅和王存峰,2021)。企业管理层披露的“软信息”主要表达了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和发展战略的态度,以及所在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并体现在情感语调中(Davis 等,2012;谢德仁和林乐,2015),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增量信息,对于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和减少管理层操纵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相比定量信息的财务报告,管理层对业绩说明会披露的内容和语调更加丰富多样,差异化的管理层情感语调更有可能提供多元化信息(李姝等,2021),投资者、分析师等参与主体能够从这些多元化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投资决策和分析预测的准确性,进而使得企业特质信息得到释放,信息透明度得到提升,信息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本文选取2008 ~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业绩说明会语调数据来自于CNRDS 数据库,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来自于CSMAR 数据库。对原始样本进行如下筛选和处理:①剔除上市公司控制变量缺失的样本;②剔除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样本;③剔除金融行业样本;④剔除上市公司为ST、PT 公司的样本;⑤对连续变量做上下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过以上步骤筛选和处理,本文最终得到3772个观测值。
1.业绩说明会语调。本文参考曾庆生等(2018)的研究,基于Loughran 和Mcdonald(2011)的词汇表和清华财经词典,并使用谷歌词典、有道词典和金山词霸等将所有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如果一个单词与多个中文单词相匹配,则会保留所有的词汇。在创建情绪词汇库之后,将中文“Jieba”作为Python 的分词工具,对企业业绩说明会文本的词汇总数、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的数量进行分类。在确定积极、消极词汇数量后,参考谢德仁和林乐(2015)的方法衡量业绩说明会语调(TONE),具体公式如下:
TONE=(POSITIVE-NEGATIVE)/(POSITIVE+NEGATIVE)(1)
其中:POSITIVE是指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回答问题所用积极情感语调词汇数;NEGATIVE 是指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回答问题所用消极情感语调词汇数;TONE 表示业绩说明会净积极语调,取值范围是[-1,1],取值越大,说明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
2.会计信息可比性。会计信息可比性是指公司在同一经济活动中的类似或差异性(De Franco 等,2011)。本文将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可比性定义为:如果i和j两家公司对同一组经济事件产生类似的财务报表信息,则其会计系统是可比的。本文借鉴De Franco等(2011)、李青原和王露萌(2019)的研究计算会计信息可比性。公司与行业内所有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平均值,记为COM1。将每个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将四个最高值的平均值作为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指标,记为COM2。同样,MCOM1和MCOM2分别是同一行业中所有i公司和j公司在同一时期COM1和COM2的中位数。本文将MCOM1和MCOM2作为因变量,采用COM1和COM2进行稳健性检验。
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林乐和谢德仁(2016)、钟凯等(2021)的研究,考虑到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利用如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报酬率(ROA)、公司成长性(GROW)、固定资产(TANG)、公司年龄(AGE)、产权性质(SOE)、独立董事占比(INDIR)、股权集中度(SHRCR)、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固定效应等。其中:SIZE 用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LEV用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衡量;ROA用净利润/期末总资产衡量;GROW 用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期初营业收入衡量;TANG用固定资产净额/期末总资产衡量;AGE 定义为ln(公司成立年份到当年的时间+1);SOE 是虚拟变量,国有企业为1,否则取值为0;INDIR用公司当年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衡量;SHRCR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
为了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以下OLS回归模型:
其中,TONE 为业绩说明会语调的代理变量,MCOM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代理变量,包括MCOM1和MCOM2,CONTROLS 为行业和年份除外的控制变量。本文主要关注系数β1,如果β1大于0,说明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支持H1。
表1 是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业绩说明会语调(TONE)的均值(中位数)为0.3996(0.4054),消极情感语调(NEGATIVE)的均值(中位数)为0.0444(0.0415),说明在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更愿意使用积极词汇传递信息;会计信息可比性(MCOM1)的均值(中位数)为-0.0926(-0.0658),会计信息可比性(MCOM2)的均值(中位数)为-0.0520(-0.0373),说明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可比性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控制变量的结果与已有文献基本一致。
表1 描述性统计
基本检验结果如表2 第(1)~(4)列所示,第(1)和(3)列只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第(2)和(4)列同时加入了控制变量及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结果显示,TONE 与MCOM1、MCOM2的回归系数为正,且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支持H1。
表2 基本检验和消极语调检验
考虑到市场信息使用者对于积极语调与消极语调内含信息的挖掘能力和解读能力存在非对称性,本文进一步检验业绩说明会消极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一方面,相比于业绩说明会积极语调,业绩说明会消极语调提供的增量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更具有参考价值。因为当管理层披露较多的消极语调时,表明该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战略方向存在较大的问题,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进而给信息使用者释放出较为消极的情绪(底璐璐等,2020),这些增量信息为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使用者更加倾向于相信管理层发布的消极信息,能够根据消极语调所包含的信息判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因此,本文预测业绩说明会消极语调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明显的负面溢出效应。
检验结果如表2 第(5)和(6)列所示,结果显示:NEGATIVE 与MCOM1 和MCOM2 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业绩说明会消极语调具有明显的负面溢出效应,即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业绩说明会语调中的负面消息,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进一步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否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一方面,业绩说明会作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交流的直接渠道,具有互动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不仅能够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而且能够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状况、预测公司未来盈余,向资本市场传递更加可靠的信息,提高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减少管理层私有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另一方面,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绩效和价值,保证其高质量发展,会增加信息披露的意愿。管理层通过业绩说明会披露相关信息,可以拓宽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来源,降低其搜集成本,从而促使其发挥监督和治理效应,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因此,业绩说明会语调有助于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
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是否能够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首先,建立模型(3)来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TONE)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DISACC)之间的关系,若β1在统计上显著,则进行下一步检验;其次,建立模型(4),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TONE)是否通过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DISACC)来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MCOM1 和MCOM2),从而检验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的中介效应。
参考翟淑萍等(2020)的研究,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DISACC)主要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衡量,表3展示了检验结果。第(1)列中TONE 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业绩说明会语调遏制了企业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第(2)和(3)列中TONE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DISACC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业绩说明会语调通过遏制企业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
表3 机制检验
当市场信息环境较差时,管理层更容易操纵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分析师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披露的语调越积极,说明管理层对于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与未来发展状况的信心越强,市场信息环境越好,就越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对外披露的过程(钟凯等,2020),分析师预测偏差就越小。因此本文预期,当企业市场信息环境越差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参考罗棪心等(2020)的研究,本文采用分析师预测偏差(ABSFE)来度量市场信息环境。当分析师预测偏差大于行业年度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回归结果如表4 第(1)(2)列所示,结果显示,ABSFE×TONE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市场信息环境越差,分析师预测偏差就越大,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表4 市场信息环境和代理成本异质性检验
当代理成本过高时,管理层出于追求自利的动机,可能会操纵会计盈余,做出更多的会计判断,进而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袁振超和饶品贵,2018)。管理层语调越积极,企业未来业绩和发展状况会越乐观,管理层私有信息就会越少,信息使用者就越能够起到监督和治理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代理成本也就越低。因此本文预期,当企业代理成本越高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参考甄红线等(2015)的研究,本文采用管理费用率(MFEE)来度量代理成本。当MFEE 小于行业年度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回归结果如表4 第(3)(4)列所示。结果显示,MFEE×TONE的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的代理成本越高,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当企业业绩波动性较大容易时,会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利己的投资决策,增加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当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遏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尤其对业绩波动性大的企业而言。因此本文预期,当企业业绩波动性越大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借鉴张瑞君和李小荣(2012)的研究,本文选取企业近三年ROA 的标准差来度量业绩波动性(RISK)。当其大于行业年度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回归结果如表5第(1)(2)列所示,结果显示,RISK×TONE 的回归系数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企业业绩波动性越大,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
表5 业绩波动性和市场竞争程度异质性检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层面临较大的盈余压力,他们可能会通过虚假呈报、虚构交易等方式进行价值操纵或者利益输送,以提高其隐藏负面消息的动机,从而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周夏飞和周强龙,2014)。当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时,同业公司以及投资者越能清楚地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因此本文预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会越显著。参考钟凯等(2022)的研究,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HI)来度量市场竞争程度。当其小于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回归结果如表5 第(3)(4)列所示,结果显示,HHI×TONE 的回归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
为验证业绩说明会净正面语调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本文将通过替换因变量、考虑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解决内生性问题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限于篇幅,检验结果略),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本文采用两种方式对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行重新衡量。第一种衡量方式为公司与行业内其他所有公司的可比性(COM1);第二种衡量方式为公司与行业内其他所有公司的可比性,然后按从大到小排序,取前4个值的平均值(COM2)作为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指标。检验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
由于2008 年金融危机的市场冲击致使经济萧条,公司业绩大幅下降,管理层更有动机通过可操纵性应计盈余进行盈余管理,以粉饰大幅下滑的业绩,尽量避免市场对公司失去信心,但这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因此,本文剔除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样本。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
上述结果均证实了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够显著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但是这一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检验来缓解这一问题。
1.工具变量法。由于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部分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检验。借鉴Davis 等(2015)和钟凯等(2020)的方法,利用CEO是否具有会计或财务背景(CEO)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
2.PSM 检验。为了消除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PSM 进行检验。首先,利用Logit 模型将SIZE、
LEV、ROA、GROW、TANG、AGE、SOE、INDIR、SHRCR 等公司特征变量与业绩说明会语调的虚拟变量进行回归,采用1∶1可放回配对,然后对PSM配对结果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排除了内生性影响,支持了前文结论。
本文以2008 ~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说明会语调越积极,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在机制检验中,业绩说明会语调会通过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业绩说明会语调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作用在市场信息环境较差、代理成本较高、业绩波动性较大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本文通过替换因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等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保持一致。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如下启示:首先,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应当加强会计信息监管和促使企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高质量推进业绩说明会召开,完善市场信息环境,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业绩说明会作为管理层与信息使用者直接交流沟通的平台,监管部门应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并对企业高质量召开业绩说明会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信息的良性传递,提升资本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加强与信息使用者的沟通交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一方面,企业应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减少管理层的私有信息和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进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增量信息,创造较为良好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要积极与信息使用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答信息使用者所提出的问题,能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最后,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应当关注业绩说明会语调带来的正向作用,进而提高决策效率。其中,投资者应当积极关注业绩说明会语调信息带来的正向溢出效应,降低投资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分析师应当通过业绩说明会语调深入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经营状况以及资本运作,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