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董瑶、吕哲琦、孙恒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为了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城市化不仅是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由于对城市化概念把握不清、实施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控制不严,城市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化遗留的问题,在以人为本、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施工方法采用的现场混凝土浇筑方法显然存在粗放施工的问题,质量无保障,建设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城市化建设。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引入新的建筑理念是必要的。装配式建筑以其质量可控、性能有保障、施工环境安全、施工效率快、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成为我国建筑业的首选施工模式。
为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国家于1956 年发布了第一个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并且自2013 年以来发布了大量的相关的政策[1]。受成本因素的影响,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的装配式建筑仍发展迟缓,装配式建筑的盈利能力与成本问题的冲突是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预制构件造价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往往是施工单位推广预制构件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2],导致预制构件发展缓慢,预制构件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市场的选择,而成本问题已成为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传统建筑方法在建筑业中的广泛生产,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数据,近年来,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逐渐减少,导致许多地区劳动力短缺,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仅要解决成本问题,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也解决了建筑业面临的建筑成本上升、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装配式建筑的康健康、长期的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装配式建筑成本上升、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通过对建筑构件的预制,进而运输到施工现象进行组装的建筑产品[3]。虽然其表述十分简单,但其对比于传统建筑,其建造过程的参与的企业单位要比传统建筑更多,因此在信息交流的复杂性,而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升高。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建设期的参与主体的对比[4],见表1。
表1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参与主体对比
1.2.1 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分为:设计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建造成本[5]。因此,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降低是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管控,如图1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图。
图1 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图
由上图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图,可知,设计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的精益管理,应从设计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运输费用、二次搬运费用、模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费用进行把控,从而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的。
1.2.2 影响成本因素分析
在预制建筑设计阶段,有必要拆分内外墙、楼板、阳台和楼梯的构件[6]。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成熟的预制构件标准化体系,预制构件的分体设计仅依靠设计师在装配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图方面的经验,由于分体不合理,导致预制构件种类繁多,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构件模板的成本,也给构件的生产、施工和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还需要深化构件的设计,使成本管理的控制更加困难[7]。
预制构件的生产虽然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模式,减少了部分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由于制造过程中,构件的运输和安装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安装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的投资。
零部件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除了大量采购材料外,工业化生产模式还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材料成本的投入。
预制构件建筑的机械主要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8]。通过合理安排不同部件的生产,可以提高机械的连续利用率,降低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摊销成本。
构件的运输方式分为水平距离运输和垂直距离运输。无论采用何种运输方式,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运距、人工、运输设备价格、装配效率等。
受预制构件的体积的影响,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构件安装顺序没有优化,就会出现不同的构件安装顺序问题,不同构件从工厂运到施工现场的数量和顺序也会不同,导致构件需要二次运输,导致预制构件运输成本增加。
生产和制造装配组件需要使用大量模板。中国实施的标准化设计尚不成熟,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只能根据图纸进行逐一地定制。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入设计的组件,不仅增加了设计成本,而且模板利用率低。由于模板的回收率较低,增加了模板的投资成本。
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与传统建筑相比,其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工作内容单一、责任明确,不仅有利于员工的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零部件产品质量。这不仅减少了企业管理费的支出,而且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城市化的实施必然会使大量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建筑业吸纳的农民工数量仅次于制造业。如今,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建筑业独特的工作特点和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建筑业出现了“民工荒”。2014 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为6109 万人,占中国农民工人数的22.30%。然而,2021 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减少到5363 万人,占中国农民工人数的18.6%,人数减少了近800 万,占3.7%[9]。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硬条件,人们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建筑业的雇员人数一直在下降,导致建筑业“民工短缺”。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建筑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一直在稳步增长,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存在大量的粗放型生产需求,只注重通过雇佣大量劳动力提高施工速度,并没有从建筑工人和机械生产方面解决生产效率问题。
建筑业就业的暂时性和阶段性,使企业难以稳定劳动力,农民工难以在企业中获得归属感,责任感缺失。同时,由于流动性高,农民工管理培训难以开展,严重影响了施工工期,甚至建筑质量和农民工安全。
由于建筑行业的露天作业模式,施工过程经常受到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一旦工期受到影响,大多数企业都会通过为农民工加班来赶上进度,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此外,大多数城市在白天有交通限制和建筑粉尘控制,导致更多的建筑在夜间进行。而在高峰时段,农民工除了晚上加班外没有假期。
建筑业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由于建筑行业工作环境差、风险高、工作强度高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更喜欢在低工资的工厂工作,而不是在建筑行业工作。因此,建筑业的农民工大多在40 岁以上,没有新鲜血液,年龄严重老化,严重影响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利于技术的发展[10]。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培训,不仅影响了施工任务的完成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要求,而且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许多建筑企业的用工和劳动管理非常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拖欠工资现象频繁,社会保障缴费率低。此外,由于农民工法律权益保护意识淡薄、利益地位淡薄、社会身份边缘化等原因,农民工很少通过法律渠道保护自身利益。
农民的就业意愿关系到行业的舒适、安全、稳定、尊严、社会保障和发展前景。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舒适性方面,服务业的大部分工作都避免了农业的工作环境带来的日晒雨淋和肮脏环境。与劳动强度相比,其劳动强度没有达到工业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加班的高劳动强度。因为它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主要在工作内容方面与人打交道。与工业中的机械处理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常有固定的服务客户来源,并且其稳定性优于工业中的机械处理。就体面程度而言,由于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服务业的体面程度高于肮脏、痛苦、疲惫的农业和建筑业以及工作非常单一的制造业。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比如2014 年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虽然服务业的五险一金不如工业的制造业,但高于工业的建筑业。
(1)在政策方面,完善预制构件建筑实施的政策体系和经济激励措施。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实践经验,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装配式建筑推广政策。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完善其城市预制建筑实施的政策体系。同时,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期,技术体系还不成熟,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经济激励政策可以通过土地、财政、财政和税收来实施。
(2)在措施上,引导企业实施发展总承包模式,避免因设计、构件生产、运输、安装脱节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完善标准规范,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成熟、通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建立专门的咨询和监督机构,控制预制建筑的质量;整合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资源,培育一批模块化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带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提高消费者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让他们感受到装配式建筑更能满足他们对住宅的舒适度、美观、空间优化等要求,并且其通过合理的设计及对构件质量的严格把控,能减少光、热能源的消耗,除此之外,其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满足绿色、低碳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
(1)优化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根据国家颁布的构件标准化文件的规定,构件应合理拆分,避免因构件拆分不合理而增加构件安装难度,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成本控制。在预制构件深化设计中,通过BIM 技术的可视化和预制构件的模拟施工,降低了设计过程中出现错误、遗漏和碰撞的概率,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工程时间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生产线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情况,合理安排构件的生产顺序,以提高机械和模板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2)科学合理地规划运距和机械,降低PC 构件运输成本。由此可见,运输距离、运输设备的选择和二次运输是影响零部件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靠近项目的组件生产工厂,选择最佳路线和运输时间点来降低组件运输距离的成本,以避免交通和施工现场问题造成的时间成本和二次运输成本。此外,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和类型,科学合理地选择运输工具,可以降低本项目运输设备的租赁价格,从而减少构件在运输成本中的投入。
(3)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降低组件安装成本。在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可以引入BIM 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可视化来模拟构件的安装[11],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构件安装顺序混乱、安全隐患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构件安装效率,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4)提高建筑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稳定性。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环境质量和社会保障,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目前,建筑业劳动力明显短缺。通过分析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和农民工的就业意愿,了解农民工对生活和生产环境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改善建筑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这是吸引农民工选择进入建筑业的前提。加强农民工的专业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农民工在构件生产和安装中的安全、施工质量和劳动效率。因此,重视农民工的专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建筑劳动力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供给侧结构转型已十分紧迫,发展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目前,通过政府政策和行动任务的出台、社会消费者对预制构件的认知以及企业在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劳动力等方面的相应措施和建议,实现预制构件和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从新型城市化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环境,明确阻碍预制建筑实施和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成本和建筑业劳动力短缺的分析研究,从政府角度提出了措施和方法,社会和企业降低预制建筑的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和稳定性;通过对预制构件发展过程、预制构件成本构成和建筑业劳动力的概述和分析,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措施,为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市化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