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播媒体的深耕之道
——以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之声的实践为例

2023-12-13 17:07□黄
记者摇篮 2023年9期
关键词:老友沈阳广播

□黄 宁

在中国传媒产业进入调整期和转折点的潮涌大势下,在互联网技术创新重构传媒生产关系的深刻背景下,在地方广播媒体面临的多重挑战和竞合突围的特有境遇下,如何围绕“深耕”两字,夯实根基,垂直发力,聚合发展,是地方广播媒体普遍思考和探寻的路径。

在《2023 年7 月中国广播收听市场风云榜》中,AM792 FM104.5(沈阳之声)继续蝉联副省级城市电台新闻频率融媒体云端APP 平台点击量、省会城市电台新闻频率融媒体云端APP平台点击量双榜冠军。

2023年7月,沈阳之声融媒体云端点击量达543.84万,抖音平台点赞量、微信公众号推文累计阅读量、微博交互量等“沈阳之声”全媒体均在不同榜单收获了不俗成绩。

广播融媒体云传播效果数据由行业内权威机构——中国广告协会广播电视工作委员会与广州赛立信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核心价值体现了不同地域广播频率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频率影响力数据可比性。广播融媒体云传播效果数据榜单月度更新,2023年7 月榜单通过对403 套全国广播电台新闻频率进行采集,最终形成月度排行。

沈阳之声即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2023年年初,沈阳广播电视台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水平,对沈阳新闻广播进一步进行全媒体改版升级,加大新闻、监督、服务等精品内容生产,更加突出本地化特色,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将“沈阳新闻广播”呼号变更为“沈阳之声”。2023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此申请正式批复,“沈阳之声”,初心之声,萦绕沈城。

一、《家在沈阳》——以全媒思维链接乡土风情

沈阳之声是沈阳广播电视台主频率,节目设置以新闻专题、新闻性谈话节目和新闻监督节目为主体。目前,已形成以《市民您早》《沈阳新闻》《1045 新闻热搜》《辣姐有话要说》《1045 新闻最沈阳》等栏目为核心内容的早、午、晚新闻板块,以及以《非凡百事通》《星光夜话》等栏目为核心内容的服务板块,成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较有影响力的区域头部媒体。

升级改版后的沈阳之声,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之后,频率推出了两档全新节目——《家在沈阳》《1045 老友俱乐部》。

《家在沈阳》定位全面介绍沈阳本土特色文化的全媒体节目。走进沈阳名胜、探寻沈阳名品,讲述名人故事,全方位展现沈阳历史文化积淀、新时代发展脚步,致力于打造集聚趣味性、大众性、文化性的沈阳之声品牌IP和全景介绍沈阳的品牌名片。

《家在沈阳》节目推出伊始,就在内容编排、融合播出探索上进行深耕,将“走出去”的现场直播和“请进来”的融媒演播室直播巧妙结合,打造“网络云直播+音频专题”的广播融媒体互动模式,拓展传统广播媒介融合新渠道,实现了广播节目融合传播、立体传播、矩阵传播的新突破。

在选题方面,节目主旨清晰——集中展示沈阳美与好,从特色风情、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等多方面讲述沈阳故事、树立沈阳形象。

一是精耕内容,挖掘底蕴。节目的主题是“家在沈阳”,所推出的报道指向鲜明,有岁月珍藏的城市记忆,有时尚动感的幸福味道,通过沉浸式报道,感受“家在沈阳”。

二是由小见大,贴近生活。相关报道从市民身边具有代表性的事和人说起,将个体置于宏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展开讲述,内容既鲜活,又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例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静安村:满族风韵的文化打卡地》报道,通过静安村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映射全市振兴发展的缩影。

三是互动创新,拉近距离。“离现场最近”是《家在沈阳》的显著特点。这里有田间地头、果蔬大棚的果香芬芳,也有名厨灶台前的煎炒烹炸。镜头的切换,主播与嘉宾的互动,让每期节目都突出了沉浸式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在呈现方面,节目路径清晰——立体互动提升传播力,在传播层面充分体现了融合传播的特点。

一是注重场景创新。主播走出演播室,将节目录制现场放在群众身边,通过云直播的形式,将节目在移动端进行呈现。仍以《于洪区马三家街道静安村:满族风韵的文化打卡地》报道为例,节目将采访现场设在静安村的满族人家里,带给了受众沉浸式的体验,既提升了流量,又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二是做好二次加工。无论是利用“走出去”还是“请进来”的形式进行的节目,都将网络直播放在全流程生产的首要环节。直播结束后,不同的编辑分发流程相继展开,针对广播端、新媒体端等传播平台的不同特点,对直播内容进行再生产、再传播,持续进行发酵。

三是形成传播合力。通过统筹“沈阳之声”线上广播节目、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视频号等不同平台,对内容采取碎片化编辑和多渠道分发,实现了同一主题的立体式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APP的回放功能还实现了二次直播。

在受众反馈方面,节目实现了新的突破。与其他节目相比,《家在沈阳》突出了全媒体互动这一特点,采用生动鲜活的形式,以多平台持续联动传播的方式,吸引受众观看相关报道。

一是细分用户,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家在沈阳》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体现了清晰的用户导向,开展靶向宣传。在节目中,针对受众非常希望了解草莓等农产品绿色种植情况,主播对种植全流程和市场销量等进行了生动介绍,起到了直播带货作用。

二是形式灵活,增强报道的互动性。在采取“走出去”的形式深入现场“云直播”的同时,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护士节等时间节点,以“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优秀女职工代表、医护人员代表做客直播间,讲述各自的岗位故事,在线与受众互动,增强了节目的粉丝黏度。

三是融媒传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在创新形式上下功夫。在“云直播”和广播端传播的同时,注重利用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等多种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了《向上花开》《寻味辽菜》《畅聊家乡,荣耀沈阳》《传承非遗技艺、领略锔瓷焕彩》等系列融媒体产品,累计浏览量超过百万次。

二、《1045老友俱乐部》——垂类为老服务,“黄土”时间掘金

《家在沈阳》节目,聚焦了沈阳本地,浓缩了风土人情,把互联网思维贯穿于新闻产品的生产、传播流程,进行了媒体融合的深层次尝试。另一档新节目《1045老友俱乐部》则精准对位市场,锁定目标人群,通过融媒拓展,在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黄土”时间,创造了黄金业绩。

据统计,截至2022 年年底,沈阳市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0.9 万人,占总人口27.59%;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1.5万人,占总人口的19.8%。“沈阳之声”审时度势,经过前期深入调研,精准定位,推出《1045老友俱乐部》垂类为老服务节目,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受众的高收听与市场的强认可。

《1045老友俱乐部》从创办之初就牢牢以沈阳人讲述身边幸福和才艺展示为主旨,以服务沈阳本土幸福生活为底色,打造“沈阳之声”为老服务品牌。主持人以亲和的关怀、幽默的主持、欢乐的陪伴、精准的服务,赢得垂类中老年群体的喜爱与认可。开播至今,综合统计广播节目热线参与、微信群参与等数据,受惠群众万余人次,初步实现了群众文化互通互联、共建共享。

为了在短时间内让人群聚拢起来,《1045老友俱乐部》尝试了多种参与方式的融合。广播直播间热线电话适合老年人直接参与,方便快捷。节目微信群适合中老年人与主持人互动,很多人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文艺作品,通过微信群发送给主持人,提升节目参与数量与质量。

无论是广播线上节目还是微信群,目前都已突破参与个体与主持人的单向沟通,形成了参与个体与主持人以及其他受众的多向交流场,这种由线到场的跃升,使这个舞台的声浪愈发迭加、放大。

经过主持人的积极引导,目前,听众参与的文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歌曲、戏曲、曲艺、乐器演奏、诗歌朗诵等。一些听众还积极进行创作,用自己原创的作品来参与节目,说沈阳变化,述爱家情结。节目组在有意识地培育、发掘草根达人、听众明星,组建《1045老友俱乐部》的演出队伍,到社区、养老院、文化广场等地演出,实现优秀的文艺节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闭环。

升级后的“沈阳之声”,其定位就是:立振兴潮头,发城市先声。以本土为依托,高站位服务沈阳发展,全媒体记录沈阳城市振兴脚步,讲述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树立沈阳形象。

《1045 老友俱乐部》紧扣频率定位,在给受众提供才艺展示大舞台的同时,注重挖掘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做延展性报道,见人见事,入耳入心。

节目开设了“我家在沈阳”子栏目,在这里,很多“家人”的平凡故事传导了不凡的精神特质。91岁高龄的沈阳市老劳模,不仅在节目中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还讲述了自己当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几个小故事;嘴角始终上扬,与病魔做斗争的大槐树姐姐,开朗的笑声感染了大家;节目中,还有一对琴瑟和鸣的老夫妻,夫弹妻唱,他们的金婚故事,让大家看到了爱情的模样,树立了家和万事兴的典范。也有很多热心肠的听众,把自己在生活中摸索出的科学养生、健康饮食等妙招和大家分享。

线上节目热闹非凡,线下活动精彩纷呈。《1045 老友俱乐部》连接沈城百家群众性文艺团体,1.8万的艺术团员,为节目输入源源不断的艺术作品,也为活动拓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元宵佳节,节目组和艺术团员带着慰问品和精彩的文艺节目赶赴养老院,给老人送去节日的问候。爱眼日,节目组邀请专家一起走进社区,开展爱眼知识普及,进行义诊。沈阳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育新风活动,“沈阳之声”以《1045 老友俱乐部》节目为主阵地,发起“百团进社区”,每月开展上百场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弘扬正能量,展现美好生活的文艺演出,送到全市各个社区,使“文明实践育新风”文化文艺服务品牌成为全市关注焦点。

在拓展本土地面活动的同时,《1045 老友俱乐部》还积极通过“沈阳之声”全媒体矩阵,融媒输出、扩大宣传。在“沈阳之声”抖音、快手推送的《平凡幸福沈阳人》系列短视频,就是从《1045老友俱乐部》参与听众中开掘的典型。百姓才艺中舞蹈、书法、绘画、手工艺等偏于视觉方向的作品,也被节目组制作成短视频,在“沈阳之声”的新媒体平台推送。广播节目在蜻蜓FM、喜马拉雅等平台的网络播出,也让《1045 老友俱乐部》扎根沈阳,走向全国。节目开播以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的听众,不仅有辽宁省内各市的,更有来自天津、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的。

三、加大产品生产和输出力,聚合传播主阵地

从1948 年“沈阳广播电台”的第一声呼号开始,沈阳广播人和这座城市已经共同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如今,“沈阳之声”正凝心聚力,为打造聚合传播的全网主阵地共振发声。

作为以沈阳之声线上节目为基础,同时在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APP、“学习强国”沈阳学习平台专区呈现,以蜻蜓FM、今日头条、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头部平台和热门应用账号为共同载体,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全媒体矩阵,2023年,“沈阳之声”加大产品生产和输出力,汇集沈阳名人、名作、名胜、名牌、名品、名字号,陆续推出《沈阳小巷故事系列》《沈阳古城影音系列》《30 秒看沈博》《家在沈阳系列》《诗歌中的沈阳》一系列融媒体产品,打造中心城市的文化声望。

节目全媒体深度融合,多渠道并行,多终端触达。蜻蜓APP 中,沈阳之声《星光夜话》节目板块播放量1.7亿+,位列全网情感类热播榜第四。

“沈阳之声”在发展中不仅坚持本地性、贴近性,还通过与各地兄弟广播的联合、融合、聚合,形成合力,共同搏击融媒发展大潮。

在省内,深融创变,“圈”跃未来,搭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广电视听联盟,“沈阳之声”与辽宁七市一区广电视听机构联合推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联播》,全面覆盖2122 万人口,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媒体宣传报道格局。

在东北,“沈阳之声”携手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东北三家副省级城市台,组成三省四市广播联盟,引领听众用心感受、用耳聆听东北黑土地的激情活力和独特魅力,强化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已成为跨地域合作的品牌IP。

在全国,“沈阳之声”拥抱中广联城市台广播新闻委员会,推出了三大联盟,即全国城市台融合传播协作体、全国城市台应急体系协作体、全国城市台乡村振兴联盟,正在实现内容共享、渠道联动、产业合作、技术协作、资源互换、经验互鉴、舆情分享等。

根据赛立信数据最新统计,广播媒体受众规模为6.58亿人,广播媒体受众接触率下跌3.3%。其中,车载用户下滑至4.98亿人,而智能终端则实现反向增长,用户规模突破4亿人。

收听场景在发生变化,受众需求在发生变化,运营指标评价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广播媒体只有以深耕立足,以“合”应“变”,在内容生产、收听渠道等多维度加速资源整合与媒体融合,才能使广播声音声远且清。

猜你喜欢
老友沈阳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国庆兼中秋回乡拜见老友(外四首)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老友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