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英,段 超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的过程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导向,能够极大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当前高校在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有待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与岗位脱节,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关联不紧密,以及企业教育资源开发挖掘不深入等。结合当前建筑装饰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格外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落实,在充分了解企业及行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工作,真正保障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者,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整体投入较为有限,导致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略显不足,这对推进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专业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教师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虽然能够按部就班地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不足,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缺乏关注。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投入较为有限,缺乏对优秀教师的培养,没有真正围绕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对教师进行管理,这导致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相对薄弱,在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照片模式优化创新方面难以发挥作用。
目前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大多只是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总结出发,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到岗位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这是影响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2]。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大多按照预先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而没有做好岗位需求的深刻分析,在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方面不够全面,最终导致学生实际学习体验不够深入。对于课程开发和利用,大多结合已有的办学经验开设课程,没有重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岗位与课程之间缺乏深刻的关联,很容易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和发展受到影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的背景下,应当格外关注各项活动的有序组织和开展,将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切实保障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管理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做好理论知识探索和实践探究之间的相互协同,对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是影响专业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实践活动的组织大多强调基本的实践形式,而没有做好对实践探究的多元拓展,导致各项活动的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对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够全面。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配合离不开企业教育资源的全面利用,在实践活动管理等各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效果。目前关于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建构中,企业发挥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对各项活动组织管理缺乏科学判断,没有真正考虑到企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忽略了企业本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推动力,这导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无法得到充分彰显,在缺乏企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支持的情况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容易受到影响[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保障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有效掌握,基于企业提供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实践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思考,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4]。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强大的职业技能,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提高就业竞争力。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导向,学生专业能力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始终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能够与企业达成一致,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方向,除了强调职业能力外,同时对思想道德品质、职业道德修养有着更高要求,以此为基础保障立德树人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立德树人更加强调职业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同步发展,基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双方能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且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协同的情况下,真正促进立德树人的全面实现。
就业服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真正将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相关联,将企业的用人需求与课程体系建设各方面关联在一起。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能够就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共同合作并且发挥各自的作用,在全面体现就业导向特点的情况下,培养工作的各项活动才能得到有序开展,以就业为指导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体现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定位[5]。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落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通过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优化,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高职院校培养特殊定位的导向下,真正体现出高职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发展需求。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突出校企合作重要性的情况下,双方能够实现资源的平等交换并且做好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和实践管理的创新[6]。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前提,为了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格外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落实,能够紧密结合教师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对人才引入和教师培养做好全面保障[7]。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引入工作中提高准入门槛,在结合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考虑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能够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吸引高素质建筑装饰材料方面的专业教师,在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殊定位的情况下,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应当针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管理活动,能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培训形式,在开展培训活动的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并且借助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之间的协作互动,有效营造良好教育氛围。高职院校应当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指导工作,能够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较大要求,在师资建设机制建构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帮助教师强化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指导能力。
促进课程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是保障学生专业素质得到持续提升的关键,为了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应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较高要求,能够基于学生专业特点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在与企业保持密切协作的情况下,为资源整合提供便利,真正突出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发中将企业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将岗位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挂钩,以此为基础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高职院校应当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协作,在结合具体岗位作出适当调整的情况下,做好相应的机制优化,能够在全面体现企业用人需求以及不同岗位专业特色的情况下,做好对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真正将多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课程体系建设紧密关联,这样一来各项活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体现个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多元管理。此外,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优化还应考虑到企业的参与,通过开设订单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参与感,真正保障企业用人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全面创新实践管理机制是促进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对实践机制的优化必须与专业特色相结合,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关注学生强化职业技能,从而保障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8]。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好相应的实践模式建构,能够在体现基本建设需求的情况下,对专业实践活动组织提出较高要求,在体现基本专业特色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实践工作和学校教学之间的深刻关联,促进学生强化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保障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步发展。对实践机制的优化调整,还应考虑到企业如何配合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在软硬件设施方面给予支持之外,还应与企业达成一致,在企业顶岗实习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情况下,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职业技能的全面强化。
建构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关键,在关于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评价模式的优化调整,将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推动评价活动的全面优化,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达成一致,将职业技能放在重要位置,并且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训,在充分关注高职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开展相对应的评价与指导,在评价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确保评价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让科学严谨的评价机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特殊定位,格外重视对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做好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全面创新,在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以企业平台为基础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