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空间设计研究

2023-12-13 04:02卢娜
河北画报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一站式育人社区

卢娜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学生公寓中的主要功能是在生活区内设置一个便于学生开展党团活动、沟通交流的基础组织场所,弥补学生生活空间内缺失的育人场所。合理整合空间资源,让同学们通过使用良好环境能够更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完成“三全育人”的教育闭环。如何让“一站式”学生社区充分发挥作用,空间设计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背景

(一)学生社区环境现状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多数高校的学生社区主体为宿舍区,而围绕宿舍区匹配的交往空间缺失,即使有少量的交流交往空间认知也不够充分。这些交往空间也仅仅作为学生人际交流空间存在,空间缺乏活力度,对构建“三全育人”的场所支撑力不足。

(二)党建工作进高校学生社区

学生社区是开展学生思想引领、教育管理的重要场域,也是高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政治建设,维护学校学生安全稳定,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的重要阵地”[2]。2021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可以依托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或者学生社区等设置师生党支部”,这为“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提供了政策支撑。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构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也会进一步对高校的治理关系和结构进行再生产。“一站式”学生社区主要参与者为学工队伍、教师、学生。教师辅导员队伍进驻一站式学生社区,提升师生共治驱动力,发展“教育、管理、指导、服务、能力素质拓展”五项职能,打造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职能需求

(一)高校社区交流空间体量不足

通常学生公寓的公共空间能涵盖生活、学习、交流、体育和美育等五个方面的功能。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往通常以宿舍或者班级划分,常使用的空间区域有局限性。另外,学生公寓的共享大空间还需要合理的空间再界定。宿舍区的内部的公共区域(例如门厅、走廊)面积较小,并常作为交通通道,所以把该空间作为完整的交流空间明显不合适。所以在大范围的宿舍区域应提供活力充足,完整的空间作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交流的场所。该场所不仅能够独立成系统空间也能辐射到周边穿越区、停滞区和活动区等。

(二)扩展高校社区的思想教育生活课堂

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打造满足有安全需求、枢纽功能的活动交流场所,在此基础上辅导员群体及教师群体同时进驻,拉近师生的生活距离,共同促进新型学生社区的完成。它不仅是一个教育空间,更应该成为一个生活空间,在润物无声的环境影响下,让同学们能欣然地接受正确的思想熏陶。所以“一站式”学生社区还应该有师生交往的功能,营造出空间的人文氛围。设置党政教育、三全育人的教育需求功能空间,定时开展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专业辅导、思想建设等活动。

(三)提高高校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的教学空间、行政空间与生活空间大多以块状组合相邻,学生在不同区域内完成学习与生活,这样的划分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师生来说,许多事务的处理存在着交叉性,这就意味着在空间距离上的多次重复才能完成事务的处理。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许多事务的处理需要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完成,会与日常的上课学习时间冲突,影响学业。对标政府部门的一次性办理的原则,学校多部门入驻学生社区可提高同学们的业务办理的时间,在学生生活社区内部完成大多数事务的处理将会极大的提高在校学生的幸福感,这就需要在学生社区内开辟部门办公空间。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规划内容

(一)社区内需有核心空间作为主体

匹配精神需求内涵,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设计定位是高效、融合、精神引领。由于学生社区各空间地理位置距离大,整体的社区环境分为许多个功能各异的模块。每个模块承担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社区内部应该配备足量的、符合学生社区的需求的空间外,还应建设以党建思想的精神引领作为环境的建设内核的主体空间。在主体空间内可设置学习场所、图书馆、虚拟党建展示区、辅导员工作区、党建室、网络新媒体、交流区、休闲区等空间。

(二)多类型辅助空间并存

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应是由多模块聚合的空间形态组成,多类型辅助空间主要有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服务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在原有的高校社区环境内基本已满足生活需求,缺乏的是其他类型的辅助空间。

服务空间的主旋律是学校内多部门入驻学生社区,高效提高学生办事效率。社区内部必须有支持相关部门工作的空间位置,为教师队伍配置专门的办公空间及附属空间。该类型办公空间形式应避免与普通胶水办公空间形式相同,空间围合成的氛围不能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远,而是应该将教师办公桌椅的摆放形式设置成商业服务类型,学生能够在该空间环境中感受到师生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内心的认同亲切感。

增设学习空间与文化传导空间,激发求知的热情,减短学习的心理距离。例如展览室、冥想室、名师辅导室、主题阅览室、24小时自习室、vr党史区等,多元学习空间与文化传导空间共融,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成长。

倡导以“互动社交”为主题的交流空间,多种类型的交流空间,可以弥补在宿舍区内空间模式单一的缺陷。室外景观休闲区、社团交流区、开放式讨论自习室、书吧等空间作为互动社交的场所,不同学科的学生可以利用就近的交流空间完成思想交流与碰撞。

四、空间设计手法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运用

(一)符号的象征意义塑造三全育人环境

在合理的空间尺度中,人们可以展示最真实最放松的自我。利用环境空间对人的影响,增强学生社区的潜移默化作用。现有的高校社区内空间环境更偏向功能性的展示使用,例如图书馆的空间使用意义是为了阅读及陈列书本,食堂空间提供就餐需求功能。各空间都能满足使用需求,但不足以为使用者提供精神力上支持。许多信仰类的空间,例如寺庙、教堂,或者专业型的展示空间,例如博物馆、纪念馆等,都能表达出较强的精神影响,原因在于空间内设计手法都关注在内容的象征意义上,置身在其中的使用者能对应产生强烈共鸣。

创设三全育人环境的环境,究其根本就是能够在高校社区内凝聚出符合高校特质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提取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以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在不同的社区环境内进行表达。具象的形式可将党建、三全育人的具体文字叙述要求或具象造型表现出来,用最直观的方法做表达。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标志去加深受众的印象。另外将具有教育意义,党建育人形象的典型元素提炼出来,演变成例如点、线、面的形式,通过对这些元素重新进行重组、变形、排列等设计变形,再合理重现在空间中的主体墙面、造型柜、吊顶、地面等空间位置。

(二)社区内部浸润式的场景空间构成

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的载体,创设空间学生信息源收集及反馈,社区空间设计的浸润作用及意义。利用空间的场景化设计,通过载入剧本,人为设置空间环境主题,完成一站式社区内的中心思想的确定。将空间类比成画布,每一面墙体都为主体的确定进行细节的支撑,通过不同区域场景的设定,完成最终的场景化布局,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育人思想通过空间环境能够完成渗透植入。

确定一站式社区空间的场景主题,可以根据各高校的教学背景及教育主旋律进行场景主题设置。将党政文化及三全育人文化确定为核心文化要素,再进行各部分场景的剧本框架情节的设定,借由辅助空间烘托主体空间,形成多个次要主题围绕大主体的形式。根据空间的大小类比成音乐的节奏,最终确立形成一曲渐进式的交响曲。以此作为学生社区的组成形式,每个空间都能确定其场景及主要活动功能,有序地加深体验感,从而营造出场景化的学生社区。

(三)寻求空间内部的情感认同

美国知名的人文地理学家罗伯特·戴维·萨克也有类似的论调—“当具有强烈情感意义的物体出现在特定的场所,出现在规则的空间模式、形状和形式之中的时候,空间的特性好像具有了情感的价值”[3]。大学生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之紧密相连的高校社区也将成为学生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一站式学生社区创设的空间环境情感应是积极向上的、引领思想,并能得到高度认同依赖的社区空间。以“人在情境中”理论框架审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需要重点剖析“人”与学生社区这一特定“情境”的互动关系。在环境创设中利用硬装材质、色彩、灯光等因素,渲染整体空间的氛围,以环境独有的精神力影响空间中的参与者。

(四)学生社区情感共同体建设

“一站式”学生社区既要“造形”,更重“铸魂”。让学生在参与社区环境建设、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践行劳动价值达成美育目标。以下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一站式社区的设计作品,通过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核心空间进行设计策划,以设计者的角度看待育人空间的需求,同时也将学生的需求代入设计过程。更深入地了解一站式学生区的重要意义和育人思想,投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情感共同建设学生社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学生群体中起到积极且关键的作用,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承载空间功能,并且能够成为三全育人重要阵地。利用空间设计的原理将社区内的空间环境作为教育阵地,通过空间的浸润作用,完成师生共同的情感认同。

猜你喜欢
一站式育人社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珠”育人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