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政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和国家监督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特质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凸显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显著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实践和百年建党管党治党历史经验,创造性提出“政治监督”,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探索自我监督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新征程上强化政治监督,是党中央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政治监督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要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并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党的领导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确立和不断巩固,是党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深刻总结百年奋斗排在首位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党中央不能实行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出现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局面,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政治监督坚决查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注重解决问题背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到位的隐患,推动全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深邃政治考量,结合所处工作实际情况,创造地、实践地将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有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入脑入心、在行动上落实落地。
政治监督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党内存在的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政治上看。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党的政治使命、政治标准、政治要求部署开展政治监督,使党的思想建设突出政治理论武装、组织建设突出强化政治功能、作风建设聚焦民心这个最大政治、纪律建设突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政治上的先进纯洁促进党在各方面的先进纯洁,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政治监督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上严起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确保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的建设各项部署有效落实的强大保障。
政治监督是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出发点,发挥监督作为治理内在要素作用,使监督体系有效契合党的领导体制,既确保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监督制约权力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政治监督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监督,贯穿于各类监督方式之中,能够有力统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各子系统监督资源,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体推进,保障党的核心价值观传达到位、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将以监督促治理、以治理出效能的有益逻辑在党治国理政中变为现实。
政治监督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专门力量,坚守政治机关定位、肩负政治监督职责,纪检监察工作实质就是党的自我革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要求,“严明党的纪律,首先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2018 年12 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政治监督”,并在多个场合和中央纪委多次会议上就政治监督进行充分阐释并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推动、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反腐败体制机制,既是因时而变、有效应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也是朝向新时代新征程、为纪检监察工作更好适应新情况新要求新部署打下坚实基础。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强化政治监督,以实现在新征程上的创新升级。
政治监督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党总结百年奋斗和新时代伟大成就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和思想指引,“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历史性进程和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最高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监督要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两个维护”根本任务,锚定党的政治目标,围绕捍卫制度、落实决策、履行责任、行使权力情况开展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治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确保“两个维护”一贯到底。要注重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从错综复杂的事物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及时发现各种政治杂音噪音,督促和推动“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
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政治监督的要义在“政治”二字,赋予了监督内涵,既体现了监督的重点内容,也指出了监督的方向。政治监督强调提高“政治三力”,从政治的高度开展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概念”相较更多是从理念和思想层面来理解,其他监督更多是指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的监督主体开展政治监督的重点和方向并无区别。要坚持政治监督的理念,把握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目标方向和总体要求,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的优势,统一观念、统一思想,以创造性实践整合监督力量、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政治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政治问题、政治风险、政治隐患。奔着问题去,是监督的应有之义。毛泽东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矛盾时时刻刻存在,要在矛盾造成的问题中注重发现关键问题,在关键问题中发掘关键方向,紧抓“关键中的关键”突破问题瓶颈,以点带面解决矛盾。政治问题的解决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效。政治监督既要着眼政治大局,也要结合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发现真问题,切忌把一般性问题和工作失误上纲上线,一刀切地搞政治监督泛化和简单化,也不能遇到政治问题就怯于开展斗争,特别是不敢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思想交锋。要加强政治思维,保持问题意识,紧盯政治问题开展政治监督,真正解决政治问题、化解政治风险、消弭政治隐患。
政治监督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在整风时期提出的斗争方针,也作为我们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写入党章、纪委工作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惩前”是为了“毖后”,“治病”是为了“救人”。我们党不断总结和深化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政治生态视角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提出并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针对政治问题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特点,坚持关口前移、主动出击,敢于善于治“未病”。要克服惯性依赖,探索主动监督方式,实现政治监督事后和事中监督向事前监督的有效延伸,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提升政治监督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聚焦“国之大者”开展政治监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决策都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方向路径、战略部署、指导方针的重大问题,加强对贯彻全会精神的监督检查,既是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也是聚焦“国之大者”的具体体现。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美丽中国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加强对党章党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紧盯“七个有之”问题,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加强对党的领导职能职责的监督检查,看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否结合部门、行业、领域实际有效落实。要将政治监督作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有力武器,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三者并重,使政治监督的过程成为保障落实、促进发展、提质增效的过程。
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其他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与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并不矛盾,党的政治建设有具体的、实在的要求。一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党的政治使命出发深刻把握业务的政治属性。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和远大理想,深刻领悟政治和业务是硬币的两面,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要透过问题表象看本质开展政治监督,既看政治后果也看政治影响。二是把增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要把政治监督的根本职责凸显出来,在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中开展监督,及时发现隐患、矫正偏差,发挥政治监督导向作用。三是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要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督促党委(党组)和主要负责人全面担当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履行好主体责任中的监督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政治监督。政治监督立足从政治全局着眼,起点不应是问题发生后的纪律检查、案件查办或以案促改,而是应着眼于以常态化的日常监督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将“三不腐”融为一体,同时、同向、综合发力,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相互配合、“三个效果”相得益彰,与政治监督的理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惩恶,既要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究,坚定案件查办这个“监督的后墙”,也要对轻微违纪违法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说不”,划清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发挥政治监督“抓大也不放小”的强大震慑效能。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加强以案促改促治促建,不断堵塞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笼子,以制度建设促进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制度治当下、管长远、固根本的保障功效。把思想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日常监督全过程加强政治理论引领和警示案例教育,督促落实学习教育常态化要求,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涵养优良政治生态,充分发挥价值理念、思想文化涵育人心作用。
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巡视监督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在党的十八届、十九届均实现了高质量全覆盖,确保巡视利剑震慑常在。要始终坚守政治巡视定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紧扣党的领导职能发挥,督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党中央制定新一届巡视工作规划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改良方式方法、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常态化监督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精准性和有效性。要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加强对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和成果运用,加强与被巡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协调联动,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成果有效转化,增强政治巡视实效。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落实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意见,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领导体制,加强上对下的指导和支持,畅通下对上的沟通与衔接,强化巡视巡察一体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巡视利剑越擦越亮。
建立和完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制度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是政治监督迈入新征程的必由之路。具体化要求政治监督要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好统领党和国家监督,更好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在督促推动每项工作中发挥作用;精准化要求政治监督要更加紧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找准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入点,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落地见效,切忌搞“一刀切”“一般粗”;常态化要求政治监督要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谋划、任务制定、责任分解、行动落实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明确不同层级各主体政治监督责任、细化政治监督职能职责,将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双向嵌入,打造政治监督既精准聚焦、规范严谨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制度机制。完善政治监督指导机制,加强对部门、行业、地区开展政治监督的督查和指导,制定和完善政治监督指导意见,规范政治监督总体思路、重点内容、主要举措。完善政治监督制度机制,做实日常监督的有效载体,丰富政治监督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全流程跟踪、督查问责等措施制度,不断完善线索共享、资源互通、力量整合、成果贯通运用的制度机制。完善政治监督责任机制,强调党和国家监督的政治性,对公权力运行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坚持首先从政治上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做实党员履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义务的责任。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领导下各监督主体按照一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协同促进、同向发力的综合系统,纪委监委作为监督专责机关要注重推动各监督主体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开展监督,以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推动全社会在政治监督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