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民为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主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等等,早已深深融入国人血脉当中,铺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色。
我国古代历来就有“尊民贵民”“爱民利民”“恕民教民”等民本思想和优良传统。民本思想发轫于商周时期,西周初期周公旦曾提出“敬德保民”的政治主张,《尚书》中也记载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等一系列重民思想,体现了古人重视民众、顺从民意的执政理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的思想主张,孟子和荀子也分别提出著名的“民贵君轻说”和“君舟民水说”,都是认为民众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民众则国家将不成其国家。自此以后,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并得到了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推崇和实践。唐太宗就曾多次引用荀子的“君舟民水说”来警醒自己。因为他知道,就是因为隋炀帝恃其富强,横征暴敛,造宫殿,开运河,修长城,让民众苦不堪言,才使得隋朝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因为看到了民众的伟力,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民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政治传统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重于千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迈上新征程,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实办好,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敢当开路先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中华民族不仅是追求“富裕”,更是追求“共同富裕”。《周礼》中就有“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的记载,意思是使天下各国富庶,以养育民众,以增殖各种财物。在《礼记》中记载的大同世界里,财产公有、天下一家、友爱互助、选贤与能、平等和睦,表达了古人对于没有剥削、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诗经·大雅》中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每日辛苦劳作,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小康是指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较为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仅次于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模式。正所谓“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强调富民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民众是国之根本,只有民众生活富裕了,国家才能更好管理。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曾把太公望、管仲等列于致富之首,是有深刻原因的。以太公望为例,太公望在齐国初建时就带领百姓一边发展黍、稻生产,一边发展丝麻纺织等手工业,又利用齐国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国富国,以民富带动了国富,因此太公望的做法受到了司马迁的赞许。
可以说,天下为公、富民为始的哲学思维是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根基,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借鉴和启示。毛泽东曾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也讲:“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推进,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华民族在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上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展成就。共同富裕,难在共同,也重在共同。放眼未来,中国人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阔步向前。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孔子的治国理念,即主张在满足百姓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礼仪教化,从而使老百姓一步步过上安稳、富庶、文明的生活。《管子·牧民》中也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充实,百姓衣食无忧,善恶荣辱的观念才能够深入人心。治国首先要富民,只有百姓富足、国家富裕,社会前进的步伐才会愈加有力;但是如果仅仅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百姓则有可能产生奢侈贪欲的邪念,从而堕入犯罪的深渊。中国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正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德立身,方能修身养性、厚德有福;以德为政,方能国固邦宁、长治久安;以德立国,方能政治清平、世代昌盛。可以说,厚德载物、以德为先,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流变当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物质文明的强大,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越是实现了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越需要中华文化的不断弘扬以及价值体系的不断塑造,越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来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从而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比翼双飞、协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把“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要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万物建构起平等的尊重感,在互动、交融中形成共生、互成的“生命共同体”。道家认为人与天是相通的,人是宇宙自然之子,与自然密不可分,其生态哲学追求的是“道法自然”和“万物一体”。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祖先、黎民百姓、山林鸟兽共同构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这可谓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最精妙的总结。《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应当将自己和万物视为一体,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从而最终达到圆融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至高境界。众所周知,与中国并列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其消亡的一大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灌溉和人居环境的污染。而古老的中华文明,则是以“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思想为指引,通过采取一系列翔实严密的生态保护措施,得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而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文明智慧有着高度的渊源和契合关系。近代以来,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主导的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接关系着人类自身的前途命运。只有坚持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发展观,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向来有着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历史文化传统。“协和万邦”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尧典》,意思是赞许尧有能力协调各个邦族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其能够和睦相处。《左传》也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亲近仁义而与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宝贵的举措。中国即使在国力鼎盛之时,也从来没有搞过霸权主义。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用双脚走出了“丝绸之路”,开启了一场文化“凿空之旅”,加强了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南欧地区的直接交往。盛唐时期,对外交流空前活跃,以强盛的综合国力和开放包容的外交心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使节、学者、商人来华,朝贡经商、求学交友,勾勒出大唐海内生平、协和万邦的盛世图景。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却没有占领海外的一寸土地,始终秉持的是“四海一家”、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搭建起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这种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会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走国强必霸、殖民掠夺的老路,而是走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现代化新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不断为世界发展带来机遇、注入能量。当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归根到底,就是秉承了这一精神理念。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怀揣为人类谋进步的伟大理想,走在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上,汲取着源源不绝的文明养分,与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民族一起,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