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猛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16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标准化规划》)[1],是交通运输行业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标准委于2017年制定发布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2],对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内容等作深入阐述。技术标准体系是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和核心。为贯彻国家、交通运输部加强和推进标准化工作精神,“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把标准化工作作为全省交通运输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来谋划部署。结合黑龙江省工作实际需要,着重梳理各项工作所涉及的行业相关标准。加强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研究,突出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标准制修订需求。
加强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化工作协调衔接和融合发展,对于实现黑龙江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将随着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部围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要求,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标准化政策制度,推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一体化运行,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标准化工作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2019年《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正式颁布[3],确立了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全过程管理要求,为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标准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水平筑牢了制度根基,对促进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针对标准全过程管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制定发布了《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交通运输标准审查管理规定》、《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开展标委会考核评价、标准外文版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等制度研究,有力促进了行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科学提升。
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强制性标准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推荐性标准协调性显著提升,地方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团体和企业标准得到快速发展,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布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绿色交通、物流、信息化等5个专业标准体系,修订公路工程、水运工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铁路、民航、邮政标准体系,统筹规划标准制修订。
1985年国家标准局颁布规定:“增设地方标准,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标准管理体系”。198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将地方标准作为标准的一个层级正式确定了下来。自此国内各省市开始编制并发布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行修订)。199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于2020年3月1日进行修订)。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多省市开始制定完善有关交通运输地方技术标准的体系,部分省份和地区总结和提升了交通建设中的成熟技术成果,陆续发布了一批地方标准。各省交通部门在修订地方标准相关规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层次不够明确,关系不清晰;部分地方标准内容雷同,编制意义不足;地方标准规范的修编缺乏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编制工作缺乏政策、经费和专业人才;编制修订缺乏沟通,管理脱节;缺乏针对标准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等。
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推动了本省地方标准的形成。1990年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开始陆续发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经过几十年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共编制和发布了2 263项地方标准,其中现行标准1 463项,已废止地方标准800项。
咨询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收集和整理有关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地方技术标准26项,见表1。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见表2。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编制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指南见表3。
表1 黑龙江省现有交通运输地方标准统计表
表2 黑龙江省交通科技成果纳入行业规范统计表
表3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编制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指南一览表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与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体系缺乏有效衔接。二是地方标准建设不平衡。目前地方标准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涉及智慧高速公路、绿色交通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标准缺口较大,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专业领域标准基本空白。三是标准化专业技术力量不强。黑龙江省刚刚成立交通这运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研究、制修订、实施评价等专业人才及团队支撑力量不足,需要加快组建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专业技术力量培育。四是地方标准的内容覆盖面有限,地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适应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的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是黑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公路质量提升,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提升智慧管控和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公路运行监测和道路运输动态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对今后一段时期标准制修订的顶层布局作用,为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提供基本依据。
上述建设需要发挥标准体系的支撑作用。既需要将黑龙江省行业发展经验、特色亮点、科技创新成果等转化上升为标准,巩固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又需要发挥标准体系的支撑和引领,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黑龙江省需要遵循《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框架,细化构建符合发展趋势和需求、体现特色的交通运输地方标准体系,总结提炼行业发展成熟经验,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形成黑龙江样板。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基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制定,是国家、行业标准体系在地方实践中的细化落实和必要补充。重点针对一是先进、成熟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是未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全省范围作出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三是虽有国家或行业标准但通过制定地方标准可以使之水平更高、规定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等情形。
(1)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构建框架合理、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的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体系框架,为编制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
(2)梳理现有交通运输标准,确定各标准在结构框架中所处的位置,便于标准的科学管理和查询使用。
(3)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明确标准化工作方向和重点,为指导标准立项和编制年度计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按照《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09)[4],并与2017年4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保持一致,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共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分类:按照“综合交通运输100、公路200、水运300、轨道交通400、其他500”不同运输方式进行划分。
第二层分类:不同运输方式围绕综合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包含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黑龙江地方标准或行业指南和标准制修订需求。综合交通运输技术标准分为8类、公路技术标准分为10类。
第三层分类:对各重点领域中服务于交通运输活动不同对象的共性标准进行分类,反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为了能够对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地方技术标准的制定方向提供有效帮助,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的收集整理、外省市交通运输地方标准的借鉴、省内各地交通运输行业的征集三个工作方向作为主要依据,建议黑龙江省交通运输技术标准重点任务和推荐一部分未来可以制定的交通运输地方标准或行业指南,供参考。
(1)创新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标准。重点围绕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行与服务监控、车路信息感知与交互、运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公众信息发布与诱导服务、应急指挥协同、区域协同管理、信息安全保障、智能运维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
(2)加强“多式联运”技术标准。重点围绕多式联运设施、运输服务、信息共享、多式联运装备应用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
(3)提升“四好农村路”技术标准。重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
(4)深化公路工程“四新”技术标准。重点围绕公路工程建设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及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
(5)补齐绿色交通技术标准。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治、新能源营运车船推广、港口岸电建设、能耗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开展标准研制。
调研收集了近年来省内交通运输行业的相关科技成果,共统计172项科技项目(2008~2017年十年间省厅已鉴定验收的所有项目)。经专家两轮对科技成果应用价值咨询评审,针对形成技术指南或地方标准提出如下评定意见(见表4):已立项编制技术指南或地方标准7项;合并类似研究、可编制技术指南共7类,19项;建议形成地方规范1项。
表4 科技项目成果应用价值评定分类汇总表
对国内其他省市交通运输地方标准进行了分析筛选[5],并结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黑龙江省实际,初步借鉴推荐了黑龙江省近期需要制定的交通运输地方标准17项,交通运输行业指南25项。
编制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地方技术标准制定需求调查表,并走访了黑龙江省各地方的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将调研征集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推荐需要编制的地方标准4项、地方行业指南2项,见表5。
表5 征集省内地方交通运输技术标准统计表
在编制形成的黑龙江省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下,梳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照《标准化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09),编制形成黑龙江省地方技术标准体系表(略)。体系表纳入黑龙江省制定已发布的交通运输相关地方标准,研究推荐及征集标准暂未纳入,待进一步论证分析,依据子体系表架构再分类纳入。
体系表中,黑龙江综合交通运输技术标准合计159项,包括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51项、地方标准2项;拟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74项。
黑龙江公路技术标准合计893项,包括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374项、行业标准475项、地方标准24项;拟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9项。
(1)强化标准化工作体系。一是加强标准化工作目标考核。二是实施标准制修订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标准体系和标准制定重点方向、范围,有计划地推进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适时调整完善项目库。三是提高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省交通运输标准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开。四是健全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
(2)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一是健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委员会对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加快黑龙江省公路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展,谋划筹建综合交通运输、水运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逐步形成覆盖全行业、范围清晰、责任明确的标准化技术机构。二是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支持行业管理机构、科研、设计、咨询等单位和有关企业,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宣贯推广、实施评估等工作,形成标准化工作合力。三是支持标准化服务中介机构发展。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强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将标准研究项目纳入省级科技计划,并对标准制修订项目给予省级财政经费补助。二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标准化工作。三是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四是大力支持地方标准能够“上台阶、走出去”。支持在黑龙江省各地实施较好、有推广价值的标准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4)加强标准实施监督。一是加强标准的培训与宣贯,充分扩大标准宣贯的覆盖面。二是增强标准实施和监督的精准度。及时跟踪标准实施情况,定期开展标准复审和修订工作,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是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依托交通建设重大工程,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强质量监督、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工作。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标准转化实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