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约束、超额管理费用与所得税税负粘性

2023-12-12 02:26吴晓娟程宏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约束性管理费用粘性

吴晓娟 程宏伟

(1.成都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2.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严峻,经济发展面临内需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大环境下,更多企业交易费用上升,经营业绩下滑,附加于经营业绩之上的企业税负,更加触及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痛点。为此,一系列以减税降费为目标的税收政策加速落地,旨在降低企业负担,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然而,减税降费的“减”只是方法,通过减税降费释放企业活力,促进经济产出和企业业绩的“增”才是目的[1-2]。因此,减税降费等税收政策应当全面把握税收与税源,即经济产出和企业业绩之间增减变动的动态关系。理论上,税收相对税源变动应当具有弹性,有序联动。然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明显的超GDP增长现象[3],该现象本质上是宏观层面的税收与税源联动失序,这导致我国宏观税负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从微观层面来看,近年来,学术界发现企业税收与企业业绩同样并非完全联动,而是表现出“向上容易向下难”的粘性现象。企业税负粘性导致经济上行期企业税负相对较轻,而经济下行期税负痛感更重[4],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逆周期调整,还会降低企业未来经营绩效,削弱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5-7],影响企业长期价值[8],甚至还削弱企业对减税降费的实际获得感[9],反作用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10],影响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的有效性。同时,微观层面的税收税源联动失序必然传导为宏观层面的税收税源联动失序,影响国家通过税收手段调控市场资源配置的整体效应和效果。因此,经济下行期,为了更好的实现减税降费等税收政策惠企、活企,提高微观主体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整体经济动能的目标[11],在理论和实证层面需进一步厘清税收制度和政策作用于企业资源配置行为的机制以及具体表现,明确税收制度约束下,企业资源配置行为与企业税负变动粘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针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外部层面的影响,主要包括税收征管[5,12-14]、税制结构[15-16]、地方税收竞争[17]和地方财政压力[7]以及外部经济政策影响[18]等视角,较少文献基于税收制度与企业行为耦合的双重视角剖析企业税负粘性的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制度约束下企业自身资源配置行为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引致效应。作为价值创造的原动力,企业资源配置行为是企业业绩产出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基本来源,是国家宏微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内容。税收调控理论认为,税收在国家资源配置逻辑下,通过制度优势修正市场主体资源配置缺陷,实现国家治理整体效应、大局效应[19]。税收约束是政府通过税收调控企业资源配置行为的重要手段。根据科斯的思想,企业的存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有利于提高市场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在失范经济中,企业家及管理层有动机有条件通过高管腐败、权利寻租等行为[20-21]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获取私人收益或者短期超额回报,导致资源次优配置[22]。已有研究发现,尽管支付超额管理费用可能为企业带来短期回报[23],但长期来讲,支付超额管理费用不利于企业长期业绩的改善,还会削弱企业价值,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4-26]。因此,我国税收制度对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行为予以约束,企业所得税税法对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限制性扣除规定,则是税收制度约束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具体表现。然而,已有关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研究,很少考虑税收约束这一制度因素,更未识别税收制度约束下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行为对企业所得税以及业绩变动影响的非一致性,导致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企业超额管理费用通过影响企业税收负担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认识不足。因此,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交易费用上升、经营业绩下滑以及税负痛感增强三重压力交织叠加,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所得税与企业业绩产出的联动关系,并进而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依然有待深入探讨。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拓展和丰富了企业税负粘性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研究企业税负粘性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文献,不仅缺乏形成机理分析,且研究视角基本停留在外部层面,较少考虑微观主体自身资源配置行为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引致效应。本文研究以税收制度约束与企业行为耦合视角,剖析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形成机理,以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这一具体行为探讨企业自身资源配置行为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不仅能有效拓展和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影响机制。第二,将税收约束这一重要税收调控手段引入企业资源配置行为与企业税负结果关系的相关文献中。现有关于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等资源配置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税负的文献,很少考虑税收制度的微观调控功能。本文将所得税税收制度约束、企业资源配置行为与税负结果统合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期厘清所得税税收制度约束下,企业自身资源配置行为对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利润联动规律及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影响,不仅为解读税收制度与企业行为协同关系以及税收政策调整效果提供新视角,也揭示了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的内在机制,拓展了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经济后果研究。最后,本文研究对于政府优化税收制度和减税降费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业绩下滑时,税负粘性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不可持续风险[6]。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这一资源配置低效行为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表明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和政策优化的核心应是使微观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推动税收制度与企业行为的有效协同,促进国家财政和企业财务双重可持续。

二、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

(一)税收约束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逻辑和制度

税收约束是税收微观调控的重要机制,指国家通过税收制度约束和修正企业资源的配置行为,从而促进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税收虽立足于宏观层次,但直接作用于微观领域,并对微观主体资源配置行为进行调控和治理[27],促进税收效率和公平。因此,税收微观调控是税收制度的底层逻辑。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法制度中蕴含了丰富的税收约束思想,其中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中的税收约束逻辑体现尤为明显和深刻[28]。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明确提出的税前扣除“相关性”和“合理性”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都体现了以税收约束为基本作用机制的税收微观调控逻辑。具体逻辑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不相关或者不合理的支出,是企业资源错配或低效率配置表现,不符合税收效率和税收公平的税收微观调控目标。因此,税法通过限额扣除或不可扣除的方式对企业非相关非合理的支出行为进行约束和调控。

企业超额管理费用指超过企业正常组织与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如高于正常水平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和通讯费等[29],是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效率不足的表现[30]。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不仅增加企业自身压力,还导致企业稀缺资源集中在非生产领域,对R&D投资等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企业创新,损害企业长期业绩及社会整体绩效[29],不利于企业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31]。因此,税收制度对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税前扣除予以约束和限制。图1展示了税收制度约束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基本逻辑、制度和可能结果。企业发生超额管理费用,不仅表明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较低,还是企业过度占用稀缺资源的表现,既违背税收效率原则,也违背税收公平原则。此时,税收发挥微观调控功能,通过限制或禁止超额管理费用税前扣除的方式引导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超额管理费用,促进税收调控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对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限制性扣除规定,体现了税收对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同时税收约束机制下,由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税前扣除受到限制,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可能降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的敏感度,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异化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

图1 税收约束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逻辑、制度和可能结果

(二)税收约束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机理

1.税收约束下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形成机理分析

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是所得税纳税支出与会计利润的非对称变动关系。税会差异是所得税纳税支出与会计利润非线性变动的前提,是洞察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形成机理的切入点[9,28]。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当企业行为受到税收约束时,由于限制税前扣除等税收约束机制,导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约束性税会差异用YBTD表示。因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具体表示为

PT=PBT+YBTD

(1)

ITAX=PT×t=(PBT+YBTD)×t

(2)

其中,PBT为企业税前会计利润,PT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t为所得税税率,ITAX为企业当期所得税纳税支出。所得税税负粘性指企业会计利润下降时,所得税下降幅度低于会计利润同比上升时,所得税上升的幅度[5,9]。具体的,企业业绩增减变动时,所得税变动额与会计利润变动额的比值分别表示为

S1=(PBT+YBTD-PBT1-YBTD1)×t/(PBT-PBT1)

(3)

S2=(PBT2+YBTD2-PBT-YBTD)×t/(PBT2-PBT)

(4)

其中,S1为会计利润下降时,所得税下降额与会计利润下降额的比值;S2为会计利润同比上升时,所得税上升额与会计利润上升额的比值。因此S1和S2之差,则可反应会计利润同比下降和上升时,所得税随之变动幅度的差异。如果(S1-S2)<0,则表明企业所得税变动存在粘性。因此,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可表示为

ITAX_STICKY=S1-S2

(5)

同时,由于PBT-PBT1=PBT2-PBT,对式(5)化简可得

ITAX_STICKY=(2YBTD-YBTD1-YBTD2)<0

(6)

基于式(6),可以看到约束性税会差异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形成直接相关。表1列示了企业会计利润增减变动时,约束性税会差异变动,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几种情景。可以看到,当企业业绩增减变动时,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加,使得(YBTD1+YBTD2)>2YBTD时,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因此,税收制度约束下,企业偏离税收约束目标的行为受到税收约束,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是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重要形成机理。

表1 约束性税会差异变动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

2.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机制和后果

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首先表现为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利润失去联动,即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敏感度下降,其次是更加具体的会计利润增减变动时所得税变动的非对称性。因此,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问题可以转化为企业所得税相对于会计利润变动的敏感度下降问题以及企业所得税变动在会计利润同比上升或下降时的不对称问题[12]。

首先,根据前文图1的逻辑推理,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不能完全税前扣除,产生税会差异,弱化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利润变动之间的联系,使得企业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敏感度下降。为验证前文理论演绎逻辑的合理性,并为后续验证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引致效应提供实证基础,本文首先检验企业超额管理费用是否弱化所得税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变动联系,降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的敏感性,并提出第一个假设。

H1企业超额管理费用显著降低企业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的敏感度。

其次,从税会差异方向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受到税收制度约束,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理论上,根据税收微观调控逻辑,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越多,税收约束越严格,产生的约束性税会差异越多。因此,约束性税会差异是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函数。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与约束性税会差异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用图2来进行简单刻画。图2中的曲线代表企业管理费用增加时,约束性税会差异变动的趋势,45°虚线代表企业产生的管理费用都不能进行税前扣除的极端情况,因此随着企业管理费用的无限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曲线无限接近该虚线。另外,竖直的虚线是税收制度对微观企业调控的效率界限。左侧为效率区,该区域中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符合税收微观调控的目标,可以正常进行税前扣除,不会产生额外的约束性税会差异;右侧为非效率区,超过效率界限的为超额管理费用,限制或不能进行税前扣除,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并且随着超额管理费用的上升,税收约束越严格,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加的速度变快。

图2 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与约束性税会差异变动关系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因此,当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下降时,不仅能提高企业会计利润,还会降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所得税随着会计利润顺利上升。但是,当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上升时,其侵蚀企业会计利润的同时,税前扣除受到限制,导致所得税难以随着企业会计利润的下降而下降,引致所得税税负粘性。并且,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越高,产生的约束性税会差异越多,企业所得税变动脱离会计利润变动的程度越高,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也越高。另外,我国税法体系中,受到税前扣除限制的企业费用往往以企业业绩(比如销售营业收入、会计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来进行识别,超过一定比例的被确认为“非合理”费用,不予或限制税前扣除。因此,一项企业费用,初始状态如果满足限额扣除标准,不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业绩增长时,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得以提高,该费用更容易满足限额标准,不会产生新的约束性税会差异,即YBTD2=YBTD。然而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随之下降,使得该项费用超出限额标准,产生新的约束性税会差异,使得YBTD1>YBTD,二者结合导致(2YBTD-YBTD1-YBTD2)<0,所得税税负粘性现象随之产生。并且,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越高,这种不对称性问题越突出,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越高。

同时,所得税占会计利润的比例决定了企业对所得税税收负担轻重的感知。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主要表现为企业会计利润下降时,所得税下降相对困难,导致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企业的逆周期调整[4]。因此,如果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显著存在,则可推断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尤其会加重企业业绩下降时的所得税税收负担。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税收约束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加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引致和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尤其是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更重,税负痛感进一步凸显。据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及其子假设。

H2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具体表现为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越高,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越高。

H2a税收约束机制下,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是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具体作用机制。

H2b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尤其使得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按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做了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的公司;(2)剔除样本期内所得税为负的公司;(3)剔除样本期内会计利润总额为负的公司;(4)剔除当年免征和免缴所得税的公司;(5)剔除数据存在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21 968个公司-年度观测样本。所有数据来自CSMAR和锐思金融数据库。处理数据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和极端值影响。

(二)变量定义

1.所得税和所得税税收负担

与王百强等(2018)[5]等一致,本文所指的所得税税负粘性为所得税纳税支出粘性,所得税纳税支出是企业当期实际承担和缴纳的所得税。结合我国财务报告制度,参考刘行和叶康涛(2014)[32]以及王百强等(2018)[5]等的做法,当期所得税和所得税税收负担的计算方法如下。

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税收负担=当期所得税/当期税前会计利润

2.超额管理费用

MF=β0+β1LnSale+β2Lev+β3Growth+β4Board+β5Staff+β6Audit+β7Age+β8Margin+β9H5+∑Ind+∑Year+ε

(7)

(8)

3.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

由于企业披露的信息局限性,不能直接得到企业的约束性税会差异,本文利用估计的税会差异及其符号度量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的大小。学术界普遍采用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差衡量企业税会差异,又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对税会差异取绝对值[34]以及除以总资产或会计利润等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35]。本文不仅关注税会差异的大小,还强调税会差异的方向,认为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产生具有约束性质的税会差异[28]。因此,本文不对税会差异取绝对值,而是直接以应纳税所得额(调整递延所得税费用后的所得税费用除以企业名义所得税税率)减去会计利润总额后再除以企业会计利润,衡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脱离会计利润程度大小的同时表征企业税会差异的方向,该值越大,表明企业产生的约束性税会差异越多,反之则表明企业的约束性税会差异越小。

4.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变量包括产权性质(Soe)、企业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盈利能力(Roa)、企业资本密集度(PPE)、企业存货密集度(INVE)、企业现金持有状况(Cash)、企业成立年限(Age)以及地区税收征管强度(ENF)、地方财政压力(SRZC)和宏观经济景气情况(GDP)。此外,还控制了行业与年份效应。

表2 变量定义及说明

(三)模型设定

首先,为验证H1,本文借鉴罗宏等(2015)[37]的方法,设计了模型(9)。根据模型定义,如果交叉变量LnInco×CEMF的系数为负且显著,则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降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敏感度的效应,H1成立。

LnITAX=β0+β1LnInco+β2LnInco×CEMF+β3CEMF+Controls+∑Year+∑Ind+ε

(9)

其次,为验证H2,本文借鉴王百强等(2018)[5]以及Banker等(2013)[38]的方法,设计了模型(10)。根据模型定义,如果交叉变量D×LnRInco的系数为负且显著,则表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现象存在,如果交叉变量D×LnRInco×CEMF的系数为负且显著,则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H2成立。

LnRITAX=β0+β1LnRInco+(λ0+λ1CEMF+Controls+ν)×D×LnRInco+∑Year+∑Ind+ε

(10)

再次,为验证H2a,本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加在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与所得税税负粘性关系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首先,在验证企业超额管理费用显著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基础上,构建模型(11),检验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对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的影响,如果CEMF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则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加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的效应。接着,构建模型(12),继续检验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检验交叉变量D×LnRInco×YBTDD的系数是否为负且显著,如果是,则意味着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至少有部分是由于中介变量,即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增加实现。如果模型(11)中系数β1和模型(12)中系数β2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则继续进行Sobel检验,如Sobel检验显著,则说明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加在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中起到中介作用,否则不存在中介效应,结束检验。

YBTDD=β0+β1CEMF+Controls+∑Year+∑Ind+ε

(11)

LnRITAX=β0+β1LnRInco+(λ0+λ1×CEMF+Controls+ν)×D×LnRInco+β2D×LnRInco×YBTDD+∑Year+∑Ind+ε

(12)

最后,为验证H2b,本文设计了模型(13)。根据模型定义,如果变量D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则表明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更重,进一步验证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存在。如果变量CEMF的系数显著为正,则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如果交叉变量D×CEMF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则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导致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的效应。

ETR=β0+β1D+β2D×CEMF+β3CEMF+Controls+∑Year+∑Ind+ε

(13)

表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是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LnRITAX和LnRInco的均值分别为0.12和0.10,大于0,表明样本期内企业所得税和税前会计利润总体呈上升趋势。变量D的均值为0.36,表明有36%的样本出现了税前会计利润下降的情况。变量CEMF的总体均值大于0,表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超额管理费用现象。同时,变量YBTDD的总体均值为0.13,大于0,表明我国企业受到税收约束,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的现象较普遍。其他变量分布与既有研究基本一致。

表4 超额管理费用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敏感度和所得税税负粘性回归结果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1.基准检验

表4列(1)列示了模型(9)的回归结果。变量LnInco的系数为0.51,在1%的水平上显著,税前会计利润每变动1%,所得税纳税支出变动0.51%。交叉变量LnInco×CEMF的系数为-0.43,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降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敏感度的效应,H1成立。表4列(2)列示了模型(10)的回归结果。变量交叉变量D×LnRInco的系数为-1.11,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现象存在。同时,交叉变量D×LnRInco×CEMF的系数为-0.7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H2成立。

表5 基于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

2.机制检验

表5列示了约束性税会差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首先,表5列(1)显示,变量CEMF的系数为1.60,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越高,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越高。其次,表5列(2)显示,交叉变量D×LnRInco×YBTDD系数为-0.16,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越高,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越高。以上结果与表4列(2)的检验结果结合,可以证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增加在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表明税收约束机制下,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是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具体作用机制,H2a成立。

3.后果检验

表6列(1)列示了模型(13)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变量D的系数为0.05,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会计利润下降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更高,再次验证了企业所得税变动存在粘性。变量CEMF的系数为0.23,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的效应。同时,交叉变量D×CEMF的系数为0.1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增强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的效应。列(2)为不控制企业业绩下降相关变量时超额管理费用与所得税税收负担的回归结果,变量CEMF的系数依旧在1%的水平上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尤其使得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H2b成立。

4.稳健性检验

(1)更换超额管理费用度量方式

超额管理费用是本文核心变量,为增加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尝试用其他方法衡量企业超额管理费用。首先,用企业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衡量企业管理费用率的高低[39]。其次,考虑各个细分行业的不同特点,参考杨继生和阳建辉(2015)[21]等的做法,用单个企业管理费用率减去细分行业管理费用率的年度均值来衡量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程度,并凸显单个企业管理费用率脱离行业年度均值的程度,并更换超额管理费用度量方式后,对本文所有假设进行重新检验,结果如表7。结果显示,所有假设检验结论与前文一致,实证结果稳健。

表7 稳健性检验1:更换超额管理费用度量方式

(2)变换研究样本

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新兴行业不断出现。首先,新兴行业由于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不同,其管理费用的分布特征可能与传统行业不同。其次,新兴行业可能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或产业政策扶持。因此,为排除行业影响,只保留传统制造业作为样本,对本文所有假设进行重新检验,结果如表8。结果显示,所有假设检验结论与主检验结论一致,实证结果稳健。

(3)内生性检验

本文研究面临潜在的遗漏变量以及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即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关系之间可能为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将解释变量超额管理费用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同时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新对所有模型进行回归,以适当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结果显示,所有回归结果与主检验结论一致,实证结果稳健。

表9 稳健性检验3:考虑内生性问题

续表9

五、拓展研究

前文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表明,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引致和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据此结论,一个自然延伸的逻辑就是,企业促进约束性税会差异降低的行为,可以削弱所得税税负粘性。根据税收调控逻辑,税收除了约束机制外,还有激励机制[28]。企业研发创新是近年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基本着力点,研发创新是否有助于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并对冲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从而削弱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对这一推断进行验证,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源自税收制度约束与企业行为耦合的基本立论,更可以从反向视角论证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产生约束性税会差异,从而引致和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研究结论,还可以从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和所得税税负粘性视角说明我国以促进企业创新为目的的减税降费逻辑和政策有效性。

(一)理论分析和拓展假设

首先,研发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可能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和所得税税负粘性。企业进行研发创新,耗用企业自由现金流等资源,对管理层个人消费、在职消费等非效率支出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促使企业超额管理费用降低,减少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其次,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溢出效应,可能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和所得税税负粘性。税收激励机制下,企业积极进行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0]。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进一步向着税收微观调控目标靠近,降低非效率超额管理费用,约束性税会差异减少,促进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下降。最后,税收激励是引导和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41-43]。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时,加计扣除和加计摊销等税收激励政策使得企业应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产生激励性税会差异,对冲约束性税会差异,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企业从事研发创新,不仅可以通过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从而间接减少约束性税会差异,还可以产生激励性税会差异直接对冲约束性税会差异,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据此,提出如下拓展假设。

H3企业研发创新,可以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和所得税税负粘性。

H3a企业研发创新具有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效应。

H3b约束性税会差异降低在企业研发创新降低所得税税负粘性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H3c企业研发创新降低所得税税负粘性使得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随之下降。

(二)检验策略和模型设计

首先,利用模型(14)检验企业研发创新是否显著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其次,通过模型(15)检验企业研发创新是否具有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利用模型(16)检验企业研发创新是否显著降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如果是,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继续利用模型(17)检验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降低在企业研发创新降低所得税税负粘性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最后,利用模型(18)检验企业研发创新是否使得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随之下降。模型中R&D代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参考多位学者做法,以企业当期研发投入除以总资产衡量,其他控制变量与前文相同。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CEMF=β0+β1R&D+Controls+∑Year+∑Ind+ε

(14)

LnRITAX=β0+β1LnRInco+(λ0+λ1×R&D+Controls+ν)×D×LnRInco+∑Year+∑Ind+ε

(15)

YBTDD=β0+β1R&D+Controls+∑Year+∑Ind+ε

(16)

LnRITAX=β0+β1LnRInco+(λ0+λ1×R&D+Controls+ν)×D×LnRInco+β2D×LnRInco×YBTDD+∑Year+∑Ind+ε

(17)

ETR=β0+β1D+β2D×R&D+β3R&D+Controls+∑Year+∑Ind+ε

(18)

表10 拓展研究回归结果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10列示了模型(14-18)的回归结果。首先,列(1)中变量R&D的系数为-0.1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效应,H3a成立。列(2)中交叉变量D×LnRInco×R&D的系数为2.65,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研发创新具有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的效应。列(3)中R&D的系数为-1.3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研发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列(4)中交叉变量D×LnRInco×YBTDD的系数为-0.16,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约束性税会差异程度降低,在企业研发创新降低所得税税负粘性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H3b成立。列(5)中,交叉变量D×R&D的系数为-0.74,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研发创新使得企业业绩下降时所得税税收负担随之下降,H3c成立。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基于税收制度约束与企业行为耦合视角,剖析了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形成机理,并利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约束机制下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具有降低所得税相对会计利润变动敏感度,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2)税收约束机制下,增加约束性税会差异是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具体作用机制。(3)企业超额管理费不仅会直接增加企业实际所得税税收负担,还会进一步加重企业业绩下降时的所得税税收负担,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异化。(4)企业从事研发创新具有降低企业超额管理费用,对冲约束性税会差异,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效应。

(二)政策启示

第一,完善税收制度和政策与企业行为协同的税收调控逻辑。国家税收制度和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国家财政和企业财务的双重可持续,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是税收制度和政策与企业行为协同不畅的重要表现,其增加企业业绩下降时的财务不可持续风险,进而影响国家财政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下行期,国家税收制度和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政企协同双赢的底层逻辑,并在此逻辑下评估税收政策调整的有效性,优化税收制度和政策。

第二,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发现,企业超额管理费用这一资源配置低效行为增强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表明企业资源配置低效行为是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微观动因。因此,政府应强化企业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促进企业的逆周期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税收激励及其效应监控,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发创新可以减少企业超额管理费用等资源配置低效行为,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因此,政府应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监控和评估税收激励政策效应,不断优化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积极效应,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约束性管理费用粘性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带粘性的波动方程组解的逐点估计
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策略
地区级配网自动化PAS功能研究
论我国约束性自由心证制度的构建
商贸企业管理费用探析
粘性非等熵流体方程平衡解的稳定性
家庭医生增强基层首诊粘性
建议将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
处理圆锥曲线问题要注意“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