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兼具专业技术和较高文化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1],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得不面对就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如何有效培养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企业所需的高专业技能人才,也离不开思政教育培育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和文化认同人才[2-3]。
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持续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招聘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4]。深入分析就业力的构成及影响就业力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就业力又称为就业能力或可雇佣性,它代表了就业个体所具备的获得和持续工作的能力,这一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利尼提出[5-6]。20世纪80、9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者对就业力进行了扩展,就业力成了一个包含最初就业、保持就业、再就业和中止就业的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并阐明了影响就业力变化的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和国际政治等外部环境因素,更全面地阐述了就业力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就业力不只是一个就业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不断进取、自我实现和职业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基础。科学完备的知识基础是高职学生就业力的基本构成。知识基础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文化知识,表现为学生要掌握专业学科的技能知识和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是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底气,综合文化知识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融合专业实施的有力法宝。
第二,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高职学生就业力的关键组成部分。高职学生能力结构包含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能力结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职场适应力,如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实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等。
第三,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高职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衡量标准。综合素养需要学生具备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个体角度分析可以归纳为就业自主性低、就业方向迷茫、就业目标设定过高、职业综合素养不足四个方面。
1.就业自主性低
高职学生在入学后缺少一定的学习和就业自主意识,特别是大一大二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低,就业自主性较低,对就业创业关注率也低,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缺少主动学习专业技能、主动了解就业、主动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观能动性。
2.就业方向迷茫
高职学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时候,本就具有一定的盲从性,缺少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部分是听从家长或老师建议,部分是任选盲选,仅有少部分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去向有清楚的认知,在临近毕业或面对就业择业时在就业方向上较为迷茫,不知所从,不明所往。
3.就业目标设定过高
时代给予了高职学生良好的就业环境及发展机遇,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媒体和网络宣传也日渐泛滥,不良思潮逐步在社会和学校蔓延,使得学生经常有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侥幸心理,希望毕业即获得薪资高、待遇好、地位高的工作,对暂时性待遇低的基础型工作直接回避乃至拒绝,就业目标的高期待与实际的就业现状存在高落差,因此高职学生毕业时难以找到自我满意的工作。
4.职业综合素养不足
职业素养主要指在职业工作中表现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情感等方面,是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优良品质,也是高职学生就业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部分高职学生存在重享乐而轻付出、重拿来而轻创新、重利益而轻贡献、重个性而轻纪律、重个人而轻集体的情况,毕业生虚构履历、签署就业协议后毁约等行为正是职业素养不足的表现。
高职学生就业力还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形势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首先,因宏观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因素,行业企业会将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更高的要求。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将要长期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键阶段,传统的世界工厂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无法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使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和制裁,这种“阵痛”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和具有全面思维的技能人才来攻坚克难,突破封锁。
其次,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对通用技能人才需求降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萌芽确实为充分解放劳动力、释放人口红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几年,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也逐步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机会和竞争并存的时代,企业在生产生活中也会逐步采取机械化、智能化的变革手段,逐步减弱通用人力资源成本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加之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物质需求降低,行业企业对通用技能岗位的技能人才需求也逐步减弱,使得本就严峻的高职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就业形式多样化,“慢就业”影响高职学生判断力,错失职业发展良机。随着现阶段“90后”“00后”毕业并逐步走向社会,传统的毕业即就业思维正在慢慢松绑。据统计,截至2023年07月,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再创新高,而其中18.5%的学生选择慢就业,即选择各种美食博主、旅行主播、网络直播、待业在家、陪伴父母、考研考编、创业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延缓就业,慢慢考察人生道路。“慢就业”思想的蔓延无疑会降低整个学生群体就业的意愿,干扰学生培养和强化自身不断进取、自我实现和职业发展的扩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为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力不足及应对就业环境不利的现状。
1.创新思政培养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养成,培养方式是关键。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思政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以往的教师主导向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过渡,从强调灌输知识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过渡,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守好思政意识阵地,关注学生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方向。守好思政教育的意识阵地,引导高职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变化和最新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思政课形势与政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做出有效引导,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课堂,使得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发展有兴趣、有信心,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好毕业后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社会发展改革和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中的准备,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春力量。此外,有条件的还要鼓励和引导思政教师下企业实践、挂职和培训,增加学生学习工匠精神和榜样力量的机会,切实了解企业当前所需的人才标准。在后续的思政课堂中将实践成果和工匠精神转换为培养学生的事实依据,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标榜样力量,明确就业方向。
3.丰富思政课程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定位
在思政课程理论教学方面,课程设置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指导内容进行,确保将学生培养为契合当前社会形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能够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心理等方面主动认知和判断。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结合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新变化,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国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全局思维能力、形势分析能力及应变适应能力;通过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程的设置,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能力认知,找准自身就业能力同当前就业形势、行业需求的差距,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为起点,不断进取,自我实现,并最终实现职业成就。
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企业实践调研、思政社团、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走近企业、对标现实。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做好自身的学习规划,评估个人职业素养提升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明确毕业时期的求职定位,并做好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4.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思政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可以有效突出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协作育人的导向作用,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将思政育人导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达成协作育人的同频共振。通过调动社会、学校、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导师等资源联动育人,培养学生掌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踏实肯干、兢兢业业、拼搏创新的职业素养主动就业、认真工作,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突破,实现自我成长。
提升学生就业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通过思政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仍不够全面,还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和行业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共同应对外部环境变革。
1.贯彻“四史”教育,增强四个自信
面对国际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和不正当竞争带来的经济制裁,高职学生通过接受“四史”教育,要能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和民族富强、物质和精神满足的信心,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高素质高技能自觉担当起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
2.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就业为先
面对经济形势严峻导致的就业形势严峻,引导学生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更新社会就业观念,拓宽高职学生就业出口,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办法。打破偏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生应当培育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就业观念,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对接社会需求,敢于就业竞争、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后创业,培育基层就业、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素养;学校应该扩展职业教育学历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的天花板,鼓励高职学生继续参加应用本科层次的学习深造;社会企业招聘应当不唯学历唯能力,充分考察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给予高职学生平等的就业竞争机会。
3.构建“大思政”格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高职学生就业必须立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局,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学校要主导、校企要合作、社会要认可,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摒弃慢就业、不就业思维,全社会汇聚起育人大能量,共同营造尊重职业、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多做贡献。
高职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升级转型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保障,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关键作用,借助思政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通过学生、学校、社会、行业产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应对外部环境变革,让高职学生更加自主地明确职业定位,以更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实现更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