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抒 龚学明
汪抒:一阵风起也就起了,无法描述更无法溯源。写诗也是如此。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诗,也许它是内心中一种自然的无法抑制的表达的需要。它能使我跃升到人生中更自由的新境界。大概从初中起偷偷地写作。就这样默默地自我磨炼了几年,一直到1986 年初在《诗歌报》(《诗歌月刊》前身)发表处女作。
龚学明:表面是一种爱好,实质是一种内心的需要。我记得真正写诗是在考入大学后。青春期和离家的双重“刺激”让我需要通过写诗来“减压”。我在1984 年10 月20 日出版的《诗歌报》上发表诗歌处女作《你说,你要一个广袤的世界》,就是一个刚涉世的青年的心情表达。中年之后是我创作旺盛之时,诗歌成为我记录个人重大经历和修复心灵创伤的重要手段。现在,写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它让我的内心持续保持一个声音:我在生活,我在思考,我是一个与诗歌存在着联系的人。
汪抒:诗歌不是发现世界,也不是重现世界。它是构建一个与自己灵魂高度契合的世界。文字不是现实世界与这个世界之间的通道,而是这个世界的本身。诗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在它的冲击下,现实世界多么虚假和不可靠。它给我们提供真正的存身之所,它提升我们的生命。
龚学明:自古以来,诗歌都是神圣的,诗歌从来不是文字游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借助文字本身来完成篇章,但诗歌应该向更深处拓展和挖掘。相比于无意义写作,我更追求有意义写作;相比于零度写作,我更愿意适度进行情感写作。智性和情感并不矛盾。任何美学追求的现代诗歌写作,都应该是真诚写作。
汪抒:我一直试图构建一个精神上的“内河”世界,它的原型就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总是难忘故乡的河堤、船只、鱼、水稻等等。因而,我几乎所有的诗作都是水意缭绕。
龚学明:是出发点和回归地。对我来说,不仅是童年,是离开家乡、17 岁前的经历,是我和父母、世界建立联系的开始,奠定了我一生的情感基调。年少时关于父母、故乡的记忆弥足珍贵,在回忆中一些细节越来越清晰,它们葆有的诗性令人激动。我需要用现代诗歌的语言和技巧,让这些题材最终达成一首首现代诗。这是用诗歌建立的具有明显个人角度、特征的精神和文化意义的故乡、过往,包含了记录、感叹和判断。
汪抒:诗歌与时代不是直接的关系。但诗歌不能也无法脱离时代。无论与时代保持或近或远的关系,但时代就在那儿,不仅我们能看得见,更能摸得着。时代如空气和土壤,让诗歌活命。
龚学明:每一个诗人都处于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内容包含了琐碎的部分,也包含了能体现时代特性的部分。我们要善于摒弃和选择。但要清楚诗歌源自于生活的本性,要尊重诗歌写作的本身要求。我希望我的诗在被阅读时能同时使读者关联到时代背景。
汪抒:每一个阶段的困惑不一样。我现在焦虑的是如何在诗歌创作方面另辟蹊径,它包含多个方面,不仅仅在于诗歌的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对生命意识独特的深度挖掘。有时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难以完全准确地实现。
龚学明:现代诗歌是自由诗,从题材到写作方法都呈现自由的特点。现代诗歌进入后现代主义后,呈现出美学追求和写作手法的多样性。一个诗人在经历多年的学习和写作探索后,视野越来越开阔,而对于诗歌怎么写、写什么,反而会困惑更多,越来越不敢下笔。有困惑,不是坏事。一个诗人可尝试多样写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对照和辨识中,尽可能抵达诗的真谛。
汪抒:经验更重要。几乎所有诗歌写作者都不缺乏想象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间写作的竞争,就是占有经验的竞争。大诗人成功之处很多,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拥有自己异于他人的瑰丽的经验的仓库。
龚学明:可以这样说,经验是理性的,想象是感性的。一首现代诗歌需要将经验融入,才能获得智性和深度。而想象在现代诗歌中的奇妙作用,也是很容易让诗人着迷的。在不同的美学追求的诗歌写作中,经验和想象的重要性不一样。我在不同诗歌写作追求中,有时侧重叙述,融入经验,沉着推进;有时展开想象的羽翅,获
得文字的意外之喜。
汪抒:这不应成为一种选择。如果非得选择的话,我只能选择后者。诗歌只是心灵的分泌物,它无法具有更宏大的托举力。诗歌之轻,其实道出了它的本质特点,它的力量在于对读者的默默渗透。
龚学明:诗歌既在于轻,又在于重。我的有些亲情诗写得很重,能让读者流泪,我自己也难以再读。诗歌的轻也是一种美,在写作技巧上用力轻些,能获得清新、自然、唯美的效果。
汪抒:对生命存在有新的看法,或有新的观察角度,或提供一条通往秘境的途径,或给我带来新的莫名的颤栗,等等。凡是好诗,皆不因人因事而存在。它是独立的,仿佛一片不可捕捉的阴影,一束不可把握的光线。它就在我们不远之处,导引或提升着我们。
龚学明:好诗应该打动人并启发人,至少是两者中的一种。西班牙诗人洛尔迦说,“诗是一个艺术家所爱过的一切的悲哀遗物”,波德莱尔则说,“无论悲喜,诗总是拥有神圣而梦幻的气质……诗不仅肯定,而且修复”。好诗像一个口大谷深的山谷,应该让读者容易走进去,但走出时有点难:需要回去再认认路,然后看到远处引路的一束光。
汪抒:所谓崭新的汉语,一直存在,就待在那儿。只是要拂去积压在它身上厚厚的意识或习惯的尘垢。所谓语言是旧的,但只要我们有新的用法,它就是新的。因此不是去寻找、发现崭新的汉语,而是如何使用现成的汉语。
龚学明:由实而虚。想象,感性。更进一步打破日常思维,跳跃。
汪抒:诗歌的功效主要适用于心灵的复苏。功利的现实,几乎使所有的人心灵麻痹太久。诗歌微微的刺激,使它们重新鲜活地跳动起来。
另一方面,诗歌对时代间接的折射,远远深刻于任何媒体铺天盖地的记载。
龚学明:审美、探索人脑智慧和语言智慧、记录个人史或时代史、疗伤和共情、营造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诗意生活、深挖生命意义。
汪抒:极度的功利性的写作。大量的非诗歌的涌出,不仅是作者的能力问题,更是与此类作者对功利的追求、迷恋有关。我们的身边有多少这样活生生的例子。而我只知尊重内心的需要,去默默地写。耳边除了真实的风声,我什么也没听到。
龚学明:空洞高调或装腔作势、故意让读者不能阅读或文字游戏、套路写作或缺乏诚意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