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波,许艳玲
(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国西北边陲,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但在传统媒体时代,受制于媒介技术、地理位置等因素,广袤的新疆大地仅被刻画为“瓜果之乡、牛羊之地”的地方印象,神话传说、民族风俗等深层底蕴内容的传播声希味淡。现如今,以抖音为例的移动媒体迅速发展,地方传播实现了从“囿于一地”到“跨越时空”的现代化转型。短视频作为新的视听影像表达,与地方“联姻”后,呈现出地方现实图景在赛博空间的全新书写形式。在技术赋能下,新疆地方借助短视频的影像展演,被更多的主体熟知与亲近,成为新晋打卡的“网红之地”,在移动媒体时代彰显地方特色。本论文试从抖音短视频再造赛博新疆的具体实践切入,探究媒介是如何在数字空间描摹现实景观,提升边缘地方可见性的同时,为生成新的地方意义提供动力来源。
20 世纪60 年代国外兴起关于“地方”概念的探讨,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在20 世纪70 年代首次将“地方”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1]地方大致可以理解为对某一群体或个体有特殊意义且能被感知的空间,[2]即彰显了独特的区域特征,是个体与社会群体从事某一行为的多样化空间实践,[3]也是人们感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承载着社会与文化意义。作为认识地方的主观维度,地方感、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意象是其理论支撑,[4]而地方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探析人地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情感。[5]
这一实践行为以技术为中介,其中媒介作为技术的载体,成为了人与地方赛博邂逅的“相聚之地”。不论是传统媒介时代,亦或是新媒介时代,媒介与地方一直都互相嵌套,媒介通过文本营造“地理样本”向外传播地方图像,而现实地方也形塑了地区媒介的独特个性色彩。因而,媒介中的地方,地方中的媒介,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当下,以抖音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契合了现在用户零碎的阅读方式,用户对软件操作简易化的需求也被垂直化的移动短视频所满足。就像抖音短视频的口号“随时随地记录生活”所言,技术赋权下的抖音不仅成为用户个人情感的宣泄之地,也成为地方走进大众视野的新窗口。
以“新疆”为关键词在抖音平台进行话题搜索,选择播放量最高的“#新疆#”话题下“最热”分栏的全部短视频作为本文的文本研究库,共计291 个短视频样本。通过对该栏所含短视频进行归类分析,发现抖音短视频再造新疆地方的媒介内容主要呈现为以下三类:一是地方建筑与自然景色,如国际大巴扎、中天广场、唐布拉百里画廊、赛里木湖、喀什古城、帕米尔高原等内容介绍;二是以新疆物产、节日活动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如馕、艾特莱斯绸、诺鲁孜节等内容解说;三是介绍地方典型人物,如贺娇龙、库尔班·尼亚孜、魏德友等内容宣传。
1.地方建筑
地方远超物质层面的含义,实则提供的是一种归属和认同意识。在当下,标志性的建筑已然成为定位或代表地方的显著标签,体现了地方的地理气质。[6]随着抖音短视频的兴起与火爆,平台上也不断涌现打卡“网红地点”的热潮,如重庆洪崖洞、贵阳白宫、西安大唐不夜城、上海东方明珠塔等地标。在媒介这股“东风”下,人们如今去新疆,不仅仅会去看看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大剧院、中天广场、喀什古城、那拉提等知名的地点,还在众多抖音新疆短视频的推介下,欲去更多的新潮地方“打卡”留影,如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苏公塔、果子沟大桥等建筑。媒介助力新疆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的新老标志性建筑已共同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地标,也是人们脑海里直接定位地方的航标,有利于建构特色新疆的记忆锚点。
2.自然景色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被人们所熟知,或许是因为有着独特“三山夹两盆”的地貌、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亦或是有着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在媒介不发达的年代,新疆给人们留下了“干、热、大”的刻板印象。随着媒介的发展、信息流通的加速,以及人们旅游消费市场的西北转向,新疆神奇的自然景色逐一展露在人们的视野里,如人间仙境——喀纳斯、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质奇观——可可托海等等。这些景观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新疆地貌的固有印象,刷新了用户对新疆的认知,位于西北的新疆不仅是黄色的,也是绿色的;不仅是干燥的,也是水润的。抖音短视频展现的新疆多彩景色不断改变着用户对新疆的印象,也让“大美新疆”的种子在更多主体认知里生根发芽。
1.新疆美食
在地方物产的组成中,美食毋庸置疑拥有一席之地。如果说抖音展现的自然景色是新疆的地方肤色,那么直击味蕾与视觉冲击的新疆美食就能让用户品尝到地方“味道”,不论是罗布肚包肉、红柳烤鱼、和田炭火烤蛋,还是烤包子、馕、包尔萨克,短视频呈现的美食调动着观看者的情绪,使用户将新疆美食展现的“滋味”与新疆地理特征进行勾连,舌尖留下的美食味道与醇厚体验给人以“火辣新疆”“热情新疆”的地方感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地方,新疆美食蕴含着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例如在柯尔克孜人的心中,牛奶煮熟的米饭就像雪山上的白云,而酥油像阳光下的湖水,故这种食物叫做沙尔阔勒,意思是“金色湖水”[7]。借美食这一载体,透过抖音这个窗口,让新疆的地方美食文化得以传播,更新了用户对新疆的认知。
2.民族服饰
除了通过品尝美食了解新疆味道,民族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色彩、图案、版型等元素展示也能让用户感受到新疆味道。就拿在抖音平台上新疆本地的各少数民族头部佩戴的帽饰来看,就有维吾尔族的花帽、哈萨克族的皮质“吐马克”圆形毡帽、柯尔克孜族的白色毡帽等,帽饰不同,帽子颜色、材质、形状不一,这些都是各民族不同文化内核的外化体现。随着近年来媒介对传统服饰的宣传介绍的增多,人们对各民族服装也愈发关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的土产艾德莱斯丝绸制作的服装不断亮相国内、国际时装周,受到人们关注和追捧。艾德莱斯丝绸纺织时用色大胆泼辣,制作的服装也色彩绚丽,展现了生活在新疆土地上的维吾尔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是丝绸之路的活化石。抖音对民族服饰的传播,展示了新疆多民族文化的魅力,让受众体会到新疆服饰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3.节日活动
节日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也是凸显地方特性的节点。新疆有“古尔邦节”“巴罗提节”“诺鲁孜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抖音短视频具有开放性与参与性,其呈现的新疆地方节日活动,是新疆的地方性在镜头里的展演,可被视为一种仪式传播。抖音短视频通过展现新疆地方的风俗习惯、节日典礼,介绍节日内容、开展流程,呈现节日现场活动和氛围,可以吸引用户驻足观看,还可邀请观看者参与到媒介空间建构的节日活动中,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点赞、转发、留言评论等互动行为,增进双方的交流与感情连接。如在抖音平台上搜索柯尔克孜族欢度古尔邦节,可以看见柯尔克孜族群众在高原山脉间的赛马、叼羊等节日活动内容,也可以了解馓子、居布嘎、卡萨馕、肖鲁帕等传统节日美食。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抖音平台购买到各种美食。近年来,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局打造的“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深受人们喜爱,观众们不仅可以通过线下实地参与,也可在节日当天通过官方账号的抖音直播观看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同步感受辽阔的喀尔坎特草原上的“速度与激情”。用户在热闹的氛围里,感受到新疆的生机与热情,在彼此情感交流中,实现地方认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作为生活在土地上的主体之一,在长久的时间里不断被地方涵化,是地方“精气神”的载体与表征。在抖音平台里,有着致力于新疆发展典型人物事迹的短视频内容。通过当下受众偏好的媒介形式进行源源不断的地方传播,更多的人了解到正在发生的新疆故事,认识了不同的新疆典型人物。不论是通过短视频的拍摄,让更多人认识伊犁、了解伊犁,致力于“旅游兴疆”的以一袭红衣策马“出圈”的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还是20 年来坚持用国家通用语言办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库尔班·尼亚孜;亦或是57 年来在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放牧,总里程达20 多万公里,成为了兵团人扎根边疆的榜样的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魏德友等等。他们用行动体现对新疆土地的热爱,用事迹感染着每一个聆听者。抖音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新疆优秀人物的故事,用户通过故事的浏览感受到了新疆地方呈现出的拼搏、坚韧的精神,并深受鼓舞,实现双方的精神共鸣。
巴里·韦勒在其作品中建构了媒介对真实地理空间呈现的简单模型,以此来说明媒介对现实地方的描绘,即媒介对存在的现实(existing reality)在陈述(states)中变换成主观加工过的“偏爱的现实”(preferred reality),以此对地理进行着充满想象的叙述和命名。[8]
抖音作为我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的“领头羊”,现已成为展现数字地方的重要路径。2022年10 月15 日在抖音平台上以“新疆”为关键词进行话题搜索,该话题下的短视频播放合计达346.8 亿次,可见其相关视频内容体量之大、用户观看之多、传播功效之强。
因此,本文在韦勒“媒介—地方”模型基础上,结合抖音短视频移动媒介的特性,绘制其再造赛博新疆图景的实践机制图(图1)。
图1 抖音短视频再造赛博新疆的实践机制图
通过分析发现,抖音通过构建空间搭建、主体叙事、符号展演、认同唤醒的机制,陈述地方的媒介故事,呈现现实新疆的数字化样态,为新时代的地方自我言说提供了发展新路径。
哈特雷的“媒介空间”理论认为,媒介为受众带来了对社会空间的全新体验,虽然这种体验并非完全与现实符合,但它毕竟创制了与现实相对接近的图景,为人们提供了种种观察和理解现实的视角。[9]故相比以往借助固化形式自述新疆地方符号的单向传播而言,新媒介技术赋权后,地方不会再因物理距离而显得遥远与陌生,抖音的底层技术逻辑为新疆数字再现搭建了可交互、可参与的媒介空间新场域。
抖音短视频作为新的媒介视听影像表达,改变了传统媒体构建的“固定场景”和“观看仪式”,使嵌入赛博空间的地方具有相对开放性,新的编演形式通过空间表征扩散影响受众感知。抖音短视频通过影像片段将受众拉入视听空间,在整合用户全感官后,让其沉浸参与式观看新疆现实地理的数字景观。移动媒介还借助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在短视频播放页面设置位置按钮,进行实际地理位置的数字空间精准定位,勾连地方展演的新旧双重空间。用户通过页面按钮查询新疆地理位置,实现了人与新疆地方的距离可测,摆脱了传统媒介时代感知新疆空间位置的迷茫状态。
而抖音搭建的媒介空间不仅是实时的,也是永久的。用户不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观看者,在平台地方短视频作用下产生的感悟、撰写的评论都以数据碎片的方式进行空间的存储留样。媒介搭建的空间保存了用户的体验,其观看时的情感可以通过创作、观看得到满足。在今后回顾时,视频内容也会刺激用户感官,留影碎片会在媒介搭建的赛博空间里自主拼贴,用户被唤醒的旧时记忆也会在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在场”,地方仍能在媒介空间里“复活”“不灭”,在媒介实践中获得又一轮新生。
抖音搭建的媒介空间使得平台用户对新疆的感知由实境转向虚境,由以往需要用户亲身体验变为了赛博参与,最终使得新疆不再只存于固定文本上的描述,也成为赛博空间里可写的“流动之地”。
移动媒介的迅猛发展,不断耦合技术与用户,濡化其日常生活,也使得传播媒介不再被视为麻木的设备和物质,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表演和情感体验,成为了媒介使用者的“在地化”表达。抖音简单的制作和下沉的传播权利使得更多用户通过短视频的拍摄与播放进行“人—人”“人—地”之间主体理性对话。从能动性主体角度出发,在媒介空间里深描新疆地理现实,重筑多元主体共享共创共建的地方数字图景。
抖音平台上产制与传播新疆地方内容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务媒体、个体用户、PUGC 这三类,他们从各自视角出发,进行差异化叙事。以“新疆是个好地方”“贺局长说伊犁”“直播新疆”为例的政务媒体抖音号多基于宏大主题对新疆地方进行专业化、多层面的描述,如在“直播新疆”抖音号中置顶的“非凡十年·新疆”短视频,其基于宏大历时视角从“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5 个片段回顾了新疆2012 年至2022 年的全面发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展演新疆高速发展现状。
个体用户在技术赋权后,“灰太狼的羊”“热娜古丽”“优素福”等个人账号,不仅通过拍摄短视频将日常体验真实记录,分享个体在新疆大地上的实践经验,实现个人视角的地方“前台”展示,还借助抖音短视频推出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机制,与其他叙事主体发布的创作内容进行体验交互,在互动中完成个人经验的补给,实现人与地的另类连接。
而资本下场后的介入使得部分用户从个体用户群体脱离,在抖音平台上实现内容的专业化生产,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叙事主体——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以“新农人疆楠”“富壤农场袁姐”为例的PUGC 主体,以精细、专业化的视频展示新疆某类地方特色,如“新农人疆楠”的短视频主要以介绍新疆本地美食为主,而“富壤农场袁姐”的视频则聚焦在新疆的农业种植上。PUGC 主体的视频创作借助独特且专业的镜头语言、幽默的画外配音以及用户评论区互动留言,在多因素互动下勾起了观看者对新疆地理的主体性憧憬,意识作用下的行动使用户不断在抖音平台上进行相关短视频搜索观看。
多方参与下的抖音主体叙事机制,打破传统单一叙事,重塑地方故事书写与传播的言说格局。不论是政务媒体的宏大叙事,亦或是用户的个人细微叙事,还是PUGC 群体的专业叙事,他们将基于主体定位,进行理性对话,共同完成了新疆故事拼图式的主体表演。
正如《管子·水地》提及“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地不仅孕育了地方景观实体,也形成了地方特性的内容表征——地方意象。地方意象作为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是指构成记忆空间的心理图像。[10]其呈现是借助媒介技术将物质世界符号化,借助声音符号、视觉符号的方式以影像实践在接受者脑海里再现现实地理景观。抖音新疆短视频中符号展演的地方意象主要分为两类,即构建地域高辨识度色彩的静态景观和情景设定下的简易、大众化的生活动态。
抖音短视频借助数字技术凝聚、整合地方符码,不论是克拉玛依大油炮、苏公塔、果子沟大桥、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等著名建筑地标,还是喀纳斯、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天山、赛里木湖等自然风光景观,两种静态地理景观都在赛博空间里借助短视频播放图片、视频实现新疆地方的虚拟再现。同时,新疆地方短视频的播放大多配以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方言解说的画外音,整合后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精心营造的沉浸式感官体验,多元符号刺激下的接受者从“部分”意象串联到“整体”地理,丰富了地方认知。
而动态影像营造出地方生活空间的层次感,将市井气和现代感并存的地方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将背后隐含的生活观念以及人文精神进行有效输出,驱使用户向更深层次的感知探索。[11]新疆抖音短视频展现的生活动态不论是本地人的工作、学习与闲暇娱乐,还是外地人来疆旅游游玩等生活场景,皆反映出活动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线上与线下体验。网友在抖音平台上讲述他的体验,分享此地前后的差异,皆成为地方的有效输出。影像展示的地方不一定是真实状况的一比一复刻,但也能成为窥探地方的一种符号化表达,浓缩了地方文化和社会意涵。
抖音借助符号汇聚成的地方意象建立和改变着用户的感觉和体验,使其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方式感受地方景观和文化,完成想象地理的景观搭建,地方也就不再是无远弗届。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任何比能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原始村落稍大的共同体都是想象出来的”[12]。在移动媒体勃兴的背景下,抖音建构的媒介空间打破地域限制,使得真实的人际交流和实地考察不再是了解地方的必要手段。媒介已经超越了信息生产的工具性指向,借助新的实践机制为受众建构起一个“数字实体”和“想象共同体”,更多的是带来一种情感共振与意义分享。作为这种“想象”的中介,短视频提供了一种共同阅读的“仪式”过程。同时,其也展现了地方本身所持有的“精气神”,成为由人来赋予、强化和接受的“信息场”。[8]
新疆原本受制于地理位置、技术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长期未被受众所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地方马赛克”的状态。而新媒体时代的赋权,抖音短视频为新疆地方的展演,提供新的观看与交流的窗口,创作者和观看者共同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和情感记忆在短视频的展播中进行主体间的双向流动,因相同情感而聚集起来的千百万用户形成了米歇尔·马费索利所说的“新部落”。用户之间共看地方视频内容,共享视频价值内核,在此基础上也实现了“想象的地理”的建构。
抖音短视频中含有的如馕、薰衣草、新疆舞蹈、少数民族服饰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元素不断刺激和勾连主体的感官系统,线上用户在技术助力下可以在媒介空间、任意时间与地方“相遇”,以此让人在地方和记忆的相互映衬下感受特殊的数字地方感。用户基于新疆短视频与他者进行有关地方理解的交流时,会在新际遇里再创地方意义。当携带新意义的人与现实地理互通时,亦会进一步在线下形成对地方的建构。这不仅是“重返地方”的体现,也形成了人在地方范围内的凝聚与认同。
因此,地方通过抖音短视频给予在场个人以直接的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视觉呈现,刺激与强化媒介观看者的“新疆地方感”,地方短视频内容承载的地方精神内核与深厚底蕴文化在媒介作用下得到了传播与认同。[2]
美国传播学家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满足自身需求。该理论归纳出用户使用媒介的五大类需求,即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个人整合需求、社会整合需求、疏解压力需求。抖音作为个体媒介,不仅成为赋权用户表达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优质内容弥合了用户的现实需求。展演地方的抖音短视频使媒介使用者了解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用户也通过浏览平台上的相关短视频,丰沛了知识储备,抒发了情感表达,满足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基于算法技术的推送,在一次次的浏览中不断储备地理概况,完成了人与地方从生疏到熟悉的转变,增强了二者有效链接。
移动媒体时代,以媒介技术为中介的地方空间实践融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主体与地方对话互动的重要途经。抖音打造的媒介空间不仅复刻了地方现实图景,以聚焦个性化景观展播,吸引抖音使用者驻足观看,借助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机制参与地方的赛博书写。用户基于地方现实体验亦或赛博实践的媒介书写,皆生成兼具互文、流动以及独特的数字地方感。抖音作用机制下的地方实践吸引众多用户进行媒介参与,表达了主体情感。新型媒介技术让原本传播受阻的地方以全新方式为人熟知,通过小屏界面进入大众视野,提高了地方能见性、参与性。
以抖音为代表的移动媒介让原本固态的地方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新的方式进行流动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展演地方的媒介也成为了“地方”。作为“地方”的媒介打破原本物质与技术的状态,在新的传媒格局中赋予了自身新的含义,打破他者对媒介形塑的工具印象,实现主体的形象革新。“地方化”的媒介一改传统的叙述形式,不再是冷冰冰的中介物,其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内容呈现变得拟人化,在新的言说方式下,完成了媒介的自我升级与用户媒介新期待的满足。
移动互联时代,数字技术通过媒介载体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抖音短视频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媒介使用需求,更为地方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是边远地方打破时空限制,走进大众视野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其作用下形成了“人—媒介—地”的新发展关系。媒介作为中介不仅发挥桥接作用,也借助媒介具体实践以影像展演链接人与地,打造沉浸式体验,提高地方可见性,增强抖音用户的地方感,完成新疆的赛博再现。地方的赛博展演不仅满足用户的地理想象,同时也可成为诱发线上用户转向线下地方体验的动力。当媒介文本不再满足用户了解某地需求时,其便会回归到本雅明的方式,做一个游荡于地方之中的漫步者,亲眼去观察,用身体去感知地理,毕竟我们需要了解的并不仅仅是那个湖中的瓦尔德拉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