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主持人:杜佳勋
江苏省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任教于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三峡》拓展阅读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伐恶木,刜①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其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乃经工化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②,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③,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④,云飞苍梧⑤。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⑥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⑦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选自《柳宗元及其作品选》,顾易生、胡士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注释】
①刜(fú):砍。
②垂阿(ē):向下四垂的屋檐。
③龙宫:即龙隐洞,在桂林城东七星岩之前,两崖壁立,仰视洞顶仿佛有龙形痕迹。
④扶桑:神话中树木名,其下为日出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⑤苍梧:山名,在今广西梧州。
⑥颢(hào)气:洁白盛大之气。
⑦安期、羡门:传说中的仙人。
鉴赏空间
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抓住山水的特点,写出了三峡不同季节景物的特征。而这篇《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也是多角度描写了不同阶段沙洲的美丽景色。
文章首先写经过裴氏整修后訾家洲的壮观景象,“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突出沙洲因水汽弥漫而显得空灵;接着采用空间順序写訾家洲亭建造之后,“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凸显了沙洲由于亭子的点缀而显得寥廓广袤。此外,作者先写沙洲白昼“日出扶桑,云飞苍梧”“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的极美景象,接着笔锋一转,写了夜晚“列星下布,颢气回合”的别样风韵。通过时间(修缮前后、昼夜差异)和空间(南北左右)的交替描写,作者展示了沙洲如“仙境”一般的4D风貌图。和《三峡》详写水量丰沛的“夏水襄陵”,略写枯水秋季的安排相似,本文详写白天的水汽和云气,略写夜晚的星辰。这也符合古代夜晚“照明和亮化”乏力,游客更喜欢白天游览的客观情况。
读有所思
对比《三峡》阅读并分析,同是水量丰沛,漓江和长江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