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俐
“好神奇!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字虽然与现代汉字有差别,但有些我依然能看得懂,甚至还能念出来。”在被誉为“文字之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名参观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在这家博物馆里,杨小玉的工作是带领观众们站在“时光的纵轴”上,以不同时代的文字为坐标,回顾我们从何而来,洞察我们将去往何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几千年文化沉淀下的文字是独属于我们的‘中国式浪漫。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始终在传承,即使千百年过去,我们的精神内核没有变。”她说。
杨小玉,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也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博物馆里,她带领观众领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改变普通人对于这种古老神秘的文字枯燥难懂的刻板印象。
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在河南安阳,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如何把几千年前的文字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讲明白,让人听得懂、听得进,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讲述者,想在人前侃侃而谈,必得在背后下功夫。杨小玉还记得开馆前夕背诵十万字讲解词的那段时光,“那时我们一边在展厅里准备讲解词考核,一边准备开馆相关的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
如今,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不断扩建,每位讲解员的讲解词储备量达到三四十万字之多。没有对文物信息的了然于胸,没有拓展知识范围的渴望,就无法在讲解时信手拈来。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杨小玉每次都尽力去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将晦涩难懂的史书资料、学者著作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虽然每次新展览开始前准备讲解词的日子就像回到了高考前,但与文字的感情在她心中深深积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些文字有的显出古拙之态,有的带有粗犷之气,瞬间将人拉入时光的深处。这些文字既是对历史长河的回顾,又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在杨小玉看来,在文字的连接下,无论身处何方,中华儿女始终同根同源。
一次,杨小玉接待一批来自台湾地区的参观者,杨小玉细致讲解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断演变的过程。参观结束后,有一位参观者这样告诉杨小玉:“鲜少有年轻人知道繁体字是怎样演化而来的。今天来到博物馆参观,我才知道原来文字的根在这里,文化的根脉在这里。”
“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诗歌音乐,基底都是文字。通过文字的连接,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不断建立。”参观者的一句话,让杨小玉豁然开朗,“住”在博物馆里的文字用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讲解员正是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的人,他们打通古今对话的通道,帮助观众提供思考的方向。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民族文字大家庭”万花筒互动展项总是吸引许多少数民族参观者驻足观赏。展项参考万花筒原理,借助视频液晶显示器作为万花筒基本信息的来源,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充分表达了“56个民族是一家”这一主题。杨小玉还记得一位少数民族参观者说:“原来,汉字在维护中华民族数千年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有了汉字,文化得以传承,人心得以凝聚。”杨小玉希望告诉观众,文字不仅是传达信息、传情表意的工具,更是文化发展中的价值载体。
对于观众来说,参观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了解文物背后承载的知识。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首次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放在了首位。如何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杨小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面对青少年,她总是不斷探索创新叙事形式,为“讲解”赋能。
“从甲骨文的‘人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德。‘弯腰劳作真勤恳,见面躬身行个礼,中华美德四海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物的距离,探索甲骨文的同时,中华传统美德内化在孩子们心中。
杨小玉认识到,“面对青少年观众,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将中国优秀的文字文化传承下去,让每个人成为文字文化的自觉传承者”。于是,她开始和同事们结合博物馆的职能和讲解经验,把文字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等学术内容,转化成易于青少年接受的“汉字知识课”。几年来研发了160多个汉字主题的教育项目,举办汉字教育活动1200余场,5万余个家庭参与活动,让甲骨文“活起来”,成为她和团队成员的共同信念。启动“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将丰富的甲骨文研学体验活动带到偏远山区、革命老区,让更多乡村孩子受益。
“汉字承载的中国好故事还要讲到世界,讲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如今,杨小玉继续着她对讲故事的“极致追求”,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璀璨魅力,她一直在路上。
(选自2023年6月1日“中国青年网”,本刊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