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霜 三晋与嘉绒 陈旭蓉 于小哩 周旭/文 图虫创意 三晋与嘉绒/图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它在四川省境内主要包含金沙江四川段、长江干流宜宾—泸州合江县段,干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长约1800千米,流域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长江在四川境内完成了它近三分之一的长度,虽说其在四川流域面积不广,但却是它从高原高山发源之后进入人类文明的第一站。長江在四川,有古蜀文明的千年风华,有高山峡谷的卓绝风姿,有源远流长的飘香风物,有历史迁徙的多元融合,有众多民族的多样风俗……江风千里,有许多值得说道的龙门阵。
风 华
长江古文明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蜀道难》如此写道,其中的四万八千岁当然是一种文学的夸张,却也透露着古蜀国的久远与渺茫。吟诵名篇,感叹蜀道之难,人们对古蜀国神秘诡谲的历史充满好奇和想象。
1929年,广汉农民燕道诚在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坑玉石器,震惊之余他或许想象不到这一坑露出的玉石器将要掀开怎样的考古大潮。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得知发现玉石器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给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在燕道诚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挖掘现场的三个土堆像星星连成一线,故而命名“三星堆”。
三星堆1934年首次发掘后,发掘工作停滞多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其考古工作才逐步恢复。1980年至1981年,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被清理出来,出土标本上万件。发掘报告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三星堆新发现六座器物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五百余件。这些发现再次掀起三星堆文化的研究热潮,激起人们探索古蜀文明的热情。
三星堆遗址中大量金、铜、玉、石和骨牙类文物遗存,承载着古蜀人的生命气息和文化密码,为宗教观念、造型艺术、文明进程、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翔实生动的资料。尤其是那些造型精致、做工精巧的青铜器,既显示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铜工艺,也透露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崇拜。如多件青铜造像,体现出的“手崇拜”“眼崇拜”“太阳崇拜”;再如大量的象牙让人们猜想是战争遗存,或是区域贸易、文明交流所致;还有器物上的刻画也让人猜测是否为古蜀文字;等等。
透过神话和古文献,不难发现对于古蜀人,蜀王就是神化的人王。蚕丛、鱼凫、开明等蜀王之名已知,古蜀王的尊容又如何?出土于二号坑的青铜立人像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或许它就是以1∶1的比例按古蜀王,抑或群巫之长的形象仿真塑造的?巨大的青铜立人像给人以震撼,也刷新着考古学家们对于商周考古的认知。青铜立人像身着纹样华丽的冠服,站得端正,双臂平抬,双手对握成拳,手中握物已失。他裸露十趾,足下是两层高台,装饰着四个连接为一体的兽首,兽首是细目翘鼻独角状。青铜立人像让人浮想联翩,他在祈祷,还是沉思?那种庄重肃穆又神秘祥和的氛围,激发人们对古蜀文明的想象。
与青铜立人像一样引人注目的,还有众多青铜人头像、神树像等。目前,三星堆共出土了八棵青铜神树,专家推测这些树用于祭祀通天,体现了古蜀人的宇宙观与祭祀信仰。体形最大、造型优美的当数二号坑发掘出的一号神树,由底座、树体和龙体组成。树体分三层,每层生三枝,枝端各有花果,花果上站立一只鸟。九枝九鸟的造型让人联想到远古神话,或许它们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山海经·大荒东经》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或许,青铜神树就是《山海经》中提到的扶木,即太阳树,它体现出远古神话与古蜀文明的交织,和古蜀人以树通天的信仰。
考古工作,帮助人类恢复集体记忆,接通文化源头,廓清精神疆域,照亮内在心智,拓展心灵空间。三星堆考古工作,随着近百年的陆续发掘和周边前后期遗址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凸显出它在厘清古蜀史、探寻长江文明起源和主体内容方面的重要意义。过去,学术界重视中原文明的作用和影响而忽略区域文明的地位。凭借三星堆考古发现,学术界达成一个共识,跟中原殷商处于同时期的古蜀王国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文明中心。这对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佐证。
位于长江上游支流旁的三星堆文化的璀璨,也意味着长江也是灿烂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借由一件件远古器物,人们寻觅到有形有色有味的真实的古蜀文化气息。精湛的青铜技艺、奇诡丰富的神界文化、善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惊为天人的想象力……古蜀人用他们的智慧一次次考验着现代人的理解力、想象力。三星堆文化留给历史的背影如此浩大、神秘,人们正全力探寻着那张神秘的古蜀“文明面孔”。
风 景
长江第一源
长江上源血脉,流淌丰饶曲线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这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长江之歌》的歌词,第一句就道出了河流与雪山的关系。还记得在初中的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用四川话反复读出“长江的源头是唐古拉山的格拉丹东”。曾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长江源头位于沱沱河上游,格拉丹东峰西南边的姜根迪如冰川,而2008年长江源调查时,有研究人员提出唐古拉山东段的霞舍日阿巴山东麓当曲的上源且曲为长江“正源”。当然,关乎“正源”的认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近代,直到徐霞客提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之前,人们还一直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正源。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自发源地至宜宾市段的总称,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四省(区),其中四川省境内全长1561千米,流域面积7.3万平方千米,其干流主要流经四川省甘孜州、攀枝花市、凉山州、宜宾市。其中流经青海省段,玉树市结古镇西巴塘河口以上又称为通天河,以下即进入金沙江段。作为四川与西藏、云南的边界线,它在中国西南的版图上划下了一道优雅的曲线。
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区后(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莫拉山与青海玉树结古镇延伸至西藏江达县的格拉山之间),像一把利斧,在峰峦叠嶂中劈开一线通道,向东南奔流。石渠县洛须镇与藏东北门户邓柯乡处在该段江中最为宽阔的一片谷地中。人们对平均海拔45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谈石色变”,由于海拔高(石渠县为四川海拔最高的县城),这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之后,金沙江进入德格县边界,开始转而向南奔泻,穿行于芒康山与雀儿山之间,其间会经过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从四川去往西藏的门户——岗托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从德格县境内渡过金沙江到达西藏江达县岗托村,打响了“昌都战役”第一枪,岗托村得到解放,这里也是西藏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
再之后,金沙江进入沙鲁里山脉(白玉县段)与芒康山(西藏贡觉县)夹峙段。从地图上看,此区域内由北向南穿行的金沙江略成弓形,这里及周围的河谷地带,是外界较少关注到的金沙江中游神秘地帶。其中以山岩乡为代表,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原始父系氏族部落的一些特征。比如部落“戈巴”内没有固定的首领,遇事由辈分最高的长者临时召集所有成员讨论。如需集体行动,则由众人推举临时头目。事务处理完毕后,头目地位随之消失,无任何特殊权力。如遇议事分歧,则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当然,许多人首次进藏,一般不会由川藏北线(国道317)去往岗托镇,而是经由“此生必驾”的川藏南线国道318前往。无论是自驾,还是骑车、徒步、拉车,人们最终会集在巴塘县竹巴龙的金沙江畔,去跨越个人历史性的一步。不过早年写满各种“到此一游”类词句的竹巴龙大桥,在2018年11月14日凌晨因上游白玉县境内的堰塞湖洪峰过境造成大桥被冲毁。后来者进藏需经重建的金沙江大桥。在跨越金沙江前的巴塘一侧,县城背后还有四川境内金沙江畔的最高峰,沙鲁里山脉南段雄峰,海拔6060米的央莫龙。
金沙江在四川西部边界上的最后一段,位于得荣县与云南迪庆州之间,比起金沙江白玉段,这里同样不为人熟知。逐渐走低的河谷,愈发加剧了金沙江的干旱河谷特征。通常干旱河谷的半山植被生长良好,在得荣县这里,尤其是两岸高处的落叶松属植物,在秋季它们会将金沙江装点成一条金色的廊道。
过得荣后,金沙江在云南省境内蜿蜒曲折一段后,又将在攀枝花境内重回四川怀抱。在波澜不惊地接纳了其最大支流雅砻江后,金沙江进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再次作为四川省与云南省的界河向东北方向行进。行进到会东县境内,老君滩曾是万里长江第一险滩,人称“世界滩王”,其惊心动魄的“吼声”,远在10里之外就可听见。不过随着下游一个世界级工程的修建,老君滩已被淹没。这个工程就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位于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巧家县交界处的金沙江上,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在凉山州边界的金沙江,最让人感到惊奇的,要数金沙江由南至北而上,在遇到山脉阻挡与河流汇流时,所形成的一个180度的大拐弯。而在河口上游约一公里处的尼洛依达,另一条发源于布拖县腹地的河流,也穿过嶂谷加入到“金沙江大家庭”中来。因此,在这里——布拖县、金阳县及云南巧家县的三县交界处,可以看到三大地理景观的汇集:“三江汇流”“金沙江大拐弯”“西溪河嶂谷群”。而在更下游的地方,号称“地球边缘”的龙头山,是另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标,端坐在金沙江雷波段高处。龙头山为大凉山山脉核心地带黄茅埂上的主要山峰之一,其海拔3724米,是一座巨大的断块山。隔着金沙江支流溜筒河,对面的百草坡同样为一座断块山,它与龙头山两两相望,一左一右镇守着溜筒河大峡谷之水汇入金沙江河口,似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神力”。
过雷波县后,金沙江将进入宜宾境内,并最终在宜宾市与岷江合流后,化身为长江,进而奔向遥远的东海。作为长江的干流,金沙江与其支流组成的“血脉”,千百年间不断滋养着横断山脉中的各族儿女。在科技突飞猛进,交通条件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普通人也将有更多机会深入这些“血脉”中一探究竟。
风 物
长江第一城
从此始叫“长江”,以酒名扬天下
“雄浑壮阔七千里,通络润滋亿万家。”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河——长江,尽管其公认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但它从宜宾开始,才正式被称为“长江”,在此之前,它叫沱沱河、楚玛尔河、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等。因此,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依傍悠远的文明积淀,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3000年种茶史、4000年酿酒史,是中国有名的“中国酒都”,酿一味集天地日月精华的五粮液,飘香万里。
五粮液,顾名思义,是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酿造而成的烈性酒,以其“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而驰名天下,在世界极品美酒中以独有的风味占有一席之地,一滴入口就让人留齿难忘、铭刻于心。
1915年,“杂粮蒸馏酒——五粮液”首次参展就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百年来,五粮液一路荣誉加身,获国内外赞誉无数。“五粮液”三个字早已在岁月中锻造成了金字招牌,其品牌价值也不断攀升,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身为酒都,宜宾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宜宾自古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酿酒的技艺更是博取了各族之长。据记载,在这里,先秦时期就有僚人酿造的清酒,秦汉时期有僰人酿制的蒟酱酒,三国时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红果酿制的果酒,唐宋时代有“荔枝绿”“姚子雪曲”,明清时代则有杂粮酒,如今驰名天下的五粮液,更是汲取了近4000年的酿酒经验,是累积历史精髓和采集地域风物而成就的酒中臻品。
不同于其他酒,五粮液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其多粮固态酿造历史已传承逾千年。不同于其他白酒用单一的红粮或两三种粮食为原料酿酒,风味单一、口感欠佳,五粮液给人的味觉体验比其他白酒丰富得多。据传,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公元765年,诗圣杜甫途经宜宾,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以重碧酒款待,杜甫饮后赞叹不已,写下了“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的诗句。公元782年,经唐德宗下诏,重碧酒正式成为官方专供酒(郡酿)。
北宋时期,宜宾一位名叫姚君玉的大绅士开设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础上,用大米、高粱、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加上当地的安乐泉水酿造成了“姚子雪曲”。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写下了《安乐泉颂》来盛赞“姚子雪曲”:“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明初,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将原五粮配方中的小米替换为当时新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秘方”:大米糯米各两成,小麦半成黍半成,川南红粮凑足数,地窖发酵天锅蒸。清末,邓子均继承“温德丰”酒坊后,将其改名为“利川永”。后来邓子均携酒参加当地名流宴会,得名“五粮液”。尽管当时已有五粮液的美名,但因为酿酒原料涉及当时紧缺的主要粮食,不好大肆宣传,仍以“杂粮酒”称之。加之当时兵荒马乱,邓子均维系生产的资金拮据,一直只以小窖生产少量的酒,生产甚至几度停滞,因此五粮液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私房酒”,仅供家人和亲朋好友饮用。直到1929年,宜宾盐业行公会会长、刘文彩的儿女亲家姜柏年拿出半箱银子给邓子均让他用来酿好酒,五粮液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宜宾文史》上有记载:“第一次烤出之酒,味浓香烈,但尾味带涩,认为荞子多了。复经二次烤作,结果涩味全无,但酒性带燥,认为玉米多了。再经研究准备三度重烤,未烤之前曾延请当时宜宾名医孙望山老师研究,孙老师根据医药配方的加减原理,结合四时季候以及曲药定量等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然后进行第三次试制,结果涩燥均无,而且香浓味正。姜柏年非常满意。”至此,五粮液在宜宾独有的老窖、气候、水质条件下,配方落定,开始规模生产,声名鹊起。
1950年,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天赐福、刘鼎兴、钟三和、张万和、全恒昌8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酒坊,组建成立联营社;1958年,国家拨款60万元完成了第一次扩建,构成了五粮液酒厂的最初规模;1959年,更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五粮液迅速发展扩张。
五粮液的成功,不仅有历史沉淀的醇厚传承,更有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宜宾,位于北纬30度世界烈性酒的黄金产区,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在这川、滇、黔三省接合的位置就诞生了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三大世界佳酿,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可见一斑。宜宾兼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充沛、雨水丰足、光照适宜,非常适合种植酿酒所需的主要原料。五粮液筑窖和喷窖用的弱酸性黄黏土,富含磷、铁、镍、钴等多种矿物质,这个生态环境能满足五粮液独有的“包包曲”的发酵,包包曲是空气和泥土中的微生物结合的载体,非常适合酿造五粮液的150多种微生物的均匀生长和繁殖。不同于其他白酒只利用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发酵,五粮液的酒味更全面。
此外,五粮液现存明代地穴式曲酒发酵窖,其历史已有600多年。经几百年的连续使用和不断维护,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唯一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五粮液一直使用至今。
数千年积累起来的酿造技术,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有不断提升的认知和眼界,配方日趋完美,五粮液以五谷入酒——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合成各味谐调的完美口感。五粮液香飘万里,美名远扬,凭实力开启和铸就了宜宾这座“长江城第一城”作为“中国酒都”的盛名!
风 情
长江第一镇
有酒就有肉,以李庄之名
李庄,这座有着深厚历史人文的小镇,因地处长江上游,紧挨着“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又被誉为“长江第一镇”。它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属于历史文化名镇,建镇有1460年之久,著名的美食“李庄白肉”便出于此。
一座有故事的小镇
李庄,古为渔村。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古僰人聚居地。汉代,曾设驿站。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在此置六同郡。又于隋、唐、宋代中做过州、县治400余年。明清两代,李庄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水陆码头,是联系周边县的物资集散中心,社会经济与文化较繁荣,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
清人翁霪霖曾在《夜宿李庄》中描绘了当年行客们沿江直下夜泊李庄时,望向江岸人烟的景象。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李庄迎来过各地移民,四方杂处,“九宫十八庙”的古镇格局得以形成。在李庄王爷庙的后山门,石坊上有一副对联,“江客来从幽径入,羽流归向小门敲”,描述的正是典型的李庄风土。随着人口渐增,李庄也形成了青砖黛瓦、水榭连廊的景象,这些清代和民国时期便已存在的建筑,让这个“长江第一镇”至今风韵犹存。
有人说:“李庄从烟波浩渺的历史烟云中走来,成为川南绮梦在川渝之地的诗意镜像。”此话一点也没有“掺水分”。看李庄的“古建”,禹王宫、天上宫、南华宫、文昌宫、东岳庙等,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完整地體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等建筑的风格特点。近年来,李庄更是借山势、引江水、造田园、建月亮田水街,用精巧的建筑语汇循迹川南明清建筑古韵,营造出一派诗画川南的绮丽盛景,让长江水岸线上的如画风景淋漓尽现。
光有建筑还撑不起李庄的盛名,众所周知,抗日战争初期,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等机构院校迁驻李庄。当时大批学子名人云集李庄,使这个不足3000人的弹丸之地,新增人口至1.1万余人。知名专家学者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人,也由此来到李庄,在这里生活、工作达六年之久。至今,还能看到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门上有一副对联:“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对联的内容,反映出李庄之于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正是这些富含历史印记的文物遗迹与李庄的抗战文化,赋予了这座千年古镇别样的文化内涵,也让李庄从一个地处川南边陲的小镇,跃升到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的地位,让这个“长江第一镇”成长为集浓厚历史与人文于一身的名镇。
一道有故事的美味
李莊被人记住,还因为一道以它命名的菜。曾经有人说,到了李庄不吃一次白肉,那你就相当于白来了。可见这道美味之于李庄的重要性。关于李庄白肉的由来,众说纷纭。
在四川宜宾当地流传最广的版本:汉朝时的一名侍臣,武功高强,用刀极快。侍臣因犯事只身逃往南方,后定居李庄。郁郁寡欢的他,经常借酒消愁。见他常喝寡酒,一日,邻居送了他一条猪腿。他懒得做饭,就把整块猪腿扔进锅里煮,然后用锋利的刀切成薄片。因为他的刀好,刀法又娴熟,切出来的肉又大又薄。邻居们看到他的肉片切得又大又薄都很惊讶,但是这种不加任何调料的白肉真的让人没胃口。于是,邻居结合当地的饮食习惯,蘸点调料来吃,果然别有一番风味。很快,这种吃法便流行起来。
传说归传说,其实关于李庄白肉的形成时间并无确切记载,但其名称由来与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内迁李庄颇有渊源。
1940年,为躲避战火,同济大学和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原中国营造学社,以及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机构先后迁往李庄。彼时,李庄提供了相对安宁的治学环境,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在此完稿,董作宾的《殷历谱》在此问世,童第周、王世襄、李霖灿等学者也在此完成了重要论著。
彼时的李庄“白肉”,因肉片薄而长以及用筷子裹而食之的吃法,被当地人称作“裹脚肉”。时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陶孟和在李庄留芬饭店品尝后,被其独特的风味吸引,又觉“裹脚肉”之名难登大雅之堂,于是提议改称其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
“李庄刀口蒜泥白肉”一经正式定名,各地的食客仅观其名便可意会此菜的特点——一方面是其精湛的刀工,另一方面便是蒜泥与白肉的巧妙搭配。
如今的李庄,以白肉为招牌的饭店不下十家。临近饭点,各家白肉师傅便沿街摆开阵仗,表演大刀片肉的绝活,一刀、一案、一块白肉,成当地一景。很多美食爱好者认为,没有李庄特定的地理环境喂养出来的猪肉,没有其历史悠久的切割工艺,再加上独具李庄特色的调料,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李庄白肉。
拿筷子夹住白肉一端,手腕用力一甩。半肥半瘦的白肉在空中翻腾几圈后,顺势缠住筷子。配上一碗由蒜泥、红油、复合酱油等调料秘制而成的糊状蘸料,白肉的清香爽口伴着浓郁蒜香,一口入魂。
如果你来到李庄,不妨以李庄白肉打开这座小镇。然后,再悠闲地漫步于古镇的街巷、码头,沿石板阶梯拾级而上。当中的惬意,想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风 俗
沿长江而下
江风拂过民族走廊
沿长江而下,长江干流在四川境内由西北向东南会经过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宜宾市和泸州市,若加上长江支流岷江和岷江最大支流大渡河流经的阿坝州,长江流经四川的区域大部分是川西的高山峡谷,这里同时也是四川西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从北往南有藏、羌、彝,有苗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民族风俗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民风民俗体验线。
云朵上的人家
生活在长江支流岷江沿岸高山上的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羌族人曾活跃在我国西北一带,直到为避战乱一路南迁。羌族人南迁到岷江峡谷后,一来狭窄的江河峡谷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二来本就为了避祸,他们便选择了在江边的高山上生活。历经成百上千年后,一部分羌族人保有了自己古老的民族传统,一部分羌族人融入了藏族、彝族等其他民族当中。保有羌族传统的这部分羌族人,历经数十代后也适应了高山山地生活,被称为“云朵上的羌族”。
如今去往川西的茂县理县一带,当深入河谷,可见到石头垒筑的高楼矗立,走近一些,发现它们完全脱颖于周围同样用石头垒筑的建筑,高耸入云,整体呈八角或六角形——这些便是羌族人的碉楼,曾用于军事瞭望与防御,现在成了羌寨最突出的风景。
别样的风景还有羌族人的传统服饰。男人们有白长袍加羊皮袄,头上戴盘帽,脚上扎绑腿,特别的是,男人们会穿上绣有花朵或云朵的“云云鞋”;女人们的长裙花色丰富,全凭各自的羌绣技艺发挥,头上会戴“一片瓦”样的瓦盖头帕,也有类似男人们那样用布条缠绕出的头饰。但如果不是在他们的节日,你即使去往羌寨,也很少见到穿民族服装的羌族年轻人。
羌族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依旧如他们的祖先一样,信奉自然万物为灵,天有天神、地有地灵,树木山石、土壤河流都有神通。羌族人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白石崇拜,在他们的寨子里随处可见白石被放在高处。传说中天神用雪山助力他们打败了敌人,他们便将象征着雪原、雪山的白石供奉了起来。羌族人的节日,除了羌历新年,还有在春天开播前的“夬儒节”,以及为庆祝秋收喜获丰收的“花儿纳吉”——在节日中,人们会载歌载舞、烹牛宰羊,感受自然及节庆带给他们的喜悦。
沿江而下的藏彝走廊
在长江上游这条民族风情线上,除了云朵上的羌族,人数相对较多的,还有藏族和彝族。长江上游沿岸正是“藏彝走廊”中的重要的几段。“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川、滇西部及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域。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自北向南流过,形成若干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也是沟通西北与西南民族的重要通道。以上提到的六条大江,除开云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就占了其中四条。藏族和彝族在这一带也大体形成了“北藏南彝”的分布。
川西雪山之下的藏族,大多是嘉绒藏族,他们讲嘉绒藏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当年唐代吐蕃东进,驻军于大渡河、岷江一带,据险而守,驻军与当地的嘉良、东女、附国等各土著部落相互融合,在特定的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今天的嘉绒藏族。与同时杂居于此的羌族人类似,石碉建筑也是嘉绒藏族标志性的建筑,古碉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嘉绒藏族保留了藏族在草原、雪原的服装和饮食习惯,还有跳锅庄舞的娱乐习俗。不同的是,他们在节日上会跳起嘉绒“战舞”,以此保留他们迁徙而来的民族记忆。
沿长江往南,到了彝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活动在长江沿岸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他们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密切的关系,学术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当彝族来到气候相对温暖的南方一带,也有了自己全然不同的民族特色,比如对火的崇拜,在每年夏季彝族最大的节日“火把节”上,几乎都能够完整见识到彝族地道的民族风情。
金沙水暖多民族
长江上游的干流就是金沙江,金沙江从云南拐弯进入四川攀枝花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候,也带来了杂居于此的多个少数民族。攀枝花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属“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纬度低,日照长,又不受冷空气影响,尤其是攀枝花的冬天,特殊的焚风效应让位于金沙江谷地的攀枝花温暖如春。
在攀枝花一带分布有少量苗族、白族、纳西族和傈僳族。据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于纳西族和傈僳族,则大多来自云南,他们有各自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比如,纳西族有自己的“图画”文字——东巴文字,此外他们还有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值得一提的是,东巴文化和藏族象雄雍仲本教文化可能是同源文化。而同属古羌体系的傈僳族,有自己口口相传的传说《创世纪》,其中说到傈僳族先民最开始聚居于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岸;还提到傈僳族美食“漆油鸡”——选用仔母鸡,然后使用傈僳族当地盛产的漆树油烹制……
无论是金沙江河谷的苗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还是古老的羌族、人数众多的彝族,这些因各种原因聚居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带的人们,千百年来因地制宜、休养生息,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代代延续,才留给我们这个各具风情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