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明
初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变化,学生心理问题凸显。作为和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之一,班主任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教育者,更是引路人,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平等亲近的沟通者
当下的初中生在互联网浪潮的背景下出生、成长,过多的关注、局促的成长空间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内心更为敏感,也更容易有情绪上的波动。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初中生的成长特点,更多倾听、平等沟通,特别是当个别学生出现较为明显的情绪问题时,要以理解、包容的态度全面了解情况,坦诚交流,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班主任可以建立非正式的“临时心理咨询室”,营造平等沟通的氛围。例如,班上一名性格开朗、爱运动的学生,有段时间突然注意力不集中、沉默寡言、成绩滑坡。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得知,这名学生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可是最近父亲开启了新的感情生活,一个原本陌生的阿姨突然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这让他一时间无法适应,担忧、难过等负面情绪影响着他。由于这名学生晚饭前喜欢在操场跑步,我便时常创造在操场偶遇的机会,旁敲侧击地向他了解对于新的家庭环境的困惑,发现问题,及时开导。通过两个星期的非正式聊天,孩子渐渐接受了家庭环境的变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校园生活节奏。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班级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班主任应采取积极举措,着力打造尊重和包容的班级文化,实施公平和公正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学生间的正向“化学反应”,让每一个学生愿意融入、积极分享、互相分担。
每次开学后不久,我都会召开学生茶话会,让他们分享所见所想,分享任何他们为之激动、期待、开心的事情:可以是一场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可以是一次难忘的追星经历,可以是许久未见的美丽风景……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见证别人的经历,分享他人的愉悦和收获,在师生共情中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班集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师生、生生之间和谐温馨氛围的营造,通过多样的谈心谈话活动、团队建设活动,依靠集体的力量,消解每个学生遇到的小烦恼、小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从中汲取健康快乐成长的营养。
畅通桥梁的架设者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交问题、生理变化等多重挑战,而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可以通过增强信息的互通、加强资源的共享等方式,畅通家校合作渠道,帮助学生更好地纾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幸福感,让他们走向更加充实、健康、幸福的未来。
在信息互通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或座谈会,倾听家长的关切和建议;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确有必要时,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家校配合做好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计划和策略,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落实。可以说,信息的互通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举措,同时也让学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资源共享方面,班主任可以向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如提供阅读材料、举办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家长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取知识和技巧,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家长也可以发挥专长,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协助开展各类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更细化、细致、细心。一方面,打造温馨、舒适、积极的班级文化,以集体带动个人;另一方面,关注、体察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平等且开放的方式倾听诉求、解决问题,以专业的素养让每一个处于人生路口的学生不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