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情境探索中积极思考,帮助其掌握数学知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文章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简介:梁晓红(1980—),女,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城关小学。
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关乎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合理创设课堂情境,并在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引领和启迪,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独立观察、切实强化思考意识、有效培养判断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见解等方式,充分发挥每一个数学课堂环节的情境创设价值,使小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一)引领学生从实际出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进行课堂引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尝试从实际出发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能够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使学生将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融入知识学习中,进而在愉快的情境体验中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2]。
(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应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引导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合适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认真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数学知识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三)强化学生观察、思考、判断力
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通常要经历观察、思考、判断、表达四个基本步骤[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适宜探索的学习氛围,并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情境体验中逐步强化观察、思考、判断以及数学表达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落实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作,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表达见解的氛围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部分小学生之所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完全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课堂缺乏有利于学生表达见解的氛围。而凭借数学情境创设,教师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积极参与,调动学生表达见解和思考問题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教师的鼓励和他人的认同中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勇于呈现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导入环节情境创设:引领学生独立观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导入环节进行情境创设。导入环节是数学课堂的开端,也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性的重要步骤[4]。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引领学生从独立观察情境资源开始进行知识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独立观察开始。基于此,教师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创设合适的情境,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形成初步了解,让其在独立观察中初步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内容,这能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学生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自己看过《西游记》。接着,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在动画中,学生看到了孙悟空从东海龙宫取走定海神针以及孙悟空将金箍棒变小的场景。教师据此提出问题:“在大家都很喜欢的《西游记》中,我们能够看到金箍棒是能够听懂孙悟空的话的,而且能够根据孙悟空的要求变大、变小。请大家观察自己手中的尺子,并思考孙悟空将金箍棒放在耳朵当中、孙悟空使用金箍棒挠痒痒的时候,金箍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会主动结合情境独立思考问题,并认真观察手中的直尺。学生在结合情境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会对1毫米、1厘米、1分米形成基本的了解,加深对课本上不同长度单位的认知,还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数学新知的畏难情绪,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在情境参与和体验中积极感受、认真观察,为其后续的知识学习和独立思考奠定基础。
(二)学习环节情境创设:切实强化思考意识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构建适合思考的学习氛围。也就是说,教师不应一直催促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是应将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有效强化独立思考意识,还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教师可创设合适的情境,以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情境如下:周末早上,小明跟妈妈出门了,他们先去公园晨练,然后去吃了早餐,最后在上午9点回到了家中。基于情境,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大屏幕上的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和妈妈走的路线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上给出的已知信息,思考小明和妈妈走过的路线有多远。”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结合情境进行思考,灵活应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情境问题。在对情境内容的探索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发现长方形主要由四条边组成,其中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进而能够解答问题,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知识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情境问题,深入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三)练习环节情境创设:有效培养判断能力
作为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内容,判断能力的养成和调动无疑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后,要在课堂练习环节创设情境,并尝试在情境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判断能力,以此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体验情境,并在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能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有效提升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同学们使用过折扇吗?折扇在我国明代是文人雅士的怀袖雅物(教师一边说话,一边拿出一把折扇),如今这种物品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它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息息相关。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折扇在打开时,两端的木条会产生相应的夹角。”接着, 教师可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折扇打开到任意角度,然后与同桌互换折扇并测量折扇夹角的度数。在情境中,学生会积极学习知识,并主动对手中折扇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进而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及时做出判断,使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折扇角度,获得结果。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环节创设合适的情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灵活地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情境问题探究中,进而深入理解相应知识。
(四)复习环节情境创设:鼓励学生表达见解
知识复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到了复习环节,学生已经经历了将近一节课的知识学习,难免会产生疲惫感,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复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发表个人见解。这样能帮助学生高效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应用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整数”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引领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最后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平时喜欢逛超市吗?超市里不仅有十分齐全的生活用品,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周末,小王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了,但在买完东西后,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当天超市的自动扫码收款系统瘫痪了,需要使用口算的形式完成费用计算。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小王尝试计算多个同类商品的总价。请大家一起帮助小王,看一看他算得对吗?”接着,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
薯片7.8×2=15(元)
巧克力面包5.5×5=27.5(元)
方便面2.6×10=36(元)
……
在情境中,学生积极探索,运用独立观察、思考、判断能力梳理问题、解答问题,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情境中小王的计算结果进行评判和分析。有的学生表示小王的计算结果全部正确,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的學生则提出反对意见,表示小王对薯片总价的计算存在问题,会给工作人员添乱。学生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在辩论的氛围中有效解决了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指出了小王在计算中的问题,还快速地帮助小王纠正了计算错误。教师让学生以这样的形式完成数学知识的复习,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加深对相应计算方法的理解,还能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成就感,进一步实现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可以在课堂复习环节创设合适的情境,就能为学生构建愉悦的数学知识回顾氛围,让学生在踊跃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的同时实现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总结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可通过独立观察引领、思考意识强化、判断能力培养以及鼓励表达见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尝试在不同的课堂环节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和思考,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凭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顺利完成知识学习目标,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屈志勇.小学数学巧用生活元素构建高效课堂策略刍议[J].学周刊,2022(33):102-104.
[2]朱旭英.小学数学习题课中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2(10):109-111.
[3]吴丽娜.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2(31):82-84.
[4]李小花.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