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韩忍冬
冬至大如年,蕴含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出的许多与冬至相关的传统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3 年12 月22 日,我国迎来了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它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到来,真正的隆冬开始了。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但冬至的气温并不是最低的,而是低气温的开始。冬至这日,黑夜最长、白昼最短,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古代人对这个节气非常重视,很多朝代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长期以来,冬至都拥有着和过年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亚岁”“长至节”等,一些地方还有“肥冬瘦年”“冬大年小”的说法,过冬至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隆重。
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许多与冬至相关的传统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冬至,太阳黄经达270 度,于每年公历12 月21 日-23 日交节,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将走“回头路”,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冬至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 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为冬节、交冬、南至、亚岁等,不仅代表着寒冷的季节正式开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四时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因为冬至这天是太阳回返的始点,也是太阳高度回升、白天变长的起点,古人认为这代表着太阳的“新生”,是大地进入新循环的标志。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和北斗星,形成了早期的时间观念,建构了最早的时间体系,商代末年,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 个节点基本确定。到周代,周历把冬至的前一天作为“岁终”,相当于除夕;以冬至为“岁首”,相当于过新年。
相传,武王伐纣后,周公确定都城时就提到了冬至和夏至。《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传说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就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 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 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 尺)。
这其实也就确定了一年里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为夏至,最低的一天为冬至。冬至、夏至也分别被称为日南至、日北至。《太平御览·时序部》记载:“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影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庆。”
也就是说,周公选取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也就是冬至,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民间至今仍有“冬至大如年”“过了冬至大一岁”的说法。
据《左传》记载,现在保留下来的我国对冬至最早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代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 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 年)二月己丑。“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上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秦代至汉初,冬至当作岁首一直未变,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冬至虽然不再是一年之始,却成了一个专门的节日。《淮南子·天文训》载:“冬至……阴气竭,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古人认为,冬至作为万物始成的重要节点,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历来受到朝廷和民众的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阳气回升,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新的循环开始了,值得庆贺。
同时,冬至这日人们还要向长辈敬赠鞋袜,取“迎福践长”瑞意,还会举行“消寒会”,亲友相聚、宴饮作乐,名曰“暖冬”。《晋书》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南北朝时,称冬至为“亚岁”。冬至日朝廷不仅要举行“贺冬”仪式,皇帝还要赐宴招待文武百官和万国使臣,接受群臣和各国使节敬酒祝寿,并且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也有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在冬至这一天,朝廷全体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访,赠送美食,全国上下过一个高高兴兴的节日,有“贺冬”“拜冬”的礼俗。
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更加兴盛。唐代规定,冬至日与元正日(春节)同样“休假七日”,官奴婢给予三日休假。《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朝廷行拜贺礼后,皇帝多在大明宫的含元殿赐宴,朝野也流行冬至聚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也有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代则在冬至“赐百官始仪貂裘帽”。《帝京景物略》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阳生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有表示“阳生”景象的官服。《燕京岁时记》:“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于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至清代,冬至和正月初一、皇帝的生日万寿节,一起成了清宫三大节日。
事实上,从唐宋开始,冬至逐渐变成了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明清两代,在冬至日,皇帝都要举行祭祀大典。《礼记外传》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
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代皇帝亲祭的首要大礼。受冬至帝王祭天影响,民间也祭祖设家宴,向父母师长辈拜节。
纵观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过冬至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几千年来,冬至与养生之道、节令饮食、家人团聚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智慧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冬至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2022 年,在盛大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极富创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宣传片令人印象深刻,在故宫、长城、天坛以及中国壮美山水和人文景观映衬下,二十四节气按节气顺序依次亮相,配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释意,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美学完美结合,这一视听呈现让世界又一次惊叹于“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千,智慧的中国人在观察气候变化后创造出了24 个节气,他们记录了时和气候的变化。其农业生产就是根据节气变化来生产种植。古代没有精准的天气预报,只能根据历年天气总结出大致的天气规律,然后将这些经验浓缩成易懂的谚语。在民间,流传着很多通过冬至当天天气来预知来年天气,以应对来年农业收成的谚语。
如: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暖,烤火到小满;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这些谚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总结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气象观察和经验。这些农耕时代的经验,虽然不如现在的天气预报精准,但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为从事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冬至或冬至后的壬日开始,就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数九”。即,以九为单位,用物候形象地反映数九中的气候变化,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又为极数,数九即是从冬至或冬至后的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在“三九、四九”,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最后“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冬至到春分,整整90 天的时间,正是寒极转暖、春回大地的过程。
“九九消寒图”则出现得比九九歌要晚,包含文字式、圆圈式、梅花图式的形式。等到整幅消寒图完成时,便又是一年春天。人们通过九九消寒图来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
事实上,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气,蕴含着古老的“冬藏”的养生之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冬至到立春的45 天,阳气渐生,阴气渐收,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生阴消的过渡时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认为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时期,宜吃温性食物;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宜静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情;宜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
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而在南方,则盛行吃汤圆,冬至汤圆又称擂圆,取团团圆圆之意。与平时吃的汤圆相比,冬至汤圆除了经典的甜圆,还有咸圆,即在糯米团里包进猪肉、豆腐干、冬笋、香菇等馅料。
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天文之学”与“人文之学”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农耕生产、农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今人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的顺序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到底是“冬至”还是“立春”。事实上,古人多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古人认为,“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则是春之先声。冬已至,春便不远了。
可以说,冬至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祖先们参悟自然、洞悉天地的智慧,是凝聚在时间里的中国智慧。